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PART 6 ...
-
程驰的人缘还算不错,不论大学本科时的同学,单单研究生同学关系好的平时玩得开的就不少。本来大家都刚刚毕业,也都没多少钱的,可里面有几个人家庭情况不错,程驰预计这几个家伙多多少少应该有些积蓄。
想着反正就借一年,年后将每个月的工资省下来一些总是能很快还上的,他就开始给这几个哥们儿打电话。
“皮猴,是我。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你这家伙逗我玩儿吧?”程驰没有立马说出自己的目的,先寒暄几句,毕竟即便是好朋友,跟人借钱面子还是挂不住的,“我是程驰。嗯,在哪儿呢?哦。那个没什么事,就是想问问你手头有没有闲钱……哦,这样啊。也没事……没事,没事。那你忙吧,有空聚聚。嗯,好,拜拜。”
挂断电话,程驰有些失望。
这个皮猴是他的研究生同学,平时关系不错,前段时间皮猴让他给介绍女朋友,他还马上让王阳帮忙物色一个。王阳打听了皮猴的人品,又看了他的照片,知道这家伙还挺靠谱的,就介绍自己的师妹给他认识了。成没成呢?王阳打听了一下,师妹要回老家发展,估计和皮猴没戏。
皮猴家条件不错,听说在南京全款买套房子不成问题。毕业后,他又到了有名的证券公司工作,收入颇丰,基本是程驰和王阳工资的加和。皮猴又没有女朋友,平时花销应该不大。想到这些,程驰才跟他借的。
程驰本来就没打算只跟一个人借钱,怕借多了,人家要用钱不方便,就打算多找几个。跟皮猴也只不过想借六七千,差不多是皮猴一个多月的税后工资。可这话刚开了头,那皮猴就说自己这段时间又是旅游又是刚换了个房子租住,把钱都用的差不多了,卡里只剩两千多。
程驰能说什么?不管事情真假,借皮猴的钱是不可能了。
他叹了口气,拨了另一个号码,照例胡天海地瞎扯了一些,然后才提到重点。
这里就叫此号码的主人为小A。小A是程驰的小学加高中同学,本来好久都没联系了,可大家毕业后都来了上海工作,也就慢慢熟悉起来。小A有个女朋友,也来了上海,两人都在券商工作,租了房子。程驰估计他们可能没多少积蓄,之所以打电话也不过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果不其然,依旧没多少,但是小A没那么滑头,人实在些,直接说:“我还能借给你三千,要不?”
“那先给我留着,我再想想办法。”
程驰又打了几个电话,依旧毫无所获。
他的脸色越来越灰白,最后自嘲地叹了口气,似是跟王阳说,也似是自言自语:“所谓的朋友哪……还真不好说。”吃喝玩乐可以,危难时候能挺身帮忙的就几乎寥寥无几了。
程驰心里压抑,拨通了一个在王阳眼里关系不算密切的人的电话。
怎么说是关系不算密切呢?
要知道程驰和王阳刚毕业踏入社会工作没多长时间,除了同学他们几乎没有别的类型的朋友。陆伯辰和程驰不是同学,更不是一个学校的同学,只是以前在一家公司实习过,虽说是一块进的实习公司,却分属不同的部门。后来陆伯辰本科毕业就工作了,程驰却读了研。
这种关系,在王阳眼里根本不如同学来的亲密。
或许这只是王阳的个人看法,程驰并没有这么想。
程驰给陆伯辰打电话,倒是没有直接提借钱的事,只说自己和女友意外了,得结婚。
陆伯辰脑筋活,人聪明,又对程驰这人品知根知底,这会儿自然听出程驰的苦闷了。但他没有特意安慰他,只是笑着回道:“最近意外的蛮多的嘛,我女友公司也有个同事中枪了。要不是我女友不同意,我也很想奉子成婚哪。哎,你别废话了,要借多少?”
陆伯辰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他是IT男,人很上进,除了在公司努力工作,晚上也在奋发学习不断考证。这家伙除了给女友买礼物,自己很少花钱,所以这几年小有积蓄。
“……你能借给我多少?”程驰迟疑了一下。
“两万八都借给你吧。”
程驰愣了一下,没想到陆伯辰这么仗义,竟是比他平时自认为关系好的那些个同学都痛快。
“不用这么多,借给我两万就好。明年年底还你。”年底他还会发点奖金,加上自己每个月剩下的一些钱,应该就够了。
聘礼的事解决了,程驰总算可以松口气了,只是借钱这件事给他心底埋下了一颗炸弹,谁也没有料到的是这颗炸弹在将来爆炸的时候差点儿毁了他和王阳的婚姻。
陆伯辰挂断电话后,走到舒瑜面前就是一副做错事的样子,“小鱼,我自作主张了一回。”
舒瑜正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电视,闻言淡淡扫了他一眼,没搭理他。
陆伯辰和舒瑜在一块也有四五年时间了,自然了解她的性子。她不说话不代表她不在乎,不过是想给他个主动交代的机会而已。
陆伯辰很会察言观色,立马勤勤恳恳地把零食盒子拿过来双手奉上,“我吧……刚刚借给一朋友钱了。”
看舒瑜对那零食盒子不屑一顾,陆伯辰马上换了一个橘子,细细地剥。剥完很狗腿地将一个连丝都清理干净的橘子瓣送到舒瑜的嘴边。
舒瑜挑了挑眉没张口,陆伯辰即刻笑嘻嘻地完全交代了,“他要结婚了,没钱,我就借给他两万。”
舒瑜张开嘴将那个橘子瓣含进了嘴里,“没关系,应该的。”
陆伯辰本来就眯着笑的眼睛更是笑得只剩一条缝儿了。
他就知道舒瑜不会反对的,所以才敢自作主张。
程驰收到陆伯辰借给他的钱,贴上自己卡里的五千块,又从小A那边借三千总算是凑齐了两万八。
给王阳她妈把钱打过去,两个人就决定周末去民政局登记了。
登记那天,艳阳高照,程驰和王阳搭着地铁加步行去了长宁区民政局。
明明是随便挑选的日子,没想到却有二三十对新人在排队。
两人老老实实地站到队伍中,程驰觉得无聊拿了王阳的智能手机玩游戏,王阳则颇有兴致地观察排队人的行为表情。
自然,大多都是非常兴奋的,年岁和他们相当,也有年纪明显比他们小几岁的,很是精神地在那边拍照留念。有像他们俩这种,似乎交往了好多年,结婚是水到渠成,所以到了这边也极为淡然,穿着随意,仿佛每一天的吃饭喝水一般平常。更有穿着婚纱礼服的新人,让人不由多看两眼。
正排着队呢,突然有一对男女急匆匆越过排队人群直直冲到前面,正要越过第一对排队的新人闯过去,有几个人不乐意地开始维护秩序了:
“喂,大家都在排队,你们怎么插队啊?”
“就是,我们都排好久了。”
“要都像你们这样插队,今天不是乱套了吗?”
……
那对男女气冲冲且无奈地解释道:“我们是来离婚的。”
“……”
“……”
几乎是所有的人目送着那对离婚男女走进了办事大厅。
王阳心下有些唏嘘,那两个人明明看上去很年轻,三十不到的年纪,竟是要结束自己的婚姻。
她知道现在流行速食婚姻,闪婚闪离的人多得不胜枚举。社会上将他们80后轻视婚姻不尊重传统批得体无完肤,可是却没有人在意闪婚闪离背后是否还存在别的原因。
说实在的,各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每本经都不同,作为很传统的一个女性,王阳不喜欢评论别人的幸与不幸,只想着自己会努力不让自家这本经念不下去。
除了排队,程驰和王阳很顺利地就成了合法夫妻。宣誓的时候,不晓得怎么回事,王阳竟是感动地想流泪。
感动什么呢?她和程驰明明已经在一起六年半了,结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平时柴米油盐酱醋茶让还没有成为夫妻的他们就差点儿磨平了感情,拿到这么薄薄的一个小本子实在不该会再感动她的。可是,她还是差点儿就哭了出来。
或许,无关感动与否,不过是王阳太过感性了吧。又或者,潜意识里,她还是感慨自己真的就这样和程驰平平淡淡顺顺利利无风无雨地走到了婚姻的殿堂。
但是,以后呢?
还会顺风顺水风平浪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