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爱过你的每一寸4 ...
-
4.
邹闵文再看到王惘是在第二天早上。
想着昨天说完话就飞奔了的王惘,闵文后悔了一晚上干嘛要问那个问题。
正想着该以哪种语气开口打招呼时,王惘就从前门进来了,坐上位子前朝他笑了笑。
邹闵文愣的忘了回应。
下午的时候例行又是测验,对于快中考的孩子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邹闵文检查一遍后发现还有一刻钟的时间,对于试卷上反反复复的没有新意的题型,看的有些无聊,倒是最后一道大题的第二问,确实是花了邹闵文不少时间,好在是找到突破口了。
无聊的往前看了看,王惘依旧在认真的打草稿,从侧面可以看到,即便是草稿纸上,字迹也是工工整整的。
邹闵文不由得笑了笑,却惹来了班主任老师的注意,老班拍了拍他的桌子,低声说着,“写完了就检查检查。”
本是关心的话,邹闵文却突然来了兴致,顺畅地接着说:“检查完了。”
老班皱了皱眉,暗想现在的学生真自大,收了他的试卷后,看了看,也不自觉的笑了笑。
原来,自大的人素来是有自大的资本的。
考完休息时,坐在邹闵文右侧的人用手拍了拍王惘,拿着试卷纸问,“王惘,刚最后一题最后一问你是怎么做的?”
王惘不知道是因为来人忽然的提问还是此刻后面邹闵文正盯着自己,顿时觉得嗓子有些讲不出话来。
趁回头拿自己的草稿纸的时候,咽了咽,觉得好多了才转过头来,对着来人说:“我也是最后才想出来的,我套了这个公式。”
边说边指了指草稿纸上写的工整的公式,来人“哦”的叹了声。
“我就知道这题你肯定会做。”
听到他的夸奖,王惘有些不好意思了,记得他叫章杨,交情虽没有那么深,但却是见面也可打声招呼的那种同学。
虽然王惘在班里成绩不错,但由于大家更深刻的记得他初一时的“前科”,所以,即便成绩不错,问问题的人还是很少。
再加上大部分的时间,王惘都在低头做自己的事情,让女生觉得难以靠近,男生觉得自命清高。
只是,王惘素来是这样,即便在乎别人的看法在乎到死,也不会说出来,去要求别人怎样怎样。
久而久之,在大家成群结队的时候,王惘开始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埋头做题,一个人回家。
章杨有些不同,成绩虽然也不错,不过人缘却与王惘截然不同,王惘有时候想,也许,有些人,生来就是注定用来打击他人,让人仰望的。
因为,有他们大家越挫才能越勇。
所以,从另一方面讲,王惘还是挺佩服他的,能这么好的处理学习和人际关系。
就在两人沉浸于讨论公式的时候,邹闵文低头探了进来,用笔指了指公式,“这少条件啊?”
王惘没有反应过来,顿顿的“恩”了声。
“老师讲这个公式的时候,不是说只有当三个条件同时都满足,才能套用公式的么?”
经王惘这么一说,两人都想起来公式使用前是有三个前提条件的。
王惘有些尴尬的从抽屉里找出了初二的数学课本,却翻了许久都没找到公式所在的那页。
顿时觉得自己都没这么惨过。
邹闵文笑着从他手里拿过课本,翻过目录后两下就找到了公式,顺便用笔指了指其中的一个条件,“这个条件从题目中得不到。”
王惘仔细的看了看后,不自觉的点了点头,确实,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我们以前都直接套用公式的,都没怎么想条件是否满足。”
章杨看了看后扭头对邹闵文说:“那你这道题怎么做的,我看你好早就检查完了。”
章杨虽然是这么问着,可是心里却不希望他会写。
说是好学生嫉妒也可以,说是自己看不惯他一个转班生这么嚣张也可以。
总之当下虽是问他,却不希望他能回答的。
只是,邹闵文同学是何等的能耐,就这一点题就难倒他的话,都对不起家里一柜子的奖状证书。
其实这么说并不夸张,邹闵文从小学开始就是学校里的拿奖专业户。
从校奖学金到三好学生,从考试第一名到最佳班干,校布告栏里一直都能看到他的名字。
邹闵文拿着自己的草稿纸,对着两人说,“开始也是打算用公式的,发现行不通就改成了这样。”
王惘看着邹闵文虽不算工整却颇显大气的字体,晃了会儿神才把注意力收回来仔细看答案。
答案不复杂,却不是他们平常常见的方法,王惘知道,如果不是看了邹闵文的,估计给自己几天也想不到这么去写。
不由得有些佩服了。
自己能有现在的成绩,其实主要是靠努力,虽然成绩提高时,大人都会说自己越来越聪明了,但王惘很明白,那样的成绩无一不是自己勤奋努力的结果。
自己从来都不是那种不用刻苦学习就能考出好成绩的那类少数人。
也许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王惘才会继续努力,既然不是天才,那能无限接近也可以。
原来从来都不知道,那类少数人是真的存在。
就存在于自己身边。
经过那次考试,王惘反思了,自己做题总是固定思维占先,碰到熟悉的题目往往轻视草率故而失分,碰到新颖的题型往往又难以下笔从而拿不到分数。
观察久了王惘发现,邹闵文是符合那类少数人的,也许可能还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有他自己的一套思维方法,有着迅速的理解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上课跟着老师走却也总能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不像自己有时候光消化老师新讲的内容都显得吃不消。
时间愈久,王惘发现,自己愈佩服邹闵文了。
王惘的这种偷偷的观察,细细的比较,认真的总结,自然没有躲过邹闵文的双眼。
起初还觉得有些怪怪的,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老被人偷偷观察着,后来发现王惘并不是对每个人都这么上心的时候,邹闵文也就笑笑随他了。
期末大考时,邹闵文以总分七百二十五的分数位居全县第一(当时初中满分是七百五),在县里四所中学里一炮而红,虽然只是次期末考,却让邹闵文彻底在县里被传开了。
大人逢人便说,我家要是有个这样的儿子就好了,到了小孩口里就变成我长大也要像他一样。
对于这些,邹闵文倒是淡然的很,文科性质的科目自己不是特别喜欢,大部分分数都扣在上面了,加上字本身不是特别工整,以前历史老师就经常恨铁不成钢的说,“邹闵文啊邹闵文,你要是再把字写工整些,我保证你到高考都不吃亏,都会感谢我现在这么督促你,到时候一想起我,估计你都恨不得我是你亲爹。”
大家听完都笑笑,邹闵文也只坐在下面耍嘴皮子说,“是是,您就是我亲爹!”
那时,王惘觉得他的字虽不工整,却是说不出来的好看,甚至还对着他扔下的草稿纸模仿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