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17章 写作考察读作踏青 ...

  •   姜欣元若想要做好这一县之长,单单坐在县衙里研究那些有年头的卷宗,是绝对不够的。在研究透彻最近几年的市、商、农、耕、文……等等资料后,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走基层,去问问生活在阳明县下属村落的农户们过的如何。

      这日,是一月一度的贺师爷休假日,贺文渊拿起收拾好的小包裹乐颠颠的走出了县衙大门。给县令当秘书哪里都好,包吃包住工作清闲,就是休假太少,一个月只能休两天,他当然要好好抓紧时间,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他以前除了赶考以外,还从没离开过他的小屋这么长时间,闹的他都开始想床了。

      他在前面背着小布包走,姜欣元也背着一个小布包在后面跟着。刚开始他没在意,只当姜欣元也要出去透透风。可走啊走啊走啊都走出城门了,贺文渊一回头,姜欣元还在自己身后呢。

      贺文渊:“……姜兄,送我到这里就够了。”

      姜欣元笑而不语。

      于是俩人又开始一前一后的走,走出去十里地,贺文渊道:“姜兄,剩下的路我一人便可,不用担心。”

      姜欣元依旧笑而不语。

      贺文渊被笑怕了,没敢问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能转身继续往贺家村走。走了大半个时辰,终于见到了贺家村的村口,一转身,姜欣元背着个包裹笑意盈盈。

      贺文渊:“……”

      姜欣元:“贺兄,既然我都送你到这里了,你应该请我去你家喝杯茶吧?”

      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贺文渊就把姜欣元领回了家。如果按照贺文渊“记忆”里的发展,男A把男B送回了家,男B邀请男A来自己家里坐一坐喝杯茶,再然后就该天雷地火抱作一团了。可惜这里没有喜欢男人的男A和男B,只有正统君子男甲和男乙,所以俩人非常正直的一人捧着一杯茶,坐在了贺文渊屋外的一颗柳树下。

      姜欣元三言两语的解释清楚了此行的目的,贺文渊虽然不乐意,但顶头上司都跟过来了,总没有把人轰出去的道理。

      “姜兄都准备走访哪些村落?”

      姜欣元随手在空气中勾勒了一个大致地图:“先把贺家村和这附近的三个村子都走遍吧,过段时间再去西边那几个村子。”

      “那还去拜会礼心吗?”贺文渊指了指远处的一条小道:“从这条小道上去便是礼心的寺庙,两个时辰足够来回了。”

      姜欣元考虑了片刻,摇头:“还是算了,师爷你的休假不多,咱们得抓紧。”

      “……稍等片刻,你的意思是让‘我’利用‘我’的假期陪‘你’探访农户?”贺文渊终于意识到了姜欣元的险恶用心:“凭什么啊?”

      “凭你现在还在‘试用期’。”

      贺文渊被姜欣元这番无良老板样气的鼻子都歪了,万分痛恨自己教会了他这个词,让他压榨自己有了理直气壮的理由。好在姜欣元没那么无耻,不仅同意给贺文渊加班费,还同意下个月让他多休息两天,另外再送他俏四川代金券三张,这才让贺文渊压下了心头火气。

      当天晚上,姜欣元借宿贺文渊家,男甲男乙一人一间屋子,整晚相安无事。第二天日头微亮他们就早早洗漱起床,姜欣元特地准备了一身棉麻料的普通外衫,香囊玉佩都取下,平日惯常带的头饰也换作普通布巾,与贺文渊站在一处,倒还真像是两个普普通通的清贫书生。

      二人吃罢早饭就上了路。这个时候,村民们都在田间地头耕作,就连未出阁的姑娘都要下田帮忙,而贺文渊家距离村外的农田还有不少距离,一路走来,几乎没见几个人影。

      贺文渊忽然想起来:“姜兄,你想好待会见到村民时都问些什么了吗?”

      “贺兄有何高见?”

      贺文渊皱眉:“是你说要暗访体察民意,可肚里连腹稿都没有,总不能见人就问‘你幸福吗?’”

      姜欣元附和:“这倒不失为一个好问题,单刀直入,一针见血,直指核心。”他似模似样的念叨了几句,好像真的在考虑把这个问题列入list当中:“说到这里,你幸福吗?”

      “我姓贺!”贺文渊没好气的答道。虽然是个老梗,不过没事,整整古代人足够了。

      姜欣元还有心情陪着他闹:“敢问‘贺’什么?”

      “在下贺呵呵。”

      “……”

      贺文渊有时候想,自己和姜欣元的对话应该记录下来集结成册,付梓之后绝对比《礼心寓言》还要火爆,名字都想好了,就叫《相声入门》。

      =====

      二人走到村外农田时,就见茫茫的田野上,数十名村民都紧张忙碌的在自己的地头忙活,因近秋天,田中的稻子长的老高,每当清风吹过,稻子被吹的弯下了腰,才会露出了藏在稻田中殷勤耕种的村民们。姜欣元总不好贸贸然打扰他们,非常耐心的在田埂上站着,见到谁走到树荫下休息,才凑过去攀谈一番。

      贺家村民风淳朴,村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姓贺,之间都有那么一点沾亲带故的关系。尤其贺文渊和他爸爸是村子里唯二的两个读书人,谁见了都得跟贺文渊乐呵呵的打声招呼。姜欣元就从这方面下手,自称自己是贺文渊的同窗好友,同他来乡下玩,还真没人看出破绽。他当然不会直接问这些村民“你幸福吗”,而是拐弯抹角的打听家里几口人、吃穿宽裕吗,通过这些方面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

      在穿越人士对这个社会的默默改造下,华国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五年前,八王爷推行义务教育和促使《妇女儿童保护法》的确立,让华国的人民生活越来越安康幸福——只有基础稳固了,这个国家才会更加富强。华国的变化从村民的生活中就能看出,懂事知礼节的娃娃多了,和睦幸福的家庭多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贺文渊听着姜欣元与这些村民攀谈,不住反思着穿越人士对这个社会的贡献有多么大:礼心的寓言宣扬道理启迪民智,八王爷通过自己的身份背景为人民谋福利,吴老板的店铺促进了经济发展,而王镖头的快递公司帮助传播消息促进民间沟通……与这些穿越人士相比,反而是贺文渊这个土生土长的华国人没有任何建树,巨大的反差让他又羞又愧。

      不过没关系……贺文渊看着姜欣元的侧脸,一个念头在心中成型。他不需要做出多么伟大的成就,只要一步一个脚印,为大家做一点、是一点——只要跟着姜欣元,他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奋斗方向吧?

      注意到贺文渊看向自己的视线,姜欣元转过头对他微微一笑:“贺兄,你再这么看我,我就要把持不住了。”

      “……”

      他现在还来得及重新定一下人生目标吗?

      ===========

      他们只有两天的时间,却要走遍四个村落,时间很紧张。幸好这几个村子都不大,离得又近,路上赶赶就能节省出不少时间。阳明县人口不多,邻里关系和睦,贺文渊姜欣元一路走来,除了一些家长里短的抱怨外,没听到什么大问题,所以两个人都很轻松。

      姜欣元在来阳明县之前,住的是亭台楼阁,看的是雕梁画栋,到了阳明县之后更是成日呆在县衙,都未曾见过这么自然优美的景色。温暖的阳光照在青翠的树叶上,鼻间能闻到粮食成熟时飘散开的气息,耳边听着村民们淳朴的方言,好一派写意田园风光图。这场民意暗访,真是写作“考察”,读作“踏青”。

      走完最后一个村落,日头已然偏西,刚刚与他攀谈的几位乡邻一听说他们是从贺家村来的、现在还要赶回贺家村去,一个两个就嚷嚷开了。

      “小姜,还回去做什么!就在婶子家吃晚饭吧,婶子家里还有多余的被褥,给你俩在西房铺好了,保你暖暖和和的!”

      “小姜,来大爷家,大爷今天刚钓了一条鱼……”

      姜欣元长得玉树临风,看着和善又不失稳重,贺文渊气质文雅,外貌俊秀又满腹经纶,自然吸引了一堆婆婆妈妈叔叔伯伯,所有人都热情的请他俩来自家吃。当然,吃饭是假,让他们见见自家女儿/侄女/堂妹/孙女才是真。

      几个人正吵着呢,忽然一个站在人群外围的大男孩开口了:“几位叔叔婶子,你们这么吵不是让客人看了笑话?别咱们村里人先打起来了,伤了邻里和气。”

      这男孩刚才也有和姜欣元攀谈,贺文渊记得他叫牛勇,今年十八,父母都没了,一个人住在村北头。他皮肤黝黑,说话时瓮声瓮气,被人稍微揶揄就脸红傻笑,完完全全是个大老憨。不过也是傻人有傻福,这么一个大男孩居然在半个月前被迅通快递选上当了快递员,听说魏常生看上了他腿脚快又没心眼这一点,这份好差事让他从小的玩伴都十分眼红。

      牛勇说:“姜大哥,贺大哥,你俩要是不嫌弃,就来俺家吧,俺家就俺一个人!”

      一旁的大爷不乐意了:“你家就你一个人,怎么照顾的来两位客人?!”

      “嘿嘿,”牛勇挠挠头,笑得傻乎乎的:“大爷,您忘了我家里有蜗牛姑娘了?”

      他的话刚说完,周围所有人都同一时间住了口,场面顿时从极聒噪变成了极安静。就这么冷场了好一段时间,一位扎着红头绳的小媳妇生硬的转了话题,气氛才重新热闹起来。这么明显的转折,估计除了当事人以外,谁都听出来了吧。

      姜欣元贺文渊对视一眼,同时用唇语道:“这里头有问题!”

      牛勇口中的“蜗牛姑娘”是个什么东西?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17章 写作考察读作踏青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