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围猎 ...

  •   明昌十六年四月十一日长安南郊围场

      头戴白玉束发冠,身着简单的竹青色圆领薄绸长袍的宗政祺跟着自己的父亲,不时还看看四周不停忙活的内监以及那些早到的皇亲贵胄。心中不由想到:“看来今日的比试就是在围场里。”

      “哈哈,定安侯别来无恙啊,看起来精神头不错嘛。”宗政祺闻声看去,是她父亲宗政康的老对头——丞相尉迟煌,他的身后是他的两个儿子,尉迟清与尉迟源。

      “丞相大人也是啊,还是这么的精神抖擞。”宗政康也只好敷衍着。

      尉迟煌呵呵一笑,看到宗政祺,语气热情地问道:“这不是祺儿嘛,祺儿还认得我吗?”

      宗政祺低头抱拳:“岂能不记得尉迟叔叔,祺儿见过尉迟叔叔。”又对尉迟两兄弟说道:“祺弟见过两位兄长。”

      尉迟清微笑回礼:“祺弟有礼了。”尉迟源见大哥如此,马马虎虎抱了下拳,嘴上说道:“祺弟客气了。”

      尉迟煌笑道:“果然谣言不可信,我看祺儿可是守礼得紧,源儿,你呢,比他大,气量却这么小。三天前,为了一只斗鸡,还和祺儿争吵,现在也没好脸色,你看看祺儿。”“父亲,我。。。”尉迟源憋红了脸,说不出话。

      “丞相大人,三天前的事只不过是小孩子之争,您就别教训源儿了,我看他也知道错了,日后定会改的。而且有清儿这么出色的大哥带领,我想源儿也不会差到哪去的。”宗政康知道尉迟煌这是要把斗鸡那事息事宁人,那他也就顺着他了。

      “定安侯,过誉了,不过清儿他确实一直是我的骄傲。”对于自己的长子,尉迟煌很是得意,尉迟清也是勾唇一笑,笑容里包含着几分自负。

      “清儿是京城年轻子弟中的翘楚,一个月前更是以榜眼之位进了翰林院。有空我一定让祺儿向清儿好好学学,省的她老是不务正业,只知道吃喝玩乐。”

      “定安侯,言重了。不过要是祺儿真的能跟清儿学个一两分,我想中个举是问题不大,也足以继承定安侯府了。”宗政康本来只是客气的说辞,没曾想尉迟煌还真是顺杆爬。

      尉迟清这个丞相府的庶长子可以中榜眼,能入翰林院,被天子另眼相看。而定安侯府的继承人却只能在尉迟清的后面,只能当个堪堪不入流的举人。

      被老对头这般暗地里损了一通,宗政康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

      宗政祺见此,冷冷地说道:“丞相大人,祺儿虽然现在比不上清哥,不代表永远比不上,而且我定安侯府尚武。日后,我就算不能文武双全,但做到文通大意,武可力敌还是行的,总比那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和胸无点墨的莽夫要好得多!”

      尉迟清体弱多病,只通文墨,不懂武艺是人所皆知的,那些看尉迟清不顺眼的贵族子弟,一直喊他书呆子,假娘子。

      而尉迟源在书院中的成绩比之宗政祺来,还要差一大截,能吟诵五首诗词都算好的,又性情好斗,所以经常在书院惹事。

      最严重一次,还打伤了先生,事后老先生居然告老还乡了,新来的先生知道尉迟源的事迹,对其索性不管。

      让他待在一个单间里,门外让人看着,任他一个人闹去,书也是喊一个年轻书生三日一教。到现在尉迟源连字都认不全,宗政祺对此一直嗤之以鼻。

      宗政祺一句话把尉迟两兄弟的短处都说了出来,果然对面父子三人脸全黑了,看得宗政康都想狠狠拍自己女儿的肩膀,竖起大拇指,夸声好!

      尉迟煌心中骂道:“宗政家和尉迟家果然是世仇,老子喜欢和我死磕,这儿子也不老实,一对贼父子!迟早,我要让宗政家万劫不复!”藏在宽袖的右手紧握成拳,他恨不得现在掐住便是对面两父子的脖子。

      “皇上驾到,皇后驾到!”宦官尖细的声音响起,两对父子只得暂时停下明争暗斗,朝着天下最尊贵的夫妻跪拜行礼。

      “众卿平身,都坐下吧。”“谢皇上。”宗政祺坐到父亲身边,忍不住朝着龙椅方向悄悄望去。

      因为宗政康是大司马又是定安侯,所以他的案几侧面就只有大皇子万俟(mo第四声,qi第二声)轩,观察龙殿也方便。

      而他们的正对面便是尉迟煌,而他的两个儿子则是坐到他旁边的席位,很显然宗政祺能坐在父亲身边,是皇后的功劳。

      宗政祺悄悄探着头打量了一遍龙庭上的众人:头戴黑纱翼善冠,身着明黄色圆领衮龙袍的皇帝,虽已不年轻,但是美男子的风采还是遮掩不住,气质淡然。不过比起天子这身份,万俟文更像是一位儒雅的文人。

      这也难怪,先帝孝宗有子五人,当今天子行五,而且孝宗登基之初就立了嫡出的三皇子为太子。要是不出意外,这皇位是怎么也轮不上当今天子的。

      偏偏那太子因自幼就是储君,对所有人都是盛气凌人的态度,朝臣对其十分不满,再加上太子骄奢淫逸,不知长进,孝宗对其失望之极,那三皇子便成了废太子。

      可是孝宗又不舍得自己这嫡三子,很快就将其重新立为太子。可是孝宗的其他三个儿子却明白了,这太子之位并不是很稳固,便开始一边积极表现自己,一边与自己兄弟暗斗。

      孝宗一朝二十五载,储位之争就长达五年,史称四子夺储。更是出了一位被两立两废的废太子,已故的秦思王。

      最后,孝宗看清了四个儿子的真面目,下诏囚禁了再次废黜的三子,赐死了次子楚郡王,长子赵郡王外放宣州,四子鲁郡王下狱,半个月后,这位鲁郡王在狱中自尽。

      经此一事,孝宗身心疲惫,出人意外地下诏册立一贯闲云野鹤的五子宁郡王万俟文为皇太子。三年之后,孝宗崩逝,十九岁的万俟文登基,隆明王朝便到了明昌朝。

      当今天子重亲情,立刻释放了废太子,封为秦王。赵郡王也升为赵王,从偏远的宣州调回,改为洛州刺史,并掌握军政大权。可惜,秦王被释放三月之后,就病逝了,一年之后,赵王谋反,被诛杀。

      故而龙庭之下的两个左右席位,坐的是大皇子万俟轩和与母妃坐一起的三皇子,根本没有皇帝的兄弟,远枝的皇族的席位离天子就更远。

      虽说皇帝气质儒雅,面带淡笑,可是脸上的酒色过度的痕迹还是很明显,明明才过而立之年,脊背就已有些佝偻(gou第一声,lou第二声)了。

      想到皇帝那充盈的后宫,宗政祺无话可说。坐在皇帝身边,身着朱红色凤袍的皇后,一如既往的端庄美丽,一举一动都显示出母仪天下的风范,可惜如此,注定了喜好新鲜的皇帝对她是敬重多于喜爱。

      坐于皇后旁边,着海棠红长袍的美妇便是淑妃。说起来这淑妃比皇帝还要年长两岁,却保养有术,年近不惑,皮肤依然白嫩如少女,妩媚如初,深得圣宠,十几年不曾衰减,在后宫中一直与皇后分庭抗衡。

      坐在皇帝正下方的就是宗政祺的表哥,当今太子。今日的太子身穿简便的玄色圆领无纹长袍,头上是银质束发冠,看来太子今日也要狩猎。

      太子身边的太子妃谢静和丈夫依旧是不说话,脸上也没有关心之色。宗政祺叹了一口气,太子夫妻貌合神离是朝野尽知的,政治联姻,又有多少对能幸福的。

      目光左移,今日的主角穿着一件米黄色的大开领襦裙,露出漂亮的锁骨,光滑的肩膀若隐若现。

      手臂上缠着一条轻薄的同色披帛,发髻上斜插着一支翡翠钗,额头上一抹莹白的月牙花钿。让人一下子惊艳的同时又让人感到舒服。

      万俟瑜目视前方,脸上不怒不喜,看起来无欲无求。宗政祺甚至有一瞬间怀疑今日不是她选婿,她仅仅是一位随父母一起来的局外人。

      两双眸子又一次不期而遇地对上了,不过这一次那双琥珀很快就移了开来,自始至终,那双琥珀都深沉如水,不见一丝波澜。

      琥珀的主人对自己的态度突然变得如陌生人一般,让宗政祺的心底出现了异样,她知道这叫做失落。

      宗政祺不明白她和清河公主只是名义上的表兄妹,清河公主对自己本来就不需要多亲热,心底那股浓浓的失落究竟为何而来。

      宗政祺到底还是被影响了,心情一下子就低落了,宗政康见女儿如此,疑惑了:“祺儿,你怎么了?”宗政祺猛地惊醒:“没事,父亲,我只是在担心等一下的比试。”

      “顺其自然就好,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就算是输了,父亲也不会怪你的。”宗政康相信了女儿的说辞,好言安慰。“是的,父亲,我知道了。”

      “众爱卿,今日朕摆驾南郊围场,最主要的就是为了朕的爱女清河公主选婿一事,朕希望等一下众爱卿的公子们能尽全力比试,也好让朕为瑜儿选出文武双全的夫婿。”皇帝开门见山地说出了今日的目的。

      “臣等遵旨,定不让皇上失望。”众大臣虽然都知道今日围场是宗政家和尉迟家的舞台,但还是要装装样子。

      皇帝挥了挥手,皇帝身边的内侍总管李福顺点了点头,扯开嗓子喊道:“时辰已到,选婿大典开始,诸位公子出列。”

      宗政康拍了拍女儿的手,父女相□□了点头,宗政祺起身,随着其余的世家公子一起走到中央。

      皇帝看着站在龙庭下的十个年轻人,点了点头,右手抚着龙椅上的方垫:“今日的比试有两项,第一项是狩猎,朕给你们一个时辰。一个时辰之后,让朕看看你们的成绩,最优秀的两人晋级。来人,派发弓箭。”

      宗政祺拿到一把杨木弓,弓弦是生牛皮做的,宗政祺试一试,弹性不错。另外还有十支精钢箭头的竹箭。跟着宦官走到属于自己的棕马边,将竹箭放到马鞍边的箭筒里,翻身上马。

      “父皇,儿臣今日也想骑马狩猎,和王公大臣的公子们比试比试。”太子话音刚落,大皇子也提出了相同的请求。“父皇,儿臣也想如此,正好与太子殿下一起展示皇室尚武的气度。”

      太子扭头,眯眼看着大皇子,目光中透着警告。大皇子勾起嘴角,反而说道:“请父皇成全。”“好,你们既然如此想的,朕岂能不同意,朕同意了。”皇帝没有看到两个儿子之间的刀光剑影,欣然同意了。

      “父皇,儿臣也要去狩猎。”八岁的三皇子不懂皇子之间的争斗,只当两位兄长是去玩,三皇子正好是爱玩的年纪,立刻坐不住了。

      冯昭仪连忙阻止自己贪玩的儿子:“逸儿,别胡闹,太子和大皇子是去狩猎,不是去玩。”“母妃,我也会射箭,说不准我比两位哥哥都要厉害呢,父皇,您就让我去吧。”三皇子手舞足蹈地争取着。

      皇帝哈哈大笑:“逸儿,你想和兄长一较高下是好事,可是你还太小,等你长大了,父皇一定让你和轩儿渊儿一起狩猎。要是你赢了,父皇一定重重的奖励你。”

      “那好吧,父皇可要说话算数。”三皇子虽然没能如愿,但也没有过多地纠缠。“那是自然,君无戏言。”三皇子只能闷闷不乐地窝在冯昭仪的怀中。

      乘着太子和大皇子准备的时候,宗政祺又看了一眼万俟瑜。可是,人家这次连头都没抬,宗政祺的心中无故涌起一阵愤怒,皇帝刚说完“开始”,宗政祺就抽动缰绳,一马当先地冲进树林。

      宗政康眉头皱起,心道:“这孩子怎么了?”正想着,老对头的声音响起:“皇上,臣觉得年轻人去狩猎,我们为人父母的等着也无趣,不如加点彩头玩玩。”

      皇帝来了兴趣,问道:“汝阳侯,你说说怎么玩?”(明昌十二年,尉迟煌促进隆明王朝与尤启国议和有功,使隆明王朝疆域多了十五个县,受封汝阳县侯。定安侯是郡侯,高县侯一级。)“就是猜哪一人最能晋级,把自己的彩头加到他们的身上。”

      “哦,有趣有趣,定安侯,你说呢?”“臣。。。”宗政康犹豫不决。“定安侯不会是对自己的儿子没信心,所以不敢玩吧。”被老对头这么一激,宗政康立刻答应了:“既然皇上觉得有趣,臣自然跟着皇上。”

      “哈哈,好,朕觉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所有爱卿也一起来吧。”“皇上,这。。。”皇后觉得荒唐,刚想劝说,便被皇帝打断了:“皇后,现在不在宫里,就不要想那些规矩了。”

      “是啊,皇后,难得皇上高兴,您就不要打扰皇上了。”淑妃笑道。“淑妃,说得对,皇后,别扰了朕的兴致。”皇帝明显很喜欢这个主意。

      皇后没办法,回头怒瞪淑妃,淑妃媚笑以对,皇后愈加气结。

      皇帝让人写了十个年轻人的名字,展在面前的檀木几上。皇帝命令:“快在你们中意的人的名字上面下彩头。”

      众大臣只好走到案几前,把身上的玉佩、香囊和扳指或者干脆是银锭,放在某张纸条上。

      人群退散,皇帝惊讶地发现:众大臣居然都是在宗政祺和尉迟源两张纸上下彩头。皇帝不由说道:“定安侯,汝阳侯,你们看,你们的儿子可是大热门,你们两要在谁的名字下彩头啊?”

      “皇上,为父者自然是支持儿子的,臣也不例外,臣愿意拿出五百户食邑作为彩头,赌尉迟源晋级。”(宗政康食邑五万户,尉迟煌食邑两万户。)

      尉迟煌扭头,看着宗政康,嘴角笑意加深:“定安侯要下多少,可别比我这个县侯还低啊。”“皇上,臣愿拿出三千户食邑赌宗政祺晋级。”“既然如此,我也追加两千五百户。”

      “两位爱卿玩的很大啊,朕也不能小气,这样吧,如果他们两谁表现得更好,朕就授予他京畿校尉的官职。”

      皇帝此言一出,满座一惊。京畿校尉是正四品下的官职,是守卫京城的重要官员,仅次于最高长官武卫将军,职位非同小可,素来是皇族子弟担任,皇帝现在随随便便就拿这当奖励,形同儿戏。

      可是,这次朝廷上宗政和尉迟两大家族都有了私心,竟连皇后都没有出言阻止,任由皇帝金口玉言。两位侯爷都没有说话,其余的大臣也是缄默不语。

      今日的主角默默看着自己的父皇,用自己的婚事荒唐赌博,闭上双眼,不想再去看那些人的嘴脸。

      心中悲凉的同时,脑海中突然出现初次见到的一身玄衣的宗政祺,以及刚才对视时的情景。万俟瑜睁开眼睛,心里突然想到:“他如果赢了,或许是最好的结果。”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