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二章 ...

  •   三年后
      当听到丐帮副帮主马大元被人杀害的消息后,胡珅就知道不能再在少林寺中了,否则又会走上原主的老路。

      他找到方丈,对对方说他打听到了自己母亲的消息。想要还俗,以尽孝道。对方听此也不好阻拦,毕竟孝为百善之首,就放了他下山。

      走到嵩山脚下,胡珅迷茫了。自己现在去哪儿啊。

      大理?西夏天山?绝不能去。这都是事故高发地,他忽然想这里离洛阳这么近,先去洛阳看牡丹吧!他以前还没来得及看就挂了。想罢,就朝洛阳方向走去。

      两天后,胡珅终于走到洛阳。

      站在洛阳东城门外看着上面石刻的“洛阳”两个大字,他差点热泪盈眶。

      “终于到了,我的脚啊!”别人走一天的路,他硬是走了整整两天。其实放到现代也不过是两个小时的车程。

      “现在先去找个落脚的地方吧”他想。

      虽说不想,可他现在对古代最熟的就是寺庙了,还是到寺中借住比较安全。洛阳最出名的就是白马寺。据说唐僧的真人版叫陈袆的就是少时常在白马寺听讲经才对佛学痴迷最后成为一代高僧。

      既然这里没人认识,他就用回了自己的本名。他告诉寺中僧人,自己一直在少林寺出家,因才得知母亲还在世间就决定还俗寻母。僧人看他确实是头发很短,就信了他,又念在他诚孝的份上同意他借住客房。

      这几年在少林寺中攒的那点钱可快花一半了。唉!在古代赚钱也不容易啊。以前他在山上怕人发现没办法,顶多偷偷弄点野菊花,蝉壳什么的卖给药铺。现在自己已是自由身,赶快寻个活计,要不可要挨饿了。

      第二天,胡珅就到洛阳城中寻事做。结果,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人家铺子中的伙计,账房什么的一般都用知根知底的熟人或是有人担保的。就连那些酒楼,旅店也不例外。

      一连奔波半月都没有消息,他沮丧的想,难道我就是个干苦力的命。眼看手中的钱所剩无几,再赚不到钱就要喝西北风去了。

      这日他又到一家书铺去试运气,给掌柜的说了半天好话那掌柜也没答应他。他灰心之极,正准备走出店。
      “小兄弟,且慢!”那掌柜叫住他。

      “我看你即到书坊中寻事做,必是识字的,不知你书写如何?我虽不能用你做事但给一些抄书的事还是可以的。”

      “真的?谢谢掌柜的。只不过不知道我的字入不入您老的法眼。”胡珅强按着雀跃的心情说道。

      掌柜的拿出纸笔来,示意他写几个字看看。

      少林老僧中不乏学识渊博的,好书法的也不少。胡珅虽是初学,可三年来一日不断的练习再加上他经常虚心求教,所以不论学识还是书法,还是进步很大的。

      胡珅走到柜台边拿起笔沾了沾墨,深吸口气,站定身姿,在纸上缓缓写道“天道酬勤”四字。落笔后直起身让那掌柜评看。

      “写的不错!端正,隽秀,颇有风骨”店掌柜微笑道。然后便与他商议抄哪些书籍,价格如何云云。

      原来现在虽有了印刷术,但雕一块版花费颇多,若不是销量大的书一般都不会刻印。加上现在书籍都是家藏之物,所以有一些人会寻书法好的为家中珍本抄写副本。还有些大户人家的女眷会要一些经文放到寺庙中供奉后焚烧以为祈福、消灾。

      与那佟掌柜商定好,他离开了。接着要去买些笔墨纸砚用品。

      因他身上并没很多钱,又不是熟人。拿不出押金,人家也不放心把珍本给他拿走,就让他先抄写经文。等以后有了机会再说珍本,毕竟后者价高一些。

      胡珅也觉合适。本来嘛,抄经文就是他做惯的。这几年练字的时候,他一般都是写经文。有些都能背下来了,如“金刚经”。

      如此,胡珅就开始了他古代抄书生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