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远行 ...
-
腾空最终还是上路了。
身边仅带着两名仆妇和一个正在学如何驾车的小厮,除了央妪,裴旻支支吾吾地请她收留一位阵亡战士的孤寡中年妇人、于嬷,她也很干脆地收了。不论玉真观还是父亲那里安排的人,这次万里远行是一个也没带——她需要的是绝对依附于自己,甚至不论生死都必须服从她的人。
两辆“易物”来的双马马车,外表没有装饰,但内里做工极好,除了比一般的车少很多颠簸的不适,还有不少精巧的家具,车上白天可以看书取暖和方便,晚上收起家具来、铺上褥子便能睡觉。但仅这两辆马车、四匹骏马和长公主特地关照带着的另外四匹备用的马,其内敛的考究和车上不起眼处的太原李氏标志,以及周围特别精悍的护卫骑兵,就足以傲视同行的所有贵族士人。
腾空自己的行李不多,衣物、书卷、用品都少得有些寒酸。只是大量的笔记记录纸十分惊人,连她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多纸,当初是怎么写满的啊?!粗略估计足有十万余字,而自己单独画的几百张图还没带出来呢!
天气依然寒气逼人,甚至还下了两场小雪。可腾空还是边用着两个不太顶事的暖炉,边打开帘子透光,每日除了打坐,就是大量记忆。
因为全部是马匹,所以车队行进速度不慢,到第三天便出了京畿范围。而此时全部的数百人,从贵族到普通兵士都彻底明白:车队里有一位仙风道骨的女冠真师!
不吃饭、不睡觉,当然是仙人!
从上路开始,腾空便只一日一饭、三水,躺一个时辰,身上也仅多披一件大皮袍。没有贵族的大堆舒适奢侈的享受,伺候的人也少得连个普通商人都不如,衣服翻来翻去就那么几套法服。可每日里,她下车走动、学习骑马的那半个多时辰,景仰又不敢上前搭讪的人都是里三层外三层,小心翼翼地赞叹她“只”吃一顿却依旧风度过人。
同行或是自己凑上来搭同路的士人们,像说好了一般,每日在她煮茶的时间就会来两位蹭茶酒的人士,讨教一两刻光景的道家养生安寿之道,“顺便”讨一盅应时药茶或药酒。
腾空很清楚绝大多数人等不可能学自己的修行方式,但几乎没有人会拒绝自己弄出来的养生茶酒,也因此,她专门备了两辆马车存放酒坛和药材,而且一路行进、一路买酒、一路制酒——有两名中年校尉,本来天气变化或潮湿时就会骨节疼痛,她边教他们自己用针和艾灸,边慷慨地给了最简单的药酒做法,还讲解了几条他们能够做到的禁忌,于是这两位一路就没有痛过……
“真师,全队的弟兄都奉你为仙人了。”与腾空最熟的校尉当然是裴旻。他蹭到的喝的东西是最多的,但同时也被叮嘱得最多:这不能做,那必须适量……刚开始时还真不习惯!
“我不是。”简简单单地否认掉,然后递上热腾腾的清茶汤:没有调味、没有茶末、没有药材,没有特别制过,只是纯粹的青绿茶汤,微苦、回甘。
“这一路,没人病倒,特别那两个士卒流了那许多血,居然很快恢复了。”只要一想起内服外敷的药末,裴旻就会叹息:那药实在太好了,只是贵——玉盈真师出手的东西一律昂贵但效果绝佳,一如她身上少量的几件异常贵重的饰品;即使是她所说的“差强人意”的东西也不便宜,当然也相当有效便是。
“如此快复原,有一半是因为他们本来就年轻力壮,身体底子佳,自然好得快。”腾空本心最喜欢的,其实便是这什么都不加,或蒸或炒的清茶,可惜一般人喝不惯。嗯,裴旻和郭校尉好像就很能接受,事实上他们两位什么口味都来者不拒,好糊弄得很。
***
五原一带的路并不太好走。但对骑兵而言倒也算方便,经过不是很长的山间窄道,前面便是可以纵马奔驰的开阔地。而再往北、向西,便是草原、大漠、荒原和绿洲交杂。
此时正值春夏,背后山峦上是层叠的绿,时不时有小动物的身影闪过,闪着粼粼波光的河道转角不远处是大块空地。
这里是古校场,汉时的名将经常从此地出兵北伐,抗击匈奴,名垂千古!
士人们全部涌向据说是昔日出征之所——一片什么都没有,徒留千百年唏嘘的碎石地。
腾空念的儒书很少,只是翻过原文,看一遍别人的详细注解,没有兴趣的连印象都无。而史书,她是当闲暇玩耍那般看,居然也记得不少,比如卫青和霍去病的列传里有不少地名……似乎有五原吧?当然,她记得这个地名,多半是因为自己的封号。
“此地距离百泉县有多远?”腾空好不容易找到个没有与那些文人武人一起感慨的,裴旻,对此她非常高兴,决定单独赏他一袋子极利补气的二十四灵菇丹——她第一次捣腾的丹。
裴旻先是一愣,但立刻反应过来,干脆示意车夫慢行,然后从自己的战马背跳上车辕与车厢接处的座板,方便与腾空说话。“不过关隘,从岔道走,一日可以来回。真师可要去看看?”
腾空犹豫了下,摇头,“不了,我并非实封,去了反让地方官吏不知所从。”
裴旻本想自己带一对人护送她去百泉县,可听了她这一说,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也好……此去兰州五泉,一路上并无大城,都在赶路,真师不妨下车看看,骑骑马。”
腾空马术极差,目前也只能稍快地踱步。因此她迟疑了片刻,终究不肯在人前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