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chapter3 ...
-
夏日的燥热依旧未减,每个城市都包裹在热气中,记得高中时我们四个挤在动力鸡车的快餐店里,米奇满嘴流油的挥舞着手中的鸡腿,对同样奋战的我们仨说了一句特精辟的话:“你们看,外面的行人像不像刚出锅的鸡?”
那时的我们顶着烈日,坐在37、8°的快餐店里大汗淋漓的吃着鸡腿,鸡翅以及鸡的其它部位,可我们依旧乐哉。现在的我同样坐在快餐店里,但是却变成了一个人,而这里凉爽的像冬天。
原本现在的我应该在送爸妈回去的路上,可当我赶到那个旅店并用手砸门多次不开准备换脚时,被吵的不耐烦的前台小姐才扭着不知道是臀部还是腰部向我走来。
“哎呦,砸什么叻,人都走了。”
“什么时候走的?”
“天刚亮就走了。”
我本还想再问些什么,看见那女人怨毒的眼神也只好作罢了。
所以,在这样早的清晨里,我放弃了和室友们一同睡的天昏地暗的机会,来到这个阴暗潮湿的小旅店里却吃了我亲生父母的闭门羹,多么讽刺啊!记得原来有很多次米奇要我早起去陪她吃肯德基早餐,我都没有答应过一次,原因是我这人晚睡可以,早起绝对难。而今天我终于实现了米奇多年来未曾完成的愿望。
我点了两人份的食物,自己一个人在那里边掉眼泪边吃,突然好想她们几个,现在这个时间,她们几个应该还都在睡梦中吧。
服务员甲:“你看那边靠窗的女生怎么在哭啊?”
服务员乙:“我看八成是失恋了,她可是点了两人份的,另一份应该是给男朋友的,可是她男朋友却并不想和她吃最后的早餐,所以就爽约了没来,所以她就在那边自怜自哀了。”
肯德基的玻璃门被推开,两个正在讨论那边女生为什么哭的服务员瞬间禁了声。她们只感到肯德基的门开了,她们的心门也开了。
卓清远刚刚晨跑回来,在路过KFC门前时无意识的一撇竟让他产生了从未有过的酥麻感。
他记得小时候爸爸问他将来要娶什么样的女孩子,他不假思索的便说:“我要娶流眼泪时最美的女孩。“这是在他说完后第一次这样清晰的浮现在他的脑海里,“难道这就是我的true love“
时间推迟3分钟,就是两个女店员所看到的了。她们已拿出了职业生涯里最美的微笑等待着即将要点餐的太阳神阿波罗帅哥,可他却偏偏走向了那个在窗边奋斗于食物和眼泪的女孩。
“你一个人吃的了这么多吗?“
一个附有亲和力和磁性的声音在我头上方响起,随后在我目瞪口呆中他坐在了我的对面,毫不客气的喝了我的可乐,撕开了餐盘里另一个还没打开的汉堡,动作一气呵成。
“你你你、、、、、、我们认识吗?“
“噢,忘了做自我介绍,我叫卓清远,虽然我们在现在以前是不认识的,但你请了饥饿中的我一顿丰盛的早餐,从现在这一刻起,我们就算认识了。“
我这一早上承受了太多让我难以承受的事情,先是爸妈,再就是眼前这个好看到不能再好看的男生,或许不应该说他好看,因为他是那种阳光撒下来暖暖的帅气,不是那种混杂着女孩子的娇柔。
在走出肯德基明晃晃的玻璃门时,我分明看到了点餐区里的两个服务员看向我的复杂的眼神,那里面包含了惊恐,愤怒,失落与不甘。
八点钟的太阳温暖的刚刚好,照在皮肤上感觉像是米奇的Dior翻毛小外套蹭着我的脸颊一样。
“你住哪里?我送你吧!“
“我住校。“我条件反射的说。
他仿佛被我的直白逗乐了,捂着肚子一个劲的笑,“那你在哪所学校?“
在我和他说完后他仿佛很吃惊又很惊喜,“走吧,我送你回去。“
北京最近又出现了雾霾天气,每天电视上都会出现播报员那张处变不惊的脸,就算明天是世界末日,她也依旧会微笑着把今天的天气播报完毕。
水淼靠在米奇新公寓的真皮沙发上,悠闲的喝着“下午茶“,“佳人,你说这个播报员不会是涂了和米奇一个牌子的化妆品吧,将近40岁的人了,我看了半天硬是没看出一个鱼尾纹。“
蓝佳人放下手中的纳兰词,刚准备回答水淼的问题,就看到某只涂了一脸绿泥巴的老鼠鬼遂的溜到了水淼的旁边,随后只听一声尖叫、、、、、、
“水淼,我剥夺了你在这里行使住宿的权力,带着你的破烂,给我滚蛋,我受不了你了。“米奇在听了水淼持续三分钟的高分贝尖叫声后下达了这个还算仁慈的命令,然后悠哉的坐到了沙发的另一头闭目养神。
水淼可怜巴巴的望向蓝佳人,希望她能帮自己说句话,可蓝佳人无奈的耸耸肩,向水淼传达出的信息是:这只老鼠精,我也搞不定,你自求多福吧!然后拿起书,继续看起来。
“我们是不是姐妹,是姐妹是不是要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水淼慷慨激昂义正言辞大义凛然的说了这番话,她都被自己说出的这些话感动了,米奇你快忏悔吧,我或许还有原谅你的余地。可水淼似乎想的太过简单,米奇怎会被这么几句六岁以下儿童才会说的话所打动呢!更何况说那些话的人是刚刚犯过错的人,不知悔改反而企图混淆视听,这种掩耳盗铃的人是米奇最厌恶的,她必须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决抵制像水淼这样的反动份子,要把她扼杀在受精卵里。所以……“是啊,不过这和友谊挂不上边,为了我和佳人的身心健康,我还是决定不收留你了!but…”
最后在米奇的威逼利诱下,水淼被迫签下了喪身辱家条约,她终于感受到了当年中国在签订《辛丑条约》时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