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本来因为最近看了《人间世》,想为那本书写个长评,但思来想去还是选择了这一篇。这是我看的控大的第一篇文,也是我第一次在晋江上写长评。我很长一段时间没正经写过东西了,言辞之间若有不当的地方,见笑了。
    一、人物和环境
    首先说说人物。我很喜欢商周和宋元,用一个词就是很合“眼缘”。这年头找个好作者不容易,找个文笔好,写人物又都中你萌点的作者更不容易——有萌点,就容易看下去,因此个人认为人物的塑造很重要。
    对于宋元和商周两人的妞儿们来说,这两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作为一个女的,我也打心底里不想遇到这样的男人。但是作为两个小说人物,我是很喜欢他们的。宋元的逃避和漫不经心,商周的默默守护和坚定不移,有缺点,但是真实;有磨难,但最终会走到一起。虽说现在看耽美已经对“俊男X俊男”的配对审美疲劳,但这两个让我觉得很有画面感(特别是商周的小辫子和长发)。同样在《人间世》中,我发现容若与宋元有相似,商周亦与谢敏相似。容若的打太极,宋元的遇事就跑,无不显示出一种逃避心理。还有商周的不离不弃和谢敏的执着——个人感觉这两对就像同一个人身体中的不同情绪,惶惑、不愿面对现实,却又满怀希望,本能一般地去追寻着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实,我们都是这样矛盾地活着。
    最重要的是作者将他们放到了一个真实的环境中。环境对人物塑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大背景、配角等。这篇文给我的感觉是在写主角追寻的生存意义,也是在写作者自己的大学生活。医学院的经历,从纪昭到未婚先孕的小病人,从沈姓可恶教授到一口家乡腔调英语的海归教授,每一件事都有它的作用,都记载着主角的变化。我能否妄加揣测这也是作者自己的变化呢?呵呵,因为读来让人觉得很有亲切感,让人觉得顿时与作者拉近了距离。
    现在我们看到的文都在编故事,很少有人会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写东西了。我觉得好文章应当来源于现实,这也是为什么控大一下就吸引我的原因。
    二、文章主旨与自我联系
    这篇书评打过手稿,最开始我把这部分内容写在了前面,后来因为要让行文更有逻辑就放在了这里。在这里我也想说说我自己的故事。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就算世界不是用来改变的,也不是用来随波逐流的。”我为什么喜欢两位主角,更多还是出于一种羡慕。鄙人不才,曾学过一段时间吉他,疯狂追随过某个乐队,甚至到现在仍是不时抽风的摇滚爱好者。这篇文就让我想起了曾经的自己,想起当时那种不顾一切的狂热。但是,我妥协了,他们还在坚持。我身边的人在一个个消失,他们始终如一。
    对文中的角色有种代入感,实在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既有找到共鸣的满足感,又有求而不同的痛。宋元从来不敢说他师父,就如我至今不敢联系我曾经的吉他老师。我的老师没有像他的师父一样,但他已经泯然众人了。那时我年纪小,不懂得他卖掉自己电吉他的含义,后来我才知道他有多么爱惜那把琴。他走了,我也离开了那个故乡一般的地方。而后他来到了我现在居住的城市,但他从来没有回应过我的联系,我们也再也没有见过面。
    那句话是对的:“年幼的时候,你崇拜的英雄,其实不过是无处遁逃的失意者,长大以后,你性命相托的人,大多数时候也不过只是无能为力的旁观者。”真的很像自己的状况。只不过我无处可逃,也没有可以陪伴的人罢了。
    很长一段时间,我很喜欢一首名叫《Boston》的歌,现在让我觉得很适合宋元的一首歌:
    She said I think I’ll go to Boston
    I think I’ll start a new life.
    I think I’ll start it over, where no one knows my name
    I’ll get out of California, I’m tired of the weather
    I think I’ll get a lover and fly ‘em out to Spain
    I think I’ll go to Boston
    I think that I’m just tired
    I think I need a new town, to leave this all behind
    I think I need a sunrise, I’m tired of Sunset
    I hear it’s nice in the summer, some snow would be nice
    但是现实永远不会为你的失意而有一点动容。
    宋元是个失意人,但有人愿意陪伴他,教给他生存的意义,这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虽然控大说自己对摇滚一窍不通,但你已经写出了很多人不能解读出来的东西——这是你自己的理解,别人无法复制。这是我的困惑,而我在这里得到了解答。谢谢大人的文。
    三、剩下的话
    写到这里,我想说的差不多也写完了。行文还是有些不知所云,所以下面还有想说的就分条陈述了:
    1、建议控大语言可以更精炼一些。
    2、如果大人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Velvet Goldmine》这部电影。它以华丽摇滚鼻祖David Bowie为主角原型拍摄,很好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梦想诞生到破灭的过程(别被各种夸张造型和略有不健康成分的剧情吓到就行了)。
    3、请控大继续按照自己的风格写下去吧!生命不止,创作不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