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晓晓的小世界》 ...

  •   (一)

      刘晓晓有一个极其普通的名字。

      她在十八年前的一个清晨出生,爸爸说那是一个有绚丽朝霞早上,所以就叫这个名字。只是这个名字太过普通,初中的班上就有一个叫夏晓晓的女同学,彼晓晓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衬托此晓晓的平庸和平凡。

      夏晓晓永远是老师嘴里的好学生。

      夏晓晓的马尾辫又黑又长,四六分的刘海软软的总是有着最好的造型。

      夏晓晓是学习委员,文艺活动的时候代表班级去参加诗歌朗诵比赛。

      夏晓晓在运动会的时候拿过八百米校运动会的第一名……

      刘晓晓一直觉得,她的初中的三年他过的并不那么的快乐,哪怕她极力的想去无视另一个晓晓给她带来的压迫感,课每次开家长会回来,连妈妈都会看似不经意提到另一晓晓把他们两个拿来做比较。

      刘晓晓每次只是抿着嘴,把脸压的低低的。同名不同命。一个像是夏日的朝阳,金光闪闪灿烂夺目。而她,更像是躲在黑暗角落里的一个小小的小人物罢了。

      好在,高中了。

      另一个晓晓自然是去了全市里最厉害的高中。而他刘晓晓,升上了本校的高中。

      不好也不坏的学校,只是没有了另一个晓晓,她觉得,将来的每一天,连呼吸都应该是甜的。

      (二)

      晓晓不是没有想过,为什么彼晓晓人见人爱,而自己平庸的老师同学甚至是自己的爸妈都不怎么放在心上。

      那天语文课上学了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晓晓想起夏晓晓当年也是念的这首诗。

      于是年轻的女老师问谁愿意起来朗诵一遍的时候。她举了手。

      晓晓的心里有些紧张,刚开学不久,他对班上的同学也还不那么的熟悉,对自己的朗读更加的没有自信。

      但是这是一首很温暖的诗,她念着念着,心里似乎也温暖了起来,原本慌乱的情绪也从容稳定了起来。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

      念完了,老师没有评价,似乎他只是为了找个学生念一遍课文,走个流程罢了。

      刘晓晓的同桌潘霄此时正在盖着的语文书下偷偷的看着小说,前排的男生章斌和王凯也偷偷的在抽屉里写着上节课布置的数学作业……

      想必班上也没有几个同学真的听进去晓晓最后带着点小幸福的朗读。

      但是此时的晓晓,已经沉浸在这首诗的内容里了。

      ——从明天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傍晚回到家,晓晓特地去厨房看妈妈做饭。

      她就站在水池边,看着洗好的青菜叶和电饭煲上橘黄色的指示灯,和盖子上“笃笃笃——”的冒出来的透明的水蒸汽。好像从小到大,他都没有认真的去了解过这菜叶子是怎么么长大的,妈妈又是在什么地方买的它,在买到它之前,它又有过怎么样的经历——从一颗种子,慢慢的,变成这么大的一株绿油油的生物,然后被洗干净泥土,摘去老叶,切成规整的段落最后变成一盘清爽可口的菜肴……

      而在电饭煲里的米饭,晓晓记得小时候她曾经偷偷打开来看过。此时那里头应该是白嫩嫩透明的饭粒吐着大大小小的水泡泡,还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味吧……

      她的确还记得那次偷偷打开了电饭锅,最后吃到的半生不熟的米饭的奇怪的味道。真的只是偷偷的打开一次,就会吃到夹生的米饭?因为大米生气了,还是电饭煲变笨了呢?

      晓晓歪着头,认真的想。

      “晓晓你做作业做完了吗?”

      妈妈把油锅烧热,很快“刺啦——”一声,菜叶进了油锅里,爆出油花和欢快的响声。

      “妈妈,你说,你用油去炒,它们会疼吧?”晓晓闻到饭菜香肚子正咕咕——的叫唤着。但是她真的在关心锅子里蔬菜的感受。

      只是两分钟后,她已经被妈妈请出了厨房。

      “乱想什么呢,去把作业做了,明天你不是有数学考试?上回数学勉强才及格,多用点心才行。”妈妈穿着粉色围裙的背影很好看,只是生生的打断了晓晓的思维。

      晓晓有些泄气。她隔着玻璃移门看着被妈妈翻起的翠绿的菜梗和菜叶。便安慰自己道:“食物最大的幸福是什么呢?被好好的烹调然后被懂得它们的人,再怀着感激的心吃下去吧。”

      这么想着晓晓很快就笑了起来。

      她把这个幸福的小发现告诉了爸爸和妈妈,她说以后要认真的对待每一顿饭菜。只是晚饭的时候,这个话题很快就被爸妈一句话给带过了,他们又念叨开了晓晓的学习成绩……

      (三)

      晓晓开始喜欢海子的诗。

      她找了很多海子的资料来看,在发现海子残忍的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最后自杀后,就不再回味那春暖花开的意境和那些单纯美好的小幸福了。

      总觉得,心里毛毛的。

      很快。

      高中过了一个学期,虽然另一个晓晓不在了,但是刘晓晓也不是没有烦恼的。

      比如,他的数学怎么都学不好。

      比如总和她一起吃午饭一起回家的同桌潘霄突然开始和前座的章斌有说有笑,午饭也结伴。就连放学的时候他们也一起走,明明晓晓和潘霄家离的很近……

      还比如,等这个学期过完,他们就要面临分科。她这个庸庸碌碌,文科理科也说不上哪个好,哪个不好的人,该怎么选,连她自己都不知道……

      周末的时候,爸爸在家里看电视。正好放着《百家讲坛》,讲的是苏东坡。

      晓晓的爸爸是个彻彻底底的科学家,是药厂的一位科研人员,一直读理科的爸爸却喊晓晓一起来看,原因是:“咱们西湖上的苏堤和三潭印月,可就是几百年前苏东坡留给咱们的财富。”

      于是晓晓停在电视机前,一看就挪不开身子了。

      电视里的康教授讲到一件事。

      苏轼老年贬谪到了海南岛的儋州。那时,年迈的苏轼有一日登山非常的吃力,那山顶端的亭子好像遥远的怎么都无法走到一样。

      一直自恃才高,不肯认输的的苏轼突然就问了自己:“为什么我要走到顶端才能停下来呢,我来过这座山,我看过了风景,我就已经很满足,旁的根本不用计较。”

      晓晓想了想,突然接着说了一句:“虽然我平平庸庸的没什么特长,但是我也一直在努力的,旁的也就不重要了。”

      爸爸用异样的眼神看了看晓晓,随即便笑了。

      “哟。咱们晓晓长大了。”爸爸笑起来,眼角扬起了皱纹。但是亲切又和蔼的,带着晓晓也爽朗的笑了起来。

      后来那个周末,晓晓和爸爸去网上搜了视屏,把那个苏东坡的系列都看完了。

      在看到苏东坡被贬黄州后权利被架空,无法施展抱负,于是自命为东坡居士在雪堂里研究起了红烧肉,最后还写了那首超级俗气的《猪肉颂》,父女两听了都笑的前仰后合: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辰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之后的那个周末爸爸特地让妈妈买了五花肉,晓晓和爸爸一起下厨一起做了五花肉。

      两个都不怎么下厨的家中皇帝和小公主,按照猪肉颂里的法子,先锅子洗得干净,少许放水,抑制火势,用虚火来煨炖泡着砂糖和酱油的猪肉。

      两个人就耐心的等它自己慢慢地熟。诗词里写的,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会滋味极美。

      他们从下午三点一直炖到了傍晚时分,等到家里都飘起了猪肉香,平时家里的掌勺大厨妈妈都闻着香味竖起了大拇指。

      灶台上的锅子冒着蒸汽,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听着,闻着,想象着锅子里头的猪肉和汤汁欢乐的翻滚着,心里都特别特别的平静。

      晚上的时候晓晓自豪的捧着那一晚油光发亮的红烧肉,吃了两大碗饭。最后抱着那碗红烧肉,神气又霸气的说了一句:“我这是,面朝猪肉,春暖花开。”

      带着最真挚的语气和情感。特别的满足。

      (四)

      那之后,晓晓似乎有些改变。

      她又回去读了海子的诗,依旧喜欢诗词里透出来单纯美好的小小幸福。

      她也去念苏东坡的诗词,慢慢体味那种无论在何时都旷达乐观又向上的心境。

      学期过半的时候。

      晓晓同桌突然和前排的男生不再搭理说话,她们能又一起结伴吃午饭了。

      那天霄拉着晓晓的手说:“我失恋了。”

      “啊——”晓晓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她没有经验,但是能看出潘霄好像很难过的模样。

      “下个学期我要去文科班了。” 潘霄说。她们正面对面的坐在食堂里吃着盘子里的东西。晓晓听了就很不舍得。

      “你呢,你学文还是理?你会学文吧,我看你喜欢那些诗词,每次的作文都被老师表扬呢。” 潘霄也希望晓晓能和她一起去文科班,毕竟高中一年,她们两个女孩玩的是最好的,也很亲近。晓晓一直很好相处。平时不说话,很让着人。“其实我自己也不确定呢,我妈妈说选理科的话,我们学校的学生一定竞争不过二中那样的好学校的学生,将来会很辛苦,文科的话竞争没有那么激烈。”

      “不,我要念理科。”晓晓却回答的干脆。

      “因为要像你爸爸那样做科学家?” 潘霄有些失望。

      “不是,我虽然数学不好,但是别的科目都还行。很有挑战呀。”晓晓塞了一块肉进嘴里。笑的挺自恋。

      “晓晓,我觉得你不一样了。” 潘霄看着晓晓的表情,目不转睛。

      “啊,有吗?”

      “变得自信了,好像有光彩了。”

      “怎么会呀,可能是我心态好吧。如果我选文科,我觉得未来好像我能看得到似得。但是选理科,就会有无数种可能。我很想去看看,还迫不及待呢。”

      晓晓低低的笑着。拨了拨有些长了的头发。

      很快就是运动会,晓晓报了班上没有人愿意参加的1500米。

      体育委员特别感激晓晓。晓晓只说如果到时候跑到最后一名大家不许笑话她。

      体育委员拍胸脯保证到时候一定把后勤工作做好。

      于是运动会前一个月,晓晓就开始了每天的训练。

      她每天一早就来学校去操场跑一次1500米,回家之前再去练一次。

      每次跑到后半程的几百米是最痛苦的,觉得肺部都不能呼吸了,全身都疼的要命,手脚好像都不是自己的,怎么摆怎么辛苦。

      但是每到最痛苦的时候,晓晓都会想到曾经的夏晓晓。别的晓晓能做到,他刘晓晓自然也不能掉链子。

      有时候成绩不好,她也不恼。

      想着也没人要求她一定要跑第一,尽力了就好。

      而且她也很享受一个人飞奔在操场上的感觉。

      身边的景物永远是那么一些,脚下是红色的塑胶,白色的分道线,抬起头来偶尔会有男生在中间的球场踢球,再远点的,是市里最好的大学分校区里的食堂建筑。好像,那边的窗前,总有人正驻足往学校这个方向看来。

      傍晚的时候,晓晓偶尔会看看那个灯火通明的食堂幻想一下——将来,自己的大学生活会是怎样。会不会在某一天的傍晚,就站在食堂里,往外张望,外头的中学操场上,有一个扎着短短马尾的姑娘,一圈圈的绕着操场跑着。速度不快,但是步履轻盈,像一只随时会展翅高飞的白鸽……

      运动会的时候,名不见经传的晓晓跑了1500米的亚军。第一名的,是学校的体育特招生。

      晓晓受到了班主任的表扬。

      晓晓很开心。

      (五)

      语文课上,她们学了苏轼的《水调歌头》

      晓晓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说了许多自己对苏轼的看法和敬佩。

      同桌轻叹晓晓好厉害懂好多。年长的语文老师非常满意晓晓的回答。

      高二了。

      晓晓留在了理科班,同桌换成了另一个姑娘。那个姑娘一直都很崇拜晓晓。

      原本的语文课代表去了文科班,现在晓晓是语文课代表了。老师也总喜欢让她起来念诗词。

      语文老师评价她:“没有太多的技巧,但是感情质朴亲切。”

      晓晓的马尾辫也养长了。

      突然有一个早晨,当晓晓站在镜子前扎好头发,拨弄了下刘海,左右看了看自己的发型。

      高高的马尾辫,软软的四六分刘海——怎么觉得——

      好像,不再像曾经的自己了。

      这马尾,明明是曾经夏晓晓经常梳的样式。

      镜子里的姑娘的眼神里的自信和悠然和乐观,也是像是曾经夏晓晓的气质。

      再想一想——

      好像,有人愿意听她朗诵诗了。

      好像,她也在运动会上拿到过名次证明过自己了。

      好像,自己的学习成绩,也好了很多很多……

      好像,她也有了崇拜者……

      “磨蹭什么呢,上学要迟到了。”妈妈在门口催促。

      “妈,我是谁?”晓晓突然愣头愣脑的说了一句。

      “你是晓晓呀。怎么了,穿越的电视剧看多了?我就说那些电视剧都是害人的!”妈妈抱怨了一句就去忙别的了。

      刘晓晓又盯着镜子里的自己,拨弄了下额头前的刘海。

      “妈,晚上我晚点回来,我去剪个头发。”

      “剪头发干什么,好不容易留那么长,很好看。别剪你初中时候那个短发,像个假小子一样。”妈妈着急劝阻。

      “妈,我想再体会一遍头发从齐耳慢慢爬到脊背的过程嘛。”晓晓嘟囔着,给了妈妈一个大笑容,去拿了书包,去上学了。

      一路上,阳光明媚。

      晓晓走到阳光下,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眯起了眼睛,甩甩马尾——

      又是新的一天了,果真,连呼吸都是甜甜的。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