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围墙 ...

  •   福晋见十四爷只是呆坐,神色凝重,柔声开导:“爷,再不吃饭要凉了。冷饭对身体不好。”说罢,拿起筷子,双手递给十四爷。
      十四爷看了看福晋,点点头,接过筷子,准备夹菜。但手在半空中停住了,心念,若不能确定若曦是否安好,自己岂能安心?想罢,放下筷子,拂袖离席,留下众人呆呆相视。
      十四爷沐浴夜色,往若曦那儿去了。宫中少有如此安静的地方,回荡的只有自己脚踏石板的“哒哒”声。回忆以前,和八哥九哥十哥结伴的日子,有拌嘴,有谋划,每每结束都会意的相视一笑。而今日却被分别幽禁,各自弄得家破人亡,身心俱疲。想到此处,十四爷竟有些后悔了。若当初对至高无上的权利没那么执着,若当时劝八哥放弃对手足的迫害,若当初知道一切计谋,一切讨好,一切努力只是枉然,若……那么今日,是否会有不同?他当他的皇上,在朝堂上费神地面对一群心怀各胎的人,我当我的将军,在战场杀个爽快!逝者如斯夫,时间的巨浪拍走了一切,只剩失意之人在河岸边无神叹往。
      不知不觉,已经走到若曦被囚禁的院口,只见朱门紧闭,两个侍卫守在门口。
      这条路是铁定走不通的!十四爷只能无奈的绕着高高的围墙踱步,时而将耳朵贴近墙壁仔细听,时而故意咳嗽两声,期望里面的人能注意到。但是回应给他的只有沉寂的夜。十四爷不禁苦笑,我一个堂堂皇子,如今沦落道干偷听偷窥这种不光明正大的事,真的是堕落了。可又能如何呢?又盼望若曦注意到自己,又不希望被其他人察觉。什么才是自己和若曦才懂的东西?十四爷双手紧握,脑子里不断重放着以前的种种,脚步也不自觉的加快了。突然,十四爷灵光一现。。。十四爷寻了个离侍卫较远的地方,靠着围墙,高声的唱起曲调来。本是欢快的曲子,在十四爷的口中三分急切,七分伤感。时光在一首曲子中刹那倒转,夜色淹没了十四爷的身影,但一双黑瞳却泛着晶莹的光。

      ————————————————————————————————————
      晚饭是水晶虾仁,肉糜滑蛋和几道素菜,清淡且易于入口、消化,很适合经过舟车劳顿后的人。虽然饭菜简单,但做得极其精致。若曦借着几杯淡酒,不知不觉中吃了很多。餐后,若曦便踱步到书桌旁,将胤禛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平铺到一遍,细细体味。胤禛的字是仿董其昌的行书,流畅和美,清婉大气。他当上皇帝之后,笔风更为文雅遒劲、气势宏伟,将皇上的威严倾注在笔端。后世很多人提到雍正皇帝,想到的是他改革时的雷霆手段,是他的没日没夜的勤奋,是他的严谨禁欲的处世态度。很少人知道他是一个颇有造诣的书法家,这也是若曦——张晓在现代时对雍正颇具欣赏的重要原因之一。张晓最爱他的草书,尤爱他用草书写的王维的五言律诗。他的字迹如风般飘逸潇洒,笔风似流水缓急得当。但草书难以模仿,随意性很大,因而胤禛写给若曦的字都是行书。同时,胤禛有考虑到若曦是个柔弱女子,在笔劲笔风上难以与自己相抗。因而他写给若曦的字平和规矩,潇洒中弥漫着柔情,少笔不散,繁笔不乱。若曦用手指顺着笔画儿,一遍一遍临摹着,嘴角是甜蜜笑容。
      日尧端着茶水推门进来,一杯端给若曦,一杯端给巧慧,然后自顾自的坐下来,双手撑着小脑袋,不停的叹气。
      巧慧怜爱地用手轻轻地弹一下日尧的脑门道:“小小年纪,怎么心事这么重?”
      日尧像拨浪鼓摇着头,拖着声音说:“是无聊!”然后重复道:“无聊啊无聊。”
      若曦抬眼看了看日尧,她百无聊赖的神情,嘟起的小嘴似曾相识,稚嫩得像个孩子。若曦伸手捧起茶杯,摩挲着茶杯,感受着茶水的热度。过了半响,若曦拿起毛笔,想了想,沾满墨汁,随性用行书写下“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字迹不似之前规中规矩,而是端庄流丽,爽快流畅,一气呵成,然后以水代酒豪气喝下。在现代,张晓曾经隔着玻璃看过雍正皇帝的真迹。那时虽然并不是十分懂书法,但喜欢诗中洒脱的意境和雍正随意流之的笔风,因而在橱窗前长时间细细品味。现在,诗中意味颇适合现在的此时此景。若曦轻轻的喃喃自语:“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然后叹气道:“记忆模糊了,就学了个形似,虽流畅但不丰腴饱满,多灵动,少厚重,没了皇家的气象,终归是不如他的。” 忽然,忽断忽连的歌声传来。声音似乎是十四爷的,但这调子,似京剧又似现代的rap,曲非曲,调跑调,着实辨不出是什么曲子。若曦暗笑,十四爷和胤禛绝对是如假包换的亲兄弟,两人的歌声都是这么折磨人!若曦放下笔,认真的听着歌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