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1
时间
我是一个拖延症患者,不知道拖延症是不是一种病,但至少是不会管理时间而且常常内心不够强大。不会管理时间是拖延的表象;而由于内心的弱小,不敢于直面人生,遇事容易逃避,常常下意识的想要逃避。日子久了,其实发现,逃避不一定能碰上更好的局面,也许想要避开某一个不利局面却换来了一个更坏的局面。这是教训,却仍然会下意识的逃。后来发现,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不懂得时间。一开始是没有意识到时间,后来是不太会和时间相处。当个体能和时间学会相处,做好朋友时,就是更好的了解了生命和生活,坦然生活。
时间真是神奇的东西。有人说生命的法则、生与死的法则其实就是光与影的法则,就是时间的法则。什么都逃不过时间。
小时候,懒惰的个性使我做事情常常落在时间的后头,赶不上,总是在懊恼中又被时间落下一大段。龟毛的性格,一旦开头没有做好就觉得一整个就不能完美了,对剩下的部分也就敷衍了事了。比较严格的家庭教育,从来没有熬过夜,不明白白天和黑夜,夜里和白天仿佛是非常截然不同的事物。尽管度过了很多夜晚,却还是觉得它很陌生。夜晚是未知的,陌生的。入夜了,开始懊恼白天浪费了很多时间,又到一个黑夜了。以为黑夜的时间的一个静点,黑夜的时间是停滞不前的,一个黑屏的画面,然后一下子蒙太奇进入了第二天白天。那种日子里时间是断层的,除了不断追赶它或是自暴自弃的假装忽视它,从来没有过关于时间的特别意识。或者急匆匆的、不耐烦的一蹴而就,或者大把大把的发呆,不明白时间,稀里糊涂中,恍如梦里,懵懂过了年纪。
到了大学的时候,遇上了烦心事,即使是假装也难以维持自己的生态平衡了,变得更加急躁,更像无头苍蝇一般。同时也因为逃避而浪费了更多的时间。从严格的教育中进入了自由式的大学生活,尤其是不会自我管理又龟缩逃避的我,开始了熬夜看小说、玩游戏的日子。一心沉在小说中,不顾时间的流逝,一眨眼就到了半夜又到了天明。偶尔地瞥向窗外,啊,天又黑了,啊,天亮了。心中不是没有罪恶感,因为又到一个天亮了,但是往往这时身体也坚持不住了,倒头睡去,中午醒来,又是一天糟糕的开头,随后进入了糟糕的一天。恶性循环。在这样周而复始的日子里,在又一次看着天际发白的时候,突然发现,黑夜也不过如此啊。夜晚也就是这样啊,夜晚和白天一样,同样是时间的流逝啊。突然觉得,黑夜并不是那么陌生的事物,我已亲眼所见,漆黑的夜里如何渐渐发白,走进白天。时间的流逝忽然间完整了,不再是断层,不再是恐惧,不再是黑屏。不论白天或黑夜,时间没有区别对待,时间始终是缓缓流淌着,速度是一样的,意思也是一样的。这些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却没有抓住。直到大学毕业两年后,才认真对待这个发现,开始尝试着从以往的经历中找出时间,试着和它相处。
时间真正是最神奇的。很多矛盾冲突,如果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带来很大的成长或者很强的破坏;如果把时间轴拉长,同样是事情在更长的时间内发生,不会带来什么大的变化。戏剧之所以精彩,就是把一生浓缩到了几个小时之内,所有的冲突在瞬间扑面而来,青丝白发、沧海桑田,就这样发生在你眼前,怎么能不令人震憾。假如要你用几十年的时间来看这部几十年时间才从开始到结束的戏剧,还会有这样的感觉吗?
时间是要用真诚来对待的。不要太着急,不要总是妄想着一蹴而就,且不说这样的到的结果不会怎样好,也未必会省多少时间,反而更容易虚度。总是想一下子就把很多意思表达出来,想在一句话说完,结果往往让人听不明白,一团糨糊。然后急匆匆地重复几遍或者是懊恼没把话讲清楚,真的省下时间么?干什么这样着急呢?把想要表达的意思一句一句分开讲,慢慢来,用简单句代替复杂句,让别人听清楚,听明白才是真正的厉害。这样子实际上更节省时间。
喜欢一蹴而就的人往往不愿意坚持,没有意识到时间的魔力。时间的魔法是要在坚持和真诚中发挥做用的。每天都在急匆匆的,在急躁的情绪中煎熬了一天又一天,每天都在想着怎样才能一下子把事情做好呢?一眨眼,半年过去了,一无所获,所有的时间都在急切的焦虑中流走了。要是沉下心来,每天坚持用1个小时来做这件事,半年也有180个小时了,时间的魔力,为什么不体验一次呢?
迟做总比不做好。大学毕业后,其实心里是有后悔的,在大学时没有努力,荒废了很多时间。已经到了现在这个年纪了,比别人落后了这么多年,怎么也追不上了啊!但是,从前就是这样,要是不慢慢地开始做,而每天都只在焦急的话,这样的结果就又是一个荒度的4年。在遇见更好的方法之前,就按照这没有效率的方法开始做吧!做点什么,还能比什么都不做的更坏吗?
我其实还是常常在想,到这个年纪了,还来得及吗?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在跟我说是回家乡来还是在外省的那个城市发展时说:在那边可能对个人发展更好,但是大部分的朋友都是在家乡,所以很难选择。我脱口而出:“为什么要把你的一生限制在它的前二十年呢?你以后还会有更更长的六十年啊!”不知道朋友是怎么样的,我自己却是被自己灵光一现的这句话触动了。虽然我们的教育和文化容易把人的一生限制在人生的前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但是其实我们还实实在在地拥有后面的几十年。
年纪小的时候,确实应该记住,在年轻的时候不努力,越到后面就越要花更多的努力才能做成同样的一件事。成本是随着年纪递增的,成果是递减的。但是站在当下的时点来看,今后还有比现在更年轻的时候吗?现在开始做还会比什么都不做更差吗?
时间,是需要真诚的。时间,讨厌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