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二部分 日本刀法流派 ...

  •   --------------------------北辰一刀流---------------------
      北辰一刀流是江户时代末期很流行的剑术流派。其创始人为千叶周作成政(1794-1855)。
      周作出生于陆前栗原郡花山村,是三兄弟中的次男。其祖父千叶吉之丞常成原为磐城国相马藩北辰梦想流剑术师范,后移居到陆前国栗原郡花山村居住。周作少时随父亲千叶幸右卫门练习北辰梦想流剑术,以后作为浅利又七郎义信的养子,到下总松户跟随浅利又七郎和中西忠兵卫学习一刀流剑法。后来将自己所学剑术糅合起来,创立了北辰一刀流,并在江户日本桥设立了剑术道场玄武馆,与镜心明智流的士学馆、神道无念流的练兵馆合称“江户三大道场”。玄武馆后来迁往神田玉池。

      北辰一刀流认为剑道是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在真剑胜负盛行的江户末期,北辰一刀流改良了使用竹刀跟护具的练习方法,对现代日本剑道有较大的影响。

      北辰一刀流可谓人才辈出的门派。周作之弟千叶定吉政道(?-1879)、周作之次男千叶荣次郎、定吉之长男千叶重太郎均为振兴北辰一刀流做出巨大贡献。其中千叶定吉在江户桶町开设了一户剑术道场,为跟玄武馆相区别,被称为“小千叶道场”,土佐勤王志士坂本龙马即是这家道场的弟子。龙马曾说道:“小千叶道场是我的第二个家。”除坂本龙马外,幕末很多名人剑士,比如新撰组的伊东甲子太郎、山南敬助、清河八郎等等都出自北辰一刀流。

      -------------------------镜心明智流-------------------------
      镜心明智流,也作镜新明智流,是一种讲求动作的“位”,即姿势、形态,艺术性与实用性并重,更偏向于艺术性的剑术。其道场位于江户南八丁堀,名为士学馆。流派代表人物为桃井春藏直正。

      桃井春藏直正为骏州沼津藩士田中重郎左卫门丰秋的次男,出生于文政八年。本名为田中左右八郎堪助。天保九年,十四岁时来到江户,于镜心明智流桃井道场修行剑术,当时的道场师范为桃井春藏直雄。十七岁时,娶直雄次女为妻,入赘桃井家,继承春藏之名,改名为桃井春藏直正。嘉永二年,春藏直正以二十五岁取得皆传称号,并继承镜心明智流宗家,为四代目师范。

      据天保时代《新撰武术流祖录》记载,镜心明智流始祖是安永年间(1772-1781)人,名为桃井八郎左卫门。这位桃井八郎本来出仕柳泽家,后来离开主家开始自己的武艺修行,精通各种武艺。艺成之后,创立镜心明智流,并于江户开创桃井道场。

      桃井道场代代都是由儿子继承。比较特殊的是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是作为桃井家入赘的女婿以及养子的身份继承士学馆道场的。春藏直正担任师范时,镜心明智流迎来了鼎盛时期。桃井道场士学馆与千叶周作的玄武馆(北辰一刀流)、斋藤弥九郎的练兵馆(神道无念流)三雄并立,称为“江户三大道场”。三大流派的剑术相比,有“技之千叶”、“力之斋藤”、“位之桃井”的说法。

      跟北辰一刀流讲究剑技、于攻防之中体现艺术性不同,镜心明智流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一个“位”字上,即讲求形态、姿势的优美和潇洒。据说桃井春藏直正本身就是一位美男子(剑豪中的美男子好象还真不少……),因此镜心明智流的“位”被他发挥到了极致。但是,在幕末这个动荡的时代,光讲求艺术性的剑法是无立足之地的。因此,在实用性方面,镜心明智流也不输于人。被称为“刽子手以藏”的冈田以藏,以及土佐藩士武市半平太瑞山也是镜心明智流的高手。

      ---------------------一刀流·中西派-----------------------
      源自伊藤一刀斋在江户开设的中西道场。此派剑术,平时习练使用竹刀,攻击的要点讲究“切落”。它是中世一刀流最正统的继承者,真正无渣滓地体现一刀流的真髓。其实可以从日常习练的武器上,大致体现出流派是偏向于格斗还是艺术。艺术剑派大多使用竹刀,竹刀轻而富有弹性,破坏力较小(当然,高手的奋力一击,大家还是禁不起),习练中可以减低危险系数棗中西派也是使用竹刀习练.而偏重格斗的流派则以真剑或木刀来较艺,木刀重、硬,缺乏弹性,稍微用力一点,中者就可能折手断足,甚至可能导致终身残废。因为平日练习若没有实践觉悟的话,在实战时是不可能取胜的。

      -----------------------直心影流-------------------------
      源祖为山田光德,据说是他最先把防具运用到习练(试合稽古)中的。山田门下,幕臣甚多,主要讲究的是心胆的磨练,强调使用厚重之剑。直心影流最著名的剑士是号称“剑圣”的男谷精一郎(1798~1864)。精一郎的弟子榊原键吉(1830~1894)也是其中矫矫者,他开办了讲武所,对剑道的中兴贡献极大棗门下洋弟子众多,如对日本医学助益良多的佩鲁茨等。

      ---------------------大石神影流----------------------------
      源出新阴流,流祖大石进种次,据说曾仗一柄三尺三寸长的竹刀,挑战江户诸大道场,无人能敌。此派的最大特色是左手快速突进。这一派影响稍弱,大概因为择徒太严的缘故吧,主要传人是大石一门。

      ---------------------心形刀流-------------------------------
      伊庭秀明曾在幕府讲武所授课,他的剑术千变万化,一刀技、二刀技、小太刀技无不精熟。不过据说心形刀流威力最大发挥,最在使用大刀。还记得《るろうに剑心》中,妙和燕托斩左去购买月冈津南的彩色版画一事吗?她们共同的要求是什么?棗幕末第一美男剑士“独臂伊庭八郎”。这位伊庭八郎秀治,就是心形刀流的嫡派传人(可惜没和冲田总司比一比,谁才是第一美男子)。

      --------------------神道无念流---------------------------
      是下野国人福井平右卫门于天明年中(1781-1789)创立的剑术流派。

      平右卫门最初是学习一円流剑法。传说他在修行回国途中,参拜信州稻纲权现,并于参拜时突然顿悟,从而创立了新的剑术。因为是在万念俱空的冥想下,由于神的权现而突然悟得的剑法,因此叫做神道无念流。

      在平右卫门的弟子中,最有成就的要算户贺崎熊太郎。在剑术有所成后,熊太郎在江户开设了户贺崎道场。号称神道无念流最强剑士的冈田十松便是户贺崎道场弟子,并在这里取得了师范代称号。之后,冈田十松从户贺崎道场独立,在江户开设了击剑馆道场。幕末神道无念流的代表人物斋藤弥九郎即是冈田十松的弟子,弥九郎与同门铃木斧八郎并称为击剑馆最杰出的门人。

      斋藤弥九郎于宽政十年一月十三日出生于越中冰见郡佛生村斋藤信道家,是家中之长男。大名善道,号笃信斋。十五岁来到江户,入冈田十松神道无念流击剑馆道场修习剑术,不久取得师范代的称号。
      文政九年,在同门江川坦庵的帮助下,弥九郎在江户饭田町俎桥开设剑术道场——练兵馆。天保九年,由于遭受火灾,练兵馆迁往九段坂上三番町。

      在当时江户的剑术界,有“技之千叶、位之桃井、力之斋藤”的说法。跟同为江户三大道场的玄武馆(千叶周作 北辰一刀流)、士学馆(桃井春藏镜心明智流)的剑术相比,练兵馆的神道无念流更注重格斗时的实用性和压倒对方的气势与力量。因为斋藤弥九郎的剑术将神道无念流的精髓——“力”发挥得比同流派其他支流还要淋漓尽致,因此练兵馆的神道无念流剑术又被称为“斋藤派无念流”。

      在幕末,神道无念流是一个影响力很大,门人弟子众多的剑术流派。有很多名人剑客出自神道无念流,其中包括维新三杰之一——长州藩桂小五郎(即后来的木户孝允,《剑心》的FANS对桂小五郎这个名字该不会陌生吧!)。此外,新撰组二番队长永仓新八,新撰组前局长芹泽鸭也出自神道无念流。

      -----------------------------天然理心流----------------------
      说到幕末,不能不说起新撰组;说道幕末剑术流派,也不能不说起天然理心流。如果把新撰组称为“壬生之狼”,那么,天然理心流剑术无疑就是锐利的狼牙了。

      天然理心流创始人为远州(远江)人近藤内藏助长裕。据说近藤内藏助本是古流武术——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的传人,后来将此流派武术加以自己的理解,于宽政元年(1789年)创立了天然理心流。所以也有说法把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当作是天然理心流的远祖。

      这里顺便提一下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好长的名字,以后简称香取神道流了)。香取神道流是战国时代的武术(咦,好象飞天御剑流也是……),由下总国香取郡出身的饭筱长威斋家直创立。香取神道流是综合古流武术,是包括剑术(太刀、小太刀、二刀流)、居合术、棒术、长刀(薙刀)术、枪术、手里剑术、柔术、气合术等等多种类的武术。该流派在现代日本仍有传人(不知道飞天御剑流有没有……)。

      不要说远了,拉回来,拉回来。在近藤内藏助创立天然理心流时,天然理心流也是包括了剑术、棒术、柔术、气合术等的综合武术。可是到了二代目近藤三助时代,气合术失传,而棒术跟柔术也糅合在了剑术中。于是天然理心流就作为一门剑术而流传至今。

      天然理心流传位
      切纸
      目录(序目录)
      中极位目录
      免许
      印可
      指南免许

      天然理心流传位为六阶(见上面提示)。其中“切纸”到“目录(序目录)”阶段的剑法中糅合了柔术。要成为师范或师范代,也就是所要想有教弟子的资格,则必须取得最高传位“指南免许”方可。一般来说,从切纸到免许需要10年时间,再从免许到指南免许则又需10年时间。也就是说,想成为师范代就得花费20年工夫。但天然理心流四代目宗家——近藤勇却是个例外。
      近藤勇于天保五年(1834年)出生于武州多摩郡上石原豪农宫川家。幼名胜五郎,后改称胜太。十五岁开始跟随天然理心流三代目近藤周助学习天然理心流剑法,一年后,也就是十六岁时便取得目录传位,并成为近藤周助的养子,改名为近藤勇。11年后,近藤于27岁取得指南免许,并成为天然理心流四代目宗家。前后一共只花了12年工夫,真是练剑的奇才。

      天然理心流的极意在于一首和歌之中:

      荒海の水につれそう浮島の
      沖の嵐に心動かず

      取意为以天然自然之理调和,临机应变,对敌人的动作采取自然而然的反应,所以名为天然理心流。

      在幕末,有名的天然理心流剑士几乎都为新撰组队员,所以,称天然理心流为“壬生狼之牙”应该很恰当吧。

      而在新撰组中上层大多都是天然理心流传人哦````

      如果看了剑心的大大们都应该知道哈````但是斋藤一的剑术师承流派不明。有的说本来是一刀流免许,有的说他的剑术来自一个叫“无外流”的流派。不管怎么说,他的剑术中夹杂有天然理心流的技巧却是事实。所以姑且也把他算作是天然理心流门人吧。

      ----------------------------示现流---------------------------
      萨摩藩的御用流派,亦名“自显流”。练习时,独特的使用木刀击打立木的方法,使其招术十分诡异,并变化出多种惊人的必杀技。如果说天然理心流是新撰组的中心流派的话,那么示现流就可以说是人斩的中心流派。从附表可以看到,田中新兵卫和中村半次郎都出于此门。

      ----------------------------柳刚流--------------------------
      在幕末的关东,柳刚流的影响力与门人数目,直逼北辰一刀流。此派的最大特色,是击斩敌人的下肢(敌の臑),直接干脆地摧毁其战斗力。

      --------------------------二天一流--------------------------
      二天一流,由江户初期著名剑士宫本武藏创立。

      宫本武藏原名新免武藏,在二天一流兵法中的正式名称是新免武藏玄信。但宫本武藏这个名字更为人们所熟知。

      天正十二年(1584年),宫本武藏出生于岡山县英田郡大原町宮本。年少时跟父亲新免无二斋学习当理流兵法。从十三岁与新当流有马喜兵卫比武开始,直到二十八岁,这期间与其他流派比武六十余次,据说一次都未败过。武藏二十九岁时在严流岛跟当时名满天下的剑士佐佐木小次郎决斗,用自制的四尺二寸长的木刀将小次郎斩于剑下,一战成名。

      在二十余岁时,武藏便以“圆明一流”自成一派。并于庆长十年(1605年)写成剑术书《兵道镜》。但他对自己的剑术始终不满意,认为没有达到极境。三十岁后,武藏继续修业,终于在自己五十岁左右练成了使用大小两刀(即一之太刀与二之太刀)的剑术。这就是著名的“二天一流”。

      武藏五十七岁时,即宽永十七年(1640年),得熊本藩(今熊本县)藩主细川越中守忠利邀请,在当地正式教导剑术。在以后的岁月里,武藏写成了《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条》以及《五轮书》,合称为“兵法二天一流三兵书”。

      正保二年(1645年),宫本武藏去世,终年六十二岁。

      二天一流中所谓“二天”就是指“二天曬日”(“曬”同“晒”,《五方之太刀道序》)之意,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即阴与阳,也就是象征对立的事物。世界一切都是由相对事物组成,由这些相对事物相互浸透而使所有事物发展统一,产生新的事物。二刀的技法简单的讲就是统一左右两手手上大小二刀的动作,由此达到战胜对手这一目的。由这对立的二极升华统一而发展这个事实,不但是剑术,甚至是“世界之理”(武藏书状),因此命名为“兵法二天一流”。

      `````关于剑术的介绍````

      一、一刀流流祖

      一刀流的始祖、伊东一刀斋景久曾随钟卷自斋学习剑术。据说钟卷自斋学的是富田流,但教伊东一刀斋剑术时,并没有拘泥于某个流派。为了方便,便称此为钟卷流。不由得令人这样想:在剑术流派的创生期,与系统化了的剑术相比,其中心更在于实战中形成的自己的风格,以及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互相交流的一人一派式的剑术。

      不言而喻,剑术也有历史。剑术流派的起源是刀剑大革新的室町时代。这之前刀剑的锻铁技术还很原始蹩脚。蒙古袭来(元历1274年——1281年)时日本人所用的刀,砍击数次后就弯曲、折断,甚至变得完全砍不动。名匠五郎正宗吸取经验教训,终于苦思出了用软铁包硬铁的锻铁制法,制出了不弯曲不折断、刃口不易裂断的日本刀。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室町时代中期,向鹿岛香取的武神祈祷、悟出剑术妙技的饭筱长威斋家直创立了“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成为新当流、鹿岛神道流等的开端。另外,伊势国倭寇出身、长于实战的爱洲移香斋开创“爱洲阴流”,成为阴流、泰舍流等的开端。此外,镰仓地福寺的僧侣念阿弥慈音(通称"慈音")创始了"念流",受了他教导的中条兵库助创立了中条流,成为钟卷流、天道流、富田流、一刀流的开端。由这三大源流开始,有无数名人高士和无名剑客,他们各自发明创新,产生了新的风格,从室町时代末期到江户时代,分化出无数分派支流。

      一刀流的发展流程是:慈音(念流) →中条兵库助长秀(中条流)→大桥勘解由左卫门→富田九郎右卫门长家(富田流)→富田治部左卫门景家→富田治部左卫门景政→钟卷自斋通家(钟卷流)→伊东一刀斋景久(一刀流)→小野次郎右卫门忠明(小野派一刀流)。不过钟卷流自身是很难归类的流派,所以把伊东一刀斋作为一刀流的始祖(这时候还没有“一刀流”这种说法。)另外,正如一开始所说,经过了好几个分派支流改善剑法、拥有了众多门人的流派,也可以被称作是一个独立的“源流”。

      二、一刀流正统支流分派

      伊东一刀斋跟随钟卷自斋学的有妙剑、绝妙剑、真剑、金翅鸟王剑、独妙剑五样。这五样叫做“高上极意五点”。与其他一刀流的剑法不同,这五样留存有浓厚的古风形迹,是模仿了战国时代的甲胄剑术。这之后编创出的剑法有"払捨刀"。伊东在京都,烂醉之后被躺在身边的女子夺去了刀,又被蚊帐外的强盗袭击,这时候编出了这一招。

      把流派始祖神圣化的故事有很多,但烂醉之后被躺在身边的女子夺去刀、被袭击后脱险这样的故事还留存着,可见伊东一刀斋的人性十足,倒也可爱。小野次郎右卫门忠明(神子上典膳)跟随伊东一刀斋学习了“高上极意五点”和“払捨刀”,打败了兄弟小野善鬼,之后,添加了自创的招式,组成了大大刀五十柄的组太刀,奠定了一刀流的地位。与柳生神阴流一起被选为德川家的指导。顺便说一下,小野的姓不是小野善鬼的小野,而是随的母姓。

      忠明的次子(也有说是弟弟的)忠也继承了一刀流的正统(长男早逝)。为了与小野派区别开,称此为忠也派。由此派生出了“沟口派一刀流”、“甲源一刀流”、“天心独名流”、“凉天觉清流”等。至于小野派本流,忠明的三子忠常在大大刀五十柄的基础上增加了出刃、入刃、寄刃、开刃四柄。忠常的弟子们兴起的有“梶派一刀流”。忠明的四子忠于作了忠常的养子(虽是兄弟但年龄相差很多),继承了流派,又添加了合刃三柄、张合刃3柄共6柄,完成了流传至今的小野派一刀流组太刀60柄。

      之后小野派一刀流因为某些原因传给了津轻家与小野家两方。小野家一时以“宗家”自命不凡,津轻家则传承了正确的招式。小野家的小野派一刀流的分派,中西忠太子定开创的有“中西派一刀流”(也称中西派),由此派生出的有有名的千夜周作的“北辰一刀流”、山冈铁舟的“无刀流”,还有虽不甚著名但也是同时期优秀学生的寺田有孚(也说是叫宗有)的“天真一刀流”。中西派的正统传给了高野佐三郎苗正。

      明治后,津轻(青森)地方,小野派一刀流第16代宗家笹森顺造继承了津轻家的衣钵,又学习了小野本家经由山鹿家流传的另一种一刀流,集小野派一刀流之大成。之后笹森顺造又跟小野派支派之一的高野佐三郎丰正(苗正的孙子,小野本家与中西派一刀流两方的继承者)学习了一刀流。并尽最大可能研究了当时全国各地存在的一刀流,据说其中也有舞剑等徒具其表者。当时竹刀剑道之类互相报了流派名字、背着流派的牌子激烈比赛或是切磋很盛行,所以可以推测他是相当倚靠实战来研究的(剑道是一种运动这种想法是在战后才树立起来的)。现在,第17代顺造氏子孙笹森建美继承了家学。

      长正馆的小野派一刀流在昭和48年3月被笹森顺造16代宗家正式认可。实际指导的主干是笹森顺造宗家的高徒小野十生先生,他授业给长井长正先生。小野十生先生逝世后,同样是宗家高徒的小川忠太郎先生继续指导。小野十生和小川忠太郎都是剑道大家(都是范士九段)。因此,长正馆的小野派一刀流活用剑道有了若干的变化,也可以称之为强调圆润与柔和的“小野派一刀流小野十生派”。现在,井上胜由先生继承了长井长正先生的意志担任主要的指导。小野派一刀流的道场已被大阪府剑道联盟承认,不仅在众多式典上演武,而且在剑道盛典全日本剑道演武大会(京都大会)上每年也都演武,为小野派一刀流的保存与振兴,以及门弟的育成而努力。(参考《长正馆的资料》)

      ※笹森顺造宗家的高徒公认有鹤海岩夫、小川忠太郎、小野十生、石田和外。

      三、竹刀剑术的出现

      每当修行小野派一刀流,就可以感悟到小野派一刀流是现代剑道技艺的出发点。练习分为打和学,进行近似于剑道形式学习的组太刀练习。也使用兵刃(模拟刀和真剑),进行以遵循日本刀理法的技艺和身体配合为中心的练习。只是,因为我们经验不足,心里总是只想着“术”。轮流演习招式固定化了的组太刀的时候,因为熟知对手会做怎样的动作,所以总想着要“把动作做得流畅优美”,于是就只把“技”记住,而变得很少探求剑道所说的“可出击的机会”了。这就只学习了剑术的外形。

      古来,在只学习招式的时候,在流派、道场里,攻击方会突然变换打法,或是把招式的顺序打乱,或是变换强弱缓急,以此来防止招式定势,从而进行不管对手如何变招都能应招的训练。在长正馆,井上先生也进行这样的训练,让学生们感受到自身的经验不足。   一般来说,古流剑术要能练到对突然的招式产生自发反应(不假思索地出招),是需要长年累月血汗交织的修行的,一朝一夕是练不出的。只进行形式上学习的修行方法更是花时间。可以推测,在战国时代结束、太平的江户时代初中期,剑术学习方面,有一技之长的剑术修行者(爱好者)与流派的继承者的数量是不多的。

      江户中期,直心影流开始使用与现在样式相近的防具(从江户初期开始各流派好像也有各自的防具)。接着中西派一刀流(一刀流中西派)大张旗鼓地把防具引入、把剑术学习爆发性地普及开来。之后,心形刀流、神道无念流等也接二连三地采取防具与竹刀并用的新学习方法,“谁都能简单而愉快地修行的剑术”诞生了。但是,同时期也存在很多认为“不学习组太刀就学不会应对真剑的微妙的剑法”的流派、道场和剑士,于是剑技的练习方法细分为竹刀、组太刀、居合(包含拔刀),延续至今。

      四、剑术与现代剑道的融合

      现代剑道修行的境界与其说是"打或被打"来争胜负,不如说是摆好架势攻击时牵动对手的心、心动则获胜。与高龄的高段者交战时,长于大学生或是实业团班比赛的年轻人有时会以速度获胜,但高段者一点都不露出“输了”的表情。这也有出击太轻的关系,但主要是因为“心没有动”。心不动的话就不是剑道,而只是“剑的格斗”,顶多偶尔成功。互相格斗的话就是运动了,不需要“斩”的概念(刃筋与强度)。把那个让给用剑打仗的武士片好了。经常说的“不要打了以后获胜,而要胜了以后再打”这句话也是同样的道理。   实战(实际的斩击)时,形式学习学到的“术”与竹刀学习修行到的“气与机”两部分被融合起来发生了作用。原本剑技剑术是一样东西,为了提高学习方法的效率才变成了“组太刀学习+竹刀学习”形式。渐渐地组太刀学习作为“古流剑术”或是“居合”留存下来,竹刀学习变成了现代剑道。长正馆既是小野派一刀流的道场,也进行现代剑道的学习。一刀流学习中也谈到剑道的技巧,剑道学习中也说明一刀流的技巧。这不是剑术学习最理想的形式吗?

      余谈1
      开始一刀流学习的时候,参考了17代宗家的录像、先代的“一刀流极意”,此外还有北辰一刀流、中西派一刀流等资料。有趣的是各家技巧有着微妙的不同,从这样技巧的变化中可以了解个人的想法和癖好被强调之后技术才传播下去这回事了。技巧重复着微妙的变化,被融合、被升华,也有会落入低层次的,但每个修行者总都想把剑术升华到高层次的。

      余谈2
      现代居合户山流也说得上一样的事。从战后户山流3派的样子可以看出,只经过1~2代50年的时间,变化就完成了。小野次郎右卫门要是看了我们的组太刀学习会怎么想呢,看了竹刀学习(现代剑道)会怎么想呢,想象这些也很有趣。“喂,喂,那是什么,是跳竹棍舞吗?”,被他这样说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吧。

      五、日本刀与竹刀

      以下是彻底的私人看法:剑道使用的3尺9寸太长太轻了。剑道大家命令说“要想着竹刀是刀”,但我怎么也不能这样想。当然,这句话从精神论的角度上是很好理解的。最近,跨着竹刀或是把竹刀的尖端拄在地上的人虽然也有,但还是不普遍的吧。

      回到正题。竹刀与刀相比,过轻,过长,而且又圆又直没有韧劲。因为剑身过长,所以触刃的工夫过长。日本刀的长度是3尺3寸,那么就可以认为日本刀“触刃的工夫=斩的时机”。首先有了触刃的停顿,剑刃交叉之后才是斩的时机。竹刀攻防成了剑尖交叉的攻防,这很令人不满。

      3尺9寸的竹刀之间的攻防,竹刀深深交叉的话,用一刀流的技巧压迫后刺对手腹部,或是从上压倒对手都是易如反掌了。但日本刀之间是不会那样深深的触刃的,从触刃的工夫开始多相交一寸就能定胜负。如果日本刀是3尺9寸的话也是一样的。我认为,为了不忘记这是日本刀的刀法,竹刀长3尺7寸以下重600g以上(可能的话700g)是必要的。

      余谈1
      剑重600g以上的话,刺穿衣服一类的攻击(刺面等)都变得困难,孩子和学生们的剑风自然而然也会改变的吧。

      余谈2
      不改变竹刀的规定的话就无法学习假想实战的“气与机”了。按现在竹刀的规定,就容易陷入“仅对现代剑道通用的学习”了。因为不管怎么说,剑道学习用竹刀总是长刀比太短的刀有利,同样过轻的刀也比过重的刀有利。我接下来要升段的话,一定要不计成败而要用短而重的竹刀探求“气与机”的攻防。
      撰字胜海舟  书山田次朗吉

      直心影流,正式全称为“鹿岛神传直心影流”。是茨城县享有武道之神社美誉的鹿岛神宫所传,相传为神宫之神所授之武艺。流祖为松本备前守(1468-1524),其本身是一仕于鹿岛神宫的神官。
      既然借神传之口号,直心影流较之他流更注重于精神上的锻炼。
      “心不正则剑亦非正”
      此句为直心影流著名剑客岛田虎之介所言。这也说明了在修成剑极之途中,直心影流将侧重点放在了修行者人格育成与成长上。
      由“心”之修行为其“本源”,后才是技与术之锻炼。这是直心影流的基本观点,并完全将之贯彻于基本练习及反复修业的始终。这就是所谓的“内修”之法,也是直心影流所钻研其本派所独有的修行之法。而在流派先达人所残留的各式书目中,即便是武道之书内,也谈论的是一种深远的精神世界并将其展开,所以说这批书目称之为哲学书也是一点儿也不过分的事。这,又是直心影流的另一大特色。
      到了江户时代,直心影流的门生开始向幕臣等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发展。但这绝不会让人产生直心影流变得文弱的想法。在幕末动荡时代中,直心影流甚至成了与新选组同样的令世人所畏惧的名词。剑圣男谷精一郎、无敌者岛田虎之助、幕府陆军总裁胜海舟、最后之剑豪榊原健吉……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是直心影流最强有力的代表人物。
      如有人追溯直心影流的源头与发展史,必然将惊奇地发现,直心影流与大名鼎鼎的柳生新阴流其实份属同系,皆为阴流所传之流派。
      试合稽古中使用竹刀,重视心法,木刀·袋挠·刃引之形等特征,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这就是上泉伊势守的新阴流魅力所在。而这些,在现在各地的稽古中依旧广泛使用着。直心影流中的“法定”是非常有名的。据说只有在修业基本达到尽头的达人才可以获得。仔细对照下,这“法定”与同属阴流的流派新阴流的基本太刀“参(三)学円”的太刀名义基本相符,其动作也与阴流有许多的相似之处。

      “法定”太刀名义
      八相发破(春)、一刀両断(夏)、右転左転(右旋左旋、秋)、长短一味(冬)

      新阴流“参(三)学円”太刀名义
      一刀両断、斩钉截铁、半开半向、右旋左転、长短一味

      再者,直心影流与上泉伊势守的阴流也不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可以说,直心影流其实就是由阴流所衍生的流派,同时也是神影流之亚流。直心影流四代目小笠原长治(源信斋)就自报流仪为真新阴流。
      下面所记为真新阴流兵法目録参考:

      “真之心阴兵法目録”
      圆飞过去现在参学
      未来燕廻
      一刀両断
      长短一味
      右転左転五轮研
      和卜 秘胜 八重垣
      以下略

      足见直心影流受新阴流影响是相当大的。

      鹿岛神传直心影流极意

      《传书训言》 十恶非
      カマン、カシン、トンヨク、イカリ、オソレ、アヤフミ、ウタカイ、マヨイ、アナトリ、マンシン

      解说:
      极意开伝书有云:“谨思吾行,十恶内无有可胜利之由,故须慎之又慎。”
      这里的所谓十恶,既是指我慢、过信、贪欲、发怒、恐惧、危感、疑惑、迷、轻视、慢心十条不可为之的行为。十恶之下为“非者”,受许以目録程者,是不容许发生十恶这样的行为。不过,凡是总有万一,谁又能将世间万事万物皆掌于手中?故有此一书,希门下弟子多体其意味,勿使己深陷迷乱之境。

      1、我慢
      高慢自得者,常傲慢而贸视己大,是以轻视他人,尤其是对手。故得“我慢之剑”一说。这等漠视他人,自我为尊,可谓狂妄自大之剑意,最终损害的只可能是剑客本生。因此非可为。

      2、过信
      高慢而视己为唯尊,他人皆马鹿。如此之行,乃是过信了。

      3、贪欲
      佛教所言之欲,即欲望也。所谓欲望,即执着于某物而心神深陷其中,乃所云之非常之欲深也。
      在买卖中,以不政党手段获取利益可视为“欲”也。然则,人为生活所必要获得利益这样的事绝对不能称为这里所说之欲。前者之欲与后者之欲,实在是完全不相同的两码事。
      “穷苦时或言麻烦。然观之必后成器,今之付后之得也”。如此考虑去资助,为的是以后获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即是欲。
      行于道,视其怜,故与施恩钱物以助之。后其功成名就,还报之。此间之欲,乃无念之欲,终得德报。
      无念之施得以德返,利益之见返则无德皆欲,欲终不福伴。
      购物时,欲念作祟则结果将买得价贵之物品。夜店中,偶寻得一物,料之“极有价值”。因此思之,今不若多购入,转手他店,必得其利。故而买之。然后探访诸家,彼方知其价皆较最前家便宜。
      此等即为因欲念而导致失败。现实中剑道胜负亦是如此,过多之欲,必有失败以伴之。
      故欲者,剑术之非常大戒也。

      4、怒
      人生长河中,总有冲冠一怒之时。然试合中,怒意之起,必坠于敌之计谋。定心之坏、手段之失,胜负立分。故言,身为剑客者,绝不可做爆怒之试合。

      5、恐惧
      胜负需是慎重与计算。但在慎重之时显于过分,则产生不必要之担心、不安的纠缠,终导致对胜负的恐惧心理。此点需得留意。

      6、危感
      危感乃是比武胜负所禁忌之物。害怕敌人所出之竹剑,进而缺乏信心。故在一步后,对于敌之下步行动预料变得迟钝,结果只会是导致失败。

      7、疑惑
      人与人的交锋亦是心与心的交战。最初之疑虑必带来心战之失误,从而将失掉对整场比试的信心。此点,需得慎之又慎。

      8、迷
      迷即是妄念。
      迷惑之生,不同之二心共随。是尔,与敌对剑时心思惑;或是对敌时惑己之为,不得法。故有迷生,恶果致败。
      我流之初传“霊剣”中有,私念之萌必然自取灭亡。故,学吾流者,平日需修唯无为无作之业,以胜负无豫之行为目标,不得活达纵横。做得此项,才是真正大勇气之人,但仍需时时慎重,不可有丝毫松懈。
      学剑术者,平常心的保持至关重要。只有如此,方可斩断邪心,勿使妄念生成。

      9、轻视
      轻视对手,在决胜负之时必然成为己之剑术破灭本因。故任何时刻,与敌对战时,绝不可有轻视之行为。

      10、慢心
      剑术与业的修业皆属心之修行。慢心之为是可将正义之剑变为邪剑的行为。然悭贫邪见之心是很容易在稽古中升起形成的。
      随稽古的进行,技术的进步,人容易忘记当初求剑的念头,慢心之念因此暗生。慢心为毁灭自己的本因,故尔剑术修行者必须最为警惕。

      以上十恶,为剑术修业上心之欠缺而需引以为戒的注意点。如将成败之失看得过重,胜负未分然妄念顿生。被敌握其心,终将无法自守本源,为敌所破。
      我流之门徒需修无念无想、无为无作之业,养大勇之气,是以心中若十恶留则剑术难达。

      直心影流系统

      松本备前守尚胜(初代) →上泉伊势守秀纲(二代)

      →奥山孙次郎公重(三代) →小笠原源信斋长治(四代)

      →神谷伝心斋尉真光(五代) →高桥直翁重治(六代) →山田一风斋光徳(七代)

      →长沼四郎左卫门国乡(八代) →长沼活然斋纲乡(九代) →藤川司郎右卫门近义(十代)

      →赤石郡司兵卫(十一代) →団野真帆斋义高(十二代) →男谷下总守信友(十三代)

      →榊原键吉友善(十四代) →山田次朗吉一徳斋(十五代)

      著名之门人
      岛田虎之介直亲胜海舟安芳井上传兵卫武田惣角加藤完治今井信郎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