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也是片面的。 马克思只看到了商品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一部分增加值,而刻意忽视了其他投入;他只看到了商品价值形成的过程,却忽视了价值交换和消费的过程;他甚至弄错了商品价值的涵义。这并不是马克思个人才智的缺陷,而是他本身是在用有色眼镜,带着特殊目的去解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此得出的整个理论体系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
商品的价值形成,实质上是一个投入多种商品的使用价值结合出具有新的使用价值的商品这样一个过程,而劳动只是其中的一种投入,劳动本身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商品。这个过程中还投入了机器,土地,资金,科学技术,工艺,管理经验?……这些都作为商品进行了投入,也都具有使用价值,并且都应该分享回报。片面强调劳动者的劳动投入,尤其是体力劳动,而完全抹杀了其他使用价值或者说商品的投入,这是根本不切合实际,也是完全错误的。
商品的价值,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价值形成过程而产生,但其价值的衡量却不是由价值形成过程决定的是由其使用价值,尤其是针对特定使用者的使用价值来决定的。商品不存在绝对的价值,更不存在所谓恒定的内在价值。同样一个面包,在一个人快要饿死的时候对于他的使用价值,和对于一个人已经很饱的时候的使用价值完全不同,而这种不同是内在的,是由使用者和商品自身的性质决定的,而不是由于供需失衡这些外在因素影响。所以包括劳动投入在内的一系列使用价值的投入形成了新的使用价值,也就出现了商品,但商品的价值由其使用价值,尤其是针对特定使用者的使用价值而决定,与劳动投入并无直接关系。
换句话说,比如你把一个砖头从这里搬到那里,又搬回来,来来回回搬了一个小时,你付出了很多劳动,但你没有形成使用价值,所以你的劳动也没有任何价值。你废了一个小时的工夫作出了一个非常难吃的面包,而另一个劳动者用半个小时作出了一个非常好吃的面包,能认为这两个面包‘内在价值,一样吗?这显然是完全错误的。你卖了一分钱,也许还没人买。别人卖了两毛钱,很多人买。这个差别不是因为供求,根子是在于你的面包内在价值太低下,才导致别人不愿意付出很多钱来买。所谓的供求差异,是由于内在价值的差异而产生的,这种内在价值就是使用价值。
再比如,龙卷风来了,在你的院子里掉下来无数的鱼,你花了十分钟装到口袋里去卖;同时有一个渔夫,花了一天时间打到同样多的鱼也拿来卖。都是一样的鱼,重量一样,你的价值是比他少几十倍吗?显然不是。你的鱼和他的鱼价值一样,因为使用价值是一样的:吃起来都能满足同样需要。
有人说:“马克思说的是形成商品所需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劳动有抽象和具体之分,劳动二元论……”马克思试图用劳动二元论来解释这一问题,但这也是错误的。首先,还是之前说过的问题,他根本忽略了其他使用价值的投入。光靠所谓人类一般劳动,根本无法创造使用价值;其次,也是之前说过的,他根本没有搞清楚什么是价值,商品价值的衡量不是来自投入,而是在于其相对使用者的使用价值,也就是其现实意义。其价值从根本上只存在相对概念,不存在绝对概念,并不存在什么所谓内在价值和价格之分;最后,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一般无差别劳动。劳动是千差万别的,也是无法简单地用劳动时间来衡量的,更是根本不可能用人为强制规定的方式简单计价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所谓商品的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一定数量的无差别人类劳动,这是完全错误的。首先,商品的价值根本不是由其中凝聚的劳动衡量,而在于其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求的特性,即使用价值。单纯的劳动毫无意义,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求的劳动才有价值。购买者愿意出多少价格购买商品,根本的原因从来不是这个商品耗费了多少劳动,而首先在于商品对于购买者的使用价值,即满足其某种需求的能力;其次,人与人之间才能禀赋和努力程度的差距很大,劳动也是千差万别,根本不存在无差别劳动的说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不可互相替代,体力劳动内部,钳工和车工,焊接工人和卫生工人也不是一回事。熟练的技术工人更不可能和背麻袋的力工等量齐观。受过严格教育和培训,技术熟练高超,有特定专长的工人,与懒惰而不求上进,只能进行简单体力劳动且效率低下的工人,也根本没有任何无差别劳动可言。如果让一个只会扫地的清洁工接替总书记来来做主席,你认为他能和主席做得一样好?你认为他们是无差别劳动?你认为总书记付出的劳动和清洁工扫扫地付出的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
如果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只会把社会生活导向灾难。商品价值只是由于劳动的投入而产生,只有劳动有价值。而这种劳动无差别,劳动的价值在于劳动的时间,劳动的时间决定了商品的价值……结果就是没有人愿意主动学习知识,学习技能,也根本不会有什么技术进步和创新。劳动者从根本上来说没有进步动力。也不会高效地劳动。每天只要干满时间就应该拿同样工资,他们不会有任何提高劳动效率的动力,整个社会只能生产出一些一成不变缺乏进步的劣质商品,而所有人都由于低效和没有进步的劳动处于贫困的状态。政府也不得不依赖于简单的指标化和命令式管理,对完不成指标的给与残酷的惩罚。利用这种高压恐怖统治来管理社会生活。可惜靠指标和命令来管理是无法带来创新和进步的,也无法解决人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与社会管理简单化教条化的矛盾,社会只能在低效率重复劳动和简单劳动中走向衰败……
有人说:劳动者是有觉悟的!他们会主动地学习知识,推动社会进步,主动提高生产效率,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平等的,他们都是社会的主人!他们是在为自己生产!
但是社会实践是严肃地,客观的,不是拍拍脑袋幻想出一个新世界。然后就兴高采烈地拿国家民族去做实验。凭什么就认为劳动者都会主动自觉地做这些,而不求针对他们个人的回报?因为人性。不需要很多劳动者偷懒。每个人都在看着别人怎么做,当你发现一些人不费这些心思,拿得和你一样多的时候,当你发现这样做没有任何惩罚,不受损失的时候。不会有几个人能坚持做‘傻瓜’。一切社会理论都来自实践。而社会实践也必须在符合实际的理论指导下才有意义。空想是毫无意义的……布尔什维克为什么组建‘全俄肃清□□及怠工非常委员会’,也就是契卡?怠工怎么来的?所谓取得了革命胜利的工人们,面对□□力量的反扑,怎么还会大面积怠工?为什么苏维埃清除了那么多工人才恢复了生产秩序?为什么苏维埃打着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旗号,却不得不依靠暴力来维持秩序?农民们为什么被强制征收余粮?为什么发生那么多乡村暴动,武力对抗征粮队?为什么他们没有自觉地牺牲自己一些利益来维护苏维埃?
因为工农们觉悟不高,需要教育,需要无产阶级政府不断地帮助他们,提高他们,清楚怠工分子是正确的,这些坏分子必须坚决镇压,否则会影响越来越多的无产阶级工农大众……所以就不再把他们当人民了,必须把这些成分清理掉,然后谁不服从就干掉谁,让人民像奴隶一样接受改造,强制劳动,再一次又一次地洗脑,把他们从心灵到□□彻底封闭和固定下来。强制生产,限量消费,文化管制……这套玩意就是所谓的正统社会主义?就是共产宣言要实现的美丽新世界?
有人说:阶级斗争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对于阶级斗争必须残酷无情……只有消灭和改造了敌对阶级,才谈得到社会进步……等到公有制了,没有阶级冲突了,经过充分的教育和改造,就不会需要依赖暴力……然而所谓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根本就是一个空想,就和人世间不存在任何黑暗与罪恶一样荒诞不经。既然人生而能力有差别,后天努力有差别,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无可避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社会进化的方向从根本上就是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简单,重新回到原始社会的单一生产模式。作为一个社会,天然会有人群之间的差别。而阶级也好,阶层也好,利益团体也好,就必然存在,也就天然会有矛盾冲突。
正所谓人性本私。妄图通过消灭和改造其他阶级,人为创造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以此来消灭所有的罪恶,天然就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相违背,也是必然无法成功的。即使真的通过所谓的生产资料公有,或者说政府所有建成一个‘无阶级’社会,掌握一切政治经济权力的政府官僚们也就自然成为了更加可怕的特权阶级,社会则以权力层级为基础成为一个更加不公正的等级社会。
所谓阶级斗争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不能说完全没有任何道理,但要看什么样的斗争。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从来不是你死我活的暴力流血。而是全社会在妥协的基础上达成了共识,由各主要阶层一起推动而进行的改革。中国的历史,一次又一次的治乱循环,所谓的农民起义一次又一次。却从来没有推动社会有什么进步,只是带来更多的混乱,流血,相似的过程,同样的结局。推动社会进步的,是秦汉的郡县制度,是隋唐的科举,是造纸术。是水车,是农具发展。是艺术上的成就。
阶级的对立纯粹是社会的病态而不是常态。我们这个国家之所以取得了这样的成就,原因进行了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而在于通过文化,制度的改革,把社会各个阶层都纳入到了社会进步这个过程中。全社会达成了共识,一起推动改革,把社会推向进步。所谓的觉悟,从来不是属于某个阶级的觉悟,不是属于某些所谓落后分子敌对分子的觉悟,而是整个国家在正常秩序之下在思想文化上的整体进步。所有的阶层,所有的群体,都积极参与这个进步过程并且受益,反过来又一起推动这个过程。我们绝不应该从西边找到某些圣人,或者圣贤遗作奉为圭臬,拿中国做试验品。也不是按照书本上的圣人之言,在中国划分阶级,分清敌我,对社会进行手术式的清洗。
我们应当通过为劳工争取合法合理的权益,实现社会发展的公平公正。他不仅服务于劳工阶层,也服务于国民整体。他的理论来源于东西方尤其是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并以这些实践对古今中外一切思想文化成果进行了检验和扬弃。中华社会党认为实践是检验一切的唯一标准,反对任何形式的教条主义。
我们认为,评价社会政策的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推动华夏社会的整体进步,而一切政治经济文化纲领都要服从于这一标准。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下一个阶段。社会主义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不存在一个静态的,绝对的定义。社会主义本身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不平等到越来越平等,从不自由到越来越自由,从缺乏法治到越来越法治,从不公平到越来越公平。从依赖暴力到越来越文明的过程。
我们认为,社会主义不是我们的的目标,而只是手段。
我们应当以提升国民整体福祉为目标,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并完善自己的信仰和理念。我们反对以一个终极目标来作为最高信仰,反对以人作为工具来为目标服务。我们认为:人本身就是目标。
我们认为社会主义这个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也是因国家民族的差异,因当时国内和国际实际情况而有明显不同的。在现阶段,我们相信。私有制和公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民族主义,市场体制,劳资协商对话,国家和社会共同建立的社会保障体制,以国家干预为主的社会财富再分配,保障国民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允许不同思想的存在和交流,鼓励创造。在法律框架内解决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须条件。
有人认为应当强调一些以公有制为主体。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剥削是不可能被消灭的。如果说私有制条件下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劳动者,那公有制就是国家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劳动者。真正掌握国家的,还是政府,或者说,官员。政府需要掌握一些产业,但不应该是主体。政府进入的领域太多,在民营和国营之间。政府又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市场的公平就会被破坏。市场机制被扭曲,变成低效战胜高效。并且滋生腐败。
如果国家未来要逐步走向民主法治,公有制就更加不能进入竞争性的领域。公有制在共产背景下演变为官僚经济,而官僚只能依靠行政管制和强制垄断才能应对市场竞争;公有制在民主背景下则演变为无效率的民主,因为公有制企业的管理者既没有共产背景下的特殊权力来确保决策高效,也没有动力去提升效率。在这种民主加公有制的体制下,公有制会演变成真正的大锅饭,最后就是在沉重的负担和无所不在的低效之下变成福利社,然后走向崩溃。不要把私有制想象成某个大亨残酷压榨几万劳动者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种曼彻斯特式的资本主义早已是过去时。恩格斯本人说过,股份制的发展让这种实际上的公有制主导了资本主义。通过股份制,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同样可以享有很大一部分产出剩余。国家的再分配调节,民众参与的立法,都是对私有经济的制约。
最关键的,公有制无法解决效率和进步问题。生产资料国家所有,说到底就是政府所有,从管理者到劳动者都没什么归属感。在一个公有制官僚社会里,管理者唯一的动力是升官,那样他只会注重完成上级安排的生产任务,而无须关心长远的发展,也就谈不到持续创新,持续提高效率;在一个民主体系的公有制社会里,公有企业管理者做好了也升不了官,利润是国家的,也自然没有动力把企业做好,没有持续创新的推动力。自然也谈不到效率。
公有产业适合在一些新行业中作为榜样,为私营企业的进入提供参考和激励。再就是一些不以盈利为目的,关系全社会总体效率的公共事业,适合公有制。不要指望公有制来解决效率本身,他只能为发展效率提供辅助,而不能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以私营企业,尤其是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冲动去进行市场竞争,实现效率提升,而以公有制为其提供保障和支持,再以政府,民意机关的立法和社会组织进行二次,三次分配,在效率提升的同时实现公平。让最合适的组织形式去做最合适的事情,这样才能持续提升全体国民的福祉。不要迷信所谓的金科玉律,更不要迷信一个建立在错误基础上的理论大厦。
我们认为,未经实践检验的社会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以让国家发展为了某些政治目标服务。社会党反对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化,反对以简单粗糙的方式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反对以暴力推翻合法政府的手段来实现所谓的公平和正义。社会党反对以消灭对手作为解决国家内部矛盾的做法,社会党坚持认为劳工阶层和其他一切阶层都应该不断进步,并通过合法手段争取合理合法的利益才能够获得越来越大的自由。
我们认为,社会内部的阶层差异是正常的,也是无法消灭的。矛盾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人为地试图消灭矛盾,把不同阶层对立起来,用强制消灭的办法来扼杀矛盾是不可取的,而且只能导致社会发展的停滞不前。
我们认为,政府的责任不是消灭社会内部矛盾,而是把矛盾引导到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轨道上。在国民内部,我们应当坚持在法治的框架内,依据科学理性的精神,通过协商和对话的手段加以解决,并持续提升国民的整体利益。
我们认为,人最基本的自由是思想自由,没有自由的思想,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应当尊重一切国民的思想自由,而此自由的行使以不损害其他国民的合法自由为前提,并服从于党的最高信仰:国民整体福祉最大化。
我们认为,国内凡合法注册,合法行动的政党都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并应当与一切主张以国民整体福祉最大化为宗旨的政党展开合作……
我们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国民内部的民主,法治和公平基础上,并服务于中国国民。这里的国民既包括抽象的整体,也包括具体的个体。中国社会主义以民主确保民权,以民权保障民生,以民生作为实现民主和民权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就是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无论对内还是对外,坚决维护中国国民的整体利益……
党的组织原则,要把纪律性和党内的民主生活结合起来。应当首先以支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入手,从实现社会公平入手来推动效率的提升。
第1章 关于《资本论》 —— “十八大”后辑录我之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