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六位帝皇丸的悲喜人生 ...


  •   先强调一下,我使用这个题目可没有给药*厂打广*告的意图。之所以使用它,是因为它贴切,它符合,它抢眼。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只有两位皇帝能用上“六位帝皇丸”的称号。

      他们是一对兄弟,他们来自于“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的盛世大唐,他们虽然贵为皇帝,却命运多舛,更重要的是他们近亲之人也多为皇帝,还都是大Boss级的皇帝,导致他们这两位难兄难弟被压在下面压的很惨。

      当然我的话也不全对,因为两人之下还压了个更悲催的,只当了不到一个月皇帝就被废的唐恭宗李重茂,这样一来,有人垫底的话,这两位难兄难弟估计要心里好受些。

      好了,说到现在,估计大家已经猜出荣获“六位帝皇丸”称号的两兄弟是谁了!没错,他们就是唐中宗李显,及唐睿宗李旦。

      这两位仁兄当皇帝时间不长,政绩也没突出的地方,可在某种程度上,两人这个皇帝当的是相当的牛X。怎么说呢!以唐中宗李显为例,他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母亲是大名鼎鼎的唯一女皇帝武则天,弟弟是唐睿宗李旦,儿子是当了不到一个月皇帝的恭宗李重茂,侄子是开创另一大唐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一个,二个,三个……,带他自己,满打满算正好六个,所以美其名曰“六位帝皇丸”。

      当然,按照以上理论,这六位皇帝任何一位都可称为“六位帝皇丸”,为什么我只挑出李显、李旦两人呢?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如果我们将六位皇帝分为上中下三层,按照长幼有序划分,我们可以发现,这三层正好平分了六人。

      第一层是祖辈的:唐高宗李治与武周皇帝武则天。

      第二层是父辈的:唐中宗李显与唐睿宗李旦。

      第三层是子辈的:唐恭宗李重茂与唐玄宗李隆基。

      这样一排列,大家一目了然了吧!这两位绝逼只起了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说法可不是我胡说八道,正史野史可以为我作证。

      先说唐高宗李治。他是太宗李世民的嫡三子,本不应该成为下任皇帝,奈何这货运气太好。原太子李承乾,也就是李治的嫡亲大哥于贞观十七年莫明其妙的造反,被太宗罢黜皇储之位。其实,据史书记载,这位承乾小朋友刚被立为太子时,才八岁,长的唇红齿白、聪明可爱,太宗极喜欢他,所以早早将他立为太子。贞观九年,太宗为父守孝,太子李承乾第一次掌管朝政,表现的非常好,大家都夸他:颇识大体,颇能听断。太宗对他的表现也非常认可。可惜,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知哪一点出了问题,李承乾竟然从直男变成弯*男,从十佳青年变成阴毒小人,变化之大,令人惊叹:时间真是把杀猪刀啊!

      据史料分析,李承乾突发性“变*态”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有腿疾,走起路来不良于行。本身不是什么大问题,又不是高位截瘫或是长短腿,关键是这货生下来就是皇子皇孙,自尊心太强,他认为腿瘸这个毛病有损他高大威猛的形象,自卑之下,心就开始“变*态”了。其实,承乾同学根本没必要这么夸张,不就是行走不便吗,看看西晋的第二位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大脑迟钝、懦弱无能还敢当皇帝呢,他伤的是腿又不是头,有什么可自卑的。只能说,太宗皇帝平时只顾关注孩子的学识和能力,而忽视了心理上的引导才导致自家孩子心里不健康。我们要引以为鉴!

      二是太宗之妻长孙皇后生有三个儿子,也就是说有资格继承皇位除了李承乾,还有他的两位弟弟。三弟李治年纪较小,竞争力不强,可以放在一边。李承乾的嫡亲二弟李泰才是他最有利的竞争对象。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是太宗最喜爱的皇子,也正因为有太宗的宠爱,太宗的纵容,李泰的心才渐渐野了起来。在弟弟的强大攻势下,李承乾越发急迫暴躁,最终联合皇叔及几位大臣于贞观十七年发动政变。

      唉,要我说,第二个原因还是李同学心理不过关的缘故。你看看后世的雍正皇帝,上有最受皇宠的太子,军功无数的大哥,文人称赞的三哥,下有百官拥护的八弟,母亲支持的十四弟,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人家还是杀出一条血路,将哥哥弟弟们圈的圈,杀的杀,夺得了最后的大奖——皇位一枚。要是把小脆弱李同学和大坚强胤禛同学调换一下位置,不说发动政变了,估计李同学早就崩溃自杀了。

      李承乾太子之位因谋*反被废后,太宗李世民终于认识到溺爱孩子,不公平对待每一位孩子的错误,于是倒霉催的李泰在这种情况下,也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前面二个哥哥因各种原因被炮灰后,太宗最后的嫡子李治登上了皇位。看,我没说错吧,李治能当上皇帝完全是他运气好。不过,运气这种东西,很奇妙的,总有用尽的时候,除非,你是主角!!!

      个人认为,李治的厄运起步于见到武则天那一刻。至于他怎么倒霉,鉴于后面还要详说武周皇帝武则天的事迹,两者之间有重合,所以我就放到后面再说。

      唐高宗李治这个人本性仁慈、低调、简朴,没有一些皇帝的怪癖,比如大兴土木、寻求长生不老等等,但还是有一个天下男人都有的通病——好*色。

      我所说的好*色,不是指他见到美女就走不动路,非把后宫所有房间填满才好。而是指他喜欢偷*情以及“兔子就吃窝边草”。

      他曾勾*搭过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武顺,也勾*搭过武顺的女儿,也就是武则天的外甥女贺兰氏。唉,夫妻这么久,难道李治就不知道妻子武则天的醋性吗!想当初只因为他想起争宠失败的萧淑妃,武则天就命人将萧淑妃杖毙。好歹萧淑妃还是李治的妃嫔啊,她都敢这么做。更别说自己的姐姐、外甥女了。武则天那么自尊自强,李治的做法不是明摆着打武则天的脸吗!果然,没过多久,贺兰氏就被武则天毒杀,而韩国夫人武顺也在两年后去世。至于她的死是不是武则天所致,还真不好说。

      说完了李治,咱们开始说武则天。

      武曌这个女人是我从小的偶像,是吾辈女子之楷模啊!以前曾佩服过吕雉、佩服过孝庄文,当然也佩服过武曌,后来长大了才发现比起武曌,吕雉、孝庄文之流的真是弱爆了。

      最起码吕雉和孝庄文就没想过自己当皇帝。不说孝庄文,因为清朝是所有朝代中皇权最集中的一个朝代,也是对后宫女子要求最严苛的一个朝代,孝庄文做不到自立为帝,一来有时代局限性;二来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做到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咱们可以理解。但是对于吕雉,我就一直不能理解了,明明汉朝是个不亚于唐朝的开放朝代,明明刘邦宠妾灭妻,不顾同甘共苦的情分,明明吕雉有那个能力掌控朝政大臣,为什么她非要死守着从皇后到太后的顺序呢!假如武则天遇到这种男人,这种局面,估计不等刘邦病逝,她先给刘邦发盒饭了,岂容一个歌姬依靠男人的宠爱骑到她的头上。所以说孝庄文不如武则天,吕雉更不能与武则天相比。

      本文并不是武则天的奋斗史,所以对于武则天前期是如何的艰难,如何的奋进,我在这就不多说了。我直接将话题与前文联系,说一下为什么我觉的李治遇到武则天就是厄运的开始。

      武则天曾是太宗的才人,也是李治的半个长辈,14岁入宫,曾得过一段时间的宠爱,奈何时间不长就沉寂在庞大的美女群中。这一沉寂就是十二年,十二年啊,人生能有几个十二年,再加上她没有子女,根据当时的规定,在太宗死后,她定要被送入寺庙出家为皇帝祈福。换一个女人估计早在失宠的时候就绝望的认命了,可武则天不,。她趁着为太宗侍疾的时候勾引了后来的高宗李治。目的是为了什么,大家用脚趾头都能想到,那时候李治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下任皇帝,除非他突然嗝屁了,否则绝不会换人去做。那年她才二十六岁,虽不是花季少女,但没有一个女人愿意就此独卧青灯古佛旁。为了后半生的幸福,武则天不得不孤掷一注。正好,她具有其他女人所没有的两种东西最后助她得偿所愿。这两种东西一个是高瞻远瞩的眼光;一个是敢作敢为的性格。

      提前投资下任皇帝,在他心底留下对自己的美好回忆,这是武则天为自己留下的后路。我发誓,有这种想法绝对不止武则天一个女人,太宗后期新进不少美女,个个如花似玉、青春年华,她们岂会愿意为一个老头子守孝。可惜,古代最重视纲常伦理,所以她们敢想却不敢做。

      这时候武则天如孙猴子从石头里蹦出来那样非常突兀的腾空出世,只借着几次侍疾的机会就将李治的目光吸引了过来。对此,我很纳闷,照这样看,武则天的魅力应该不低啊,怎么就被太宗冷落了十二年之久,是因为父子俩的口味不同,还是武则天不想服侍老头子而故意为之?就武则天的性格来看,第二种理由绝对不成立,那么就是口味问题了。

      从太宗的嫡妻长孙皇后,以及后期最宠的宠妃徐惠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太宗喜欢的是那种温柔娴淑、才气横溢的贤良女子,武则天的性子太强,所以在太宗面前并不讨好。与老子不同的是,也许是长孙皇后的孩子太多,她又是皇后,天天需管理一大堆宫务,忽视了对李治的关心,导致这位小皇子急缺母爱,急喜欢依靠比自己强势的女人,所以武则天能进入他的眼睛,我完全没有意外。

      后来又发生什么事,造成武则天从太宗后宫一跃到高宗后宫呢!这要归功于女人的斗争与嫉妒。

      事情是这样的,身为皇帝,不可能只喜欢一个女人,所以即便武则天入感业寺后,李治仍对她念念不忘,但也不妨碍他宠幸自己的另位妃嫔——萧淑妃。

      萧淑妃一得宠,王皇后坐不住了,她知道自己性格死板,不讨人喜欢,再加上她又没有儿子傍身,总怕皇后的位置被萧狐狸精给夺了。也不知脑子哪根筋不对,她想起了跟丈夫有一腿的武才人。

      武则天曾是李治的半个长辈,王皇后选择她最根本的原因是想着她好掌控,毕竟辈分在那里放着,量武则天也不敢跟她抢皇后的位置。谁知,偏偏就是这个不喜欢按常理出牌的女人最后抢了她最在乎的职位。只能说王皇后考虑事情不周全,敢在太宗时期就勾引下任皇帝的女人,又怎会在乎伦理纲常。

      果然,武则天回宫不久就整垮了萧淑妃,接着是紧跟其后的王皇后,最后谋得了皇后的位置。说实话,李治后期患有眼疾,武则天确实帮他良多,但是,不可否则,自从武则天进入李治的后宫后,李治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首先是最喜欢的萧淑妃被废了;接着是自己的女儿死了,这个女儿指的是武则天的长女,大家都知道她是怎么死的;最后是原配王皇后。这三位只是第一轮的牺牲品。

      第二轮牺牲品是诸位大臣。当初李治想立武则天为皇后遭到不少大臣反对。其实这些大臣反对才是正常的,毕竟武则天有个并不光彩的前身份。因此,当武则天历经艰难险阻成为皇后后,开始进行一系列反击。褚遂良、韩瑗、来济等被罢黜,高宗李治的亲舅舅长孙无忌竟然被除掉。假如长孙皇后知道自己的儿子是这种“有了媳妇忘了娘”的货色,估计要生出一种“是不是把胎盘”养大的想法。

      至于第三轮牺牲品应该是李治的子女们了,这里的子女不但包括非武生子女还包括武生子女。

      挠头,大家应该能看懂这句话吧!

      第一个被祸害的为李治的长子李忠,母亲是个不出名的刘姓小宫人,他因是长子,曾被立为太子,奈何武后上位后,为了给武后的儿子李弘腾位置,没当了几年太子的李忠就被废黜了太子的位置,话说,他的境遇比李承乾还不如啊!

      第二个被祸害的是李治的三子李上金,史料中明说了因为武则天讨厌他的母亲,所以下面的人闻轩而知雅意,随便找了个罪名削去了他的官职和封邑。后来,也不知他怎么又惹着武系的人,被武承嗣诬告谋反而自杀。

      第三个被祸害的是李治的四子李素节,生母是与武则天有隙的萧淑妃。不用说了,只因为武则天讨厌李上金的母亲,就把李上金整的很惨,李素节的母亲还跟武则天争过宠呢,武后能饶的了他吗!李素节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当听说王皇后及生母萧淑妃被武则天整死后,他不但不敢放言报仇,还吓的写了一篇《忠孝论》来表达自己的心意。他本想拍武后的马屁,谁知没拍成,拍到了武后的马腿,马腿一扬,好吗,不但扬了一头一脸的灰,连命都被踢没了。他是被缢死的,身为一名皇子,竟然被活活的勒死,李素节童鞋比自己的三哥李上金还悲催。

      第四个被祸害的是李治的六子李贤,生母是武则天。对,大家没看错,李贤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绝对没有抱养的可能。李贤其实很倒霉,也不知为什么自从他哥哥李弘暴毙,他接任太子一职后,武后就对他极为不喜。还派人送了《少阳正范》、《孝子传》等书籍,借此来暗示李贤不孝顺。李贤自是吓的不轻,因为他哥哥李弘死的太突然,很多人猜测是武后毒死了他。李贤也怀疑这一点啊,想自己的母亲是多牛13样的人物,本是太宗后宫里的一个小小才人,凭自己的努力,斗皇后、斗宠妃、斗朝臣,竟然闯出了一片由鲜血铺成的道路。被这种大神级人物警告,即便是自己的母亲,李贤也是恐慌不已。可惜,再恐慌,再害怕也避免不了最后的悲惨结局。表面看李贤被废最后被逼死,是因为他涉嫌谋反,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权力斗争的原因。李贤倒霉就倒在他的母亲是武则天,是一个把权利看的比儿子还重的女政治家。

      第五个被祸害的是李治的七子李显、八子李旦,鉴于这二人在后面我会详细说明,因此,在这里就暂时不多说了。

      说完被祸害的儿子,下面就是被祸害的女儿了。

      先说非武生女,高宗李治一生只有四个女儿,两个是萧淑妃生的,两个是武则天生的。嘿嘿!只要看到“萧淑妃”这三个字,结局不用想了,肯定很苦逼。这一点我没有瞎说。两位公主长到二十多了还没嫁出去。当时社会可不能跟现在社会相比,现在的剩女们那个不是到了三十以上才着急。那时女子只要超过二十还没嫁人,得了,这辈子估计就嫁不出去了。两位公主被囚禁在宫中急的不轻,却毫无办法,因为皇宫如今已是武后的天下。最后还是武后长子李弘怜惜姐姐,才说服母亲将她们嫁了出去。

      两位公主不幸的是为萧淑妃所生,幸运的是她们是女儿身。看高宗李治那么多儿子,几乎全被武后祸害过来完,就连武后的亲生女儿也是如此。只为了扳倒皇后,还只是昭仪的武则天生生掐死了自己刚出生的女儿来达到目的。哪怕是她最宠爱的小女儿太平公主,一生的婚姻幸福也掌握在武后的手中。

      好了,说到现在,大家算一算,李治共有八子四女,都被武后祸害几个?一二三四五六七……算来算去,一生平安无事基本没有,包括李治的后妃,包括李家的其他皇亲国戚,包括与武后对立的人……武则天真算的是李治一生的劫数了。改编一句广告语:自从有了她,妻也死了,妃也废了,就连儿子女儿也遭罪了!我前面说认识武则天是李治厄运的开始,没说错吧!

      终于说到六位帝皇丸的本人了,洋洋洒洒几千字,我还真不容易啊!

      李显这个皇帝很苦逼,苦逼到熬死了前两个哥哥,好不容易当上皇帝,可还不到36天,就被自己的母亲赶下了台。战战兢兢的生活了被流放软禁的14年后,好不容易又当上皇帝,可还没几年,又被自己曾经同甘共苦的妻子毒死。唉,他这一生可完全是套“杯具”套装啊,而造成他一生悲剧的罪魁祸首就是权力。

      也许是母亲太强势的缘故,中宗李显比他的父亲高宗李治更懦弱无能,一辈子没什么大作为,得过且过。好歹李治还整出个“永徽之治”,到了李显这里只剩下一辈子的笑话了。

      中宗李显在被软禁的14年里,只妃子韦氏陪在他的身边安慰他,陪他度过那艰难的日日夜夜,所以李显曾对韦氏说,只要他重登皇位,就一定满足她的所有愿望。

      人心是最善变的东西,待李显重登皇位后,李显没忘记誓言,韦氏却变了。她勾结武三思专擅朝政,纵容其兄掌控实权,协同其女卖官鬻爵,还大肆修建寺庙道观,同时YL后宫,给真心真意对她的丈夫戴绿*帽子。最后为了权势,为了成为武后第二,竟下毒毒死了丈夫李显。景龙710年,中宗李显可悲可叹的一生终于走到尽头。他这一辈子的苦难皆来自于家人,来自于权势,假如一开始他能自主选择的话,我想他未必愿意托生在李氏皇族中。

      同李显命运差不多的还有他的弟弟睿宗李旦。李旦虽也被屡次夺取皇位,但好歹他比较聪明,知道该什么时候主动去让,这样一来,命算是抱住了,苦难也没受多少,他的一生倒也和顺平安。

      中宗李显第一次当上皇帝时明显很骄傲,很自我,很激动,皇帝的身份简直太亮眼了有木有啊!亮瞎了他十二氪金的狗眼啊有木有!所以他盲目的忘了他的老娘是谁?忘了不管前朝后宫的真正主人是谁?他毛还没褪干净呢,竟然就想拉个独属于自己的小班子。野心勃勃的武则天会答应吗?叱,问这话的人白痴到活该拉出去五马分尸啊!武则天要是自甘做幕后太后,她就不是大名鼎鼎的则天皇帝了,而是吕雉、孝庄文、甄嬛之流的人物。(好像混进去奇怪的东西了!!!)李显这么一猖狂,好吗,只当了36天的皇帝就被废了。

      武则天头脑一热将李显废成庐陵王后,才发现不行啊,自己还没做好完全的准备呢!怎么办,国又不能一日无君,所以武则天只能把最后一个儿子提溜出来,先占个位置,然后再为自己的登基做准备。也许是有哥哥的前车之鉴,睿宗李旦明显聪明很多,武则天让他当傀儡他就当,连傀儡也不让当了,他就识趣的让。于是乎,皇帝的职位虽然没了,但命是保住了。此乃李旦的第一让。

      第二让是武则天因某些原因将原中宗李显从房龄这个地方又招了回来,李旦寻思,母亲做任何事必有她的道理,所以他称病数日,趁此将皇位又让给了哥哥李显。从表面看李旦很正直很正派,知道哥哥一回来,按照长幼的顺序就该他当皇帝。其实李旦还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他的谦让既能让武则天顺理成章的重立中宗,给武则天留下听话好掌控的印象,又将自己从明处转到了暗处。便于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建立属于自己的班底,还间接的保护了全家人。正是李旦聪明的第二让,才使他在中宗复辟后的政治漩涡中,虽屡屡被猜忌却安然无事的活到他再次当皇帝的那一天。看来,想要成大事者,不但要有运气,能抓住机遇,有真本事,还要参悟透一个“忍”字。

      至于这第三让,倒有些不情愿的意味。中宗去世后,由中宗的儿子少帝李重茂当上下任皇帝。可惜这时的朝政被韦后、太平公主及安乐公主搅的一团糟。李重茂只当了不到一个月的皇帝就被太平公主赶下了台,这时,又需要一个年长能坐镇的老辈子镇住局势,如此一来,睿宗李旦再次上位。

      李旦心想,好吗,推让了这么多次老子终于能顺顺利利的做皇帝了吧!谁知,就在他志满意得的时候,他的三子李隆基腾空出世了。其实,“腾空出世”只是个不恰当的形容词。李旦能再次登上皇位,少不了他这位能干儿子的帮助,所以李旦当上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封李隆基为太子。奈何,李隆基人家也是有野心的,苦心巴拉的帮老子赢得皇位是为什么,还不是自己想当皇帝,又怎会愿意老子白白享受胜利的果实,压在他的头上。于是乎,在各方面的压力下,李旦再次“自愿”的让出了皇位。此乃第三让。

      这三让基本涵盖了李旦的一生,看似比自己的哥哥李显好很多,其实不然。武则天身边曾有一个宠信的户婢韦团儿,看中了不得志的李旦,想勾搭他。可是李旦已经被母亲吓破了胆,母亲身边的人他怎敢近乎,于是断然拒绝。女孩子脸皮薄,遭李旦拒绝的韦团儿恼羞成怒,捏造事实诬陷李旦的妻子刘氏,妃子窦氏用巫蛊诅咒武后。某天,武则天将两人叫到皇宫面见后,两人再也没回来。等到李旦登基后,发现连妻子妾侍的尸体都找不到了。正应了那句老话:落魄的凤凰不如鸡。连一个小小的户婢都敢随意摆治李旦一家,由此可见武则天统治时期,这些真正的李氏子孙过的有多悲惨。

      说到悲惨,其实六位皇帝中,李显、李旦只能排到中低层,真正垫底的应是李显的儿子,既后来的少帝李重茂。他只当了二十多天的傀儡皇帝就被赶下台,最后还因这几天的皇帝失去性命。史书上虽说李重茂的死是因为受到哥哥李重福造反牵连所致,但是往深处想想,李重福造反,李重茂既没有附和也没有参与,关他什么事儿啊!只不过是李重茂曾当过皇帝,有当皇帝的资格,才因起李隆基的忌惮罢了!

      李重茂不是重点,其实就照他只当了不到一个月的皇帝经历,还真没什么好说的。把他拉出来也不过是凑这“六位”之数罢了。最后要说的重点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唐玄宗李隆基。

      不少人认为唐睿宗李旦谦让的好啊,正是由于他的谦让,才令玄宗尽早的结束混乱的朝政,使唐朝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太平盛世时期。但是,我却觉的把唐玄宗的功劳全部夸大未免有些过分。

      是,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但在后期他抢夺儿媳,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杨国忠、李林甫等,再加上错误重用了安禄山等佞臣,原本称为唐朝最鼎盛的时期落了个昙花一现,只是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大唐再次混乱起来。不但人民遭受战乱之苦,大唐也从此步入衰败期。

      更令人说不出口的是唐玄宗李隆基还是“爬灰”的代表人物。想起唐太宗曾纳自己的弟媳为妃,唐高宗在父亲病重期间勾搭姨娘,又想纳小姨子、外甥女为妃,我不得不感叹一句话:基因是多么强大的一种生物啊!

      为了不片面的形容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我也只能用一个词代替:瑕不掩瑜。

      至此,六位皇帝我全部简要的介绍了一遍,虽然不全面,但也多少让大家明白了我的意思:高贵的身份虽然能带来财富与权势,但同时它也会带走亲情与一颗纯粹的心,正如那句古语: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你得到了一样的同时会失去另外一样,所以知足吧!同志们。也许你现在的生活才是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