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7、第三章 ...

  •   方鸿渐只觉得新奇,他长到这样大的年纪,所见过听说过的,能跟“间谍”活动搭上边的,不过是战国策三国志,真真正正叫他去接头,不知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真的有这么一股子不知不畏的勇气,反而觉得十分有趣,也不觉得紧张。“那个男人会主动来找我吗?还是我得去找他?我不认识他呀,万一他认错了人,问了别人,会不会暴露?”
      “没事的,你不认识他,他可是认识你。”
      赵辛楣从书柜的抽屉里取出两只德国产的大号防水手电筒,丢炮弹上膛一样丢进去两枚崭新的电池,一只给方鸿渐,一只自己拿着,拧开之后光源直晃眼,笔直稳定,可以照见三十米开外。
      “我们赶快走吧,现在天还黑着,要更加隐蔽些,等到天亮了,就不好说了。快走。”
      “怎么,不洗把脸么?”
      赵辛楣笑了笑,”不洗,这样难得的打扮,洗了干什么呢?这才显现的出,我们是为了保护材料,不管不顾地冲出来的,哪里还顾得上洗脸,最好再歪个眼镜腿,脸上再挂两道彩,最好不过了。”
      “你堂堂赵大主任,就这样蓬头垢面地去上班,不怕人笑话?”
      “蓬头垢面就怕人笑话?国家都要没了,我这个外务部的办公室主任害怕谁来笑话,还能有更大的笑话么?”
      赵辛楣笑得尖锐,拧开电筒在头前走,方鸿渐在后面跟着,赵辛楣紧紧夹着装着文件的公文包。两人起先还隔着点距离,渐渐地就变成并肩而行,不久之后又变成相互搀扶,地面上四散的瓦砾使城市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废墟,他们就在废墟上艰难地前行着,街面上徘徊者无家可归的群众们,他们的房子已经被炸倒或者烧毁,不时听到呼天抢地的声音,那是在哀泣他们失去的亲人,或者听见又响起的巨大的倒塌声,翻找声,他们正尽其所能,从废墟中扒出一切还有利用价值的物品。
      跌跌撞撞走到将近七点钟的时候,发现起了大雾,跟硝烟弥散在一起,道路人群都分辨不清楚,两个人走到离外务部还有两条街的地方,赵辛楣先行,方鸿渐要去找那个开着豆腐花摊的男子,若说先前还有些好奇激动,现在确实有点害怕了,虽然知道,这样兵荒马乱的时候,全城都乱成一团,哪里还会有什么秘密警察来逮捕,只是他还不清楚,赵辛楣要他把这一份不知所云的东西到底交给谁,而对方是否明白这一片苦心,赵辛楣是为了什么要颠倒着装绝密文件,这些都叫他百思不得其解。
      “你快一些,我在外务部门前等你,我们一起过去。”
      赵辛楣擦过方鸿渐身边,轻轻地丢下一句话,举着电筒走了,方鸿渐被留下一个人,心中愈发惴惴然,然而已经答应了,此时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街上人声杂乱,他倒是不怕暴露,也没有什么好暴露的,他不过蓬头垢面,血污满脸的更是大有人在,他按照赵辛楣所说的,去找那家买豆腐花的店面,谁知到竟然还不曾关张,反而开的热火朝天,许多没有去处的难民,一窝蜂地涌在卖豆腐花的搭的棚子里,老板正用力地搅和着一锅汤汤水水,因为聚集的难民都是老街坊,此时别人家里墙倒屋翻没吃没喝,他这铺子没受什么大损失,反倒是要方便些,干脆给街坊们煮点粥吃。方鸿渐看见混进人群中并没有什么大障碍,但是要张口要债倒是犯了难,这个时候向老板要债,多半会被围拢的人们打上个半死,正在踌躇犹豫,人群中走出来一个小个子的中年人,瘦小精干,一口川话,方鸿渐听不大明白,但大概还是懂,他大着胆子照着赵辛楣交代的回答了,那汉子果然掏出一包烟来,他接过来赶快将那一根烟卷塞了进去,狠狠地摔在那男人怀里,又假装呵骂了几句,转身离开了,心一直碰碰地跳。他想,该不会找错接头的人了吧,不,不会有这样巧的事情……难道是有人设的圈套,自己不能害了辛楣,越想越怕,但是脚上的步子却没有停,等到他后怕得想折返回去看看,隔着雾气一回头,影影绰绰地看到,人群中早就没有那个汉子的影子了。他一跺脚,后悔没有早点回头看看,只能在心中祈祷千万别找错了人,若是真错了,那么情报没用暂且不提,只希望不要败露,就是大功一件了。
      他快步往前赶,走过一条街,发现赵辛楣正在街对面等着他,手里举着那只手电筒,对于他来说,就好像是指路的灯塔,他小跑着过去,“辛楣,叫你久等了。”
      “没关系,总归是得等你一起走,办妥了吗?”
      方鸿渐有些踌躇,“我摸不准,我不认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那你给我讲讲他的相貌。”
      方鸿渐一向自诩过目不忘,此时想描述那男子的长相,一张嘴却发现自己词穷了,他只记得那男人是中等身材,精瘦有力,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那汉子生了怎样的一副眉目在脸上,若说一点也想不起来,那倒也是不可能,但总好像隔了一层雾似的,在用语言表述出来,好像就隔得更远,更加分辨不出来了。
      赵辛楣看方鸿渐光张口却说不出话来,“你放心,若是这样,那就肯定没错了。其实你并不适合做这个行当,你的外貌太出众,气质也好,言谈更是有特点,别人一见你,就忘不掉的,也好分辨。但这也是个好处,往往最引人瞩目的,反倒不会叫人起疑心,所谓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在两个极端上,都好办事。”
      两人走到外务部门前,发现此时的外务部几乎是人声鼎沸,走进办公楼,就看见许多平常难得一见的各个处室的主任们,各个部门的大佬们,悉数在此,从来没有聚得这样齐过,很多人也不曾来的这样早过,径直走过办公楼到后院,发现里面填满了灾民,因为外务部的食堂并没有受到影响,所以紧急征用,作为难民们的遮风避雨之所,真真是人多手杂,男女老幼,济济一堂,小孩儿哭闹,老头儿咳嗽,不一而足,完全是菜市场的光景,外务部是个清贵衙门,从来都没有像这样子的热闹过。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7章 第三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