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后记 ...
-
『青春,是与七个自己相遇。』
——「属于回忆的七个瞬间」后记。
前记:未曾写文已经两年了,一直想要写一篇校园风类的文,高三党在这个最重要的寒假还是没有抑制住自己想要写文的心情写了这个中篇。一开始设定的是短篇,但是发现每一章都超过1千字,现在七篇加起来,该有一万左右了吧。
这篇也是封笔之作。
即使之前有写文的经验,但是两年后的现在在假期里写,也发现自己其实负担很重。
高三的这个寒假负担确实太重,所以我一直想要赶快写完。我一直知道写文的孩子不容易。
然而,写文的这些天大家对我的鼓励,真的很感谢!
谢谢!
>>青春,是与七个自己相遇。一个明媚,一个忧伤,一个华丽,一个冒险,一个倔强,一个柔软,最后那个正在成长。
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看到这句话的,这篇文的题目大部分是受了平和吧那篇文的启示,但也有一部分是这句话的。
其实喜欢主上很久了,这个寒假才意识到是不是应该送一篇文给他。在网王吧里潜水很久,也看了不少文。穿越文或者其他类型的,对于我来说我更偏向校园小清新一类的。
在我眼中,除去和自己在一起的网球部那些成员,幸村其实是个很寂寞的少年。青春中的每个人都会有一种别人不会察觉到的寂寞感、孤独感,我们都会有自己的秘密或者只有自己才会懂得的某种心情。这种心情我们不会让别人知道,甚至是最亲近的朋友。
对于若水,或许是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人的写照。不爱与别人交谈,对别人会有防备,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感情,对一切事物很敏感也不愿意加以关注,过分安静。
幸村一开始会注意到她正是因为她的「过分安静」,在那群女生中显得格格不入。后来两个人的交集越来越多也正是为了幸村发现自己对她的感觉而做的铺垫。我一直觉得“一见钟情”的几率在校园中基本不大,若不是有所接触对彼此有点了解,或许都不会有所谓的感情。
幸村虽然很温柔,但是不会轻易交出自己的感情,也不会轻易让别人察觉自己的感情。其实他的性格也有些内向,他或许更多的是需要一个外向的女生,接受他只有对她的撒娇与温柔。
写的时候我也在想,幸村之所以会跟若水主动交谈,或许是因为他对她的「过分安静」产生的好奇。彼此接触之后,幸村才发觉她并非刻意伪装给他看,而是自己的本真就是这样。
到之后幸村发现若水曾经两次割腕过,至此幸村产生一种怜惜的感情,或许就像是哥哥对妹妹的那种感情一样,也知道对方的性格过于内向,并且这种性格深深扎根于她的生命中。
幸村尝试去关心若水,但是若水的性格使他难以进一步接近。当幸村发现自己对她的温柔超过了对其他人的关切的时候,发现自己之前的感情错了。
在车站那句没有被对方听到的「我喜欢你」,幸村之所以没有再说一遍,是因为他不确定这种感觉是不是「喜欢」,所以他没有马上点破,而是暗自收藏在心里。并且青春中的感情没有人能够说的明白,他也知道双方都太青涩,还不够成熟。
但在医院的天台,若水的一句「当一个人对某样事物陷入着迷的旋涡时,他就会对死亡异常恐惧。」有点让幸村意识到在某种程度上,对方安静内向、不爱过问其他事的性格之下,却有一点关心他的意思。
于是之后在病房的那个拥抱,是幸村意识到他是真的喜欢上若水时的表现。其实也希望若水能够意识到这一点而做的暗示。
但是若水的性格过于内向,也没有想过幸村会喜欢上自己的这件事。所以才会被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调侃弄得慌失,以重新站到原点审视彼此双方的感情。墨水说「若水应该也是喜欢幸村的吧,只是她太过敏感太过懦弱太过小心翼翼不敢去爱,导致了这样的结局」,但是或许是吧,但是这种微光般的感情最终还是被她所掩盖了。
故事的背景是设在幸村毕业的这一天所回忆的七个瞬间。
毕业之日,是终点也是起点。幸村之所以会想起她,也是为了能够在这个终点忘记她。
但是等到第七个瞬间,他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忘记她,这段青涩带有伤感的感情真实的扎根在他的生命中,正如第七章中所写的「错了,即使当世界失忆的时候,他还是会习惯地想起她,这是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块。只是他们相遇得太早,早到他们还不懂得,什么是喜欢。等到懂得的时候,却已经迟了。」
最终为了不忘记青春过程中的这个人,所以幸村最后说:「若水涵,我喜欢你。」
是怀念也是提醒自己不要把她忘记,或许相信在某一处的她会听见。
之所以把结尾设成悲剧的,是因为一开始想故事架构的时候就这么想了,而且我也没有写过喜剧结尾的文。自己也想过,青春总该有缺陷的,就是因为这些缺陷不完整才让我们学会更好地成长,去面对成长门槛那一边的未来。
这篇文送给幸村精市,也送给每一个青春中的人。
____THE END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