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4、病笃赠兵符,立誓效周公 ...

  •   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如畏然。——《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

      为情伤,世间事皆无常;笑沧桑,万行泪化寒窗。
      入夜周瑜想起孙权唱这两句歌时的神情,竟久久不能入眠。近日为的孙权之病的缘故,建业城内汇聚了诸多名医,众医官在一起讨论病情进展再大,也抵不过她日夜操劳。倒是在操劳之余,孙权还想着让谷梁一道去,想法儿调养周瑜的旧患。想到此处,周瑜一叹,再无睡意,披衣起身。
      阿志刚收拾完书房准备回去睡觉,见到周瑜进了来,“大人,你怎么起来了?”
      “给我倒杯茶来。”周瑜捡起没有看完的书简继续读起来。
      “喏。”
      接过阿志倒的茶,周瑜忽然问道:“如果一个人以他的性命要挟你,你该怎么办?”
      “他的性命要挟我?”阿志想了想,“这人要不然就是疯了,要不然就是在我心里的位置极重。要是疯了的当然不用管他,要是后者嘛……要看他要挟的是什么事情了。”
      “如果你不肯活下去,他就死呢?”
      若是常人问这种问题,阿志一定要发笑。这是多蠢的人,才会用自己的命来逼别人活下去?但他从小服侍的公子是何等人物?公子会如此发问,一定是有什么很值得深究的道理。阿志想了又想,实在没有主意,给出了一个很平常的答案,“那,那就好好活着呗。”
      “即便你活着对他有害无利?”
      “这……”
      周瑜也知这不是个能说出所以然的问题,“行了,下去吧。”
      “大人还不睡吗?”阿志问。
      “你去睡吧,这儿不用人伺候了,让外面的人也都下去。”
      “喏。”
      周瑜对孙权而言,并非有害无利,至少此时此刻他必须存在于东吴,不然孙权一旦病笃,三世基业就将毁于一旦。但这种存在是有结束的时间点的,那个点便是绍儿成人,当孙绍可以独当一面的时候,他就不再有存在的必要,而现在孙权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奋力抹消那个预示着结束的端点。当然,可以不让孙权这么做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他之前说过的和没说过的,比如,他可以让孙权认为自己对她已经无情,那么她自然不会再这样做。只是,他实在太了解泉儿了,如果他这样做了,孙权恐怕更不会安心静养,到时候不是万念俱灰,就是拼了命跟他死磕。似乎也可以对她说“这样的身体有什么资格和他斗”一类的话,但她又太过聪明,也太了解他了,如果有意加以引导,话还没有说完,她就会看出端倪。到底有没有一种方法能两全其美呢?
      周瑜正想着,刚才出去的阿志忽然又跑回来,即便是奔丧也没有这样快的速度。阿志扶在门框上喘着大气,跑得太急,又急着说话,“主、主、主”了半天也没把话说出来。
      “先喘口气。”周瑜皱着眉说。
      阿志深呼吸了两下,总算是能说话了,“主公病重!快马来报,要大人们速去!”

      周瑜的府宅离桂宫最近,他到时,孙权的榻边只站了绍儿,还有在忙着诊病的张机。而后众官先后而来,一个个或是提着衣摆脚步匆匆,或是大步流星神色焦急。
      “主公怎么样?”
      “白天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
      “是什么问题?”
      “主公要紧吗?”
      所有人都围着张机,唯有周瑜垂手而立,一言不发。榻上的人闭着眼睛,脸色透着不自然的红润,似乎是又发烧了。来的路上他问过宫人,孙权晚饭的时候还好好的,还说要再看看益州来的上疏,练师正在书房伺候,可孙权尚没有看上几眼,突然间就呼吸急促,冷汗如油。张机匆匆赶来时,她四肢发冷,嘴唇发青,意识已经不十分清楚了。还是一番急救之后,主公才让人请了诸位大人来。
      张机面对众人的询问直立起身,“吴王这是阳气欲脱,再不可操劳,否则……”
      否则。张机后面的话始终没有说下去,但大家都知道“否则”后面没说出的话是什么。
      孙绍弯下身,在孙权耳边轻声说:“叔父,诸位大人都来了。”
      孙权睁开眼睛,一个个人打量过去,目光落在周瑜身上,又渐渐收回。她说:“我恐怕再难支撑……”
      “主公!”
      “主公莫要如此说!”
      “主公!”
      这一声接一声的呼喊倒真像她就要不行了,孙权无奈,向绍儿看了一眼。
      孙绍道:“诸位大人稍安勿躁,且听叔父把话说完。”
      屋内安静下来,孙权接着说道:“我兄弟子侄中唯绍儿最长,也不过年十五,难当大任,我决意将诸事暂托公瑾,以便安心静养,再做他日谋划。绍儿,公瑾是你父亲义弟,两人有金兰之交,你去磕三个头,以后要事之若父。”
      “喏。”孙绍走到周瑜面前,当着众官的面规规矩矩的跪地顿首,磕了三个头。
      周瑜将绍儿扶起,孙权又道:“公瑾,我没有想到自己会到这个地步,这是兵符,日后东吴就靠你了。”
      周瑜明白她的意思。今日突然病重,完全在孙权的意料之外,甚至让她原本的计划只能就此搁浅。如今,已经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了。
      孙绍捧了兵符奉给周瑜,周瑜没有去拿,反而是看了半晌。众官在一旁观之,都不解周瑜其意。
      孙权最先说的“暂托”一词可以说出很多种意思,孙权让绍儿向他磕头的这个举动也可以说明很多事情。可以是周公代武王,也可以是霍光受命于武帝。可看到眼前的兵符,所有的可能只剩一种,便是田氏代齐。然而田氏代齐便不是“暂代”,而是取而代之。
      周瑜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跪接兵符,“周瑜指天为誓,他年此物必完璧归赵。”
      孙权没料到他会这么说,但当着众人的面,她也只是点了点头。

      接过兵符之后,周瑜依旧每天都会去桂宫看望孙权。以前每天来是为了禀报公务,现在不需要禀报公事,每天过来只为了看看她。四野有闻,皆盛赞周瑜忠心可嘉。
      除了那天发病之时很是吓人以外,孙权只是有些低热的症状,病状一天好似一天。周瑜向张机问过,答案还是与之前一样,只要好生休养,病势或许尚有转机。
      或许尚有转机。
      周瑜对张机一拜再拜,“请先生竭力而为!”
      “敢不如此。”张机说。
      周瑜问道:“瑜有一言,若有冒犯,还请先生见谅。”
      “将军但说无妨。”
      “我已表奏主公,欲招天下名医,共议主公病势,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如此甚好!”张机大喜,“我怎么没想到这个法子啊!如此一来,吴王之病有望!”
      张机喜得让周瑜有些奇怪,即便是医者仁心,也不该如此大喜。你可见过哪个大夫听说病人能好得快些就额手相庆,乐不可支的?
      听闻此事的孙权却不奇怪,对周瑜道:“公瑾有所不知,张仲景年轻时便是医痴,他听闻襄阳有一王神医,便从家乡南阳行至襄阳,在王神医的医馆做个药材伙计,以便偷学。如今招来天下名医,他能见识的岂不更多?焉能不喜?”
      周瑜笑道:“识人之能我不如你。”
      “你总得有一样不如我的才好,”孙权问道,“你近日不忙吗?日日都来我这儿。”
      “该忙的,白天都忙完了。”周瑜故意逗她,“不愿我来?”
      “那可没有,我倒是想你天天都能在这儿,可惜时也势也。”孙权轻叹。
      “泉儿,东吴还需要几年休养生息,今我已有平定北方之策,不需数年就将天下一统,到时你想怎样,我都陪你,现在你只管好好养病。”
      周瑜所言切中孙权心事,但他若能一直陪伴孙权左右,必定无意于天下。这话里话外的意思,便是到时要交出权柄。
      孙权笑笑,“我到底还是拗不过你。”
      “听说孔明曾拿我比周公旦?”周瑜问。
      “是有这么回事。”
      “被如此抬爱,怎能不学足周公,归政于成王。”
      孙权道:“绍儿三两日过来看我,倒是很高兴的样子,听说他最近一直跟在你身边参阅政务,我就是想不出这有什么可高兴的。看他那样子,倒像是小孩子得了样不得了的玩具。你可是有什么高招?”
      “不过是和他讲了策兄以前的事。”周瑜说,“他还没懂事策兄就薨了,如今不论见了何事都能听到父亲过去的所经所想自然高兴。”
      “你费心了,”孙权道,“我的意思还是要让他多和循儿他们在一处,绍儿小时候也常跟循儿、胤儿一处玩儿,性子是一路的,长大倒荒疏了反而不好。”
      周瑜明了她的话外之意,“我知道了,你别担心,绍儿颇有策兄遗风。若是策兄在世,可会因其父曾握重权,而加害其子?”
      孙权想了想,“未可知,大哥平日虽然没个样子,但杀伐之间却很果决。”
      周瑜不愿让她多想孙策之事,以免伤心,只笑了笑就把话题带到别处,“你只管放心就是,再过些日子就是你的生辰了,可想要个什么?”
      “该有的都有,还能想要个什么?”
      “以前一年到头总在外面,难得今年能清闲下来好好过个生日,倒还有一个多月,可以好好想想。”
      孙权抬眉问道:“我想要什么都可以吗?”
      “这是自然。”
      孙权趴到他身边耳语了几句。
      “又胡闹!”
      孙权嘟起嘴巴,“好嘛,就知道不行。”
      “除去你是吴王不论,只说你还病着,”周瑜压低声音,“怎么能生孩子?”
      “好了,知道了。”孙权不高兴的拉长了声调,却转瞬又笑道,“我还想到一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