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优雅女人和孩子 ...
-
进入青春期的崔敏行最常想到的女人是金女士,而这位金女士就是金元时的妈妈。在崔敏行的脑子里,金女士就是理想女人的代表。这种事,不足为外人道,当然也没有值得他信任的人听他说道,否则这种事传进金元时的耳朵里,他采取的措施极可能就是把他一箭爆头处理掉。
许多人认为,一个5岁之前的孩子是很难对什么事留下深刻印象的,但是对崔敏行来说,与金女士(当然还附带金元时)的第一次见面的某些细节却像暗地里的珍珠般,在他的记忆宝库里微微的发着光。
那也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有些潮湿的青石板路、砖石间努力要冒头的青绿色草芽、对矮小的自己来说高的过分的白色高墙、墙上偶然路过甩着肥胖屁股的黑白大猫、不知道从谁家飘出来的香得发臭的藤本蔷薇的花香……和美丽优雅的女人。在崔敏行的记忆里,微风拂过她淡蓝色的衣裙,她的白色细腰带配着一个小巧的金色带扣,她微卷的深棕色长发束在颈侧,当她弯下腰时那束柔软的头发就垂在自己眼前……崔敏行现在还清楚的记得,自己是花了多大的力气才压下抓住那束头发的冲动。
与她的苗条身材不符的是,她有着一张丰美的脸庞,柔和圆润的线条和一双笑眼,她的声音也和脸庞一样轻柔,“这就是敏行吧?真是个英俊的小少爷。”旁边自己的妈妈,又是骄傲又是忙着谦虚,“哪里!还是元时更可爱些……”
于是一直处于崔敏行视线外的小男孩自然而然的被让了出来。
那孩子也有着一张跟他身材不符的圆鼓鼓的脸,轮廓和眉眼和他的母亲很像,只是下巴的线条更硬朗些,虽然婴儿肥的掩盖下这点并不明显。但是现在就明显多了,每当崔敏行巡视他的记忆宝库时,总是要额外补充这一点。
那个有着圆鼓鼓脸颊的男孩就那么攥着他妈妈的裙角,眼睛睁得老大,瞪着面前的崔敏行。崔敏行想,也许是自己的眼睛睁得太大了,挑战到了金元时的权威。
金女士又俯下身,单手搂着自己的孩子,笑着说:“这是元时,比敏行小一岁,以后就请敏行多照顾他啦……”
为了讨大人们的喜欢,崔敏行自然大力的点了头。而自始至终,小小的金元时就那么瞪大着眼,不说话也没表情的瞪着他。
在以后不长的日子里,崔敏行很快就了解到这位女士和她的孩子的经历。金女士一家原来住在镇海,一个临近海边的大城市。不久前金女士的丈夫不幸去世了,镇海的消费水平很高,原来就生活比较拮据的一家就更难维系下去了。之所以要搬到双陵来,一是因为这里生活开支少,另外就是因为金女士小时候曾经在这里住过,对她来说,双陵就是一个童话之地。所以趁着这个机会,就举家搬到了这里,就租住在老街上坡处的破旧老屋里。因为那里价钱便宜,她们暂时还负担的起。
对于那幢老屋,崔敏行乃至整个老街上的孩子都很熟悉。老房子对孩子有神秘的吸引力,在所有孩子的印象里,那栋破败的房子充满了魅力。无人修剪刈除的茂密杂草占据了整个庭院,瘦弱的石榴和木槿挤在角落自开自落,低矮的门窗和踩上去嘎吱嘎吱响的木回廊和同样低矮的房间和同样咯吱乱想的深棕色木地板,从灰黄破烂的窗纸中安静的观察日影在庭院中走过的路径和其中微妙的变化,对一个孩子来说虽然无聊,但是也不失为游戏过后、消磨永夏的妙法。
这样的一个妇人,搬进了这个的一栋房子,在很长时间里,都给小小的崔敏行造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受。如果非要说明一下的话……就好像他们彼此间又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以至于让那个女人和她的孩子在年幼的崔敏行心中有了几分神圣的意味。
但是不管孩子们心里有什么浪漫的想法,大人们自有他们冷酷却切合实际的感受。崔女士就不止一次的在饭桌上提到金家母子。每当谈论到这个,她的神情总是很微妙,有点同情又颇为自得的说着:“孤儿寡母的也真可怜,住在那么个破房子里……人倒是好人……就这么搬过来有点不谨慎啊,连个工作也没有……咱们能帮帮他们就帮帮吧……”
从以后多年的经验来看,自己的母亲绝不是能主动为别人提供帮助的善人,这一点崔敏行有清醒的认识。而同时,这位女士的自尊心……或者直言,虚荣心有是别人的一倍还多,之所以她能够有这样的善念,很大程度是因为金女士的过分谦卑和困窘,极大的满足和取悦了她的虚荣心。
跟自己的母亲相比,崔敏行的父亲的心更善良和真诚,崔敏行自认继承了更多父亲的特质而不是母亲的,对于这一点崔敏行很感恩。金家的际遇打动了崔先生的心,再加上自己妻子的敦促,崔家很快为金女士找到了一份差事,一份超市收银员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