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院中无岁月 ...
-
芸娘回到房间里面,看着外面明媚的月光。倚在窗台上面,呆呆的。小圆子进来,就看到小娘子呆呆的坐在那里。觉得,这个时候的小娘子就像是月光中的精灵一样。少了白天阳光下,逼人的艳俗之美。
小圆子读的书不多,但是听府里的老人讲的故事倒是不少。觉得小娘子,白天就是别人说的那种诱人的狐狸精。晚上,就是别人说的那种仙子姐姐。
芸娘听到脚步声,回过头去。
“不用点灯了,我也要睡了。”一转身,原本的仙子就变成了勾人的狐狸精。小圆子愣了一下,呆愣了一会儿,就赶紧上前铺床。
而此时,在辽西郡外面的东北驻军,却是和敌人万默人经历着一场生与死的较量。万默人新皇刚刚登基为帝,就希望能够建立自己的威望。因此,征兵起鼓,大举进攻大凤朝的边关。
此时的驻军已经是十分的疲惫,因为他们已经死守这个辽西郡五天五夜了。要是援军一直不到,怕是这个重兵之地,就要被攻破了。
此时的莫将军却是双目猩红的看着下面一波又一波,就像是不知疲惫一样。
一名副将站在莫将军身后,也是眯着眼看着眼前的景象。“将军,城里已经没有粮食了。怕是坚持不了多久了?将军,咱们还是赶紧撤吧。”
这名副将一说话,其余的人也是赶紧劝着莫将军,希望莫将军赶紧走。莫将军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从年轻的时候,就一直镇守边关。万默人更是听说了莫将军的威名,吓得不战而退。谁知道,这一次万默人的大汗一登基就直接拿着莫将军这块儿又老又硬的骨头啃。
他们根本就不是为了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为了打破莫将军在他们万默人心中的神话。打破了这个神话,他们万默人就不害怕什么莫将军了。
“说什么滚犊子的狗屁话,老头子一生都是铮铮铁骨男儿汉,这个时候让我撤退,真他妈的不是东西。杀,杀完了,老头子给他请功。”莫将军抽出来自己腰间的佩剑,坚定的说道。自己不能退,一步都不能退。自己要是退了,那就不是莫将军倒了,而是他们心目中的大凤朝的大军都倒了。
“谁他娘的说一句后退的话,老子直接就砍了他。”莫将军眼含刀锋,射向了周围的人。自己就算是死,也要死在战场上。不过,到了最后的地步,后面的大山就是很好的屏障。
莫将军想着,就是悲伤的看着城墙上面的将士,一个个倒下去,有一个个站起来。守卫他们大凤朝的江山。这些人都是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今天一个个的倒在这里。
哽咽的对着身边的副将:“一会儿我会亲自上阵,等到我去了,就领着将士们赶紧退到后山上面去。”那名副将听了莫将军的话,抹去眼角的泪水。知道将军是要给兄弟们一条活路,而且派去求救的斥候都已经出去了五天。就算是到了渤海郡的时间也够一个来回了,现在却是一点儿信儿都没有。
副将和莫将军以及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情况怕是少见。就是不知道是谁阻拦了奏报的上传,莫将军目光坚定。
“不怕死的弟兄都跟着我,兄弟们。我知道这一去凶多吉少,家中有着妻儿老少的都留下来。”莫将军如此说,也知道自己的军队里面有着许多事土匪出身。只是,在自己剿匪的时候,许多都编制在自己的军队里。为了这件事儿,王丞相还上奏朝廷,要求严惩自己。幸好皇帝圣明,没有惩罚自己。
固然不负众望的,许多的将士都是感念莫将军的知遇之恩,主动的站了出来。
“一、二、三……”报数的战士语气中有着悲凉,有着对于死亡的恐惧。可是喊出来的声音,却是坚定的。他们不怕死,他们要保证着剩下的五万大军能够顺利的退回晋国。
莫将军对着身边的几位副将点了点头,三名副将就开始征兵旗鼓,带着那几万的大军退出去。留下了两名副将,陪着莫将军指点那三千人将士守卫城池。
杨睿看着上面的那个人,对着铁塔点了点头。他们不是必须留下来的那部分,但是他想留在这里。想陪着那名朝廷的英雄,想看着那朝廷在东北的长城,是怎样坚持到最后守护着边关的安定。
“卖柴,卖柴。”芸娘听到外面的声音,就赶紧从炕下面摸到了几十文钱。喊了一声:“爹娘,嫂子我去买柴去了。李大哥又来了。”
秦氏看着翠娘不吭声,自己也是低下头。婆婆和公爹都是好相处的人,就是一些乡下来的习惯自己不喜欢。比如,在院子里养的鸡,比如好好地后花园种的菜。虽说也是能省下不少钱,可出身书香世家的秦氏有点儿不习惯。
“来,大嫂。你看看,我这是我给孩子做的衣服,你摸摸舒不舒服?”
秦氏回过神来,看着翠娘手中的小孩衣服。简单朴素,主要的还是用破布住的。
“娘,上次我娘不是送来了许多新的棉布么?怎么用破布做。”秦氏皱着眉头,提出自己的不解。
翠娘也知道她们这种大城市出来的女孩子有点儿娇气,只要是对自己的儿子好就行了。也不在意,摸着细腻的针脚。
“孩子刚出生,皮肤嫩的就跟是豆腐似的。那些布,肯定会伤着孩子的皮肤的。我也知道咱们家现在不缺那些东西,只是也要看看合不合适是吧?”翠娘低着头,摸着手中的衣服。软绵绵的,一点儿线头都找不到。
“嗯,还是娘知道的多。我就不清楚,我还说要过几天要去买点儿锦回来给孩子做衣服呢?”秦氏赶紧陪笑的说着自己原本的打算。
“李大哥,我们家的柴又没了,您就来了。真是及时雨啊。”芸娘打开后门,看到一个憨厚的汉子。
被称作是李大哥的汉子,就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农家汉子。皮肤黝黑,面貌憨厚。他们家基本上都是买的李大哥的柴,不但干燥,而且还便宜。不过,芸娘他们也不是喜欢占人家便宜的,有的时候做饭剩下来一点儿肉了,包子了,饺子了什么的就让李大哥带回去给家里面的老人孩子尝尝。
“徐娘子,我家那婆娘就说你们家的柴怕是要用完了,就让俺赶紧送来点儿。平日里,俺们卖柴也是有的时候卖出了,有的时候就要全部扛回去。您是俺们的老主顾了,俺婆娘说一定要抓牢了恁。”
芸娘听了他的话,咯咯笑了出来。“就是,我们家时常都要卖柴的。您到时候就定期送来就行。”
李大哥听了,点了点头。“俺给您送到厨房里去吧。这么多的柴,怕是徐娘子您抱几次都抱不玩。”
芸娘听着点了点头,就让李大哥进去了。李大哥看到正在整治菜地的徐夏雨,也是憨厚的打了一声招呼。
王妈妈正和一个小丫头坐在厨房里面闲磕牙,府中的主子少,丫头婆子也少。王妈妈只需要做夫人他们几个的饭菜,其余的都是大锅菜。有的时候,老夫人和徐二娘也会进来帮帮忙。比着秦家,那种轻松多了。
李大哥把柴给放下来,就出去了。芸娘翻翻剩下的菜,都是昨天剩下的以及不新鲜的。
“王妈妈,你一会儿再去买几样新鲜的菜吧。我记得上一次,咱们吃得是饺子,今天回来买两条鱼。晚上,咱们做酸菜鱼。”
王妈妈听了,拍打一下身上不存在的灰尘。点了点头:“是,一会儿我就去街上看看。有没有便宜一点儿的,这个时候街市差不多都散了。怕是要去铺子里面买了。”
芸娘听了点了点头,从自己的怀里掏出来了一百多文钱。
“这些钱你拿着吧,我看厨房里面的米和面都不多了,要是能让铺子里送来点儿就送来点儿。”
王妈妈握着手中的一百多文钱,看着出去的娘子。舔了舔嘴唇,算算自己买两条鱼,差不多十五文钱。再买几斤面和几斤米,差不多还能剩下几文钱。高兴的嘿嘿直乐,旁边的小丫头看着羡慕的很。不过,她就只是一个王妈妈手底下打杂的。就是平日里,自己得了三百文的月例也要孝敬一点儿给王妈妈。
王妈妈回屋子,换了一身衣服。就扭着腰去了街上,至于秦氏和芸娘在屋子里怎么说那就不得而知了。
“你刚才又给了那个老婆子钱了?真是贪心鬼。”秦氏嘟哝了一句,对于这个自己这个亲娘给的,做事儿什么的是一把好手。但有一点不好,那就是贪心的很。胃口还大,以前不当家倒是没觉得什么。现在却是觉得越来越厌恶了,想着是不是把她给打发走了。
“我觉得王妈妈倒是还不错,咱们几个人得饭菜,就要累死了。加上府中十多个下人的饭菜,而且每顿饭都是有滋有味的。我倒是挺喜欢的。”芸娘觉得人贪心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贪心却又没本事。
“哎,我哪里不知道。只是?”秦氏说着,就叹了一口气。下面的话,自己还是不说了吧。肚子里的孩子都已经八个月了,现在都已经是八月了。过两个月自己就要生了,又要给孩子请奶娘,请丫头开销更大了。
现在家里面,就自己屋子里放着一些冰块,公婆还有小姑屋子里都没有。上一次,娘来的时候还把自己给说了一顿,她能受点儿委屈,肚子里的孩子却是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