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第五十章 ...
-
正在打扫的小厮终不能彻底无视太爷,便问道:“你们是来干嘛的?”
太爷道:“闻听此处校坊很是不同,特此前来参观,若是方便,还请小哥引荐,我等有意来此学艺!”
小厮打量太爷片刻后:“在此处稍候,我前去禀报,去去就来。”说罢,转身向内走去。
不一会儿,小厮回来对太爷道:“且进来吧,不过且先只你一人进去,其他几个且在这里等候。”
太爷也无不可。随小厮进去内堂,见到一位眉目清秀的男性,年龄三十上下,坐在上首。小厮引荐道:“这位便是王校官,负责本校武学。”
太爷连忙打千道:“小子木娃子,见过王校官。”
王寻见到一个十一二年岁的小孩,老气横秋的打千问好,心下好笑,绷着脸问道:“嗯,你等前来所谓何事?”
“回王校官,小子有兄弟六人欲在此处进学,望校官考校。”
闻听兄弟几人就在门口等候便道:“且让我看看再说!”说罢便命小厮前去领人。
一会儿后看到五个小孩一个比一个小,最小的才七八岁。这些小孩想要入学倒不是什么难事,只是所需资金投入不小,看木娃子家境也不像多富有的,能不能一下子拿得出束宥都是问题。这么想着,顺便也这么问了出来。
这正也是太爷次来的目的。便道:“敢问王校官,我等兄弟若要一起入学,所需束宥是多少。”
王寻寻思片刻道:“也不要你们许多,这里的学生每年个人所需束宥也要一两,这还不包吃住及笔墨纸砚。如果是你们,束宥便只收你们四两,至于笔墨纸砚,现在初学还好,可用沙盘抵了,以后能不能付的出来,便是你们的事了!”
“好叫王校官知道,能够入学已是天大的恩惠了,之后的束宥,我会想办法。这里是今年我们兄弟的束宥。”
“那好,明天早上卯时你们便来读书吧。”
小厮领着几人先在窗外参观了上课的书房,冲子很激动的道:“木娃哥,明天我们也可以来这里读书了吗?”
“对!明天我们都可以来了!”
参观毕,几人坐在车上回家去了。回家后还不到中午,却个个肚饥如鼓。
太爷去厨房烧了几个菜,又蒸了十几个死面饼子,等着溜子及三个婢子回来。
菜热了一遍后人便都回来了。等不及的几个小的,看溜子一坐桌上就开始吃起来了。
太爷边吃边晃神——王教官说的也再理,束宥付的出,可笔墨纸砚不一定付的出来,看来必须要尽快再找些来钱的行当了,不然照这个趋势下去,家里再多的钱也是要用光的。终究是贫穷呀。神经回来一看,自己还没吃几口,饭都要被抢光了,赶紧也加入抢饭大军不提。
下午时分,太爷去匠人家里让人打了六个正方形装沙子的方盘。匠人家里有现成的材料,不多久就打出来了,只花了十几文钱。太爷拿回家,筛了一些细沙出来,倒入盘中抚平——这些就是以后写字的用具了。太爷把这些告诉冲子几个,警告他们不可弄坏!
第二天一早,太爷起了个大早,便烧起早食来了。上午五点左右,天刚刚亮,太爷就把几个小的叫起来了。穿戴洗漱齐整,便开始吃饭。原本不用这么早就吃早食,但太爷担心几个小的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旦饿起来,怕是熬不住饿,上课时分心,于是便有了这早食。至于午食便叫婢子送来,晚上是来的及回家吃晚饭的。由于家里有人上学,柳太爷家的饭时是彻底改变了。
第一天上课,太爷几个人被安排在后边坐下。课堂上是踏板加条案的格局——时人跪坐踏板,挺直腰背,手悬于条案上,力透纸背的习字。教课的先生姓李,年约三四十,和王教头差不多的年岁。由于会吹喇叭,于是外号就叫喇叭叔,这是太爷读书三天以后了解到的。前三天太爷几人并没有摸到书本,而是被喇叭叔领着到孔子和老子像前学习礼仪。按照喇叭叔的话说:“要知礼仪,知廉耻。学会感恩与尊敬。”以后每次见到老师都要弯腰行抱拳礼,不可视而不见,那是极为失礼的。这些礼仪便是太爷几个人的启蒙教育了。
下午习武,太爷几人又被王教头领着到院子里一棵百年古树下练习扎马步。其他人早一人拿着一根标枪,虎虎生威的挥着。校场占地有足球场大小,周围都是麦田,夏天打麦时便成为麦场了。至今校场上还有用来生火做饭的麦垛。
天空中白云朵朵,好似棉花糖一样。想到棉花,太爷想到,等到过几天要种上十几亩棉花才行。家里溜子和三个婢子已经在黄牛的帮助下开垦了三十几亩荒地,这些荒地算是新垦出来的,前三年是免除赋税的。不过,柳家村长家有人在朝为官,于是食邑被整个松鹤镇地区一分为二,太爷家里的赋税到时候是要交到族长家里的,原因就是整个柳家村都是族长家里官人的食邑,这些是太爷从那些老头老太那里知晓的。
想着想着,太爷就有些支撑不住的坐了下去。刚过了隆冬腊月的,天气还有些凉,地上更是冰的,歇不了多长时间便又挣扎着练习。冲子几个年龄小,定性更是不长,要是没有教头的威压,估计早坐下去了。
王寻看木娃子几个练习的差不多时也会中途喊停,叫几人歇一歇。万事开头难,等习惯了就好了。
傍晚下学,太爷几兄弟便走着回家去了。
三天已过,太爷看着冲子几个,也没人喊累,便是文化课也没人说坐不住,这样便很好了。晚饭照例是两个婢女大丫二丫一起侍弄的五菜一汤,都是禁饿的面饼之类。太爷几人狼吞虎咽的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