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身世之谜 ...

  •   不几日,苍仁巷的大部分人家都知道林家那个傻子的媳妇徐氏怀孕了,只是怀相不好,都五六个月了还没显怀呢。邻里中跟林家关系好的几家都来探望过徐品,其中徐品婆婆的表侄儿张胜家的还专门送了两只甲鱼给徐品补身子,都让她偷偷炖了给喜姐儿吃了。

      不知不觉徐喜怀孕已九个月,看着徐喜渐渐大起来的肚子,就算是天冷穿的厚都遮不住了,陈氏几次都疑惑的看着小女儿的肚子又盯盯大女儿的肚子(内里绑了个棉垫子),暗自嘀咕“怎么见天补,品姐儿倒没怎么见胖,喜姐儿这小丫头倒比她姐姐还胖了。”

      徐品想着也不能让妹妹在家里生,否则这邻里之间可瞒不过去,若是走漏一点风声,小妹妹也不用做人了。

      徐品就在城外念慈庵的附近租了一个小院,对外说是她们是乡下的,因小姑子胎像不稳,有一个得道高僧说必须在寺庙前生产才能保平安,听说这念慈庵的菩萨很灵,就特意搬到这儿等生产。

      到这时,徐品才不得不把实话告诉了母亲陈氏,陈氏一听就昏了过去,醒来后捶胸大哭,说都是她这个做娘的没本事护不住自己的女儿,伤心小女儿,又为二女儿担心,林府那种虎狼之地,徐圆可怎么办。

      徐品只好把她的计划告诉了母亲,才让陈氏堪堪止住了悲声,又软硬兼施的吓唬了一番,陈氏也就闭紧了嘴巴慌慌张张的收拾了东西跟着大女儿带着大女婿到了城外,对邻里也只交代她们一家回乡下过节罢了。

      刚刚过了元宵节,正月十七这日,徐喜就发动了,陈氏和徐品也不敢请稳婆,幸好,陈氏生过三个女儿也算有经验,和大女儿两人忙了整整一天一夜,孩子总算平安生了下来,喜姐儿也没出大事,让母女俩松了口气。

      这新出生的小儿,生下来只有不到五斤,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没让徐喜难产。这个徐喜给取小名叫宝儿的小男婴,生在正月十八寅时,孩子虽是满月出生可先前在母体内没养好,徐喜也身子弱没有奶水,故孩子到满月时还没长到六斤。

      只是一家人出来这么久也不能总不回去,不然该有闲话了。刚过宝儿满月,徐品就带着全家在夜色中回了家,第二天面对惊讶的邻里也只是说不小心早产了。附近的人家虽然疑惑但又跟他们没关系,不过是私底下议论几句也就丢到脑后了。

      张胜家的见宝儿确实瘦弱,徐品又没奶水,就帮着徐品买了一只正下奶的母羊,也能挤些奶水喂宝儿,这才让小婴儿慢慢的白嫩起来。

      才过宝儿百天,徐喜就病倒了,徐品慌了神,偷偷把妹妹拉到远处找大夫一看,竟是得了产后热,而且大夫告诉她,病人一直以来心情抑郁加上又得了这种病,只怕没多少日子了,还是拉回去好吃好喝的让人在死前舒服点吧。

      徐品眼前一黑,不死心的几乎跑遍了苏州城的医馆,得到的都是同样的答案,和陈氏抱头痛哭后,母女俩见天的给徐喜做好的吃,只是小妹妹还是眼见得日渐病弱下去,到一个月后,竟是拉着母亲、姐姐的手说家里白心疼她了,她没能好好孝顺母亲,让大姐替她孝顺母亲,又告诉徐品她从没怨过二姐姐,让二姐姐不要心存愧疚,最后不舍得看着宝儿,紧拉着大姐的手,直到徐品郑重承诺会好好养大宝儿,把他当亲儿子对待,徐喜才留恋的看了看家人就此去了。

      徐家母女悲痛欲绝,只不好对外说徐喜的病因,凡有来劝慰的人都对他们说是得了女儿痨才去的。也因此,停灵不过七天就匆匆下葬了,让猛一听到小妹妹去了的消息的徐圆瞬时就把贾敏恨之入骨,这也是她偶然间得知当日的事确实是贾敏指使人做的,只是没留下证据罢了。

      徐喜这一去,让痛失爱女又接二连三得知不好消息的陈氏受不了打击病倒了,就算有大女儿床前床后的孝顺贴心也没能抚平她心中三个女儿都毁了一生的哀痛,不到三个月就下世了。

      徐家接二连三的出事,徐喜、陈氏的重病、丧葬,把徐圆给的那些体己花的精光,还花了徐品的大半积蓄,林家就此破落下来。没几年,因徐圆在林府失宠,被林奶奶压制,与娘家失了联系,徐品一个没靠山的女子更是连手中的林家产业都守不住,被人强逼着贱卖了,平日里也只能接些针线活勉强带着大名林倓的宝儿和傻子夫君过活了。

      虽然名义上林倓是林承的儿子,可徐品自己心知肚明,心中不免带愧,才在四年前给傻子夫君下了药,这才有了小儿子林佑的出生。虽说有了亲儿,但一直以来把林倓看的如眼珠子般重要的徐品心中还是最重视这个大儿子的,只是家里贫困,徐品也只好暗自垂泪的在闲暇时,自己教这个自幼聪明懂事的儿子识字读书,常常为耽搁了儿子的前程内疚。

      林玉听到自己竟不是眼前这个女人所生时,惊讶的瞪大了眼,想着他此生竟成了林妹妹的异母兄长都不知有何语言了。只是按徐氏的说法,徐小妹在那样的境况下生了他,他也不可能和林如海相认了,再说他也不想惹麻烦上身,跟贾家那一群恶狼争食。

      眼见着因想起去世的母亲和妹妹而伤心的徐品,林玉也感叹,虽然徐家落到如今有造化弄人的缘故,但也不能否认林府对徐氏姐妹的悲剧起了一大因。

      封建时代的贵族根本就是披着礼教之皮的强盗,所以不论是贾府还是林府,林玉都没多少好感。有很多红迷把林如海想像成文采风流、品洁高雅又温文有礼的高人、文士,说实话,林玉一点都不相信。政治是世界上最肮脏的东西,一个能爬到三品巡盐御史之位的人只能是一个满腹计谋、长袖善舞的人,这个相当于现代财政部副部长的职位,不是一个品性清洁的人可以胜任的。林如海能选贾雨村做女儿的西席就证明他是个重才不重德的人,别说他不知道贾雨村的过往,作为林家的家主,一方大员,怎么会连这点事都不知道,很多人不过是爱屋及乌,因林妹妹为他开脱,说他看走了眼,可一个没有眼力的人又如何会被皇上重用?林如海也不过是用文人的外衣为自己包装了一下的钻营之辈罢了。

      至于贾府,那些重利盘剥、欺男霸女,收受贿赂、包揽讼司的事都不是大事,在封建世家,其实是普遍现象,贾家之败,败于他失了权势,败于他在皇权斗争中站错了队,这才是最重要的。

      而林海、贾敏,说白了也不过是比贾政、王夫人之流聪明一点能干一点,更会掩饰自身,做表面文章罢了。

      至于那些让人可怜的金钗们,她们既享受了常人难及的荣华,就要承受富贵之后的风险,这是理所应当的,不是吗?

      林玉收回她的惊讶为徐品拭泪,开口说道“不论我是谁生的,都是母亲养大的。儿子一定会孝顺母亲的,母亲就放宽心好好养病吧!”

      徐品听了心中欣慰,又觉得对不起小妹,就教导宝儿“你虽心中孝顺于我,只是别忘了生母才是。当日小妹在时,也是对你万般疼爱的,就是去了,最放心不下的还是你这个亲子,母亲知道你孝顺母亲只是也要时常想着生母才是,那是我的亲妹妹,我怎么忍心让她将来在我去后连个烧纸焚香的人都没有。”说着滴下泪来,又忙擦了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