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燃烧 ...
-
那是一个蛹。一个挂在大树树干上的蛹。
不知道挂在那儿多久了,接受着每日里的日晒雨淋。它很渺小,它却成了这个小故事的主角。
有主角自然就要有配角,那些被称为围观的群众。在群众的眼里,破蛹而出的将是一只美丽的蝴蝶,他们,已为它定了性。偶尔的时候,这些故事中的配角会抬起头,看一看那挂着的蛹,为这一出没有语言的剧目配上一些解说。“今天下雨了呀”“哎呦,刮大风了”“天开始热起来了”……“蛹好像要破了,蝴蝶要出来了”
然后终于有一天,它破蛹而出。
先出来的是翅膀,之后才是全身。有几个在树下避雨的群众看到了这一幕。他们有些失望。随后,“嘁,不是蝴蝶。”……
它疑惑了。不是么?难道它不叫蝴蝶么?在它还是一个蛹的时候。它就隐约听到了这个名词,称为蝴蝶的生物,一种美丽的化身。结果现在,在它饱含兴奋准备向那些声音展示自己的时候,他们又十分一致的否定了,提醒它,它只不过是种丑陋的生物,只有类似的外形,却没有同样在外的美名。它,只是一种普通的长着丑陋翅膀并且拥有同样丑陋外形的,普通的蛾子。(==所以在这里大家就要注意了,胎教也是一个相当强大的存在啊。)
之后的故事?之后,不再有人会特意抬头看一眼那个曾经被关注的蛹了,当然,它也不再需要有人刻意的关注了,它已不是那挂在树上的疑似蝶蛹,它现在,不过是一只渺小的蛾子,并且是一只已经破茧而出的蛾子,它没有理由再呆在这里,霸占住这可能将成为一只真正蝴蝶的蛹的栖息地的小小一隅。好吧,甚至我们都不能称它为“一隅”,因为一个蛹所占据的位置,哪有“角落”那么大?
它漫无目的的飞着,飞着。它无事可做,也无处可去。在它原本的设想中,它,做为一只被人期待的美丽“蝴蝶”,起码还有一个用处,就是供人欣赏。可现在,什么也没法做。起码不会有人喜欢在茶余饭后去评赏一只蛾子吧。
难道生为一只蛾子,就没有它的一点价值了?这个么,在笔者的设定中,主角就是一只蛾子,真的只是一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微小生物,它不可能变身,不可能去整容,注定这样一副容貌直到死去。没错,它会死。
蛾子飞啊飞啊,偶尔在叶片、墙缝上休憩片刻,然后就是再次漫无目的的旅行。很单一也很无聊,也许,它就会这样一直飞到它短暂生命的终结。
现实中很多渺小的人物都会遇到他人生的转折,这,称为机遇。现在,蛾子也有了它的机遇。
那是一个燃烧的火堆。大多数时候,大多数动物,包括美丽的蝴蝶,它们对火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往往对其敬而远之。可有一种生物,说起它,就不得不提到火。没错,就是“飞蛾扑火”。
这个成语,恐怕主角,也就是这只小小的蛾子不可能知道的。它也不可能知道它的先辈为什么这么乐衷于扑火这个不是很伟大的事业~当然了,各位看官们肯定是知道飞蛾扑火的科学原理的了,只是,现在在故事里,我们的主角,作为一只家族中有着无数扑火先例的蛾子,它,不知道啊。
火,通过木材燃烧,向所有看见它的生物展示着它的强大,包括了蛾子。蛾子主角看到了火,它扑扇着不是很美丽的翅膀飞过去了,它追求着这份强大,这份光热。在它看来,只有火堆不计较它的渺小,在给予别的生物光热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它。难道后来的行为,只是源于它的感激?恐怕这也是它们作为蛾子的追求吧,渴望强大,渴望被重视,渴望……不一样的终结。
蛾子扑向了火焰,被点燃。从翅膀开始,渐渐燃烧……并不美丽的外形更加丑陋,并传出阵阵烤焦的糊味。但是,它并不遗憾,它只是和火焰融为了一体!火在燃烧、燃烧,它也在燃烧,火燃烧的是别的东西,而它燃烧的,则是它的生命啊!带着火光的翅膀,一闪一闪,让夜晚过路的人以为是难得一见的萤火虫,不禁驻足观看。或许还会听到这样的惊呼,“看!是飞蛾扑火耶~~”
不管是什么样的,在死的那片刻,它终于得到了属于它生为一只蛾子的评论,无关外型。
蛾子燃烧生命,提前结束了它悲哀的一生。我没有否定蛾子,我所写的,只是故事。一只在故事里的蛾子的短暂的一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