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永忆长风浩荡
翻阿谢的微博的时候翻出来一句“永忆江湖,永忆少年心。永忆长风浩荡,谈笑有余音。”
瞬间被击中了。
当时正在听《绝版魏晋·醉风流》,我真的非常非常喜欢那个年代,那个中国史上最灿烂的时代啊,往前是秦汉是焚书坑儒是罢黜百家,往后是隋唐是盛世太平是诗歌顶峰,再没有
什么朝代会说“痛饮酒,熟读离骚,方为真名士”的话,再没有什么朝代以玄理清谈为审美判断标准。我萌的唐诗宋词宋明理学都无法和魏晋风度相比。就像那篇文章《魏晋风度》里说的,“生命在这里开的绚烂之极,光耀千古。中国文化史上鲜有如此放旷自然的生命,错过魏晋,儒,释,道,各自成型,中国的文人们再不用效穷途之哭。错过魏晋,经世匡政重走正道,中国诗篇里再也没有陶潜悠然菊花香。错过魏晋,义理成风,规矩长存,中国名士们再也不敢纵酒狂歌,散发山阿,白眼向权贵,折齿为美人。这一切都如千余年前在洛阳东市刑场上,嵇康奏响的广陵散一样,都是千古绝响!”
千古绝响。
千古……不复。
也许就是因为没有后继没有狗尾续貂所以才显的愈发珍贵。
那些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和故事啊,最后都变作史书里单薄却又厚重的几行字,供后人瞻仰和怀想。《东京梦华录》里写的当年盛况,卢纶诗里“万条银烛引天人,十月长安半夜春”,对于这些美景,不能复见的岂止是南渡之后的南宋和安史之乱后的唐人?我们这些后人也一样不能见啊。
我们和一个又一个的时代擦肩。而我们的这个时代,就像是但丁在《神曲》里说的,““通过我,进入痛苦之城,……在我之前,创造出的东西没有别的,只有万物不朽之物,而我也同样是万古不朽,与世长存,抛弃一切希望吧,你们这些由此进入的人。”
只有一点是错的。
怎么会没有希望呢,无论是对过去的怀想还是对未来的期待,都足够美好。
足够我在任何的痛苦中过完短暂的一生。
……啊跑题了。
快回到碗里来【不对【快回到主题来。
阿谢的“永忆江湖,永忆少年心。永忆长风浩荡,谈笑有余音”中本来是打算取“永忆少年心”来作题目的,然而我忽然觉得“永忆长风浩荡”更令我喜欢一些。
长风浩荡啊。
朔方的冬天吹起来的风非常冷,但也只是冷而已。
长风浩荡,什么样的风叫长风浩荡呢?《射天狼》里茫茫的戈壁滩上吹过的风是浩荡的吗?《若为平生》里的风是浩荡的吗?甚至于,赤壁的那场东风是浩荡的吗?嵇康离别后空空荡荡的刑场吹过的风是浩荡的吗?淝水之战的风呢?阮籍穷途而哭的风呢?它们都是怎样的风?怎样的,怎样的风才配称作“浩荡”?
其实我觉得离别的风才最接近于浩荡。——当然,我指的是“丈夫非无泪,不散离别间”的那种离别,而不是“罗带同心结未成”的那种离别。
明知道马上就是再见,却不能痛痛快快的哭一场不能痛痛快快的醉一场,只有风是痛痛快快的吹着的,吹的天地辽远空旷。
明天风也这么吹。
只是物是人非。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人是身不由己的,风却那么自由。
我一直很喜欢的一首送别诗它是这么说的,“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想想就觉得伤心,漫天风雨啊,一个人凄风苦雨的回去,该是什么心情。我忽然想起《我们的法兰西岁月》里第一集润之送蔡和森他们去法国,船开之后码头上就有风吹过去。
那个风,真是浩荡的。
永忆长风浩荡。
长风浩荡里想起古战场想起往事想起少年岁月。
我想起我最近一直在萌的三次元本命,都是那么美的少年时光啊,少年不识愁滋味,呼朋引伴打闹嬉戏意识不到现在过的就是人生里最美的岁月。
而我唯一的希望,就是他们可以做好基友做的再久一点,再久一点。倾盖如故易,而白首如新难,真正白首同所归的古今又能有几。
【永忆江湖,永忆少年心。永忆长风浩荡,谈笑有余音。】
谈笑余音尚在,只是人世就像是杜甫的那几句诗。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无论是和历史的离别还是和少年的离别都一样。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只有长风依旧浩荡,浩荡在记忆和岁月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