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为猫请太医 ...
-
旭日初升,如火的朝霞染红了半片蓝天,一顶四人抬的绿色软轿在一片霞光中悠悠地出了神武门,一路缓缓而行,在一座恢宏气派的府邸前停下。
轿夫缓缓落轿,从轿子里出来一个男子,身材欣长,肤白如玉,头戴朝冠,身穿蓝色朝服,领子和袖口处滚着漠北的紫貂毛,旭日照在蓝色的朝服上,折射出点点珠光,优雅尊贵,气度不凡。
此时府门大开,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站在门口迎接,男子抬足踏上台阶,却在行至第二阶时停了下来,转过头看向墙根底下一团红白相间的东西。
男子在那团东西前蹲下了身,待他看清那团红白相间之物后,不由惊骇得睁大了眼睛——那分明是一只鲜血淋漓的猫!
那是一只白色的猫,脊背上有两道深深的伤,皮肉翻卷,森然见骨,伤口处的毛因为沾了血液而黏结在一起。此刻白猫躺在地上,闭着眼睛,已是气息奄奄。
怜悯之心顿生,男子急切地喊道:“来人!快来人!”一众家丁匆忙赶来,见到此景也俱吓了一跳——堂堂王府的门口,怎么会有这么肮脏的东西?
一个家奴赶紧上前,一把抓起地上的猫,不停地向男子磕头认错:“都是奴才的错,让这脏东西污了爷的眼,爷不要生气,奴才这就去把它扔了。”说罢起身就要走。
男子赶紧阻止:“回来!谁让你扔了!它伤成这样,还不快去请太医!”说罢便从他手里接过那猫,小心地抱在怀里。家奴看着鲜血染上了男子的朝服,犹豫着开口:“可是这……”没等他说完,男子便打断道:“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家奴应了一声便赶紧去了,男子像是想起什么,冲着家奴的背影高声喊道:“要最好的太医!”
太医一会儿就到了,来的是太医院医术最好的陈太医,到了府里才得知根本无人生病,要他诊治的是一只猫。
而那个被下人称为“爷”的男子连朝服也不曾换下,一直守着那只猫,一旁陈太医苦着一张脸:“我说六王爷,微臣给人治病是没有什么问题,可给猫……这……微臣实在是无能为力,况且这猫伤得这么严重,又出了这么多血,怕是已经回天乏术了。”
重伤的猫被放置在矮几上,伤口处仍在不断渗出血,六王爷的神色也愈加着急:“连陈太医你都说没办法,难道真的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死吗?”
底下一个家丁走上前来出主意:“这长安城有个最擅长给牛啊羊啊治病的张大夫,爷不妨把他叫过来看看,说不定能治呢。”此话一出,众人皆附和,这六王爷也就赶紧命人去请了那张大夫。
不消一盏茶的功夫,张大夫便到了,仔细把猫检查了一番,然后跪地对着六王爷便是一拜:“回禀王爷,这猫的伤口太深,若是用一般的救治方法定然无用,草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用针将它的伤口缝合,或许有一线希望,至于能不能活,还得看它的造化。”
六王爷赶紧做了个“请”的手势,那张大夫也不含糊,从药箱里拿出消毒的药酒、刀片、纱布和针,先将猫的伤口消了毒,用刀片刮去被毛,再用极细的针将皮肉·缝·合在一起,敷上草药,最后用纱布将伤口缠绕起来,防止因走动而撕裂伤口。因是生缝,未上麻醉,那猫已是疼得晕了过去。
六王爷对张大夫谢了又谢,赏了许多银子,还要他时常来王府探望,定期给猫换药。猫儿似乎知道是在给它治疗一般,一直很温驯,任由他们在自己身上动刀包扎,从不乱动乱走。然而当它从昏迷中睁开眼睛的时候,所有的人包括六王爷在内俱都吓了一跳——不同于一般家猫或野猫的黄色眼睛,那是一双蔚蓝的、清澈的,如同大海一样的眼睛。
凡事有蹊跷,不是祥瑞必有妖。
府中所有的下人都跪了下来,齐声恭贺,称这是吉祥之兆,六王爷不久定要有大喜。
如此过了十多天,那白猫的伤竟好得差不多了,纱布拆了,脊背上的伤结了痂,已经能行动自如,就连经常为动物诊治的张大夫都说这是一个奇迹。
而六王爷为猫请太医的事情很快便在朝廷中传开了,甚至在长安城中也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赞他仁慈,也有人骂他荒唐。就连皇帝也被惊动,亲自到王府来询问情况。
皇帝穿了一身金色的龙袍,坐在王府正殿的主位上,不怒自威,而六王爷着了一身湖蓝色长衫,垂手站在下首的位置,屏声静气。
皇上静静地看了他半响,方缓缓开口:“朕听说你为了一只猫把朕宫里最好的太医请走了,这是怎么回事?这几日关于你的流言可多得很,说你仗着是皇家的人便毫无节制。你也是,为了一些区区小事便劳师动众,未免太过。”
闻言,六王爷却只是低了头有些难为情地笑:“儿臣一时心急,只想着快些把它治好,竟忘了是要找兽医的。”
皇上点了点头,说道:“朕知道你天性善良,只是下不为例,不要让皇家的脸面为你蒙羞。”
听到最后一句话,六王爷抬起了头,直视着皇帝,一脸认真:“父皇,儿臣见到它的时候,它伤痕累累,儿臣实在于心不忍,没办法弃之不顾。儿臣是皇家的子孙,有许多眼睛在看着儿臣,儿臣不可能做到让所有的人都满意,但是只求无愧于自己的良心。”继而他又低下了头,认错,“这次是儿臣做得鲁莽了,但您是知道儿臣的,儿臣绝不会做出让皇族脸面蒙羞的事。”
皇上愣了一下,似是没想到他会说出这番话来,继而点点头,仿佛对这个结果很满意,嘴角露出笑容:“嗯,不会就好,朕还有事要忙,就不在你这坐了。”说罢起身,行出了大殿,由一行人拥着出了王府。
六王爷直送到王府门口,看着仪仗走远了,才轻轻地松了口气。一回头,便看见院里的海棠开得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