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8、《[神话]劫缘堪不透》by叶笙暮 ...

  •   重来回首

      似乎一直以来,很多人都热衷于让顾惜朝去悔过,去为自己满手的血腥后悔,似乎只有悔过的惜朝才是好的,可是我们最开始喜欢上的,不就是那个一身才华,傲骨铮铮,洁净如青莲,却也满手血腥,狠心毒辣的人么重来回首,三生一梦。当前尘往事都可以推翻重来的时候,顾惜朝从来都不是因为一场千里追杀而变得满手血腥,他骨子里就镌刻着冷血二字,这一点儿,就算是重来多少次,也不会改变。同样不会改变的,还有顾惜朝的深情,那是一杯温润醉人的酒,一入口,就能缠绵骨髓。而追命,偏偏嗜酒如命。

      相识,是追命的刻意,却也是前缘写在了三生石上,不然为何顾惜朝再世为人,还是遇到了他,追命看淡得失,却执着一个相伴。从相识,相知,看起来,像是追命在主动,顾惜朝只是被动的接受,然而,如果没有顾惜朝不动声色的温柔默许,追命一头热,又能坚持得了多久呢?前缘已定,所以今生相遇。

      文一共三对cp,如果说顾追是前缘已定,那么杨清安和白愁飞,就是错缘,我不知道他们之间曾经有过的纠葛,却知道白愁飞不简单,杨清安更是身份来历都不甚清楚,(也许是我的错觉)白杨这一对儿,总好像带着一点儿悲剧色彩,这一点儿,在上卷白愁飞之死的时候,最浓重。虽然下卷的时候我知道白愁飞会复活,但是身份的差异还是一重悲剧(默默念一句,似乎白二哥喜欢的人,都是因为身份不合适……如果曾经,白二哥喜欢过雷纯的话)。而冷血和杨浅宁之间,也是身份差异。我不知道该以神,还是该以人,来定论杨家兄妹,跨界结合真的好么?还是顾追最省心,好歹两个不用跨界。

      ……
      (表示转折……)
      以下是我个人意见……

      人物问题,如果不是之前就知道四大名捕和逆水寒,我真的看不懂这里边每个人和每个人之间的纠葛,这大概是所有同人文都要面对的问题,把背景介绍的太全面了,故事就变得索然无味,可若是一点儿不介绍,又会让人看不懂。我只看了剪辑的逆水寒和四大名捕,所有有的故事还是看的懂一半不懂一半。如果能在每个故事结束的时候,解释一下或许会好点儿。

      对话问题。可能是里边的聪明人太多,他们每个人说话,都好像是挖空了心思要让人听不懂一般,许多对话,直到看完之后还是似懂非懂,就好像是一幅山水画,适当的留白是锦上添花,可若是过多的留白,就成了累赘,大片大片的空白,怎么能算是一幅好画呢?同理,太多高深莫测的对话,只会让人看着一头雾水,其实,说话说一半留一半也不容易,让故事里的人听不懂(因为故事人物的局限)而让看文的人听懂,特别不容易。尤其是当作者自己看自己的文的时候,很难发现自己对话的问题,因为故事里的人,都已经活生生的存在在你的记忆里。可是适当的简洁明了的对白,会让看文的人觉得明快。

      剧情问题。一味的走剧情会让人觉得乏味,一味的发展感情会让人觉得无聊,如何把剧情和感情衔接起来,就成了最大的问题。最开始的时候,惜朝对追命那种别扭而又无奈,甚至脱离自己控制的感情真的看得人特别纠结,可是一旦放在剧情部分,就有点儿怪。而且,在别人对顾惜朝忌惮的理由上,也有些牵强,几张还未完善的《七略》残页,戚少商的讳莫如深,还不足以让别人对顾惜朝那么忌惮。另外,上卷末,白愁飞和顾惜朝,那种似敌非敌,似友非友的感觉,我始终觉得只流于表面,可以在字里行间看到,却始终无法真实的感觉到。

      总结:我很喜欢这种类型的文,从文的名字开始到文的内容,都是同人文里边难得的精品,就是文有的地方写的太模糊,设置悬念不一定是语焉不详,把话说明白,却留有疑问可能会更好。

      我用了三次把文看完(虽然我更想一口气看完,可惜条件不允许),然后写了这篇长评,我不知道是不是能够准确的表达出我对这篇文的意见,但是我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去写,希望不要嫌弃哦。一个人静下心看完一篇文,其实是一种很美好的感觉,而你的文字让我有一种安然静谧的感觉,不尖锐,不锋芒,从容如流水般娓娓道来。当我读完你的文之后,有一种庆幸,还好故事未到结局,还好,我还可以在这里看着你的文字。

      墨染千城评论铺叶笙暮敬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