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正是两小无猜时 ...
-
追逐,逃避。顾青不知道该用哪个词来形容自己的现状。她是存心想要逃开的,虽然生活并不能总是如她所愿,这一刻才在为挣脱举杯庆贺,下一刻又陷入泥淖深处。有时候顾青甚至觉得,十三岁以前的日子总是太好,好到花光了后面所有的好运气。
至少在这一刻,拿到C大通知书的时候,顾青是高兴的,就像在沙漠中坚持行走的旅者,在快要倒下的时候竟发现了一片绿洲,再一次摸到生命不息跳动的脉搏。即使这绿洲只是上帝在沙盘上随意设下的虚幻,也阻止不了顾青去拥抱它的坚定的步伐。顾青知道,这是她逃离这个家的唯一办法,也是追逐郑鸿良的唯一出路。
顾青和郑鸿良打小就在一起,郑鸿良现在都记得顾青小时候吐字不清,穿着开裆裤跟在他屁股后面叫着“良多多,良多多”的样子。粉扑扑的脸蛋上挂着几颗豆大汗珠,汗湿的棕色头发一缕一缕的安静的趴在她的额头上。
顾青小时候是村子里最娇惯的孩子。顾开云和梁晓梅是村里第一对自由恋爱结婚的人,顾青可算是他们的恋爱结晶,又是第一个孩子,自是疼惜的紧。梁晓梅还是未嫁姑娘的时候也是过着优渥的生活,梁家祖上本是贫农,但在解放时期表现好,梁父当了村干部,梁母管着伙食团。梁家只有梁晓梅和她哥哥两个孩子,她哥哥上完初中就进了电工厂当了学徒。梁家自小疼爱女儿,梁晓梅日子过得自是不会差。顾开云的家庭并不富裕,他又是老来子,上面只有两个姐姐,父母年岁又高了。顾开云刚开始也在电工厂当学徒,每月的工资都用在了梁晓梅的吃穿用度上。后来有了顾青,日子过得有些紧巴巴的,当时村子里的人都时兴到沿海一带打工,顾开云在顾青满一岁断奶后就带着梁晓梅去了江浙,将顾青留给顾奶奶照顾。
虽然顾青小时候没有爹妈在身边,但她所穿所用却是村子里的孩子中最好的。在江浙一带,男人通常都进电焊长,机械厂当工人,顾开云有电工学徒的底子,进电焊长是理所当然的。而女人则在模具厂,玩具厂等工厂车间上班。梁晓梅就在一家玩具厂里,所以每逢过年都会给顾青带好些玩具回去。会唱歌的毛绒狗狗,金发碧眼的外国娃娃,颜色不同、芳香各异的橡皮泥。顾青的衣服也是梁晓梅在那边买好了寄回来的,当别人家的孩子还在穿纯白的网面鞋的时候,顾青已经拥有她第一双小红皮鞋,当别人家的孩子下雨还在怕淋湿了鞋子而光脚在泥路上奔跑的时候,顾青已经有漂亮的雨靴了。
村里的很多孩子都羡慕顾青,但郑鸿良不会,因为她知道顾青优渥生活中的公主假面下实则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猴子。顾奶奶年岁已高,照顾起顾青总是有些吃力,顾爷爷年轻的时候受过伤,腿脚也不太利索。所以顾青大部分时间是跟在郑鸿良后面的。
郑鸿良家和顾青家是邻居。郑鸿良的母亲楚凤英患有先天性的心脏病,那时家里穷,没做过手术,所以只能一直拖着。外面的活计是指望不上她的,只能让她在家里做一些轻松的事情。郑鸿良家的生计都是靠他父亲郑大强打零工赚钱而维持着,日子过得紧张而忙碌。郑鸿良从小就知道自己家庭不富裕,很早就开始帮他父亲谋生赚钱。
顾青跟着郑鸿良上山挖过草药,下河摸过鱼虾,摘过蝉蜕,掏过鸟蛋。在爷爷奶奶面前她是乖巧听话,干净美丽的小小公主。背着爷爷奶奶就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小猴子。郑鸿良多数时候自己做自己的,由着她在身边疯玩疯折腾。对于顾青来说,那些都是好玩的游戏,对于郑鸿良来说,那些都是他的书本费。
郑鸿良到了上学的年龄的时候,家里没钱让他上学前班,就直接送进了一年级。顾青比郑鸿良小三岁,还不到上学的年龄,村里只有一个村小学,三十多个孩子在里面读书,并没有什么幼儿园。所以顾青无论如何也去不了学校。只能每天等着她的良哥哥放学回来,然后陪他写功课,虽然她还一字不识。但只要坐在郑鸿良身边看着插图也能乐上一下午。
到了顾青该上学的时候,顾开云认为村子里的教学质量太差,要将顾青接到他们打工的那边去上学。顾开云接顾青走之前请了郑鸿良一家吃饭,感谢他们对顾青以及顾爷爷顾奶奶的照顾。完了又送了他们一些自己从江浙那边带回来的特产。
那时候,顾青还不太能明白离别时什么,只是心里有股子说不出的难受。早上要出发的时候,她奔到郑鸿良家拉着他的手说:“良哥哥,我上完学就回来找你玩,你要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