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关于苏沫,关于王居安
    ——宽容+理解,以及求共识
    抛开具体情节的讨论,我感觉文下评论里观点的交锋,更多的像是人生观的论战。这样很好,好文就应该这样,引起一群读者,触发各种各样的思考。但是人生观这种东西说起来挺虚的,想改变更难,并不是文下三言两语谁就能说服谁的。
    所以这里,并不是想强求灌输怎样的认知,只是希望可以达成一些共识,以及善意的理解和宽容。不针对任何一个评论和观点。
    (一)关于苏沫:
    苏沫这个人物,她有自尊坚韧善良吃苦耐劳的一面,有肯放低身段忍耐的一面,但同时又写了她的一些人性弱点,比如有时候不成熟不自信,有时候抱着走捷径的幻想,有时候很怯懦软弱,有时候还有点“贵妃好色”。
    不不把她写的很立体,就像我们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熟人,偶尔也会耍个小聪明,但总体来说,还是老实人一个,普通人一个。
    所谓老实的普通人,面对诱惑会有犹豫,面对困难会有畏惧,面对未知会有徘徊和无措。这人不是十项全能,她的每一步受性格和所处实际环境左右。就好像苏沫这样,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左看右看,怎么走都有点怕。她可能会找周围的女性友人问问主意,然后在欲望和现实之间摇摇摆摆。她也可能在遇到事、犯了难后,会像大多数人一样,慌乱迷惑,甚至随波逐流。
    我们对苏沫这样的普通人,要求不能太高,只要她最后醒悟了,还是个不错的人,就应该得到认可。
    难道不是么?
    假如让苏沫一上来就坚定的选择一条路,是不是有点太难为她了?人生的黄金时期,别人都在历练成长,苏沫却窝在一个学校里荒废光阴。专业技术不太行,圆融处世学不来,职场经验尚处于胎盘期。但就是这样的苏沫,以29岁高龄失婚妇女之姿,却可以将身段低到尘埃里,从最底层的保姆、仓库保管员做起,在接连遭受失婚不幸、□□伤害和各种冷嘲热讽、生存压力之后,以看似一副柔弱的肩膀,强韧地扛起生活的重担,并且一路向前。说实在的,她能走到今时今日这样的局面,对她自己来说,大赞一声:“从头再来,人生豪迈”,不为过吧?
    但是,一定要说但是,但是如果把苏沫放在全局坐标系来看,她的能力又远远不够。项目组她是立过功,可平心而论,那功劳算不得绝对实力,说成是她替自己争取的一次机会,似乎更准确;获得董事长助理的职位,似乎机缘的因素更多,托了王居安大人的“福”,而并非实力取得,短期的外语课程学习可能很难使她速成,胜任和服众。
    你瞧,这就是苏沫的矛盾之处,渺小又强大。在个人的坐标系里,她是自己的英雄;在别人的世界坐标系里,又会感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不就是这样么,有时候做一件事,于你,那是燃烧了自己一大截生命,但之于宇宙浩瀚,不过是雪入黄河。
    可那又怎么样,人人都有世界和个人两个坐标系,有时候用这个,有时候用那个,不管用哪个坐标系定位,你还是你,用错坐标系痛苦的是自己。而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你将之废弃,它就是废弃的意义。你以此创造,它就是创造的意义。
    小人物的悲喜人生,苦里带着甜,甜里又透着酸涩。对于苏沫,凭白的自信缺乏足够底气,比较虚无,所以她不适合妄自尊大,她深知与王居安之间的各种距离以及此人以往的种种行事作风,或许她是对他抱着侥幸心理,或许现实的欲望一步步牵引着她走向另一个未知世界,或许她真的胆怯了,像她自己情急时说的那样:“只有站得越高,碰到的倒霉事儿才会越少,我把你当做救命稻草,我怕我再摔下去,就没了翻身的时候,真的,我特别害怕……“
    有人可能因这酸涩的苦水,嫌弃苏沫示弱了。苏沫是实力不够,需要人帮一把,之前帮忙的明里暗里都是王居安,而王居安这里的反复无常一盆冷水,便是醍醐灌顶,当头一棒。苏沫的价值在哪,得看今后她怎么走,是进是退,人生的主动权,至少目前,端看她个人的选择。而我们这些,此时也应该有一颗宽容和理解的心,因为,过渡美化一个角色的作者不高明,过渡神化一个角色的读者也不成熟。
    苏沫的崛起,需要她强大自信的内心支撑。建立自信总是一步步来的。先做好一件比较简单的小事,获得小满足小成就感,然后再做好一件小事。这样累积起来,能做的事情多了,能做好的事情困难程度越来越高,她怎么还会不自信? O(∩_∩)O~
    (二)关于王居安:
    王居安,怎么说好呢,感情上他,傲慢,矫情,不解风情,概况起来一句话:老王不懂爱。
    理智上他不希望自己爱上苏沫,客观上他没有判断自己是否爱上的能力,所以这一章的王居安,行为模式非常的——古怪,而且阴晴不定。
    在电话里说好了来吃饭,结果他爽约,在家里掰柳条,较劲好玩;见了面就僵持,接着又爽约,这次是直接在电话里教训人,苏沫难过地挂断他电话再打回来,他又默默地接起来听。
    王居安,该有多矫情?!
    苏沫不理他,他说人家端着假正经,气恼苏沫不识抬举。
    苏沫靠拢他,他嫌人家贪图他财势,并不是被他的魅力征服。
    王居安不高兴苏沫质问他新女伴的事,可能是因为他心里面很不想承认对苏沫动心,但又隐约感觉到自己有点不受控,干出闲得掰柳条这等莫名其妙事。可能他正愁想方法转移注意力,去清白干净的小老师那里找感觉,结果苏沫这一句嗔怪,可巧正踩到他尾巴上,瞬间火起。
    王居安的“燃点“很多,之前多次热脸去贴冷屁股,在苏家吃饭撞破叫“安”由来,还有苏沫请托他保工作的事实,和找小老师相亲连他自己也说不明白的理由……归结起来还不是一句:她,可能,不爱他。
    王居安肚子里必是憋了口恶气,咽不下,要爆出来。
    电话里王居安撒邪火,“你管她是谁?先搞清楚你自己是谁?”用对付小情一样的台词警告苏沫弱势的身份。
    之后他又口不择言,撂狠话说:“你请我吃什么饭?你自己更清楚,你那天去酒店是以什么身份来找我?又是用什么身份要我帮忙?别遮遮掩掩了,你想卖,别人未必愿意买。”
    有些话说出来很伤人,说的时候也未必意识到给对方的的伤害程度。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话赶着话,就好像小两口吵嘴,图的是一时的痛快宣泄,话是怎么伤人怎么讲(论起毒舌,老王最在行,苏沫嘴上吃亏)。王居安这回的狠话,跟上一次船戏他故意撩拨苏沫,待苏沫被挑弄的情动时,突然收手一笑,异曲同工。只不过这次更甚,上回打击的是苏沫的女性自尊,在情欲上扒了苏沫的皮。这一回指向的是苏沫做人的尊严,在道德上抽了苏沫的筋。
    嘴贱本就是王居安的特色,撒邪火的话威力就更大。气头上的话可能是无意识说的,但是言语上的伤害是实在而痛彻的。于丹讲说一个拔钉子的故事,伤害人的话就像钉在树上的钉子,虽然事后道歉了,钉子可以从树上拔出来,但是树上永远留下了钉过痕迹。(小a,套用下你的话哈~)
    王居安的话是钉子,一句句地打在苏沫心上,钉钉子一样。两人今后如何走向不好说,但是王居安恶劣的言语态度,还是会将两人心的距离拉远。
    其实同样的意思,如果他换一种表达,效果和结局就很可能大不一样。因为客观上,王居安的话,也有事实的成分在,他的嘴贱和故意“耍着玩”,避免了两人可能的“卖肉模式”。他想的是征服苏沫,不是交易和利用的关系。他是上心了,才会别扭又矫情,这个人,真的不懂爱!他以为自己是雄性激素退化,想从小老师身上找新鲜感觉,偏就不肯顺从内心,承认他的“老白菜帮子”,其实是真爱来了。
    苏沫于他,地位悬殊,开头有些不堪,相处中彼此缺少明确有力的爱。男的惯于找情儿,分不清这次是真爱,还是又一场逢场作戏。女的寻找的是现实的依靠,主观上不看好男的,除却门第之别,还有他一屁股的风流帐,她也不知道自己客观上对这人有几分欣赏几分依赖几分情份。这两人都在别扭,都没有找到恋爱的状态。
    再看王居安的纠结,似乎也有道理。达西那么爱伊丽莎白,也会犹豫、躲避和纠结。矛盾很久,真爱战胜了现实的阶级差,他才承认自己真的爱上了,才有了第一次很“嘴贱”的表白。前辈如此,更不要说一贯私生活丰富、又不懂爱还很嘴贱的王居安。
    钱钟书在《围城》里说:上了岁的人谈恋爱,就像老房子着火,一发不可收拾。这话拿来说给王居安最合适,纠结的太久,那人走了,你烧起来的老房子,谁帮你灭火?
    最后的最后,再多啰嗦几句:
    请对苏沫多一点宽容之心,她不是活该这样憋屈苦难!
    请对王居安其人多一些体会,体会他的性格、他的行事风格、他现实的考虑,他算不得好人,但也不是渣的不可救药!
    请善待苏沫和王居安这对男女,大男大女搞对象,本来就难言爱情,人海里遇到心动的人,是多么的不容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