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4、亲人 ...
-
帽儿山。山北。高高的城墙上。
几匹马驮着人,溜溜达达在城墙上走着。一人白面微须,颇有儒雅之气,顶盔贯甲,披着黑色大氅,手持马鞭,向东方指点着:“这条河眼看水涨,最近可以减少沿河哨探了,但是仍要按老规矩上报。阿涵,你的人练的怎么样了?”
“禀老将军,新营尚欠火候,最好让他们见见血,不然上了阵依旧指望不上。”
“唔。见血,难啊!擅起边衅的罪名,担不起啊!朝中那些人本来就看咱爷们不顺眼,哪怕是向南面‘剿匪’,也怕是招来一片撕咬。”陈固摇摇头。就因为他与虞家有点关系,十多年来,上头一直压着他。陈默涵朝中有人,倒比他职位高。因二人都姓陈,陈默涵又钦羡这位老将,浑身没一丁点傲气,俨然以陈固的子侄自居。
陈固是帽儿山团练使,领将军衔,大多数人都称呼一声陈将军。此时又来一位陈将军,好在没有一丝架子,口口声声称呼陈固老将军,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陈老将军身边,有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浓眉大眼,甚是壮实,跟在众人身后,抬眼望着远处的河,眼神凝滞,不知在想什么。
陈固转回身,看见他在发呆,叹口气,转过身去继续与陈默涵介绍城防。
城墙甚是宽大,能跑的起马来,几人从西口上来,跑到东边山脚尽头,方才溜达回来。
回到寨子,立时有小校迎上前来,道:“禀老将军,前半晌有两个女子,自称是余参赞表妹,寻亲到此。属下安置她们在寨子里暂住,还请余参赞认上一认。”
陈固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看向那浓眉大眼的青年,道:“既是女眷,我便不去了,阿靖自己去看看吧,纵然不是,也不要为难了人家,给些银钱打发了便是。”言罢招呼着陈默涵一起回了住处。
余靖甚是疑惑。表妹?自己还有表妹么?稀奇了哈。也懒得回去换衣服,余靖随那小校一起去见那两个女子。
一挑帘子,余靖低头进了屋子。屋子里光线不好,只恍惚看见两个女子坐在炕边,见进来人,抬头看过来。
余靖眯眯眼,看向那两个女子。一个青衣布裙,像是个丫鬟;另一个穿着稍稍好一些,粉红衫裙,头上两朵珠花,尖尖的下颌,晶亮的眼珠,蹙着小巧的鼻子看着自己,试探地叫了一声:“五哥哥?”
余靖脑袋里轰然一声,定睛看时,那可不正是儿时的模样?每次想让自己顶缸的时候,她总是那么蹙着鼻子,眼珠滴溜溜地转,小嘴扁□□的,听着她喊“五哥哥~~”,自己便迷迷糊糊去给她顶缸——没少挨打——在做梦吧!
抿着嘴,细细看时,那少女明眸皓齿,单薄而高挑的身子,与记忆中那个刁蛮的丫头重合在了一起,虽然不可思议,仍期盼那是她,牙缝中迸出几个字:“瑶……瑶儿……”
九瑜扁着嘴,拼命眨巴着眼,那眼泪仍是串珠一般滚落下来,直扑在余靖怀里,放声大哭。余靖长叹一声,眼眶也红了,抱住怀里的人,伸手拍着,想止住那撕心裂肺的哭声,却忍不住,自己也落下泪来。
小竹悄悄出了门,留下了兄妹二人。
似乎要哭尽这六年来的泪水,九瑜哭的抽抽噎噎,伏在虞子靖怀里,虞子靖轻轻拍着,直道:“好了,好了啊,瑶儿乖,不哭啊……”
直哭了半个时辰,九瑜眼睛肿的桃子一般,把虞子靖的披风当做手帕,揩净了脸,才仰起头来看虞子靖。待要说话,又不由得落下泪来。虞子靖忙转移话题,问道:“瑶儿这是从哪来?你怎么知道哥哥在这?”
九瑜靠在虞子靖怀里,轻轻地抽噎,半晌才道:“我从华山松涛观来的,二师兄。”
“什么?你叫我什么?”虞子靖急了。
“二师兄!二师兄!”
“这混蛋,居然这么对你!居然这么对你!他怎么敢!”虞子靖睚眦欲裂。
“人家有什么不敢的?看在这次让我找到你的份上,就不跟他们计较这笔账了。”九瑜轻轻地道。
“混蛋!你一个女孩家,能碍到他们什么?连你也不放过!”
“碍眼呗。”
“瑶儿,你的嘴还是那么气人。”
“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