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第三章
蜀墨坐在马车里,昨天被人打搅,结果窗口开的时间太长,冷风吹多了,不禁有些头疼。揉了揉太阳穴,蜀墨撩开了侧面的帐子,看样子是快到城门口了啊。
正这样想着,秋水的声音就传来了:“少爷,大梁门快到了。”
“嗯我知道了。”蜀墨放下帐子,这汴京,终于到了啊。
因为是普通的商人,守门的士兵看了一眼便让他们过去了,这一路排除昨天突然出现的人倒也还算是顺利。
到汴京城后,蜀墨便从马车里下来了,让夏书牵来了马改为了骑马,算起来,其实儿时随父亲来过一次汴京,只是当时太小,已经没有了什么记忆,从刚入城的那一刻起,蜀墨已经开始感叹,汴京不愧是汴京,于城门口回首看去,但见城外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屋屋舍、草桥、流水、老树和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这身边汴河便是这国家漕运的重要交通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两岸有人口稠密的商集,人们有的在茶馆休息,有的在看相算命,有的在饭铺进餐。还有卖扫墓祭品的纸马店,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像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桥头布遍刀剪摊、饮食摊和各种杂货摊,两位摊主正争相招呼一位过客来看自己的货物。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 ,却也是直教人赞叹这东京汴梁的辉煌壮丽。
来到大哥蜀承的府前,蜀墨下了马:“告诉大哥,说三弟已到。”
小厮见到是自己主子的弟弟马上开门请了蜀墨进去,蜀墨带着秋水先走,夏书则是留下来指挥后面的家仆搬运着东西。
刚跨进院子,便看到大哥疾步走来,依旧是那熟悉的中气十足的声音:“三弟!”
蜀墨听着大哥的声音,心头也不禁划过一丝暖流,大哥还是老样子啊。
“三弟,为兄前几日刚收到爹爹的传书,却没想到三弟这么快就到了,早知道为兄便应该在门口守着的。”
蜀承看着自己的弟弟,眼底是真真切切的开心,这三弟打小就惹人疼,作为大哥的自然也不例外,许久没见自是十分欢喜。
“都是自家兄弟,大哥不必这么客气的。”
“哈哈,光顾着说话,愚兄却也是忘记了,现在天气凉,快到里面坐。”蜀承一拍脑袋,朝蜀墨笑笑。
看着真性情的大哥蜀墨不禁有些感动:“嗯,我们进去吧。”
到了前厅,仆人们马上给蜀墨递上了新沏的茶,喝一口热茶,一路过来的疲惫都有所缓解。
“爹娘身体可还好?”蜀承有些愧疚的看着蜀墨:“这些年我一直没回去过,虽说将士保家卫国是为天职,平日总在边疆,每年临近年关晋京述职之际却也是在这京师府上,离家甚远,常年不能侍奉于父母身边,是为不孝啊。”
“大哥不必自责,爹爹身子一向硬朗,娘亲这些年静养调理的也很不错,大哥身负国家重任,家里都知道的。父亲大人也教兄长不必太过担心家中,倒是要好好善待于己。”
“二丫头的婚礼我也没回去,不知道她会不会生气啊,这些年苦了三弟,蜀家上上下下都要打理,做大哥的实在是不该啊。”
“二姐她不是那么小气的人,说起打理家里,也是我喜欢,大哥志在武途怎么还介怀这些小事情呢。”
“哎~你看我,真不该说这些又的没的,是大哥想多了,哈哈~”蜀承爽朗一笑惹的蜀墨也不禁莞尔。
“三弟你舟车劳顿,大哥就不拉着你说这说那了,先且回房休息下罢,既然来到汴京城了晚上大哥请你吃些汴京的名菜一饱口福。”
说罢唤来了身边的随从:“ 冬青,你带三少爷下去好生歇息,切莫怠慢了。”
“对了大哥。”蜀墨突然想起家里带来的那些金银细软:“爹爹嘱咐的东西我已经带来了,等下我让青书盘点完以后便把单子给你,爹爹说,家里永远会支持你的。”
听着蜀墨的话,蜀承不禁有些眼圈泛红:“嗯。”
蜀墨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笑容,便随着冬青出了大堂。
回到房间安顿好已经稍微有点晚了,看来休息是休息不成了,蜀墨想着便唤来了夏书:“那些东西,可都盘点好了?”
“少爷放心,我查了两遍,没有问题。”
“你这孩子做事我倒是放心,还有便是咱们的这一批新的蜀绣锦缎,记得要单独给大哥,文人总是喜欢捣鼓这些,大哥这个人估计应该想不到,这个是爹爹特意嘱咐的。”
“还是少爷心细~嘿嘿~”
“好了,交代下去吧,估计等下大哥就会过来了,在此之前先给大哥说了。”
“青书晓得了。”
不过半晌,青书便和蜀承一起来到了蜀墨房里。
“这么快?”蜀墨倒是有点诧异。
“三弟别责怪青书了,是我刚在外院遇上了他,便让他带我过来了。”
原来是半路遇到了啊,蜀墨大概心里明了了。
“本就是让他去找大哥的,我怎么会责怪呢,青书,先给大哥上茶。”蜀墨站了起来请蜀承坐下。
“不知三弟找我有何事?”蜀承本是来叫蜀墨吃晚饭的,路上听着青书说有事要说就在蜀墨的房间坐了下来。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出门前爹爹叮嘱,现在这时候要打点文武官时要多加注意,想来他们也不会稀罕什么金银财宝,倒是咱们这蜀绣秀外慧中,适合给那些文人捣鼓捣鼓。”
“还是三弟细心,这朝廷,现在不好过啊。”蜀承若有所思。
“难得和大哥相见,咱们就不说这些沉重的话题了。”蜀墨大也是感觉到了话题的压抑便差了开去。
“哈哈,三弟说的对,难得我们兄弟相距~走大哥请你尝尝这汴京的名菜,我已经在逍遥庄订了位置,让为兄好好给你接风洗尘。”
“那就多谢大哥了。”
“自家人谢什么,哈哈。”蜀承拍了拍蜀墨的肩,带着蜀墨便向逍遥庄走去。
“三弟,你可不知道啊,说到这个逍遥庄要算得上是我们汴京最有名的酒楼了,里面的味道更是一绝啊。”
“我这算来也是初次来汴京,早就耳闻汴京美食名气远扬,这可真是需要去见识一番啊。”蜀墨心情很好,不禁也打趣道。
“大人里面请~雅座已经准备好了~”蜀承刚进店便被请道了二楼的雅座。
选了个靠窗的位置,蜀墨对靠窗有种说不上的喜欢,蜀承自也是知道的,安排的时候就已经特意叮嘱要留着靠窗的这张桌子。
“三弟你看着酒楼怎样?”
“精致却不失雅致,是个好地方。”
“哈哈~能让三弟夸一句好也算是难得了,看来为兄没有选错地方啊。”
“客观,请问要些什么?”说话间小二已经来道了身旁。
“把你们的招牌菜都来一份,外加一壶竹叶青。”
“好的,请稍等。”
“三弟,为兄知道你喜欢清淡的酒,这家的竹叶青清洌甘润,这个季节喝再适合不过了。”
“但听大哥安排便好,蜀墨不挑的。”
不过多时酒菜便已上齐,这次出来没带着夏书和秋水,兄弟两倒是放开了很多。
“三弟尝尝,这些都是汴京的招牌菜,味道为兄可是能保证的哦~,这是煎扒青鱼头尾,还有这个洛阳燕菜,当然还有为兄最喜欢的汴京烤鸭。”
蜀墨听着大哥的介绍,也拿气筷子,夹了快烤鸭浅尝,果然不错,鸭皮脆而不腻,鸭肉油而不肥,入口顺滑,味道醇厚,的确好吃。”
“怎样三弟?大哥推荐不假吧~”蜀承说着喝起了桌子上的竹叶青。
“大哥喜欢的自然是好的。”蜀墨微笑。
一顿大餐吃的七七八八,道也还有几分滋味。果然汴京名菜也不是浪得虚名,比起蓉城的香辣感更多是清爽和淡雅。
饭后回府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蜀承知道蜀墨奔波了数日必定已经疲惫,回去后便再没打扰,而蜀墨晚上这一觉也睡的少有的踏实,看来事情一切都会顺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