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十五章 ...
-
他又问她今后有什么打算,她无措的看着杨逸,又低头道她们家没有什么近亲,只有一个表姨远嫁湖北,只是多年不联系她也不知道地址。杨逸赶忙慰道,他并没它意只是怕她还有亲人却不好意思要他帮忙罢了。又道既如此他们两不如认个干亲戚,以后作伴也好。
韩姑娘复又高兴,说道她也有个弟弟了。杨逸只在心中吐槽这坑爹的年龄啊!因韩姑娘闺名悦,又兼与杨逸年龄相差无几,所以两人一个喊对方悦儿姐姐,一个叫对方逸儿。
因悦儿的娘葬在洛阳祖坟是必要把韩叔叔与她合葬的。杨逸就带着韩悦寻到前几天他埋人之处,挖出韩父的遗体,等悦儿又哭了一场后,用柴木烧成灰收集起来,等以后带回洛阳再和韩母埋在一起。
收拾好这些事,他和悦儿第二天一早就出发了。让悦儿裹了毯子骑在阿丑身上,把行李也放上去。而他一路牵驴而行,也算练脚上功夫了。几天过去就小有进展,看来这也是练功的一个好办法。
十日后到达终南山下。因山上有个号称第一大的全真教,山下倒也繁华。只是他并未住客栈而是租了个七间头的民房。此处因全真教在肯定武林人士众多,相对客栈就不会很平静还是住别处安全些。
找了当地人打听后,他熟练的在三日内买全了所需生活用品,就开始给悦儿姐姐调养身体。每天干点家务,再熬个药,练练功,看书写字,过起了悠闲小日子。
二个月后,姐姐身体大好,他开始考虑他原本是打算在终南山后山找个清静的地方挖个窑洞练功隐居的。(想当年看CCTV-4走遍中国栏目时他就很羡慕陕北人民的民窑,虽看起来不起眼,住着那真是冬暖夏凉舒适异常啊!还省钱省力,拿个铁锨在土壁上挖个洞,再装个门就行。)可现在多了个人,计划有变。若把悦儿托给山下的人,他照原计划来。毕竟人心难测,万一有个什么,他后悔莫及。可若他也在山下就必须有个营生,否则什么也不干太引人注意了。他也想过现在古墓派的掌门刚死,把姐姐送去古墓,他也在山上也好照应,可又一想古墓的变态门规和门中人的性格,还是算了。一个温柔的书香闺秀挺正常的,不适合冷冰冰喜欢自虐的活死人墓。若在山下居住必得应付那些蝗虫一样的衙役,还要防备江湖人士斗殴和兵匪,挺麻烦的。
韩悦是聪慧的,没两天就察觉到杨逸的那丝烦闷。关心的问他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了。杨逸想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就告诉悦儿自己的犹豫。悦儿叹道她还是连累了杨逸,又问能不能挖两个相连的窑洞,她也可以上山住。
杨逸想也行,山上有全真教比起山下安全很多。他可以仿电视上见过的那种像一排房子一样的窑,再圈个院子,养点家禽什么的。
于是,每天杨逸都早早进山在离全真教远一点的后山寻找合适造窑洞的地方。半月后在距古墓五六里的一处地势稍高的地方找到可以挖窑的山壁。这个地方在山坡上,坡下不到百米就是一条山溪,而坡也不长只四五十步的距离。在此处挖窑可以在溪水边挖个小水池,用水也方便。
接着他在山下找到五个家中困顿的农汉,雇他们挖窑。毕竟是本地人,干这个有经验,不到一个月相连的三个大窑洞就挖好了。他让这几个人把挖出的窑土活了泥做成土坯,用其圈了一个大院子,把窑洞圈在里面。这几人知道这是他要住的,又叫他在院子一旁盖了三间低矮的砖瓦房做厨房,放杂物。因他想干净些,就买了青砖,让人运上山铺了窑洞、瓦房和院子里的地面。那几个农汉又热心的给他介绍了同村手艺好的木匠做了门窗、大门给安上。因土坑夏天易生虫。他就只让给最靠厨房的窑洞里盘了一个,以便冬天时在里面活动暖和。另两间他与悦儿一人一间做卧室。最后,那几个农汉看他给的工钱高又给他在墙角的地方搭了个草棚做感谢。倒是可以在这里养几只鸡,再养一只羊。干完所有活,农汉们拿着工钱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听到房子建好了,韩悦也很高兴,非要进山看一看。他这才发现韩悦是一个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爬山对她来说真是有难度的体力活。遂与她商议回去后教她些轻身的功夫,既练体魄,以后在山上居住也方便些。悦儿听了很是兴奋,只是她毫无根基,得从认经脉、穴道等最基础的开始学。
两人兴致勃勃的观看了新家,讨论着下山后还要添置什么东西云云。这几个月已陆续买了不少家用品,二个月前在木器家具店定制的家具也已运到。等新房子晾半个月后就把家当都送上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