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身世浮萍 ...
-
一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大懿朝,在第二皇女出生的那天突然风云失色,天地黯然。皇城上空总是萦绕着层层乌云,远处天边惊雷阵阵。前奏声势浩大,锦玉女帝拖着尚在坐月子的身体,仓促间召集众大臣着手商定防洪的措施,可一连五天意料中的暴雨并未如期而至。不缺雨水滋润的人们暗地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不禁大感困惑,这是什么情况?互相间问不出缘由,便有人请示主管占卜阴阳六合变化的大祭司,祭司府有些不同寻常,怎么不同又说不上。大概是凭空多了几个内廷卫,老头子面色凝重的仰望浓云密布的苍穹,叹了口气摇摇头似乎果真有什么大灾难降临。大祭司早年预测天气一说一个准,在外声名赫赫,积攒了不少群众基础。便有一大片的人忧心不已,本来情势就有些混乱了,皇城中又闹起瘟疫,先是宫里的侍女接连染病身亡,继而行势蔓延至宫外,一时间满城风雨,城中百姓人人自危。官方还没有作出正面交代,宫中却传出是二皇女天生煞气,冲撞了上天是以有此变故。此话一出,就像在趋于平静的湖面投入一块大石,立马掀起了波涛激浪。在封建皇权统治下的民众,相信君权神授,对上天自然也存有一份敬畏之心,他们对传闻的消息深信不疑,指责二皇女的言论铺天盖地,定要当政者给个说法。民意有时就是一把精悍短刃,挟制当政者做出决断。
女帝面色苍白,强自隐忍内心的痛楚,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殿堂上气氛僵凝。众大臣低着头,大气不敢出。颈项维持着同一动作时间一长便酸麻不堪,可迫于上位者的情绪压力,只好一方面心里腹谤制造这件事的不知名始作俑者,另一方面希望来个救世主,这样一想不由得都将目光投向左边起第一位气度超然的蓝衣女子,本朝卿相苏梁莹。后者大约也察觉到大家的那点小心思,脸上不动声色,依旧挂着万年不变的微笑,眼中却隐约有些期待。
内殿中珠帘微动,双眼肿成桃子的陈熙侍卿怀中抱着一团小包子飞扑而来,跪在地上死抱着女帝的大腿,抽噎道,“锦儿,你看看我们的孩子,她还这么小,你怎么忍心、、、、”
锦玉当然是不忍心的,那是她十月怀胎辛苦生下的孩子啊,锦玉明知是谁令她陷入如斯境地,明知是谁要害她的孩子,可是她还未掌握实权,她的运气陈熙的运气都还掌握在那人手里,她还没足够的力量去和他抗争。她好不甘心,可是不甘心也无可奈何,她颤抖的伸出手,轻轻把孩子抱在怀中,眼中满满的都是慈爱。她低头亲吻小包子的额头。小包子睡得极安稳,嘴角微微翘起。小小的她哪里知道接下来等待她的将是狂风暴雨,而这一刻只是暴风雨前夕的平静。
陈熙瞧着锦玉的神情,料想锦玉如此疼爱孩子,定然会护她周全,不由破涕为笑。锦玉一手抱着包子,腾出一只手抚上陈熙如玉的面庞,安慰陈熙,“熙儿不要怕,朕不会让他们伤害琳儿的。“皇家孩子的名,一般程序要经过内务府造册,锦玉这句话无疑奠定了二皇女在她心中的地位。
虽然不能目染殿上的情形可耳濡也大致能猜到几分,苏梁莹衣袖下的手,握紧了又松开,如此反复多次,下定决心的她抬头,目光却是透过殿内重重帷幕,落在静如雕塑,一动不动的帝后身上。她眉头深锁若有所思,片刻又恢复了和煦的微笑,她往中间迈出一步,手执白玉板笏,恭恭敬敬的一稽首,声音清亮,“稚子何辜,难道陛下也信了那些无稽之谈吗?天有不测风云,又岂是一个刚出世的婴儿所能改变的?”
锦玉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对苏梁莹报以微笑,继而扫过列位臣子,当官的都是从民间选拔上来的精英人才,再者上得了庙堂的,官位都有一定级别,思想通透,觉悟度高,此时却没啥作为,心中似乎有什么难以权衡的计较。不表态的居多,表态的也有,声泪俱下的引用魏征直谏唐太宗的话,大致的意思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君喻舟,以民比水,劝锦玉体恤民众,顺应民意。感情不是牺牲他们家的孩子啊、、、
这样的局面一出现,锦玉眼中哀凉一片。乾坤殿的温度不算低,她一个人坐在大殿中央,忽觉四面来风,凉意入骨。
陈熙慌了心神,他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小包子,哀求道,“不、、、不可以,她是我的孩子,我不允许、、、”
锦玉抱着小包子的手不由得紧了几分,她眉眼低垂,对殿上的言论不予回应。可是有人却从身后的屏风内递上一张素白笺纸,她略略看过上面的字句,执着纸张的手骨节泛青,眼中火苗窜烧,随行官茂捷不动声色的对她摆摆手,示意她不可动气。锦玉仿佛兜头浇了一盆凉水心灰意冷。松开手白纸飘飘摇摇往下落。茂捷清楚看到上面写道,从政大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纵然陛下与小公主舐犊情深,但舍子一人,便可平民愤,安天下,望陛下三思。
苏季徵、、锦玉口中念叨这三个字的时候,几乎咬碎一口银牙。不知何时起,中立派系的官员纷纷倒戈,除了苏梁莹之外,呼啦啦跪了一群朝臣,这是赤果果的挟朝臣以令天子。锦玉个人的立场却代表不了她统御下的整个朝政机构的立场,她的个人的意志在偌大的乾坤殿上显得那样无力,说起来真是很讽刺。接下来发生的事,一如苏季徵所愿。陈熙侍卿因为接受不了这样残酷的事实当场昏厥,锦玉失魂落魄的抱着陈熙一步步走出乾坤殿。
从一国公主的角度来评价,小包子的运气真真是很差的。
她的命运被交到内廷卫手中,锦玉不愿血溅宫廷,苏季徵便吩咐内廷卫另寻一处清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