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 ...

  •   自自从治好了康奇,霍邑顺理成章地变成了部落的医师。
      部落虽然人不多,但是几乎个个伤病在身。小的营养不良,老的一身病痛,都是抵抗力极为低下的主,在慢慢变冷的秋天,病倒的不在少数。
      部落最珍贵的是孩子,因为孩子是部落的未来,其次珍贵的就是女人,因为女人是繁衍的希望。由于缺乏保护自己的知识,生活生产环境的落后,部落的女人没有落下疾病的屈指可数。唯一还好点的就是强壮的猎手和准猎手们,除了一些旧伤,基本没有大问题。

      霍邑基本是一边摸索一边治疗,主要手段是针灸,辅以慢慢发现的各种药材。所幸,只要是人形,这里人的身体跟地球人没有太大的区别,大多数的穴位还是可以取用的,对于疾病的诊疗方案,按照人的法子去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问题。

      幸运的是,他教给莱恩的那种抓兔子陷阱被发扬光大,进化出大大小小三四十个版本,针对各种习性各种形体的猎物。此举为部落带来一天比一天丰厚的猎物。
      有时候猎物多到吃不完,霍邑就教部落里的老人熬油,还有做腊肉和腊肠。部落后面的山边有个风口,这个时节刮着凌厉的北风,正是风干的好地方。差不多五六天就可以风干好一批,收到通风的山洞里面,留作冬天的储备粮食。同样的,霍邑指点他们改进了硝皮子的方法,制造出来更保暖的兽皮衣。

      猎手们收获多了,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冒险与野兽厮杀来获得食物,高效率捕猎的同时受伤的几率大大下降。食物丰富,部落里的大家营养跟上了,体质倒是上升不少。霍邑治起病来也更得心应手。
      大家对于穆尔贺家也是越发的尊重,穆尔贺家不愧是神的使者,这才来了多久,就能让大家吃饱穿暖,少病少灾。
      后来霍邑才知道,那天莱恩变成狮子来挖淮山,是对他这个穆尔贺家极大的尊敬与信赖。因为化兽其实是一件非常消耗能量的事情,在部落食物短缺的时候,他们都是尽量保持人形以降低食量。除非捕猎,很少动用到兽型。

      那次之后,霍邑已经很久没有出过部落了。
      在莱恩的提议下,外出的猎手自发地把周围所有肉眼可见的植物都带回样本给霍邑,捕猎得到的活物一般也会送到霍邑所在的山洞。后来因为霍邑说了句其实不是只有植物有用,收集行动发展到掘地三尺,什么石头木头甚至是动物的粪便都带回来。药材来源与实验动物都不缺,霍邑就专心留在部落研究药材,顺便给大家治病。。

      康奇病好了之后,留在霍邑身边帮手,本土的他对于部落周围的事情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对于人生地不熟的霍邑来说,能帮上不少忙。
      小孩子都喜欢扎堆,留在穆尔贺家身边是多大的荣耀啊,康奇很快成为了部落里面十几个小屁孩的老大,每天带着一群小弟来帮忙。
      霍邑急需的石钵石罐,木匙木碗什么的,都是这些孩子搞定的,他们还弄了不少骨头回来磨成刀。这让霍邑又多了一个药材来源,虎骨什么的,也是好物啊!

      霍邑从猎手们带回来的植物中发现了很多可以作为水果的果实,还有一些可以做调料的东西。
      于是来帮忙的孩子水果管够,这个吸引了不少小女孩,还有成年女性。不过成年的都不大好意思来蹭吃,她们只要弄清楚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东西,自己就会去采摘。至于那些生长远离部落的地方的,霍邑只能说他真不是故意为部落里的少年青年们的追爱之路提供方便。这种时候,霍邑教小孩子编制的网兜热销的不得了,给这些孩子换了不少好东西。

      对于男孩子,最大的诱惑是中午可以吃到霍邑烹调的各色食物。霍邑手里调料无数,手艺更是甩这些只会烤肉的原始人几条街,做出来的东西本就不是一般二般能比,在这些从小到大就没有吃过什么好料的小朋友眼里,简直就是神了。在美食的激励之下,一帮小孩卯足了力气干活,听话的不得了,霍邑指东绝对不会往西边去。

      那只伟大的兔妈妈生了一窝七个兔子,后来陆陆续续又捉了几个兔子,霍邑的山洞很快就装不下了。
      霍邑跟安蕾讲述了一番养殖的好处,冬天不用捕猎就可以有鲜肉吃什么的,养的动物越来越多,以后就算没有猎物也不用饿肚子什么的。安蕾很快变成了霍邑的坚实支持者,专门指派了三个女人专门负责帮霍邑养兔子。

      她们收拾出一个山洞,用干草铺地,石头垒成一个个圈,用来养送到霍邑这边的活物。当然,肉食动物都杀了,能送来的都是较温顺的食草动物。老猎人虽然各有伤痛,多数腿脚还是可以的,而且他们经验丰富,对于动物的习性很是了解,就承担了指导和打草喂养的工作。受霍邑指导他们做腊肉作为贮备粮食过冬的启发,为了冬天的时候有草喂养动物,他们日日都是早早就出门,一趟趟往回搬运打好的草,晒干了作为贮备粮。

      霍邑不止一次感叹,这些原住民其实是极其聪明和敏锐的,只是限于眼界不够开阔,不像现代人见多识广,很多东西他们想不到。只需要一点提示,为他们打开大门,他们就能开辟出一条宽阔的道路。

      忙碌的秋天很快过去了,气温急剧下降。动物已经不出来了,去看之前发现的那一大片淮山的人回来说淮山藤在慢慢枯萎。这种时候,霍邑叫安蕾组织人手编制的网兜,做的木头柄的石锄石铲,就派上用场了,人手一副,选了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部落喜气洋洋地组织人手去挖淮山。

      霍邑做的计划是这样的,首先大家一起出发去挖淮山,等挖出来一定的分量的时候,就地洗净,分一部分人扛着回来,后勤就开始去皮切片,然后搬到风大又能晒到太阳的平地去晒干。先回来的,品相不是太好,或者有缺损的就切晒,后来的就整棵筐藏。为此,霍邑还特地跟一群人琢磨了几天,编了几个大的草席和藤筐出来。草席除了晒淮山还可以作为床垫,藤筐比之前的藤兜更结实好用,这种好物毫无疑问很快风靡部落,人手一个。

      就是部落总动员,还是持续工作了三天才把一片淮山地搬回去。大家每天早出晚归,带上几块肉干,就在淮山地里过一整天。虽然辛苦,但是只要一想到可以为今年冬天储蓄足够的食物,安安稳稳地过冬,老人不用为了节省食物活活饿死,孩子们有了更多食物也能更有希望度过冬天,个个脸上都笑开了花。

      天气干燥,北风猛吹,阳光猛晒,搬回来没有几天淮山就晒干了,收到日晒消毒过的麦草铺垫好的藤筐里,切好的一部分搬到安蕾的山洞,没去皮的的另外一部分就找了个通风干燥的山洞,垫上木板逐层堆至八分满,上面用麦草覆盖,这样就可以安全储存到明年开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