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楔子 ...

  •   今人写文多写鬼怪仙灵,殊不知所谓鬼怪仙灵者虽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但也是人性的抽象。其实是先有此类人,才有此异类。本想借写异类以抒人情百态,世间冷暖之感。奈何笔者文字功底不足,想象力匮乏,久思而不得。
      天下世事无巧不成书,一日笔者与一帮友人,到云顶寨游玩。因留连寨中古旧之风,多停多看,竟与友人走散,无奈只好独自在寨中游玩。无意之间来到如意池边落虹桥上,碧波盈盈,清风徐来,使人心旷神怡。碧盈盈的水边坐一垂钓老者,翠鸟立在不远处探出水面的枯枝上与老者默然相望组成一幅逍遥的垂钓图。欣之赏之,久久不愿离去。日落西山,老者归家,翠鸟回巢,才从梦中惊醒。刚才恍恍惚惚之间,似有一乘云仙者告知,如意池中落虹桥下第三石孔处有一奇书,今当取之,使之大白于天下。初以为只是笔者一梦,后见晚霞之状甚奇,仔细观之,乃乘云仙者之状,遂半信半疑。俯身向第三石孔看,虽金乌不在,霞光不明,水面处却金光熠熠。一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纵身跳入如意池中,寻金光而去。池底乱石堆中金光外露,易开层层碎石,金光即失,一古铜色陶瓷盒乍现眼前。欣喜之余,携盒上游。上岸,开盒,一黄卷古书悠然其中。还未及观之,友人寻来,遂把书藏于腹中,瓷盒复抛与如意池中。友人问起,何以成了落汤鸡,胡乱杜撰一因搪塞而过。
      回家细细品味,书名曰《云顶志》。虽不知是何年何月何日发生之事,但其间人物生动,情节精彩。笔者思之,虽是古事,但也明今理。其中并无鬼怪仙灵,但人物秉性也似鬼怪仙灵一般。于是整理云顶之志,使之易于今人阅读。事虽起源于云顶,众多人物也来自云顶,但事有四分之三都在它地,所以笔者斗胆再取一名,名曰“云游天下”,遂成一书。写文重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形式只是一个载体而以。今借他人之书,加己之愚见,了一抒怀而以。

      一百年前,盗圣在一夜之间把全国四大首富的财宝统统盗走。
      盗圣与财宝一起消失了。
      五十年后,财宝的下落惊现,江湖云涌,朝廷震动,用了一年的时间,终于在敦煌大漠发现了,藏宝之地。
      可是倾尽全国之力,上天入地,都不能将宝库打开。
      世人望着富可敌国的财宝,明明就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
      无人不怒,无人不怨,但终奈无计可施,也只好就此作罢。
      又五十年过去了,不管是一百年前的盗圣,还是五十年前的宝藏,都已淡出人们的记忆。
      直到它的出现,唯一能打开宝库的钥匙——和玉匙。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