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第五十三章 ...

  •   次日早上起床后太爷发现下了些微的雨,换上木屐太爷便出了房门。院子里通渠做的好,并没有积水坑。太爷来到正厅,大丫二丫已经做好饭食并端上桌,其他人也都陆续来到饭厅。太爷并不理会其他人,端着自己的那份饭食吃了起来。
      家里钱财不多,昨夜思索了一夜,突然间想起曾经去林子里挖树苗时,捡到过一支灵芝,也不知道放哪里去了。
      见柳爷爷来吃饭,太爷问道:“爷爷,以前捡到的一个灵芝放到哪里去了?”
      柳爷爷想了半天:“灵芝?什么样的。”
      “就是黑褐色的。像蘑菇一样的木头状的,挺硬的。”
      “哦,可能在我房里的柜子里,以前你说过,这东西挺值钱的!就没乱放,待会儿我拿给你。”
      “在就好。”
      吃罢饭以后,柳爷爷就带着太爷进屋,把灵芝拿出来给他。太爷拿在手里,仔细查看是否有破损:这颗灵芝,伞面宽大,有成人两个巴掌宽大,色泽黝黑发亮,是上等的紫灵芝。所幸并无破损。
      太爷打算拿去城里的药铺去问问价格。由于还要去上学,太爷把灵芝放在团筐里,和冲子等人一起去学堂。
      路上几人叽叽喳喳聊天,约莫半个时辰就到了。冲子,星子,玢子,麦子,谷子等人陆续进了课堂。太爷却转道,去了陈夫子处。
      “夫子,你在吗?”太爷在门口喊道。
      不一会儿,听到里面传来希希索索的声响,陈夫子回道:“在讷。”并打开了房门,问:“是木娃子啊。”陈夫子对木娃子印象很深,好像柳家村柳三爷家的几个小孩都听他的。遂和蔼的问道:“木娃子有啥事儿?”
      “是来向夫子请假的,我有事,需要去一趟城里,不知道夫子可否允许?”太爷不卑不吭地回道。
      “就你一人吗?”
      “是的,就我一个人。”
      “行吧。”陈夫子本来还想问是去一天还是半天的,想来想去去城里怎么也要两个时辰,等回来天都黑了也不一定,便不再问了。只道:“趁天还早,早去早回。”
      “谢夫子。”说罢,向夫子举了一躬,背着团筐走了出去。
      路上微风拂面,头顶阳光明媚,耳边传来翠鸟脆鸣。木娃子心情很好的向松鹤县走去。(从此以后我们就叫太爷木娃子吧)雨后的空气是空明的,清澈的气息穿透胸膛,给人以清爽明净之感。木娃子走了两个时辰才到达了目的地。高大的城门给人以压迫之感,来来往往的人群秩序井然的排队等候进入城内。木娃子也在排队,要进去城内需要被仔细盘问。轮到木娃子时,守卫问他是去城内干嘛的,木娃子回答是去买东西就被放行了,大概也是看他太小,翻不起什么大风浪。虽然木娃子感到被鄙视了,但也无所谓了,毕竟已经进来了。
      找到县里最大的医馆,木娃子抬脚而入。里面来往的行人像菜市场般拥挤,木娃子找到一个穿着制服的小厮问收药材的在哪里,小厮指了指后院。木娃子只好向后院走去,路过一扇门时被一个人拦着,回道,这里的是后院,看病的在前面排队。木娃子与他商量道,我是卖药材与店家的,不知可否指引一番。门卫看了看木娃子,确定不是在说谎或者有什么企图,方叫木娃子跟上,引着他走到一位穿着制服长衫的中年人面前,并向他解说了缘由。
      中年人问木娃子有什么药材要卖,木娃子连忙把背篓解下,拿出里面的紫灵芝。中年人一看脸色一变,连忙接到手里反复查看一番,良久才说道这是哪里得到的,木娃子回答是树林里得到的。木娃子问:“敢问先生,这灵芝能值多少钱?”
      中年人看了看木娃子:“这株灵芝品相良好,还是上等的紫色,的确不错!”
      “那,价格呢?”
      “这样吧,我出五百两银子,小哥你看如何?”
      “先生不是在匡我的吧,就值这么点价格?这可是上等的紫灵芝,可活人血肉的!”
      中年人看得出面前这小哥儿大概也是个懂行的,“那要不六百两银子,再多可就不行了!”
      木娃子原本也是觉得五百两银子已经差不多了的,没想到还能多得一百两银子,心里已经暗喜,但面上还是蛋疼的表情,试探道:“要不六百五十两您拿去?”
      这回换中年人蛋疼了,虽然这五十两银子不多,可毕竟是银子,“行吧……小哥可真会讨价还价!”确定之后,中年人转身回屋亲自拿了六两黄金,五十两银锭子。木娃子知道他是进屋拿钱,早跟着进了屋里,就怕有人看到他拿了那么多钱。木娃子点了点数是对的,又拿出十两要求换成铜钱。中年人也不嫌他多事给换成了十吊钱,木娃子也不用数,留下一吊钱放在怀里,其他的直接拿了块布包个严实起来,放到背篓里,背上背篓向中年人告辞就从医馆后门离开了。
      又转到了木器行买了一个小箱子,又到铁器行买了两把锁,一共花了二十文。又到猪肉铺买了五斤五花肉,五文一斤,花了二十五文,又到杂货铺买了油,五文一斤,买了五斤,盐买了五斤,三文一斤,酱油二文一斤,买了五斤,醋三文一斤买了两斤,又有生姜一文一斤,买了五斤,大蒜一文两斤,买了五斤,黄酒四文一斤,买了一罐五斤,共花二百三十六了文。瓶瓶罐罐的一背篓,很是压人。买够了,木娃子打算打道回府,走到城南,忽闻有人吆喝着坐车去柳家镇,木娃子忙上去询问价格,商量好再等几人,十文一个人,木娃子就把背篓放到车上,人也坐到骡车上。不一会儿五个人就到齐了,都是顺路的,一个到蒋家村,一个到张家口,一个到马家庄,一个到刘家湾,剩下木娃子到柳家镇的柳家村。
      路上木娃子主动与人聊天,这几人也都是朴实的庄稼汉子,少有见木娃子这么标志的小哥儿只身一人来县城的,还能够一个人做主买了一大背篓的东西,几人见他穿的也好就以为是哪家地主家的公子哥。木娃子解释说因为父母去世的早,就和几个兄弟和爷爷住在一起,平时买东西都是一个人做主的。这一番说辞都让几人羡慕不已,这年头,谁家里不是长辈做主,就是出门买个菜也要像父母伸手要钱的。虽然羡慕木娃子的自由,但也可怜他上无父母,于是言语间也是一片可惜之情。
      骡车要比牛车要快得多,来时走了四个小时,去时走了一个小时,车夫还好心的给送到了家门口。等木娃子回了家,冲子几人还没有下学。
      木娃子进门就喊到:“爷爷!我回来了!”
      柳爷爷忙回应了一生,木娃子感到柳爷爷可能在后院,就背着东西去了后院,便看到柳爷爷在给菜地除草。阿大阿二不在家,看样子是去田里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