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初识 ...

  •   这世上,不是所有的情绪都能说出来的,所以我要写下它。

      比如说,我和我老爸的爱情。

      这件事要从上海六年前的那个夏天说起,那年我刚刚上大三。我学的是新闻学专业,那时候离毕业还有两年。

      那时候的专业课真不少,但我从来都不是好学的学生,每次上课都踩着铃声才走进去,看到哪里有空位子就灰溜溜地坐下去。不敢看老师的眼神,我怕看到别人的责备和无奈。

      第一周的课对我来说充满了新鲜感,看看每一个没见过的老师,在背后对他们品头论足是我们女生不变的嗜好。那天是周三,下午要上一门叫做“财经新闻写作”的课,光听听这名字就觉得有够无聊。于是我就和一帮同学猜想着那个老师会是个带着笨重眼镜,头发少少的学者模样。

      依旧是迟迟进教室,同学们都很贼,把后面的位子都占了去,只剩下第一排这种没遮没挡的位置。我坐在中间,我左边坐着小倩,右边坐着小安,我喜欢这样叫她们,显得亲切一点。上课铃响了,老师进来扫了第一排的我们仨,目光到扫到我这的时候,似乎停了那么两秒,我不知道是不是我走神,但就是有那么一瞬间我感觉他多看了我一眼。

      上课我依旧有一搭没一搭地和闺蜜们讨论老师,他姓陈,叫陈文青,看起来并不像我们之前想象的那个样子,他带着一副金属边框的眼镜,头发不长不短,一副斯斯文文的样子,感觉跟他的名字很像。

      文青,文艺青年。我心里这样想。

      因为坐在第一排,有时也不得不听课。仔细听听发现这课也并不无聊,虽说是写作课,但并没有很多枯燥的文本分析和练笔,基本上上课的时间都是他在讲。大多是他曾在媒体工作时候的案例,要不然就是在茶余饭后听来的闲谈。我第一次觉得财经新闻竟然也可以这样讲。

      这课一周两次,分别在周三和周五的下午。由于他讲的课总是以案例为主,所以一点儿也不枯燥,哪怕是一件普通的小事也可以被他描写得一场生动。他经常跟我们说他小时候在农村的生活,赶着拉爬犁的牛来回耕地,牛百无聊赖地甩着尾巴,驱赶着站在夏天尾巴上的飞蝇,而他,也一脚深一脚浅地踩在泥土地里往前走。他上课从不跑题,哪怕是讲他过去的经历,儿时的回忆,最后也总能从中间总结出写新闻的经验,在他眼里,似乎所有事情都存在着点因果关系。有时候绕来绕去,又回到了原点,他说,人和事情都一样。

      通常一门课,第一次来上的人最多,大家都想听听给分的原则和最后考核的形式,但渐渐的就会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在就要进入冬天的季节。但这个课似乎很反常,人非但没有减少,总体的位置还不断前移,我们也开始加入抢座位的行列,和闺蜜们一起,为了能坐到第一排的座位,我们得提前半小时出发去教室。

      陈老师总能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惊喜,当然,这惊喜指的是在我们对他的认识方面。他上课的时候说得最多的句型就是,“有一次吃饭的时候,饭桌上某某某跟我们说……”,又或者是“某某某局的领导跟我关系很好,他跟我说……”。原来他并不像看起来的那样是个文青,他的社会关系极为复杂,这为教授这个身份戴上了一圈神秘的光环,学生们似乎都很喜欢他,我也不例外。

      但那时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和他会发生这样的一段故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