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庭晏初进府 ...
-
平时都是四少爷身边最得力的弈棋跟着去孚颢阁听祝先生讲课,薯儿只是一早起来收拾少爷的书桌打叠着请安的衣裳,暖着待饮的茶汤待少爷回来。这一日却不同以往巳时三刻散学,早上向夫人请安后就回来说今天要在泓安堂待客,暂停学一日。内宅薯儿是去不了的,就跟着弈棋在前院跟护院们练把式。听护院们讲,原来一早接到府上大姑奶奶的信,今日就到京城了,午时前就可进府。
大姑奶奶回府的事是一个月前就知道了的,但原说是十日后不知怎么这么突然就回来了。说起大姑奶奶,基本侯府每个人都有一把把的故事可同大家分享。侯府本身规矩大,老夫人讲究尤其多。姑娘们吃饭时手肘拐的多了些,老夫人眼睛就横过去了。府里几位小姐都肃容敛衽的,唯独这位大小姐特殊,说话爽利,声高笑多。但也许是当年大小姐幼年在宫里生活了几年,后来想管都管不住了,一个不高兴就进宫陪太后娘娘去了。后来也是太后娘娘御点了承平六年的探花郎庭函复为婿风光出嫁,之后随丈夫至湖州光岚县任知县,后又升至江州知州,浙江盐税司。因母亲不待见,大姑奶奶气性也大,随丈夫赴任后多年除了四时八节派人送礼外,倒从未回过京,甚至书信都少。直到五年前有了长子庭晏后才多了书信往来,但人还是今日第一次见。
薯儿原想今天不听四少爷差遣可以回家看看阿嬷,可和生哥说今天有客到兴许有送信跑腿叫外卖的差事,谁都不能请假。薯儿只好跟着护院在院子里站桩。虽然仓促回来,大姑奶奶的排场也够大,前后十车车马就赶着进了府里。说是还有更多东西已经先送到隔壁宅子了,这些只是给家里人带的土产。薯儿跟着护院一车车卸货的时候,大姑奶奶已经领着粉妆玉琢的孩子进了正厅。
“母亲在上,不孝女离家多年今日携幼子进京与家人同祝中秋团圆。”大小姐裴云低头拜倒,旁边小子也紧随母亲向祖父祖母磕头。平时严肃的老夫人此时也不禁动容:“云娘啊,快起来吧,这是晏哥儿吧,快上来给祖母看看。”
“祖母在上,孙儿庭晏向祖母磕头。”庭晏规规矩矩的行过礼后,才迈着小短腿靠近老夫人身边。老夫人一生最重礼仪,看这孩子年纪虽小就懂礼知法更是疼爱。忍不住拉着他的小胖手,指着众人一一介绍。
“这是你大舅母”庭晏赶忙拜倒,站起来时一脸慈爱的大舅母已然牵过他另一只手,不住口的夸奖他年纪小小竟如此规矩。
“哪里劳动娘领他,还是媳妇来吧”说着将身边的男孩推出来道:“这是你大表哥,以后称他鸾表哥就好。”高他一头的男孩已然执兄弟礼,向他问候。庭晏也忙施礼,相认。这位鸾表哥是大舅舅的独子,也是侯府将来的世子。鸾表哥态度和善,竟完全不似庭晏以为的那般不好接触。
而之后引荐的是另一男孩,比鸾表哥略矮。不用大舅母介绍,庭晏即稳稳的行礼道:“这位定是峰表哥了,晏儿见过峰表哥。”松峰的身世母亲略微讲过,几年前家里二表哥和三表哥接连夭折时,祖父的一个老部下恰好过世留下一子无人照看便做主收进府里做了家里的四少爷。听庭晏不待人说便说出自己的名号来,心下了然。疏离的道:“晏表弟客气了。”
老夫人留罢午饭后,让两位少爷带庭晏出去熟悉熟悉环境。不在了老夫人身边,大少爷也活泛了些,肩膀也不似刚才挺拔了。松峰已然站住施礼道:“父亲还留了功课,恕愚兄少陪了。”庭晏目送松峰不待人答即转身而去的背影有点目瞪口呆,旁边已然听到鸾表哥的一声嗤笑,“晏表弟不必置气,四弟一直如此。他其实人很热心的。如晏表弟不嫌弃,愚兄愿陪晏表弟四处走走。”
三少年正怀心事各行各路的时候,却不知祖母房中大人们已经泪意涟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