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呈堂证供 ...

  •   爱情是什么?
      我不知道。
      即使交了男朋友,我也不觉得自己哪怕明白了一点。不,我更加迷惑了。
      爱也好,恨也好,友情也好,这些东西究竟有什么分别?
      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就是爱么?那么恨呢?为了复仇而付出了一切,那不是一样的么?希望对方过得好,就是爱么?那么友情呢?不也是希望对方幸福么?即使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也无法得到答案——亲情还横亘在前面。但这并非用血缘关系维系的关系,即使是养子与养父母之间,也有着亲情。
      安心感,心跳感,好感,这些东西就预示了爱情的降临么?我们又怎么能确定这是爱情呢?我们所依赖的人,并不一定是自己憧憬的对象不是么?
      说到底,爱这个东西,无论怎么解释,用的也都是情感的名词,它无法用其他领域的词语来做解释。就像无法把面包用社会学的名词来解释一样。具体和抽象之间,可谓是泾渭分明。
      或许,爱情本身,就是一种错觉。那么,沉溺在错觉当中,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那么,爱情本身,除去为了繁衍,是否是为了求得知己呢?
      那么,为什么需要爱情?朋友不行么?不是人越多,其力量就越大么?
      那么,我为什么不和别人结交?不,不仅仅是我,人们都是这样,不愿意将自己完全展露给别人。为什么呢?人们往往肆无忌惮地伤害着最亲近的人,所以,为了不让自己受伤,就会发展出许多并不交心的,仅仅是表面上的朋友。
      像田羽苏那样。
      这些“朋友”,往往对其一无所知,认为对其毫无了解是好的——实际上,了解越少,只能说明交情越浅。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事情被人知晓,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得到共鸣和理解。尼采反复强调天才必定孤独,甚至认为天才会厌恶被人理解——实际上,这正是尼采寂寞的体现,不是吗?用超人理论装满自己,自我催眠说自己注定孤独,他是个天才,也是个悲剧,
      感情本身便是束缚。了解的深浅,正是被束缚的松紧。人或许正是带着这一种奴性和从众心理,像喀戎那样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绑上锁链。自由也被换了个名字,叫做孤独。
      但,即使认识到了这点,我也不愿意享受自由,而期盼着感情的锁链。叔本华说:“人生就是一场苦难。”既然如此,戴上感情的枷锁,也算是苦难中的一环吧。
      至于我和楚子询,显然只是顶了一个情侣的名字,实际上只是朋友——不,连朋友都算不上。他对我一无所知,我对他也同样一无所知。这份不能称为感情的感情,简直如同过家家一般,幼稚又可笑。
      真的,如果爱情只是这种东西的话,除了无聊,它还能带来什么呢?人又为什么渴求爱情?为什么期盼爱情?只是为了生育繁殖么?只是因为所有人都这样么?那么,同性恋又如何解释?被人们膜拜的爱情,在离开了那看似牢固而华贵,实则脆弱不堪的王座之后,她又是什么?
      荷尔蒙么?那么,柏拉图式的爱情呢?或许那样的爱情,更加接近于灵魂伴侣的意思。既然如此,在爱情身上所施加的,一切基于现实的因素,又有什么意义呢?财富、地位、出身、民族,甚至性别、命运,这些东西都完全可以弃之不顾,不是么?
      不,人无法离开现实。人最终依然无法把自己从社会中割裂出去,我们有着趋向群体重心的天性。“即使是最有良心的人,良心的谴责面对这样的情感也是软弱无力的:‘这个或那个东西是违背社会习俗的。’最强者也害怕旁人的冷眼和轻蔑……他到底怕什么呢?怕孤立!”
      理想和现实总是差得很远,人也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爱情是幻觉,这一场不能称为恋爱的恋爱让我明白了这一点。或许,我是时候放弃那些虚幻的梦想,回到现实了。

      “分手?”他非常惊讶,那张稳重的脸也出现了动摇。我也非常理解,毕竟并没有任何征兆,而且前一刻还在讨论这次的随堂考试。说是讨论,多半也不过是他在单方面地说,我偶尔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罢了。
      “嗯。”我看也没看他的眼睛,如同讨论天气一样平静地说道。
      “为什么突然……?你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没有。你表现得很像个模范男友。只是——”我顿了顿,换了一个委婉一些的措辞,“我对你没感觉。”
      “我以为……”
      “我也曾经以为,自己能喜欢上你。可惜,事实证明,我们都错了。”我喝了一口炭烧咖啡,没加糖奶,非常苦,也非常舒服。
      “为什么是现在?”“没什么原因。”“你有喜欢的人了?”“没有。”“因为田羽苏?”“和她没关系。”“那为什么?”
      “你觉得好受吗?!”我无法忍受他此刻的纠缠不清,把声音抬高,盯着他,“和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硬顶着一个恋人的名号,这样真的好受么?”
      “……可以再往后延啊,为什么必须是现在?”
      “往后拖有什么意义么?为了你的面子?”
      看得出他为我的攻击感到气愤。“因为我喜欢你。”
      “可我不喜欢你。仅仅是有个情侣的头衔,就能让你高兴么?即使我根本不喜欢你也一样?”
      “对,没错。你完全可以说我自私或者怎样。但是,只要你还是我的女朋友,我就还有一丝希望。”
      真是畸形的东西,我必须把这根劣质的链条斩断:“感情这东西,并不是说有就有的。不管你怎么说,我不会改变主意。”
      “你已经决定了?”
      我点点头,看着远处被剥去叶子的树,在寒风中显得无依无靠,倍加孤单。
      孤单就孤单吧。唯一的朋友疏远了我,随便交上的男朋友也即将被自己甩掉。这所有的命运都是我自找的,我恨不得谁,也怪不得谁,即使是我被诅咒的命运,也并没有发挥比我的选择更大的作用。回忆起了那件短袖衬衫和齐耳的短发,我摇了摇头:她果真是太阳,发着光热,把人往她那里吸引。黑暗中的人总想着太阳,甚至不怕被那过分的烈焰烧灼。我又看看了看面前这盏作为太阳替代品的白炽灯,觉得人很傻,不论白炽灯多么安全多么方便,也还是一如既往地向往着太阳。
      “你从一开始,”他顿了顿,似乎在犹豫要不要说出来,“就不应该答应我。”
      “或许吧。”从一开始,抱着半吊子的心态答应他,就是个错误。
      “要告诉别人吗?还是放着等别人来问。”
      “随便。”
      “我不会再打扰你,但如果你什么时候回心转意,再来找我。我会等你的。”
      “你会等我?真可笑。不要轻易许下这种没有能力做到的诺言。”
      “……算了,现在,不论我说什么,你都听不进去的。总之,希望你过得幸福。”
      我没有和他道别,只是看着他离开。出人意料的,他并没有回头。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么……比起我这种擅长说谎、欺骗和隐瞒的人来说,要好太多了。
      不管怎么看,他都是个很好的人。但是,爱情这东西,谁也说不明白。如果爱情遵循牛顿第三定律就好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喜欢对方,对方也喜欢你,世界就会简单许多了。
      不,即便互相吸引,太阳和地球还是在绕着圈圈,两个物体也依旧纹丝不动……真是可笑,摩擦力竟然比吸引力还要大。我们保持着惯性,运行在自己的轨道里,不肯为别人挪动分毫。
      还是不要去想这些了,我把杯中的咖啡饮尽,离开了咖啡馆。
      希望他不要被困在过去当中。
      可惜,事与愿违。

      那是我最后一次看到他。
      虽然还没有发现遗体之类的东西,但我非常确定,他已经死了。
      我相信他不会自杀,但他一定是死了。这一切,都要怪罪于我。
      昨天晚上接到老师的电话,才知道楚子询昨天没回家。我不知道他去了哪,但恐怕已经死了,所以,我建议去报警。
      正是因为我,正是因为我违背了他的意愿,选择了与他分手,才把他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我并不觉得心碎,只是觉得后悔。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有答应他的话,就不会出这种事情了吧。我被爱情的虚名冲昏了头脑,反而丢掉了宝贵的东西,这让我追悔莫及。就像买椟还珠的故事一样,不论盒子多么华贵,它终究是个盒子,重要的是里面的珠宝。贪图便宜买了这样一个空盒子,以为这个盒子就能替代珠宝的我,该是有多傻。
      我请了假,因为不想去面对别人吧。我不知道别人会怎么评价我,会怎么看待我,所以,还是让我一个人呆着吧。
      一个人……么。
      我把田羽苏的身影从脑中驱逐出去,在书架里翻找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这本大部头我已经看了四遍,拉斯科尔尼科夫身上矛盾的气质,往往能莫名地使我感到心安。他不像我一样无法摆脱罪孽,不像我一样无法得到惩罚。我忽然责备起司法体系,为什么不给间接过失杀人留一个席位?这样,我也能稍稍宽慰一下自己的良心。
      法律并不可怕,良心才是你最大的杀手。它折磨着你负罪的灵魂,直到你麻木,或者赎罪为止。有时候,法律和刑罚,是负罪者的救命稻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