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梅钦没有时间送凌依去学校报道,院里张副院长正好要去省会开会,就把凌依捎上了。
      凌依在司机的帮助下,安顿好大件的行李,便目送张院长他们离去。自己回身按告示版上的几条要求去填表格,领碗筷水桶之类的。卫校基本都是女生,凌依长得像父亲,加上穿戴也还时髦,算是颇具姿色,但林子大了,鸟儿也争奇斗妍,凌依那点优势也就失去了市场。不过凌依就喜欢这样,她不喜欢被人注视,被人关注,她不想跟人走得太近,或者说她不想跟人解释自己为什么没父亲吧。

      韦国去了香港,开了个小诊所,据说收入还不错,连小妈都对他日渐拉拢。他招了两个护士,其中一个就是后任的妻子,其实韦国和梅钦离婚前就已经勾搭上了。凌依18岁时,那女人还给凌依生了一对龙凤胎的弟妹。那女人,凌依一直都这么称呼父亲的现任妻子,要不叫什么?继母?阿姨?切,没门。这点上凌依遗传了姑姑翠云的倔强:“我没有爹。”从知道父母离婚起,别人问起她父亲,她就这么回答。那你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别人取笑,凌依不置可否:“但愿。”

      梅钦离婚这些年,苍老得异常,上班忙是其次,主要是寡妇门前是非多,唉,凌依看在眼里,却只能装作不懂。慢慢不经意似的学会了买米烧菜,有时还自己去扛煤气。只是现在自己离家去求学,母亲下班连个热菜的人都没有,凌依心里挂念着,眼底不争气地潮了。这些年,她也想过劝母亲再婚,但又怕因此失去母亲,那样她真的是无家可归了。家,不仅仅是几块砖几片瓦一张床,而是,门口那个等待的人。可以后,谁来代替她守在门口等待母亲下班疲惫的身影?

      离开家前,凌依去乡下奶奶家跟奶奶姑姑道别。当初爷爷知道这母女俩不原谅他,给老太太汇了几次钱,估计有15万左右,老太太拿出5万将房子翻了新,匀出5万要给梅钦,可梅钦没收下,她毕竟是领工资的干部,老有所养,钱她让老太太留着养老,将来剩下的也给翠云留下,翠云的两个孩子将来上大学有的是用钱的地方。老太太过意不去,硬是给梅钦换了台新彩电,还打了套首饰给梅钦。多好的媳妇啊,老太太一边给梅钦戴上手镯一边哭:“唉,媳妇啊,还好生的是闺女啊,她爷爷的花骨子,就别往下传了,让他带到香港去代代传吧。”梅钦一直欺骗老人她跟韦国没离婚,可老人不傻不呆,早就心知肚明。
      梅钦握着婆婆的手泪流满面:“妈,我永远都是您的媳妇。”

      花心就是一种遗传病,否则古人做媒干嘛得查三代呢?不仅仅查身体的遗传病,还的查查骨子正不正,直不直,也就是门风检点不检点啊。要不前阵子香港某个嫁入豪门的模特怎么敢自豪无比地说:“嫁入豪门首先要行为检点。”
      不过她只说自己该检点,可没说她夫君也得根正苗红,借她个豹子胆估计她也不敢放个响屁。君不见那些所谓的成功老男人的征婚广告常常有个筹码就是:非处勿扰。人家自己明摆着是个生了几个犊子的老牛,可人家有资本,别说人家只跟老婆整过,就算人家玩了一把女人,收集的□□够缝件裤衩,可人家还就非处不娶,你又敢咋样?

      婚姻到底就是桩交易,你卖你的“检点”,人家卖人家的“豪门”,两不相欠,只是有些人将这检点卖了个好价钱,一般的女人,检点来检点去,为老公守一辈子检点也未必有什么回报,弄不好, 怕你夜里睡得太死,还给你捎几顶绿帽子让你辗转难眠。比如凌依的奶奶?母亲?婆媳检点了一辈子,也就赚了两绿帽子。
      于是当下的年轻人,尤其年轻女人,更尤其自持有点姿色的女人,都提前透支她们的检点,因为她们自知与豪门是无望的,那干嘛不早早开市,多见几个客户,来个广种薄收?于是婚前的处女越来越少,婚前已经不是处的女人们,便使劲地宣扬自己站在了世界女权的顶端。好像□□就是女权的别名?
      可她们白天忙拉人下河,夜里就四处流窜到处找人补锅盖。人就这样,自己下河了,总希望把岸上的都拉下来给自己垫底。这跟那些溺死的水鬼一样,不拉个替身,她就不能投胎。
      更奇怪的是那些已经拿了几个锅盖的男人,到了娶老婆时,偏偏都无“处”不欢。这锅盖市场本来是供需基本平衡的(计划生育造成的男多女少不在此议论),可现在这买卖早乱了序,据说大学生的处女率不到40%,可希望老婆是处的男同学却高达85%,于是就有了补锅盖的新兴行业,其实补来补去的,最后都是男人买单,要不你掏银子给人补,要不,人家给你个假锅盖。于是就有更多男人明白过来,恨不能拔苗助长,早早就收成一打锅盖,就算以后老婆不是处,咱也不亏了啊。
      其实补锅盖这行业也就在中国吃香,属于纯种的“中国特色”。犹太人说女人和孩子的钱好挣,但他们绝对没想到这一行可以狠狠地宰男人一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除了童子,爷们可别叫冤,谁让你们是始做佣者?只可怜了那些干干净净的少数男孩,尤其可怜那些没钱开出“非处勿扰”征婚条件的好男孩,唉。

      所谓存在就是真理,爷们都别跳出来辩解我我我不在乎老婆处不处,靠,两个妞搁你面前,其他条件都相同,一个处,一个非处,你会领那个回家见祖宗?是爷就别把脑袋塞□□里发言。
      唉,这真是有领导一个南巡就成就了深圳,而一批假锅盖也让不少人先富裕起来。这就是机遇啊,同志们,你们怎么就让它从身边溜走了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