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部分 十二国记 ...

  •   小野不由美(おのふゆみ,1960年12月24日-)是日本的作家。于大分县出生,大谷大学文学部佛教学科毕业。她的丈夫是推理作家绫辻行人。

      简历
      小野不由美在大学时代是京都大学推理小说研究会的会员。丈夫绫辻行人是该会的前辈。

      1988年-讲谈社X文库ティーンズハート的『バースデイ・イブは眠れない』出版。
      1993年- 『东亰异闻』成为了第5届日本幻想小说大赏的最终候补作。
      1998年-用了3500张原稿纸的大作『尸鬼』打入畅销书龙虎榜。
      2002年- NHK把她的作品十二国记动画化。
      2003年- 被日本Yahoo!用户选为2003年度最佳悬疑小说作家第6位。
      2003年- 2004年本格最佳悬疑小说作家(原书房)7位。
      由于她在的十二国世界里的人物对国王专称为“主上”,她有不少支持者都叫她作“小野主上”。

      作品列表
      《东亰异闻》
      《十二国记》系列:
      《魔性之子》
      《月之影‧影之海》(上下两册)
      《风之海‧迷宫之岸》(上下两册)
      《东之海神‧西之沧海》
      《风之万里‧黎明之空》(上下两册)
      《图南之翼》
      《黄昏之岸‧晓之天》(上下两册)
      《华胥之幽梦》
      《尸鬼》
      《黒祠の岛》
      《恶灵》(Ghosthaunt)系列
      《くらのかみ》

      十二国记是日本著名女性小说家小野不由美的系列作品,属于奇幻小说类型,内容借由一个日本女高中生捲入异世界的经过,带出庞大的十二个国家的兴衰史,受到日、港、中、台各地小说读者瞩目,在日本已由NHK电视台制作成一系列动画。本系列书籍目前有:《魔性之子》、《月之影‧影之海》(上下两册)、《风之海‧迷宫之岸》(上下两册)、《东之海神‧西之沧海》、《风之万里‧黎明之空》(上下两册)、《图南之翼》、《黄昏之岸‧晓之天》(上下两册)、《华胥之幽梦》。

      《魔性之子》成书时间最早,被视为本系列的前传。

      关键字名词解释
      十二国世界

      存在于另一空间的异世界,包含了十二个国家,每个国家皆有一位王,一只麒麟。

      “天帝开创十三国,中央的国家由被黄海、蓬山所包围,并请王母看护此地。剩下来的十二个国家分配王储,并将赐各国开国枝叶,视为各国之基业。开国枝叶上有一蛇,蛇举起了天。开国枝叶上有三果,一果落地失去玉座,二果落地失去国土,三果落地失去人民──《风之海‧迷宫之岸》第十一章。”此为十二国世界的创世神话。

      十二国国号如下。

      “国氏”乃天帝赐予各国的王和麒麟的称号。十二国的国氏分别为:
      庆东国→景  范西国→氾  奏南国→宗   柳北国→刘  雁州国→延  恭州国→供才州国→采  巧州国→塙  戴极国→泰   舜极国→徇  芳极□□  涟极国→廉

      黄海

      常世中唯一没有王的“第十三个国家”,名为海却不是海,而是由金刚山所环绕之陆地,不属于凡人的世界。黄海当中有五座山,麒麟的出生地就位于五山之一的蓬山。

      蓬山

      麒麟出生与成长的地方。麒麟出生后通常会待在蓬山由女仙们照顾,直到选王之后才会回到自己的国家。

      甫渡宫

      尚未有资料。

      金刚山

      包围黄海的自然屏障,地势高耸且险峻之山脉。一般人要进入黄海只能于安阖日通过四令门其中的一扇。

      蚀

      “蚀”是唯一连接蓬莱与十二国的“道路”,不定期自动发生于虚海之上,但也可由各国的王、麒麟以及位阶较高的仙人自己引发。当发生“蚀”的时候位于日本之人或物品皆有可能因捲入“蚀”而来到十二国,反之亦然。而在十二国发生“蚀”的时候通常都会因海面状况不稳而引发沿海地区的灾难,因此十二国的居民们对“蚀”的态度通常都是比较负面的。

      虚海

      围绕在十二个国家之外的广大海洋,无边无际。

      蓬莱

      传说其位置在虚海极东的地方。也称倭,即日本,十二国世界里的人民,认为蓬莱是一个非常富庶的地方。

      海客

      因为蚀的影响,进入十二国世界的日本人。因为是穿越虚海而来的人,故称海客。〝客〞有非此世界之人的意义。

      崑崙

      传说其位置在黄海之内,但切确位置还不明了,根据推测,应该是位在黄海的中心,与蓬山的空间相叠合。

      崑崙即中国,十二国世界里的人民认为崑崙是一个非常富庶的地方。

      山客

      因为蚀的影响,进入十二国世界的中国人。因为是跨过金刚山而来的人,故称山客。〝客〞有非此世界之人的意义。

      常世

      蓬来人口中的十二国
      王

      十二国的王,每个国家皆有一位王。王是天借由麒麟所选出来治理国家的人,一旦成为王,就晋升为神籍,与麒麟同生共死。每个国家的王只能由该国出生的人民中选出。

      昇山

      当蓬山上的舍身木结出某国麒麟的果实后,认为自己具有成为王的可能性的人,就会穿越黄海来到蓬山,称之为昇山。

      王气

      身为王所具有的特质,只有麒麟能够感觉王气的存在。

      天敕

      王经由麒麟选出之后,与麒麟一同登上天庭接受天的敕命,称为天敕。

      玉座

      王位与仁道的象征,以实质的事物来说,指的就是国家与麒麟。

      天启

      成为君王的必备条件便是获得“天启”,而也只有各国的麒麟可以看见王身上的“天启”,当麒麟遇见可以成为君王的人之时,所谓的“天启”不一定会出现什么现象,多数情况下是麒麟会对王产生一种特殊的感觉。

      麒麟

      麒麟乃十二国中位阶最高之灵兽,脚程也是十二国所有生物中最快的,真正的模样是类似独角兽的兽形但平时大多以人的姿态出现,雄者为“麒”雌者为“麟”,通常拥有长而优雅的鬃毛但偶尔也会有短鬃毛的麒麟出现,麒麟的鬃毛多为金色,而黑色的麒麟则十分罕见,传说每当黑麒麟出现之时天下便会发生大吉之事。
      麒麟是一种“仁兽”,天性善良极富同情心,也因仁慈所以对“血”十分忌讳,若是闻到或见到血便会感到不舒服或全身无力,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会失去意识,因此麒麟们都尽可能的避免与血腥有任何接触。除了“胎果”出身的麒麟外麒麟本身除了天帝依所属之国所赐予的国氏外并没有名字,如果麒麟并非“胎果”但拥有君王所取的名字那便代表该麒麟备受君王宠爱。麒麟身负遴选君王的重任,也只会对自己的君王低头,就算是用麒麟自己本身愿意或是用强迫的方式也无法使麒麟对非自己君王之人低头。对于君王麒麟是绝对的服从,即使君王所提出的要求违背麒麟的意愿仍会勉强去做。当君王“失道”时麒麟将会染上“失道之症”,当麒麟死后君王也将不久于人世;有时则是君王退位或君王因故驾崩但麒麟没有死亡,那麽此时麒麟便会开始去寻找新的君王。每个国家只有一只麒麟,当一国的麒麟死亡后位于蓬山的舍身木便会开始结出新的麒麟卵果,每只麒麟的觉醒时期不同不过一旦觉醒之后将会停止成长,而在麒麟选出王之前大多都待在蓬山上。

      女怪

      由舍身木树根部分结出的果实,所诞生的妖怪,也称为妖人或人妖。女怪终其一生的存在目的,只为了保护她所负责的麒麟。

      在麒麟长大为成兽之前,女怪的身分为奶妈;等麒麟选出王以后,女怪就成为麒麟的使令。所有在蓬山出生的女怪,其姓氏皆为〝白〞。

      使令

      麒麟具有降妖的特殊本领可以收服妖魔使其成为自己的左右手,但所谓的降服并非真正的支配而是订定契约,在麒麟有生之年该妖魔将任由麒麟使唤,当麒麟死亡后该妖魔将拥有吃掉麒麟尸体得到力量的权利。不过并非任何妖魔都能降服,能否降服妖魔仍视麒麟本身的实力而定。

      宰辅

      当麒麟选出王之后,即成为宰辅。宰辅是辅佐王成为明君的官职,位于王之下,百官之上。一般人为了避其官讳,称呼时会将宰辅改成〝台辅〞。

      失道

      当王偏离正道的时候,称为失道,此时麒麟会罹患上不治之症,假若王没有改正其行为,麒麟会病重而死,之后王将于一年内驾崩。天就是借由麒麟的〝失道之病〞,将偏离正道的王拉下玉座。如果王做出禅让或是辞去王位,麒麟就会获救,然而王退位之后仍然会驾崩。

      所以说王的不老不死是经由麒麟获得,故王死了麒麟还可以活着,但麒麟死了王就一定会驾崩。

      白雉

      每个国家皆有一只,居住在各国王宫里的二声宫。白雉终其一生只鸣叫两次,第一次鸣叫代表王即位,称为〝一声〞,第二次鸣叫代表王驾崩,称为〝末声〞,啼叫两次过后的白雉,马上会死去。

      胎果

      每当出现“蚀”,除了蓬莱的人或物品可能因被捲入“蚀”而来到十二国,里木上的卵果则会被蚀捲去而以胎果的姿态寄生于蓬莱或崑仑之母体。所谓的“胎果”指的就是在“卵果”时期因发生“蚀”而漂流到蓬莱的人,而这些人并不会知道自己本非蓬莱之人。就像“卵果”漂流到蓬莱后为了适应环境因此直接转换成怀孕妇女腹中的胎儿一样,这些人在蓬莱的时候为了适应环境或保护自己,外表看起来与一般蓬莱的居民无异,但若某天因捲入“蚀”而回到他们本应出生的十二国,“胎果”的身体将自动舍弃原来那个像外壳一般的外貌。

      卵果

      和蓬莱不同,十二国的生物并非自血亲身上出生,而是从特定树种所结出的奇异果实出生,而这些可以生出各式生物的果实便称为“卵果”。

      半兽

      和人一样也是从城市的里木所结出的“卵果”中出生,可自由变换外貌于人和动物之间,在十二国中有各式各样不同种类的半兽例如老鼠、猫、熊。每位君王对半兽的态度不尽相同,例如“巧”的现任塙王(后諡号错王)就不准半兽上学也不准他们分配土地,但“雁”的现任延王则像对人一样平等对待半兽,当然也准许半兽和一般人一样上学读书。

      里木、野木、舍身木
      在十二国里无论是人、半兽、妖魔、野兽或麒麟皆从“卵果”里出生。从城市里的里木所结出的“卵果”所出生的是人,想要孩子的夫妇将缎带系在里木的枝干上并诚心祈祷,当天帝听见他们的祈求后便会在系缎带的地方结出一颗“卵果”,只不过不知为何有时从里木所结出的“卵果”中所出生的并非人而是半兽。从郊外的野木所结出的“卵果”所出生的是野兽,至于妖魔虽然一定也是从“卵果”里出生但却不知结出其卵果的树木为何或者在哪里,奇特的是妖魔从不会接近里木或野木,原因不明。而舍身木位于蓬山之上,是十二国中唯一一棵可结出麒麟卵果的神树。
      宝重

      各国的国宝,具有不同的功能,使用上的限制也不相同。

      涟国宝重-吴刚环蛇

      可在不发动蚀的情况下连结两个不同的世界,能通过吴刚环蛇的只有麒麟、女怪及妖魔。

      庆国宝重-水禺刀、碧双珠

      水禺刀-以水铸剑身、以苍猿为刀鞘,可以反映出自身想看的景象,不管过去或是未来,但是有时则反之,若持剑者无法把持,就会被苍猿迷惑心窍,丧失自我。
      碧双珠-拥有治癒能力的宝珠,拿着它也能使持有者感到温暖。
      才国宝重-华胥花朵

      拥有才国国氏之人才能使用的宝重,使用者能在梦里看见自己心中的理想国度。

      范国宝重-蛊蜕衫、鸿溶镜

      蛊蜕衫披上之后,会被其他人看成他们自己喜欢的人。
      鸿溶镜具有分裂生物的力量,被映照到的生物数量会增加而能力随之减弱,只能用在拥有遁甲能力的生物身上。

      黄朱之民
      漂无定所、无户籍的浮民,拿着上标画着代表临时代理品之朱线的旌劵,故又称为朱民、黄氏。
      朱氏
      以进入黄海捕捉妖兽并加以驯养卖出为业,带自己夥伴的尸体之数量通常比所捕获的妖兽还要多,因此又被人蔑称为“猎尸师”,朱氏在黄朱之民之中最受尊重。
      刚氏
      受雇保护升山的人,也是黄朱之民之一。
      朱旌
      没有国籍的流浪艺人,他们周游各国,给人民带来欢乐,也是黄朱之民之一。

      麒麟们的众使令一览欢迎提供建议

      首先是景麒:1芥瑚,有白色羽毛的鸟女。翅膀像手臂一样,背上有金茶色的条纹,脚上的羽毛能覆盖到身体,长长的尾巴。应该是景麒的女怪。
      2,雀胡,为了教会泰麟而收服的小飞鼠。
      3,重朔,其实就是狒狒嘛。
      4,冗祐,又叫宾满,现在在阳子身体内
      5,班渠,像棕褐色大型犬的兽
      6,骠骑,暗红色的豹。

      其次来说泰麒:1傲滥,饕餮。平时是大型赤犬,身上覆盖了沾满黏液的鳞片。据说是最厉害的怪兽。
      2汕子,泰麒的女怪。上体为人,□□为豹,尾部为蜥蜴。白皙的鱼首人妖。很有人气啊 她很PP呀。

      延麒: 1沃飞延麒的女怪。身体覆盖鳞片,有白色的翅膀,鹫的下肢。
      2悧角深灰色的三尾狼。

      廉麟: 1半嗣似镰首形般、不确定的影子。
      2什钴无尾小型白犬,有一蓝色的圆眼。怀疑它其实是宠物。。。。

      塙麟: 1 截忤她的宾满?
      2 峨城鹦鹉。有什么用啊。。。。。

      上面只说使令
      从此是怪兽

      馬腹→巨大的老虎,但長著人的臉,卻佈滿紅斑
      檎昡→雞那麼大的鳥,有毒,尾巴的形狀像是鋒利的小刀。
      出现在《月之影·影之海》中-----感谢 SHION提供
      褐狙也叫猲狙红色毛的狼
      号喻
      蛊雕有犄角的鸟,胸上有似斑纹类羽毛
      毕方

      十二国记资料--完整版

      地理志
      天帝曾经一度让世界毁灭,重新创造了13个国家。把中间的国家称为黄海,以蓬山为中心,让西王母加以管理;然后给其它12个国家配置了王,分与每人一根树枝。缠绕在树枝上的蛇撑起了天,树枝上有3个果实,一个化为“玉座”,一个化为“国家”,一个化为“国土”,然后树枝化为了“笔”。十二国的世界,据说就是这样开始的。“国土”意味着百姓,“国家”意味着法律,“笔”意味着历史,“玉座”意味着王的品德——仁道,指的就是麒麟。

      规定十二国世界规则的是太网,又翻译为“天网”“天纲地网”。这是天帝给十二国的万物众生指定的法令、规则、律条(“王麒恋”是否被禁止,要看天网上有没有这样的规定)。

      土地的海洋——黄海——放在后面介绍。先介绍人的国度:十二国。

      十二国

      四大国
      位于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四个方位的国家是四大国,它们是:庆东国,范西国,奏南国和柳北国。

      庆东国
      庆东国简称庆国,国氏为景,现在的王是中岛阳子,在位2年多。庆国现在的麒麟是景麒。阳子之前是予王舒觉,再之前是达王。达王的治世三百年。一国的国都通称为凌云山,庆的国都是尧天山,所在的州是瑛州。庆的王宫叫金波宫,庆国的宝重是水禺刀和碧双珠。
      十二国中,每个国家都有九个州,庆国的九个州是:瑛州、麦州、征州、建州、和州、武州、宣州、纪州和杨州。国都之外的八个州又称余州。麦州是庆国最大的州,和州与瑛州相邻,首府是明郭,有一个乡叫止水乡,还有一个地方叫拓峰。另外,瑛州边境有一个叫北韦的地方。

      范西国
      范西国的国氏为氾,现在的王是吴蓝滌,在位不到300年。现在的麒麟是氾麟,字梨雪——很美的名字。卵果的麒麟具有字,表明她深受宠爱。范的首都、首都所在的州都是未知。范的宝重是蠱蜕衫和鸿溶镜。
      范国的手工艺品非常出名。

      奏南国
      奏南国,国姓为宗,现在的王是櫨先新,在位600多年。现在的麒麟是宗麟,字昭彰。国都是隆洽山,国都所在的州未知。王宫的名字叫清汉宫。
      奏有一个州叫交州。

      柳北国
      柳北国,国姓为刘,现在的王是助露峰,在位120年。现在的麒麟是刘麒。首都是芝草山,王宫叫芬华宫。据说刘王要失道了,其它情况不明。

      四州国

      位于东北、西北、西南和东南四个方位的国家是四州国,它们是雁、恭、才和巧。黄海的周围是金刚山,通往黄海的通道有四条:令艮门、令乾门、令坤门和令巽门。四门都有灵兽守卫,例如,守卫令乾门的灵兽是天伯。四门每年只打开一次,打开的时间依次是:冬至、春分、夏至和秋分。令艮门、令乾门、令坤门和令巽门所隶属的国家依次为:雁、恭、才和巧。

      雁州国
      雁的国氏为延,现在的王——延王是小松尚隆,在位500年。现在的麒麟是延麒,胎果,在蓬莱的名字是六太,字马鹿,日文中与“笨蛋”同音,这个字具有玩笑意味。麒麟中除了六太和高里要之外,都是卵果。尚隆之前是枭王,治世三百年。国都是关弓山,国都所在的州叫靖州。王宫是玄瑛宫。
      雁有两个州的州名是知道的:元州和光州。元州的首府是顽朴,有一条叫漉水的大河经过元州流入黑海。

      恭州国
      恭的国氏是供,现在的王是珠晶(又名蔡晶),在位90年。现在的麒麟是供麒,没有字,看来是不怎么受宠。国都连樯山,王宫叫霜枫宫。

      才州国
      才州国的国氏是采,现在的采王是慎思,又名黄姑,在位不到12年。现在的麒麟是采麟,字摇篮。慎思之前的王是砥尚,在位大概20年。再之前是抚王,在位不足100年。再之前是遵帝,治世差不多400年。遵帝犯了觌面之罪。国都在揖宁山,所在州是节州。王宫叫长闲宫,宝重是华胥华朵。

      巧州国
      巧的国氏是塙,现在没有王也没有麒麟,在蓬山的舍身木上结有塙果。前任塙王姓张,在位50年左右。巧的国都是傲霜山,位于喜州。巧的王宫是翠篁宫。
      阳子掉到常世的地方是巧国的配浪。

      四极国
      位于世界四角,被虚海包围的国家是四极国。它们是:戴,东北角;舜,东南角;芳,西北角;涟,西南角。

      戴极国
      戴的国氏是泰,现在的泰王是乍骁宗,在位7年。现在的麒麟是泰麒,胎果,在蓬莱的名字是高里要,字蒿里,黑麒麟。骁宗之前是扶王。国都鸿基山,位于瑞州。王宫是白圭宫。
      戴国胜产玉石,有一个州叫承州。

      舜极国
      舜的国氏是徇,现在的王在位40年,麒麟是徇麒。
      舜国胜产药水和珍贵石材。

      芳极国
      芳的国氏是峯,王和麒麟都不在。前任峯王是健仲鞑,在位30年。国都是蒲蘇山,王宫是鹰隼宫。
      芳有一个州是惠州,有个地方叫新道。

      涟极国
      涟极国的国氏是廉,现在的廉王是鸭世卓,现在的麒麟是廉麟。国都在重岭山,王宫是雨潦宫,宝重是吴刚环蛇。
      据说涟极国是个四季温暖的国家。

      王の名

      柳--助露峰
      雁--小松尚隆
      慶--中(山島)陽子
      巧--未知
      奏--櫨先新
      才--黃姑(慎思)
      範--吳藍滌
      恭--珠晶(蔡晶)
      戴--乍驍宗(朴綜)
      舜--未知
      漣--鴨世卓
      芳--未知(前峰王:仲韃)

      麒麟の名(目前已知的)

      麒麟:(只表出我知道的)

      延麒--六太
      塙麟--塙和
      宗麟--昭彰
      采麟--搖籃
      氾麟--梨雪
      泰麒--蒿里

      另外,国与国之间的界山,通称高岫山。

      内海
      黄海
      世界的中央是黄海。这是一块堪与一国匹敌的广大土地,虽说是海,但却没有水。那里所流动着的只有时间和风,除此之外就是无边无际的沙漠和树海。这是一块被沼泽地和绵延的岩山环绕的土地。
      黄海的四周是金刚山。金刚山贯穿云海,封闭住黄山。金刚山无法攀登,唯一通过黄海的途径是四令门:令艮门、令乾门、令坤门和令巽门。四门都有灵兽守卫,例如,守卫令乾门的灵兽是天伯。四门每年只打开一次,打开的时间依次是:冬至、春分、夏至和秋分。四令门打开的那一天叫“安阖日”。四令门的周围建筑了城市,城市的建筑是专门为防卫妖魔而设计的。例如,令乾门位于乾县。
      黄海里有森林、沼泽和沙漠,它既不属于人也不属于神,是妖魔跋扈的世外之地。但是,黄海里却有黄朱之民。
      在这黄海的中心高耸着一座绵延的山脉。它由五座高山组成,被称为五山。中央的高山是崇高山,其四周环绕的高山分别叫做蓬山、华山、霍山和恒山。蓬山旧称泰山,因其不祥而改名为蓬山。蓬山之名至今已经沿用千年左右。据说五山是西王母的山,蓬山的主人是王夫人,对于剩下四座山的主人是谁诸说纷纭,有真有假。可以肯定的是,五山是女神和女仙的土地。其中,蓬山上有舍身木,有蓬庐宫、甫渡宫,是麒麟诞生和成长的地方,也是人与神唯一会发生交集的地方。

      四内海
      其它四内海是:青海,在东(木);赤海,在南(火);白海,在西(金);黑海,在北(水)。其它四内海就真的是大海了。同位于中央的黄海(土)一起,五内海是按五行排列的。

      虚海
      十二国的周围被虚海包围。十二国东边的虚海再往东,是蓬莱,也就是倭、日本。十二国西边是昆仑,中国。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叫蚀。通常蚀会带来灾难。

      社会制度
      行政区分和教育制度
      十二国的行政区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国、州、郡、乡、县(这个未必对)、党、族、里、庐。
      十二国虽然也是“学而优则仕”,但是却没有什么科举制度(笑)。从少学或大学毕业的人就可以成为官吏。十二国的学校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学、少学、上庠、庠学、序学、小学。这里的升学大概采用推荐和考试制度。从小学一直到少学都是推荐制,但是大学入学似乎是考试——至少《书简》里是这样。

      国:国的首府叫首都,统治者称为王。一国由九州构成,国家设大学,附属于国府。一般大学里有100~300人,大学生连续三年没有拿到允许就会被除籍。大学毕业后,就可以成为国府的中上级官吏。

      州:州的首府叫州都,统治者称为州侯。一州有若干郡,学校是少学,少学毕业可以任地方官吏。

      郡:郡的首府叫郡都或郡城,统治者称为大守。一郡有四乡,五万户。学校是上庠。

      乡:乡的首府叫乡城(乡都),统治者称为乡长,一乡有五县,一万二千五百户。学校是庠学。

      县:县的首府叫县城(县都)。统治者称为县正。一县有一百个里,二千五百户。学校是序学。

      党:县以下是党。

      族:党以下是族,以族里为中心。

      里:里宰(动画作“闾胥”)是里的首领。里由三个庐和一个里家组成,三个庐是二十四户,加上里家,一共二十五户。学校是小学。

      庐:一庐由八户人家组成。百步四方,面积一万步的土地,所有的百姓到了成年,就可以得到这么多的土地。九份百步四方的土地称为“一井”,这个土地分给八户人家,构成村庄,就是“庐”。八户人家使用九份土地,其中一份是公共土地。这一份土地的十分之八(八千步)是公用土地,剩下的(两千步)是夏季居住的庐家和田地。每一家分得的耕地是二百步,住地是五十步。夏季就住在这里,冬季则到城里生活。这便是远甫给阳子介绍的“百步四方,一井的土地”。

      总之,八户为庐,三庐为里,百里为县,五县为乡,四乡为郡;一郡五万户,郡以上为州,州以上为国。这便是十二国的行政区分。自小学始,而序学,而庠学,而上庠,少学、大学以后则可出仕。这就是学制。

      官僚制度

      王是一国之君,他(她)在位时的以国氏为称号,死后会有谥号。谥号是对一个人生前功过是非的总结,相当于“盖棺定论”。例如,庆的女王舒觉,生前是景王,死后谥为予王。
      麒麟选王之后,要到蓬山接受天敕,即从上天那里领受王位。接受天敕的地点是“云梯宫”,天敕的内容如下:“原初,有九州四夷。百姓不知条理,天子知理而不尊,蔑天地之理,疏仁道,轻纲纪。天帝悲叹,决心意。吾现平九州四夷,还盘古之旧,遵条理,创天地,理纲纪。天帝拓十三国,中为黄海蓬山,使王母安护,余十二国配王,与其枝,定国之基业,以此为开辟。太网之一曰:当以仁道治天下……勿虐百姓,勿嗜战乱,勿重稅令,勿奴役买卖国民,以万民安康为本,成国家之幸福……”接受天敕之后,在王宫的白雉会啼鸣“即位”。这时凤凰也会到其它各国报信。然后王才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王。总之,就是“君权神受”的具体化。
      王发布的第一条命令是初敕。比较著名的是景王的初敕。
      “交祀”是跟王有关的祭祀之一。这是祈祷上天守护国家的祭祀。据说,这个仪式之后,就不会再有妖魔出现了。
      王的治世期间有年号,例如,舒觉的年号是“予青”,阳子则是“赤乐”。在治世期间,王可以改元,例如,尚隆至少改元过两次(大化、白雉、大元)。
      白雉一生只有两次以人声鸣叫,一次是王登基,一次是王驾崩。王死之后,白雉也会死去,白雉的爪子就暂时充当无王时期的玉玺。因失道或禅让,王位是空位时,其国家可以建立“假朝”,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形式上的王被称为“假王”。但是,恶意篡位建立的朝廷不能被称为“假朝”,只能被称为“伪朝”,这时的王,被称为“伪王”。芳国惠州侯月溪比较有意思,他率领的朝廷既不是假朝也不是伪朝,而是“月阴之朝”,取“乘月待晓”之意。
      麒麟是一国的宰辅,宰辅是辅佐王治理国家的官吏,还承担着替国家选择王的任务。在一国之中,宰辅的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辅又称“台辅”,后者是敬称。宰辅没有实权,只负责给主上提一些慈悲为怀的谏言。然而,宰辅同时又是国都所在州的州侯——真是矛盾的设定。

      这里,只是从行政角度介绍了王和麒麟。在后面的很多处,还会涉及到王和麒麟。

      然后是三公六官。三公是太师、太傅、太保,六官是天官长、地官长、春官长、夏官长、秋官长和冬官长,冢宰是六官之首。

      首先是三公。就官职来说,三公位于宰辅之下,但并不是辅助宰辅。三公的职能,相当于王的谋士或教师。尽管地位尊崇,三公并没有实权。才国砥尚一朝,三公由于碰巧都是王的亲人而住在王宫深处的东宫。一般来说,三公在内朝另有府邸,并不住在东宫。

      冢宰。冢宰是六官之首,其职能是辅助王总理朝政。

      六官
      天官长,又名太宰。是负责管理王宫事务的最高长官。天官府的次官是小宰,隶属于天官府的下官如下(大致按官职由高到低排列):内宰、掌舍、司裘、掌客、大师、大行人、司会、内小臣、女史、女御。据说,祥琼后来成了庆的女史,大木铃成了女御。女史、女御的地位同天官长差了好几个等级。
      地官长,又名大司徒。是负责户籍和民间工程的最高长官。地官府的次官是小司徒,隶属于地官府的下官如下(大致按官职由高到低排列):遂人、田猎。
      春官长,又名大宗伯。是负责祭祀和庆典的最高长官。春官府的次官是小宗伯,隶属于春官府的下官如下(大致按官职由高到低排列):内史、御史、大卜、鸡人、二声氏。
      夏官长,又名大司马。是负责军事的最高长官。夏官府的次官是小司马和禁军将军。禁军设左、中、右三军,长官是的左将军、中将军和右将军,归夏官长辖制。但是,没有王的御旨,任何人不得随意调动禁军。一军有一万二千五百人,分成五师、五旅、五卒、四两、五伍。一师有二千五百人,一伍则以五人组成。这就是所谓“黑备左军”。少于这个数目,就是“黄备军”或“白备军”。隶属于夏官府的下官如下(大致按官职由高到低排列):射士、司右、大仆、虎贲氏、掌固、小臣、伍长。《东之海神,西之沧海》里六太的贴身护卫,就是大仆。
      秋官长,又名大司寇。是掌管律法、司法还有外交的最高长官。秋官府的次官是小司寇,隶属于秋官府的下官如下(大致按官职由高到低排列):朝士、司刑。雁国的秋官长杨朱衡曾任秋官朝士。对了,秋官还是民间协议的公证人。
      冬官长,又名大司空。是掌管冬器和各种宝重的最高长官。冬官府的次官是小司空,隶属于冬官府的下官如下(大致按官职由高到低排列):匠师、玄师、技师。

      一国有九州,州是国中之国,州侯的地位与冢宰和三公相当。在州里,设有同中央朝廷相同的各级官吏。

      州侯以下,是相当于中央政府中的冢宰的令尹。国家会给州侯派遣州三公。非常时期,国家会收回州侯的权利,向各州派遣牧伯。

      令尹以下是州六官,即:州宰、州司徒、州宗伯、州司马、州司寇和州司空。驳更夜曾任元州射士,那是州司马手下的下官。

      州六官以下是乡长,然后是县正和刺史。

      可以看出,这时很明显的诸侯分封制。

      十二国的世界,并不是理想社会。这是一个等级壁垒森严的社会。王和官吏都算是仙人,但是仙人也是分等级的。十二国的官职,可以分以下几等:王、公、侯、伯、卿伯、卿、大夫、士(由高到低)。

      王就是王一级的官员,亦是最高统治者。

      麒麟是公一级的官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三公、冢宰、州侯都是侯一级的官员。

      伯一级的官员为空白。

      中央政府的六官,一州中的令尹、州三公和牧伯,都是卿伯一级的官员。

      六官府的次官(小宰、小司徒、小宗伯、小司马、禁军将军、小司寇和小司空)还有州六官,都是卿一级的官员。

      大夫又分为上大夫、中大夫和下大夫三个等级。天官府中的内宰、掌舍、司裘、掌客、大师、大行人和司会,都是大夫一级的官员。地官府中的田猎也是大夫一级,遂人是中大夫。春官府中的内史、御史、大卜、鸡人和二声氏,都是大夫。夏官府的射士、司右、大仆、虎贲氏和掌固也是大夫,其中大仆属于下大夫。秋官府的朝士和司刑都是下大夫。冬官府的匠师、玄师和技师也是大夫。还有,各州的乡长,也就是升纮之流(笑),全部是下大夫。

      士分为上士、中士和下士。天官府的内小臣、女史、女御,夏官府的小臣、伍长,各州的县正、刺史,都是这一级别。看来孙昭和铃还要多多努力呀(笑)。

      官僚制度,实际上就是一部分仙人的等级制度。十二国并不是个浪漫的世界,而是一个等级壁垒森严的世界,从这里可以看得出,从后面对旌券的介绍中也可以看得出。

      【补充:
      官阶上,能入仙籍的只有下大夫及其以上的官职,但其中又分成能否上殿。如:帷湍是本是田猎,职等为下大夫,所以有仙籍,但不能上殿朝议。成笙是禁军将军,职等属卿,所以能上殿。朱衡当时为吏人,职等上不是国官,而是最低等国官们所使唤的下人,所以没有仙籍,升到朝士后成为下大夫的才入仙籍。
      另一说为:能上殿的官职约莫在卿等以上的官员。能入仙籍的大概是到下官的职等(如府吏、胥徒...等)。而下官更下等人,如奄、奚的仆役是没有仙籍的,且下官、国官所另外采用的府人或吏人也都是没有仙籍。】

      一国的政治中枢
      下面要讲一些跟王宫有关的东西。一国的国都通称为凌云山。如同字面所描述的那样,凌云山是座高耸入云端的高山。它穿过云海,将王的居所与百姓居住的下界远远隔开。山顶是王的居城及朝廷所在,被称为“燕朝”,燕朝的门是路门。路门以下是云海。中间则是中、高级官员的官邸及府邸所在,被称之为“内朝”。而再往外走去,则是下级官员的居所,被称之为“外朝”。自外朝再往下走,则是凌云山麓的出入口,被称为“国府”。从宫城入口处的皋门算起,到国府深处的雉门为止,皆是人民可自由进出的场所。凌云山的背面有禁门,大概位于与外朝等高度的位置。
      让我们回到天上。燕朝的门是路门。主殿是王和臣子议事的地方,分内殿和外殿。内殿在北,外殿在南。内殿西侧是三公府。外殿西侧的掌客殿是接待外国使节的地方。三公府、掌客殿和主殿属于外宫。外宫的北面是内宫。内宫由路寝和燕寝组成。路寝在南面,由正中的正寝和西侧的仁重殿、广德殿组成。正寝里有嫔妃的住所。从路寝可以直通禁门。路寝的北面是燕寝。燕朝的最深处,是北宫,也就是王的起居之处,旁边(也就是南面)是小寝。北宫的主殿是水阳殿。这整个区域就是后宫。后宫的东面是东宫,由长明宫和嘉永宫组成,是皇亲国戚的住处。后宫的西面是西宫。西宫的建筑包括梧桐宫、太庙和福寿殿。梧桐宫栖息着包括凤凰和白雉在内的五种神鸟,太庙是王祈祷的地方,里木生长在福寿殿。王宫的里木并不是供君主繁衍后代之用,而是整个国家里木的来源。里木以插枝的方式繁殖,它们的源头就是王宫里的里木。后宫,东宫和西宫并称燕寝。因为后宫是燕寝的中心,所以有时燕寝也指代后宫。在王宫里,惯例是禁止使用骑兽的,而且即使是王也不能带着兵器进入东宫和仁重殿(参见冰天寒索在贴图区的《十二国记基本资料》)。

      不但是王,诸侯——州侯也是高高在上地住在天上,远离俗世。

      乡城
      《风之万里,黎明之空》里止水乡义军攻打的乡城结构如下(参见冰天寒索在贴图区的《十二国记基本资料》):城池是正方形,城外的环城道路叫外远途。最外面有十二个门,按北、东、南、西的顺时针顺序依次为:亥门、子门、丑门、寅门、卯门、辰门、巳门、午门、未门、申门、酉门、戌门(这分明是抄袭的我们老祖宗)。城墙内的环城道路叫远途。城内有右大经、中大经、中大纬等主要道路(南北向为经,东西向为纬)。城里有里祠、里家和里府,城中心是正方形的府城,府城的城墙是城壁,有青龙门(东)、朱雀门(南)、白虎门(西)和玄午门(北)。环府城的道路叫内远途。——城中有城,这分明是老北京和紫禁城的格局!

      里闾
      里闾像一个小小的城池,里闾外环绕的道路叫外远途,内部的环绕道路叫内远途。东西向的道路叫大纬,南北向的叫大经。

      王朝兴与衰
      一个王朝的兴衰与王作为统治者的政治寿命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一切从升山开始,到王失道结束。这里要讲的,是与升山和失道有关的事情。

      升山
      蓬山是神兽麒麟诞生的圣域,麒麟是品性仁慈、妖力强大的生物,谙悟世理,通晓天意,可以聆听天命。人的世界有十二个国家,分别由十二个王来统治。王不是以出身或功绩来评选,而是由天命来决定。麒麟就是传达天命,为自己的国家选出王者的神兽。
      麒麟出生于蓬山,作为蓬山公,在蓬庐宫里受女仙的照料,直至选出了王——一般是这样。当然,也有胎果的麒麟在蓬莱成长的例子存在。到了一定的时候,蓬山和各祠堂会升起黄色的麒麟旗,“飘旋黄旗于天下”,于是希望成为王的人们会在安阖日那一天通过某扇四令门,登上黄海的蓬山,向麒麟询问天意。这就是“升山”。
      升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一扇四令门一年只打开一次,而且到达蓬山前要经过妖魔横行,完全没有人烟的树海、沼泽和沙漠。
      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升山的:只有本国百姓才有资格成为王。没有任何国籍的朱旌艺人、刚氏还有朱氏(黄朱)是没有资格升山的。
      升山的人需要雇佣熟悉黄海情况的刚氏护送,或者带上大批的护卫和行李。这不是一般穷人所能做到的事情。升山的路程就像是基督徒的朝圣,一路上充满了重重困难。前去升山的人们总是一起行动,这并不是出于同胞之爱,而是为了在妖魔袭来的时候,能够将风险分担给同伴,为自己争取更多活下去的机会。这是所有弱小动物群居的原因,而人,在黄海里就是弱者。
      如果升山的队伍里有未来的王(称为“鹏雏”),一路上遇到的困难会大大减少。《庄子》中说,“振羽鼓旋风,寰弧翱翔。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溟也。”把企划大事业称之为张开图南之翼,因此,把包含了王的升山之旅称为“乘上鹏翼”。
      麒麟与升山的人见面,如果没有看到王气,就说:“中日之前请多保重。”意思是,下一次安阖日之前请多保重,希望你能够平安离开黄海。
      如果从升山的人中找不到王,麒麟有时会主动离开蓬山四处寻找。甚至,会到蓬莱去找。三十年没有找到王的麒麟,会死去。
      麒麟是依据什么来选王的呢?我无法给出权威答案,只能做一个不负责任的解释:天的配布——汉语里有一个更妙的说法:“司命造化的安排”。
      麒麟与王缔结誓约时会下跪。麒麟是孤高不恭的生物,只会对自己的王下跪,只会绝对服从自己的王的命令。缔结誓约的措辞是这样的:“遵奉天意,迎接主上,不离御前,不违诏命,誓约忠诚。”这是标准台词。下面的是加长版:“遵奉天意,迎接主上,从此以往,不离御前,不违诏命,誓约忠诚。”

      失道
      失道是指王迷失了方向。一味听从麒麟的进言或闭耳不听麒麟的进言都有可能导致失道。麒麟是慈悲具现的生物,但是治理国家不是一味地慈悲为怀或者一味地严刑峻法就可以的。失道的症状,是麒麟病倒。这意味着王被上天抛弃了。然后,国土上开始出现妖魔、瘟疫和天灾。这时候如果王改过自新,麒麟的情况会好转。但是,从未有过失道之后还能改过自新的王。因为积重难返。失道的麒麟最后会病死,然后王也会在一年内死去。王虽然是不老不死的仙人,但是,由于王是麒麟指定的,麒麟死了,王也会死。
      但是,王死去的话,麒麟未必会死。例如,失道的王在麒麟逝世前,去蓬山禅让,麒麟就可以活下来,失道之病也可以逐渐痊愈。但是,这是以王的生命为代价的。王是没有回头路的,禅让意味着自杀。
      有始就有终,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王朝也是。在王朝的存续过程中有着某种神秘的关节。,最初的关节是十年,可以过关的话王朝可以保持三十到五十年。这时到了第二个关节,此处存在一座大山。这第二个神秘的关节就是那个王的“死期”。王登基后便入了神籍不老不死,三十岁登基的人,三十年以后——假如没有加入神籍生命接近尽头的时候——很危险。实际上那个时期,不管是王还是高官们,都暗自计算毫无意义的年龄,然后注意到自己已经到了即使死去也不奇怪的年岁,强烈地意识到如果没有加入神籍或仙籍,早就用尽了自己的一生。同时,自己在下界的熟人也逐渐死去——实际上是不可能看见那种事情的,加入神仙籍之时,和下界的熟人的缘分也就切断了。升到云海之上后,出身地不过是国家中的一个都市,听不到相关的传闻,也不可能前去拜访。但是,还是会想象着,这个人已经故去了吧,那个人也危险了吧——一个个渐渐飘零的样子。只有自己还在不知止境的活着,花费了“一生”的岁月。此时,或者会回忆过去而涌起强烈的虚无感,或者会遥望未来而感到恐惧。入了仙籍的官吏,在这个关节突然辞职的也很多。但是,王自己想要辞职是很难的,辞职就意味着自身的死亡。即使面对冷漠的空虚和恐惧,还是不能让自己降位给生命一个了结。也许正是因此,王想让上天来做出决断,于是开始荒废国政。这算是一种消极的辞任吧。然而,过了远超过自己一生的时间之后,王渐渐可以端正这种态度。越过这座山,王朝的寿命就格外地长。下一座山在三百年左右。此时倒坏的王朝,大都倒坏得极为悲惨。至此为止为人称颂的明君,突然变成暴君,虐杀人民,使国土荒芜。延王的前任就是如此。恐怕庆国当年的达王也是这样。
      阳子只登基了两年,前面的路还很长。
      王朝的另外一种结束方式是王和麒麟在几天之内暴毙。一国侵犯它国,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这是不可饶恕的“觌面之罪”。
      所以,国与国间一般都很友好,最坏的外交也不过是“关起门来,老死不相往来”。我猜,如果允许侵略战争的话,写书的人恐怕会疯掉(因为设定和情节会比现在还要复杂十倍)。

      旌券
      旌券是那个世界的百姓的身份和户籍的证明,从所属里的府第得到。上文说过,百姓成年之后,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土地和住房。但是,如果离开里七年,就被视为客死异乡,土地和房屋就会被国家收回。即使如此,只要有旌券,回来之后也还是可以再次得到支给——理论上是这样——最低限度,可以向府第寻求保护。
      太网上明确记载:不许买卖人口,不许持有奴隶。但是,在十二国,“家生”就是不叫奴隶的奴隶。家生属于浮民,失去了土地职业,失去了家园,离开户籍所在的乡里,无依无靠。为了有饭吃,家生受雇于家公。家生受雇的时候要劈开旌券——发誓永不逃走。所以浮民的别名是割旌。家生没有薪金,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生活用品;没有户籍,不能进入里家,工作到死,死也是客死,只能被埋葬在闲地的角落。家生的子女,仍然是家生——就是生生世世为奴的意思。家生在家公死前都不会自由。家公死了,家财会由家公的妻子继承。家公的妻子也死了,相家没有了,家财就被国家没收——称为“纳室”,家生才有可能自由。但是,“纳室”是不可能正当进行的。家公会在生前以报赏为名义,将家财分散到子女那里——包括家生。家公死了,也只是被子女孝顺赡养的老人死了,拿来纳室的东西什么也不会留下。

      我在前面说过,十二国是等级壁垒森严的社会。

      朱旌一般指的是不定居于某处,周游列国,靠表演杂技、买卖物品为生的浮民,笼统地说,就是流浪艺人。本来,丢失旌券的人向官府申告遗失后,会得到临时的旌券。这种旌券上画着代表它为临时代理品的朱线——原本朱旌指的是这种旌券。后来,把拿着这种朱旌,没有定居而漂泊于各国的人称之为朱旌。朱旌也称为朱民。
      朱民还包括朱氏和刚氏。在黄海靠捕猎为生的人是朱氏,在朱民中最受尊敬。但是,称这种人为“猎尸师”“狗尾之徒”的人要多少都有。受雇于人,保卫升山的人的安全的,是刚氏。朱民还有个别名叫黄氏,或者统称为黄朱之民。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就像是出身于黄海的人,是妖魔之子,没有任何国家,也不需要王。所以朱民是不会去升山的——他们连国家都没有。我看过一篇麒麟向一个朱旌的女子下跪的同人——苦笑。
      本来,黄朱之民无法繁衍后代——因为他们不属于任何一个里,无法向属于自己的里木祈祷。三、四百年前,犬狼真君(更夜)在玉京向天帝求情,赐予黄朱十二根里木,在黄海深处建造了黄朱之里。黄朱之里被严密地保护着,黄朱之外的人无法见到。就是说,到了黄朱之里的人要么变成黄朱,要么死。黄朱的孩子们跟母亲在一起,在黄朱之里修炼。只有成年的黄朱出外活动。浮民的孩子有时也会被卖到黄朱的宰领那里变成黄朱,这个时候也会劈开旌券。

      想想铃从采王那里得到的旌券吧:可以周游列国,还可以随时补充路费,真是太幸运了。

      婚姻
      远甫问阳子:为什么要结婚呢?是因为一个人会寂寞吗?那样的话,只要在一起就行,没有结婚的必要,在这里称之为“野合”。在这里,不对里祠祈祷的话就不会有小孩,想要小孩的话就要结婚,希望这样的夫妻必须住在同一个里里。结婚的话一方必须搬到对方的里里,婚姻才会成立。先结婚搬开生活艰难的地方,到了想去的地方再离婚是常有的事。
      升仙之前已经有婚姻和小孩的不论,王和官员是不能有小孩的。因为王和官员不是人,所以对着里木祈祷也不会有卵果。王和官员是仙人,仙人理论上有无限的寿命,所以繁衍后代就变得没有必要了。因此,以繁衍后代为目的的婚姻,也失去了意义。甚至,还有夫妻双方因为只有一方升仙而发生离异的情况存在。
      王不能结婚,也不能有小孩。那么,可以有“爱情”吗?也许吧。

      【补充:
      名字:一般十二国的人从卵果出生后,一定会有姓、名和字。
      姓:一定用双亲在户籍上登记的姓,一辈子不能改,大多是取一个字。(胎果、海客除外)。结婚时,户籍上登记的姓由夫妻两人自行决定是用谁的姓去登记,以成为后来小孩的姓,但自己的姓仍会存在。从这可去考据慎思为何可在砥尚之后为王,同姓不得为王,而且两人在位间"似乎"是有空窗期,但并无另选他王;乐俊姓张,是无法成巧国新王了…。
      名:亦大多取一个字,但有例外,如:兰玉、更夜。(胎果、海客除外)。
      字:则几乎皆是取两个字,很少有例外(似乎等同后面提到的「别字」…?)。
      小字:是由本来的字加以变化,有些人在成长到幼年时期会取(乳名),如:苏兰桂,小字桂桂。
      氏:通常为成年(20岁授田时)时依喜好选择的,日后即以“氏”加上“字”称呼之。(亦可用“别字”称呼之)。另国王所下赐的氏就单以下赐者使用,如:仲鞑本姓孙,但下赐"健"这个氏后,就自称为"健仲鞑"。
      别字:有三种取得方式:(1)王赐予,如:雁国某三官别字分别为无谋、猪突、醉狂。(2)通称,周围的人常常称呼而成,如:采王慎思被称为黄姑。(3)自称,如:延王自称为风汉。然麒麟在“国氏”与“号”以外有“字”的话,表示受王的喜爱,如:宗麟昭璋、泛麟梨雪、采麟摇篮、泰麒蒿里、延麒马鹿、塙麟塙和。
      爱称:泰麒的爱称为“小小”(汗);氾麟的爱称有六太常叫的“小姐”及氾王称之为“娇娘”。
      号:通常有号的是王及其家族、麒麟、天仙。如:延王、延麒、犬狼真君、卓朗君、碧霞玄君等。
      谥号:每个王驾崩后追加,有些没有写出来,如:景王谥号予王;动画里塙王、峯王谥号为错王、冽王,小说里似乎没写。
      国氏:天帝所给予。用于麒麟、王和王的伴侣及其妻儿,王的父母及兄弟则没有。如:峯后、宗后、文公主、英清君、卓朗君。(如同成为王时,王的父母及兄弟是不会升仙的,除非另给无权的仙籍,像飞仙之流;姐妹王里予王似乎可能是给妹妹飞仙吧…。) 】
      死:这个话题很不吉利。说什么“有生就有死,有始必有终”是没用的,我们离妙悟生死的境界太远。总之,人死之后,会在居住的地方埋葬,做墓冢,立梓木,富人会建祠台。客死的人暂时埋在冢堂里,七年无人迎接的死者,棺木会被挖出、捣碎,收藏于官府的宗庙。这就是结束。

      众生志
      这一部分讲的是《十二国记》中的一切生物。因为本人对妖魔和妖兽最感兴趣,所以就从这开始吧。

      妖魔和妖兽
      妖魔和妖兽都是黄海的一些不遵常理的生物。大致上,妖魔和妖兽都有可能袭击人类,但是妖魔无法被驯服,妖兽则可以被驯服为骑兽。这就是它们的区别。然而,《图南之翼》中也说,妖魔和妖兽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妖魔

      蛊雕
      出现在《月之影,影之海》中的妖魔,鸟形。《山海经南山经卷一》:“兽,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兒之音,是食人。”
      【补:《山海经·南次二经》:“鹿吴之山,……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不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按山海经图册中所画,其状为鹿角鸟首的斑豹,与动画中大异。】
      似乎山海经图册中画得不太对,从原文看应该是有角的雕形妖鸟,声音像婴儿,动画中的是对的。

      穷奇
      出现在《风之万里,黎明之空》中的妖魔,兽形。《山海经西山经卷二》:“兽,其状如牛,蝟毛,音如獆狗,是食人。”《海内北经卷十二》:“兽,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所食被发,在犬北,又名从足。”动画里的穷奇与前者类似。对了,景麒的使令“骠骑”,就是穷奇。
      【补:其名有三,二兽、一神。《山海经·西次四经》:“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蝟毛,音如獆狗,是食人。”《海内北经》:“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所食被发,在蜪犬北,又名从足。”上二说皆穷奇兽之状,盖均据不同图象而立说。其形虽异,食人则一。按《神异经》与《淮南子》所据,以后者为主。又《左传》中言:穷奇为少昊氏之“不才子”,以其“毁信废忠,崇饰恶言”,故“天下民谓之‘穷奇’。”总之不是什么好东西啦。然《后汉书》又有云:“穷奇、腾根共食蛊”之说。则穷奇者,为追恶十二神之一,亦有益人间。】

      合竄
      出现在《月之影,影之海》中的妖魔,兽形。状如牛,有独角。
      【补:私疑为“合窳”。《山海经·东次四经》:“(剡山)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其音如婴儿。是兽也,食人,亦食虫蛇,见则天下大水。”这个“彘”也是种怪兽,“其状如虎而牛尾”。按山海经图册中所画,其状如人面的披毛犀牛。】
      动画字幕作“合竄(“窜”的古字)”,如果不是做字幕的人搞错了的话,就是原作者写了别字。

      宾满
      多以使令身份出现。无形无状,可控制人的行动。
      【补:这一则山海经中无所记。按《法苑珠林》卷45:“又三军所战精名曰宾满。其状如人头。无身赤目。见人则转。以其名呼之则去。”《法苑珠林》佛教类书。100卷。唐道世撰,因道世姓韩字玄恽,故《大唐内典录》著录《法苑珠林》题称沙门玄恽撰。宋代开始编入大藏经,历经元、明、清,各藏所列卷数均为100卷。唯《嘉兴藏》为120卷。全书引用典籍达400余种。除佛教经论外,还引用儒家学说、道教经籍、谶续、杂著等约有140余种。】

      马腹
      出现在《月之影,影之海》中的妖魔,兽形。《山海经中山经卷五》:“兽,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兒,是食人。”与动画中描写的全不相同。
      【补:《山海经·中次二经》:“蔓渠之山……有兽焉,其名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按“其状如人面虎身”,或衍“如”字;“面”字或是“而”字之讹:二者必居其一。】

      锦玄

      出现在《月之影,影之海》中的妖魔,鸟形。
      【补:私疑为“玄鸟”。《山海经·海内经》:“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其上有玄鸟。”此当非简狄所吞卵之玄鸟,而为黑色怪鸟之属。】

      飞鼠
      出现在《风之海,迷宫之岸》中的小型妖魔。《山海经北山经卷五》:“兽,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
      【补:亦名“飞兔”。《山海经·北次三经》:“天池之山,其上无草木,多文石。有兽焉,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其名曰飞鼠。”郭璞注:“用其背上毛飞,飞则仰也。”按山海经图册中所画,根本就是只大个儿的耗子。倒是动画中结合了兔鼠的特点,很可爱的样子。】

      饕餮
      出现在《风之海,迷宫之岸》中的妖魔,很厉害。据说饕餮的样子是“羊身、虎齿、人爪”——似乎与动画中不同?
      【补:这个饕餮呢,是很有名的怪物。而中国的神话中,是越有名的,就越众说纷云。有说其为西南一族:“身多毛,头上戴豖。”;有说是“缙云氏不才之子”;有说是“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也有说即为苗裔蚩尤......总之都是贪食作恶之辈。以上都是人状神形,而兽形中,郭璞注《山海经·北次二经》以为“狍鸮”即《左传》所记之饕餮。狍鸮--《山海经·北次二经》:“钩吾之山……有兽焉,其状羊身而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名曰狍鸮,是食人。”郭璞注:“为物贪惏,食人未尽,还害其身,像在夏鼎,《左传》所谓饕餮是也。”按山海经图册中所画,人面可没看出来,一只有着鬃毛利爪的大犬了,与动画中那只被收服后的样子还真满像的哦。】
      【其实最早古籍中记载的饕餮就是长有一张大嘴的怪物,身体形态应该是浑沌状.....所以觉得动画片中将饕餮在被降服前的设定比较接近。山海经中的描写也没看出哪里像犬,像犬完全是十二国里泰麒觉得像只柴犬就好了,其实动画片里的更像土佐犬……】
      可能动画里所表现的比较接近原始的饕餮。《山海经》里所记载的应该是比较流行的饕餮的样子,即“羊身、虎齿、人爪”。其它日本动画中也出现过饕餮,好像就是这个样子。

      天犬(天狗?)
      《东之海神,西之沧海》中更夜的朋友。有一个版本译作“天狗”。《山海经西山经卷二》:“兽,其状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天犬”出自《山海经大荒西经卷十六》:“兽,赤犬,其所下者有兵。”动画里的六太(妖魔名)跟两者都不是很像。可能“天犬”更接近些。
      【考补:“天犬”、“天狗”《山海经》中均有所记,然私以为,动画中“六太”之形状更多的是将日本传说中人形的“赤天狗”兽化后的样子。另,“天狗”亦为星名。《晋书·天文志》:“狼北七星曰天狗,主守财。”这该是更夜被称为“星君”的由来。】

      更夜,全名驳更夜,是犬狼真君,守护黄海中旅人安全的飞仙。

      朱猒
      后面那个字字典上都没有(汗)。很像红色的大猿猴,只有脖子是白色。出现在《图南之翼》中的妖魔。
      【挽的考补:私以为打不出的那个字该是“厭”即“厌”字的繁体,那么这种怪兽就是“朱厌”。《山海经·西次二经》:“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
      实际上是“猒”(“厌”音),挽君找到的那个字已经很接近了——我到现在都不明白ling是怎么搞出这个字来的。不过小说中描写的朱猒与挽君查到的也不太一样。

      人妖
      人形的妖魔。珠晶曾经遇到过人妖,还差点儿送了命。女怪也是人妖的一种。

      酸与
      两人身长的蛇,四只翅膀三对脚。出现在《图南之翼》中的妖魔。
      【考补:那个不是有翼的蛇,而是蛇样的鸟。《山海经·北次三经》:“景山……有鸟焉。其状如蛇而四翼,六目三足,名曰酸与,其鸣自詨,见则其邑有恐。”按山海经图册中所画,基本是只鸟的样子,颈尾为蛇状。】

      褐狙
      、有红色狼头的妖魔。出现在《图南之翼》中,是更夜的朋友。
      、【挽的考补:这个我查久未果,要放弃了,才发现是日本那边写了别字。中文应为“猲狙”,这个“猲”字念ge(二声),本意即为巨大的狼。《山海经·东山经卷四》:“有兽焉,其状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名曰猲狙,是食人。”)
      【补充: “欽原(きんげん)鷄大の鳥。尾は鋭利な刃物のかたちで毒がある。 ”--《山海经·西山经卷二》:“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
      “畢方(ひっぽう)”。--这是中国挺有名的一种火鸟,俗称是“火老鸦”,谓以木竹燃烧声“哔烞”神化而来。《山海经·西次三经》:“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
      妖魔喜欢在晚上行动,因为白天妖魔的视力相对较差。而且,妖魔的眼睛对移动中的物体比较敏感(怎么听起来像青蛙?)。血腥味会引来妖魔;玉则可以使妖魔迷醉,就像人醉酒一样。在黄海,妖魔会划分势力范围。另外,人们见到的妖魔只有雄性,从来没有人见过妖魔的野木。理论上说,妖魔是无法穿越严密把守的四令门的,也无法越过金刚山,但是,王失道的时候,原本消失了的妖魔还是会凭空地冒出来。或许,由于王气的削弱或消失,致使沉睡在地下的妖魔冲破了印封?——这只是猜测。

      妖兽
      《十二国记》中出现的妖兽主要是驯化了的骑兽。同妖魔相比,妖兽的种类少一些。

      驺虞
      动画里是白色的大老虎。《山海经海内北经卷十二》:“(驺吾)兽,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乘之日行千里。”可能这就是驺虞。驺虞是最好的骑兽。尚隆的骑兽“玉”,利广的骑兽“星彩”,还有骁宗的骑兽都是驺虞。

      三骓
      马形妖兽,铃买过一匹三骓。《山海经大荒南经卷十五》:“兽,青马与赤马。”

      孟极
      《山海经北山经卷三》:“兽,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是善伏,其鸣自呼。”珠晶的一匹叫“白兔”的骑兽就是孟极。

      天马
      《山海经北山经卷三》:“兽,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鸣自詨。”李斋的骑兽是天马。天马的性格温和。

      駮
      《山海经海外北经卷八》:“兽,状如白马,锯牙,食虎豹。”《十二国记》中的駮有这么厉害吗?怀疑。在故事里,駮既是一种骑兽,也是更夜的姓(驳更夜,“駮”是“驳”的古字)。

      【补充: “吉量(きつりょう)白い縞の美しい馬。”--神马名,即“吉黄”、“吉良”。《山海经·海内北经》有文马,缟身朱鬣,目若黄金,名曰吉量,乘之寿千岁。这个马在记述上,与周王伯昌有关。
      “赤虎(せっこ)宙を駆ける虎。”--按《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 所谓‘白虎’、‘血虎’、‘赤虎’:鬼头似虎的鬼王,以颜色不同而有不同名号。
      “鹿蜀(ろくしょく)馬形で縞がある。空行することができる。”--《山海经·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神鸟
      凤凰
      《山海经南山经卷一》:“鸟,其状如鸡,五采而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白雉
      出自《山海经西山经卷二》,鸟。
      【挽的考补:“白雉”在《山海经》中即有记之,然极简单,仅一句:“盂山,其阴多铁,其阳多铜,其兽多白狼白虎,其鸟多白雉。”白雉者,亦称“白翰”,古瑞鸟。《太平御览》卷九一七引《春秋感精符》:“王者德流四表,则白雉见。”十二国中“白雉鸣位”当由此而来之。】
      凤凰和白雉都是梧桐宫的神鸟。
      动画里,特别是《月之影,影之海》里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妖魔和妖兽,也许可以在《山海经》中查到对应的名称吧,有兴趣的人可以试试看。《十二国记》中的很多妖魔和妖兽可以从《山海经》中找到,《山海经》中没有的,大概是出自其它古籍。我猜,真正由作者原创的妖魔或妖兽,恐怕没有。

      麒麟
      在黄海里,存在着诸如妖兽妖魔那样的不受世界常理束缚的生物,但是麒麟和这些不同。麒麟是在这个天帝创造的世界里仅有的十二匹灵兽。麒麟能“转变”成人形和由人形“转化”成兽形,还拥有强大的妖力。只有麒麟可以选择一个国家的王,如果王的施政误入歧途,麒麟就会因“失道之病”而倒下。在下一位麒麟选择新王之前,那个国家就会失去王和麒麟。
      雄性麒麟称为“麒”,雌性则称为“麟”。麒麟通常的称谓方式是:国氏+麒(麟),例如,景麒,廉麟,等等。
      蓬山上有舍身木,所有的麒麟都是舍身木上的卵果生出来的。例如,戴国麒麟的卵果叫“泰果”。所以,麒麟间有兄弟之义。麒麟出生前,负责照料麒麟的女怪就出生了。女怪是专门服侍麒麟的妖魔,她们是感情深厚的生物——相当于麒麟的奶妈。事实上,正常情况下,幼年的麒麟是喝女怪的乳汁长大的。除了胎果的麒麟外,麒麟出生后会保持兽形一阵子,然后才转化成人形。能转化成人形意味着力量非比寻常。麒麟的样子似鹿似马,身体是银白色,有金色的鬃毛和美丽的独角。转化成人形的麒麟的头发(实际上是鬃毛)是罕见的金色,而且不能被染成其它颜色。十二国中,人的发色多种多样,但是唯独没有金色。虽然都是金色,但是不同麒麟的发色不尽相同,有的是金黄色,有的是金中带银,有的是金中略带橙色。黑麒麟是几百年才出现一次的稀有的麒麟,据说它的出现是吉兆。黑麒麟通体发黑,转化成人形,头发是黑色。黑麒麟是妖力最为强大的麒麟,甚至角受了伤也可以活下来(通常麒麟被斩断角——灵力之源——或者被砍去头颅会死去)。
      麒麟出生以后会成为“蓬山公”,在蓬庐宫里接受女仙们的悉心照料直至成年。蓬山公是蓬庐宫主人的意思。幼年的麒麟会化为兽形在黄海游玩,折服妖魔作为自己的使令。麒麟折服妖魔时的咒语是这样的:“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神敕明敕,天清地清,神君清君,不污不浊,鬼魅降伏,阴阳和合,急急如律令!”麒麟与妖魔对视,用先天的力量束缚住妖魔,如果麒麟松懈了,妖魔要么逃走,要么发起攻击。当妖魔的气势变弱时,麒麟就能读出妖魔的名字加以约束——妖魔被折服成了使令。实际上,这是一个建立契约的过程。使令是要吃麒麟的。它们在麒麟生前为麒麟效命,不反抗麒麟的任何命令,麒麟死后,使令们会分食麒麟的身体,从而增加自己的妖力。对峙的过程,也是妖魔衡量麒麟的力量,判断是否值得为对方效命的过程。
      泰麒折服饕餮时的咒语有所不同:“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鬼魅当降,阴阳当合,鬼魅降伏,阴阳和合,急急如律令!降伏,傲滥!”
      “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りん、ひょう、とう、しゃ、かい、じん、れつ、ざい、ぜん)这九字真言在日本密教和修验道中作为护身咒语而念诵。一般是一边念诵九字真言,一边用手指在空中画交叉的四条纵线和五条横线以求保佑。据说这九字之中含有破魔的力量。这九字真言还分为真言宗和天台宗两种,真言宗的是“临、兵、斗、者、皆、阵、烈、在、前”,意为“集聚的士兵,战斗的勇者都在眼前牺牲”。而天台宗的九字真言却将“在”字换成了“行”,即“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它的意思是指“集聚的士兵,战斗的勇者都排好了队列,往前行进”。其实这九字本来是出自于中国。而且应该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而没有“在”这个字(这样看来天台宗才是正宗的)。其源自晋代名医葛洪(字稚川)的《抱朴子》一书的登涉篇。抱朴子提出九字的目的是讲入山求仙修道时的护身之术(登涉篇整篇都在解释这些),以咒文护身。《十二国记》里麒麟使用的九字真言应该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而不是常常出现在各种游戏和漫画中的“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后者是中国人的东西到了日本人手里变了味,如果以此为正宗就太滑稽了。

      各麒麟的使令们:
      景麒的使令有芥瑚、班渠、骠骑、重朔、冗祐和雀胡。芥瑚是女怪,上半身覆盖着羽毛,背生双翼,有人的脚和长长的尾巴。班渠像是大型的犬。骠骑可能是穷奇类(不确定)。重朔是大狒狒。冗祐是宾满。雀胡是飞鼠类。
      泰麒的使令有白汕子、傲滥。白汕子是女怪,鱼兽,上体为人,□□为豹,尾部为蜥蜴。傲滥是饕餮,有非常的认识能力,可以千变万化。成为使令后,通常的形态赤犬。

      延麒的使令绝对不止沃飞和俐角。不过能叫出名字的,大概只有这两个吧(真可怜)。沃飞是女怪,有白色的翅膀。俐角是灰色的三尾狼。
      廉麟的使令叫得出名字的有什钴和半嗣。它们是什么样子?抱歉,我也不知道。
      塙麟的使令最多了,女怪、鳄鸟……唯一叫得出名字的就是截忤,宾满类。她的使令,基本上全部被阳子杀掉了……真是——人间惨剧啊!
      最后一点:麒麟是仁兽,除了大慈大悲之外,还极端讨厌血。血腥味可以使麒麟昏迷甚至元气大伤,麒麟昏迷或者被印封了,使令们也无法行动。如此说来难道麒麟吃素?这个……不敢断言。

      神仙
      天帝是创世之神。乐俊对阳子说:想要孩子的夫妇会向天帝祈祷;如果想有个好收成,可以向尧帝祈祷;也有向驱除妖魔而向黄帝祈祷的人……天帝、黄帝和尧帝都是传说中的神。西王母是统治黄海的女神,女神王夫人则是蓬山的主人。碧霞玄君玉叶是蓬山的女仙之首,蓉可、祯卫等人则是蓬山的女仙。女仙们主要负责服侍麒麟的生活起居。更夜,也就是犬狼真君,是飞仙,专门保护黄海的旅人的安全。似乎神的地位比仙人为高,虽然小说和动画里没有明确地说。
      “玉京”是神仙们居住的地方。人与神是没有交集的,人在祠庙里向神仙祈祷,神仙吸取人的祈祷,用这种方式同世界发生联系。蓬山是唯一的例外。
      王和官吏也是仙人,仙人不老不死,不会生病。只有冬器才能斩仙(和妖魔),因为冬器上附有咒语。被冬器砍断了头颈,仙人也会死去。另外,王和官吏的近亲也可以成为仙人——有点儿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王有权利将某个人册入仙籍,也可以剥夺某人的仙籍。
      蓬莱的世界和十二国世界的语言是不通的,但是仙人会说两个世界的语言,就像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据说,成为仙人,实际上是开了两眼之间的“天眼”。

      凡人
      在常世,所有的生物都是从树上的果子生出来的。这种树,在里祠的叫“里木”,所有的人都是从里木上结出来的;在野外的叫“野木”,植物和动物都是从野木上结出来的。里木以插枝的方式繁衍,王宫的里木,是这个国家所有里木的源头。妖魔是不会靠近里木和野木的。
      人是从里木的卵果孵出来的,称为“卵果”。
      半兽也是人,他们具有人和野兽两种形态,除此之外与人没有什么不同。对了,《十二国记》里出现的半兽都是好人——作者的偏爱吧。
      蚀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上位的仙人,例如麒麟,也可以触发蚀,即“鸣蚀”。麒麟通过鸣蚀独自穿行于两个世界,不会带来灾难。如果带上一两个人,就可能产生大的灾难。自然发生的蚀往往伴随着灾难。由于蚀,常世的东西会被带到蓬莱,反之亦然。
      本来应该在这边出生的人,被蚀卷到蓬莱,在某个母亲腹中出生,就是“胎果”。胎果在蓬莱有一层外壳一样的东西,使他们看起来像普通人。如果有机会回到常世(十二国的世界),那层外壳就会褪去,变回天帝创造的本来的面目。
      那么,半兽的卵果被卷到蓬莱该怎么办?
      日本称为蓬莱。由于“蚀”,从蓬莱穿越虚海来到常世的人,叫“海客”。
      中国称为昆仑。由于“蚀”,从昆仑由金刚山下到常世的人,叫“山客”。据说山客为常世带来了佛教和印刷术。
      凡人是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和生老病死的,就像我们一样。

      人物表
      这是根据《日文资料:各国对应人物》整理的人物表。

      庆:景王(中岛阳子)、景麒、冗祐、班渠、祥琼、浩瀚、铃、虎啸、桓魋(青辛)、远甫(乙悦、松伯、老松)、 兰玉、桂桂、夕晖、柴望、莺娇、嘉熙、靖共、呀峰、升纮、迅雷、清秀、予王(舒觉)、骠骑、重朔、雀胡、芥瑚。
      雁:延王(小松尚隆次郎)、延麒(六太、马鹿)、乐俊、杨朱衡(无谋)、帷湍(猪突)、成笙(狂醉)、院白泽、毛旋、骊媚、斡由、元魁、亦信、悧角、沃飞。
      范:氾王(吴蓝滌)、氾麟(梨雪)。
      恭:供王(珠晶)、供麒、如升、惠花、钲担、季和、纻台。
      涟:廉王(鸭世卓)、廉麟、什钴、半嗣。
      戴:泰王(乍骁宗)、泰麒(蒿里)、李斋、飞燕、南瓜大夫、白汕子、傲滥、阿选、花影、严赵、霜元、正赖、潭翠、英章、卧信、琅燦、骄王、芭墨、宣角、醐孙
      奏:宗王(櫨先新)、宗麟(昭彰)、利广(卓郎君)、文姫(文公主)、明嬉(宗后妃)、利达(英清君)。
      才:采王(黄姑)、采麟(揺篮)、朱夏、青喜、砥尚(前采王)、荣祝、梨耀、大昌、驯行。
      芳:月渓、小庸、前峯王(孙仲鞑)、峯麟、佳花(前王后)。
      柳:刘王(助露峰)。
      舜:徇王、徇麒。
      巧:塙王、塙麟、截忤、达姐、松山诚三。
      黄海:更夜、顽丘、近迫。
      朱旌:微真、玉叶、黄铁。

      蓬山:西王母、玉叶、祯卫、蓉可、少春。
      天界:天帝、竜神。
      蓬莱:担任、广濑、十时、后藤、泰麒母、泰麒弟(高里卓)、泰麒父、泰麒祖母、阳子母(中岛律子)、阳子父(中岛正治)、浅野郁也、杉本优香。

      十二国的世界的人物,命名方式与中国接近:名字由两个到三个汉字组成,好像十二国的人也有姓,姓一般是一个字(似乎在《图南之翼》中有个复姓的人)。

      至此,《众生志》全部结束。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