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全文 ...

  •   有时候姚恒常常会想,一个人的等待究竟可以持续多久,是一年,两年,十年,还是一辈子。即使明知道那个人再也不会回来,还能放弃娶妻生子,默默忍受着一个人的寂寞。
      他看着那个日益苍老的背影,即使已经走不了路,仍然坚持着坐轮椅来海边,做着几十年来每天都会做的事。
      海风吹乱了那头已然花白的发,却挡不住老人痴痴遥望着茫茫海洋的目光。
      姚恒在心里叹了口气,将手中的大衣披在老人身上:“爷爷,今天风大,我们回去吧。”
      “没事,再让我看看。”老人轻声拒绝,病魔已经把这具身躯掏空,唯独那双沉淀了岁月的眼睛中,不变的悲伤与孤独。
      那张爬满皱纹的脸依稀能看出年轻时的俊朗,姚恒仍记得在孤儿院的时候,那个丰神俊逸的人向他伸出手,把他带回了家,也是这个人,让他第一次感觉到家的温暖。
      是了,自从被领养,也已经过了二十多年,这么多年,无论多么忙碌,他都会抽出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到这里,看着太阳渐渐被海水吞没。即便到了现在,年轻时战争留下的伤复发,那双修长的腿再也走不了路。
      海风带着咸腥的味道,海水几涨几落,任由天边的夕阳染红,血色的水光熠熠发亮。
      “那天,也是这样的颜色。”一直沉默的老人忽然开口,“大片大片的血把脚下的地都染红了,就像这片海水一样。”
      “爷爷说的是凤城保卫战的时候?”姚恒知道老人曾经参加过战争,还立下了不小的军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曾以一个团的兵力保住了一座城池。
      “凤城保卫战……”老人轻喃,“是啊,就是那场战斗,萧陌他……”
      萧陌?姚恒微讶,老人很少说自己年轻时候的事,现在却主动提到这样一个人名。
      “爷爷,那个萧陌是您当时的战友吗?”
      老人沉默了一下,才缓缓开口:“他不是军队的人,是我当年读书时的同窗。”
      “爷爷的同窗?那他也是军校的学生?”姚恒露出崇拜的目光,“他一定也是个相当厉害的人。”
      “厉害啊……”像是想到了什么,老人松弛的皮肤勾勒出一个淡淡的笑,“确实厉害,有时候,就连我拿他也没辙。”
      目光穿透了时间穿透了岁月,耳边似乎有响起当年两人初见面时的情景。
      那时候,正是二十出头,风华正茂,在父亲的支持下到黄埔军校读书,然后,就遇到了那个人。
      “嘿,我叫萧陌,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同学兼室友了!”英俊的脸却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好印象,吊儿郎当的笑容,在当时的他的眼里直接被打上轻浮两个字。
      本是不想理他的,可对方却偏偏缠了上来,叽里呱啦地在他的耳边说着些零零碎碎的事。
      刚开始还能视而不见,想让他自己放弃,可那人却显得格外有毅力,锲而不舍地同他说着当天的笑话,或是看到的乐事。
      最初,还能不理不睬,后来,偶尔会搭上一两句。到了最后,在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身边已经满是他的影子。
      就像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成了整个求学生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这,正是在还拥有的时候习以为常,可当失去时,却发现心里的一部分也随之被带走了,变得空落落的。
      姚恒看见老人的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可是爷爷,既然是您的同学,为什么他没有去军队?”
      老人沉默,半晌,才缓缓叹了口气:“大概,是对军队失望了吧。当时因为军队内部斗争,结果他的父亲成了牺牲品,那之后他就从学校消失了。”
      老人苦笑,用只有自己才听得到的声音喃喃道:“明明答应过我,要和我一起……”
      即使岁月流逝,也消磨不了脑海中被深深印刻的誓言,恍然如同就发生昨天,耳边,还依稀能听到那两个年轻的声音,用最严肃的态度,对着国旗宣誓。
      “从今日起,我愿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奋斗,驰骋沙场,杀敌报国!为建设民主富强的中国而奋斗!”
      其实,记忆里的誓言还不止这一句,那个从来不按常理出牌的人,附在他的耳边,轻轻地加了一句:“如果你真的选择从军,那我便一直陪你左右,与你一起战场杀敌,生死与共!”
      “那后来呢?后来那个萧陌去了哪里?”少年人总是藏不住心里的疑问,姚恒忍不住问道。
      “后来啊……”老人放远了目光,看向海的尽头,“等我再见到他的时候已经是六年后了。
      六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却足够两个人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那时,他已经获得了中校的军衔,年轻有为,前途无量。而那个曾经一同许下誓言的人,却早已不再是记忆中的样子。
      占地为王,落草为寇,抢夺军队军火补给……
      那人,当真是恨透了这个让他家破人亡的军队。
      “那年,我随军到玉龙山剿匪,而他则是玉龙山的大当家。我们本想用和平手段让他归顺,可是他却拒绝了。”
      老人寥寥数语,简简单单地诉说了他们的再一次会面。而在那些字句的背后,是对方冷嘲热讽的语气和他们眼中浓浓的失望。
      因为是同窗校友,所以被派去和谈。本以为就算是以前的情分,也能让他冷静地为大局思考这件事,可再次见面的时候,这个身份全成了最大的讽刺
      “他拒绝了?”姚恒微讶,“爷爷,您该不会真的把玉龙山平了吧?”
      老人慢慢地摇了摇头:“还没等到我们去剿匪,日军就打到了凤城。”
      国仇家恨下,不管是军还是匪,都有责任保卫自己的祖国。
      战报传来后,胆小怕死的师长率先撤出,而他,则留了下来,靠着一个团的兵力来保卫这座城池。
      姚恒嗫嚅道:“一个团……对一个旅……”
      “你也觉得我太冒险了?”
      “额……嗯……”姚恒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老人露出一抹苦涩的笑意:“那时候年少气盛,觉得凭着一股冲劲什么都能做到。哪里知道……后来,我竟会为它付出这个大的代价。”
      “那场战争我们打得很惨,弹药不够,人手不够,本来已经快守不住了,却在危机关头,那个人带着他手里的人来支援我们。”
      老人深深地叹了口气:“如果当时不是我,或许就不会是现在这个结局。”
      那天,夕阳也和今天一样,红得令人心悸。
      萧陌就躺在他的怀里,血不断地从伤口中涌出,不管他怎么用手堵都堵不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脚下的土地被染红,就像这片海水一样,而怀中的人,却越来越冰冷。
      “那颗子弹……本来应该是打在我身上的……”老人的声音带着哽咽,“为什么……我救不了他……”
      姚恒担忧地弯下腰:“爷爷,您没事吧?”
      老人的双眼紧闭着,眼角深深的纹路不断颤抖。
      姚恒突然觉得,眼前的人远没有他所表现得那么坚强,相反,而是脆弱得仿佛一碰就会碎掉。
      不知过了多久,老人才睁开眼,而那双眼睛,已经恢复了平静:“那天他死后,我把他葬在了玉龙山。之后抗战胜利,我随国军撤回了台湾,却再也回不去了。
      “这就是您每天来看海的原因吗?”
      老人静静地望着海面:“这么一条窄窄的海峡,却把我们分割了几十年……”
      姚恒沉默,忽然,他抬起头,坚定地对老人说:“爷爷,总有一天您能回到大陆的!”
      老人笑了起来,看着自己亲手养大的孙儿,不知不觉,他已经长成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男子汉了。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可以放心地走了?
      “只怕……我是等不到那一天了……把他一个人丢在那边这么多年,我也该去陪他。”

      哔——
      心电仪上跃动的线条终于不再挣扎,变成了一条直线。
      医生看着姚恒,一脸抱歉:“对不起,我们已经尽力了。”
      白布渐渐覆上老人的脸,墙上的钟,指在凌晨四点二十六分。
      今天是一九九一年三月十七日,老人终于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一年,台湾和大陆仍旧没有通行,但是台湾邮政部门已经能直接收寄到大陆的信件。
      简单的葬礼后,姚恒回到那栋老人住了大半辈子的房子,收拾老人的遗物。当他打开书桌的抽屉式,发现里面躺着一本古旧的日记本,泛黄的纸张一看就知道有一段年月了。
      姚恒翻开日记,却发现里面一片空白,没有写半个字,直到他翻到了最后一页。偌大的纸张中间,有一行用黑色钢笔写下的字。
      “萧陌,我好想你。”

      飞机终于落地,耳边响起一个清凉的女声正在读一段新闻:“2008年11月4日,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台北就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签署了协议,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2008年12月15日全面启动,宣告两岸“三通”时代来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掀开了中华民族历史浓墨重彩的一页。”
      姚恒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看着眼前的人群来来往往。他看着手中捧着的骨灰盒,竟觉得眼里湿润起来:“爷爷,您看,我们回来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全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