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流落民间 ...
-
北宋,仁宗天圣六年。
开封,濮王府,厨房之中。
“锦寒,快添柴,火有些不够了。”一个丫鬟催促着喊道。
叫锦寒的丫鬟不敢怠慢,急忙在炉灶之中添了些许的柴,她手中拿着一根木柴,便愣在那里,呆呆的看着前面的灶火,这时忽然感到手上一阵灼烧的疼痛,那火已经燃到了木柴的根部,锦寒急忙扔掉了木柴,跺了跺脚,使劲的吹了吹自己的手。
旁边的丫鬟看着锦寒“咯咯”笑了几声:“锦寒,怎么最近总是心神不宁?”
锦寒一怔,心神不宁,也许是这几天一直梦到何崇的关系。
为何会梦到何崇,也许是因为三年前两个人约定成亲,如今到了日子。
何崇和自己生于同村,自小青梅竹马。三年前,萧锦寒的家人要去外地经商,便带着萧锦寒离开了村子,走得时候,何崇告诉她,三年后她若还能回来,定要娶她为妻。她心中暗暗发誓,将来不敢如何艰辛,都要回来找何崇。
时过三年,萧锦寒家人在吐蕃定居下来,萧锦寒日日去求父母和大哥,终于求得让她回中原,萧锦寒和两个手下星夜赶路,不过半月,便就到了开封城,只是没想到途经九顶山的时候,遇到了劫匪,她和两个手下便冲散了,她这才发现,周身除了一块古玉,在没有值钱的东西,而那玉自己是万万不能当掉的,因为娘说过,除非自己死,那玉绝不能离身。
萧锦寒遭此大变,该是不幸的,只是万幸的是她被一个军将所救,军将托人去村中打听何崇才知,何崇早已在京城中参军,萧锦寒便也留在京城之中,寻找何崇。
军将见她孤苦无依,便将她推荐到了濮王府做事,她时刻记得那军将姓狄名青,是她此生该去尽力感谢的人......
午后,萧锦寒正和几个丫鬟一同走着,几个丫鬟笑着说:“锦寒姐姐,狄青将军今日来咱们王府交军民册了。”
萧锦寒一笑,漫不经心的说:“来便来了,有什么高兴的。”
丫鬟们起着哄说:“谁不知道姐姐和狄将军关系要好,狄将军在西北战功赫赫,又是皇上身边的红人,自开国到如今,武将之中,狄将军便是第一人,狄将军每次来王府,都会来看姐姐,姐妹们都羡慕的不行呢。”
“皇上身边的红人......”萧锦寒眉头一皱,如今赵祯登基六年光景,国家大事小事都是太后亲断,文臣武将也都是太后选拔,皇上从不曾有亲政之时,她叹了口气说:“如今权势都在太后手中,他就算是和皇上称兄道弟,那又能怎么样?”
丫鬟们点了点头,便是再不关心国家之人,也多少能知道现在是太后掌权,当今朝堂上的事情,皇上从没有真正决断过。
不多时,萧锦寒的房间。
萧锦寒坐在房间之中,靠着桌子发呆,就在这时,一阵敲门声响起,萧锦寒抬头看去,只见一个青年正在她的房间外面,这青年身材高大,面目清秀,头上的发髻高高吊起,显得英俊爽朗,只是额头上却有黥文刺面,这人正是狄青。自晚唐以来,便有律法,犯过案的配军会受黥刑,黥刑便是在犯人的面上用刀刻字,再以墨水涂之,此生都无法擦洗掉,虽然□□伤害较之别的刑法轻的多,但却一生受辱。
狄青少年犯案,黥文正是那时留下的,不过幸运的是狄青在战功显赫,在京城做京师卫士,这官职虽然不高,但他和皇帝的关系甚好,明眼人都看得出,狄青前途不可估量,自开国以来,武将中真可算是第一人。
萧锦寒看到狄青前来,便笑了笑,起身说:“狄大哥,快请进。”
狄青点了点头,走了进去,他坐在凳子上,看着萧锦寒说:“今日向王爷交了新晋禁军的名册,想着也有许久没有见到你,便想着来你这里坐坐。”
萧锦寒笑了笑,看着狄青说:“年初你率兵大败党项兵,如今市井之中,都在传说你如何英武神勇,如今你可是王府之中的红人了。”
狄青摇摇头说:“你莫要拿我寻开心了。”说着,也不等萧锦寒让,自己就拿起茶碗,倒了一壶茶说:“这是专门为我泡的茶吧,真是让我万分感动。”话虽这么说,狄青却没有一点感动的意思,他也懒得品,就“咕咚咕咚”的喝去了半碗,放下茶碗,他叹了口气说:“可惜了,有点苦。”
萧锦寒本想拦着,看见狄青已经喝下了茶,她就暗自一笑,苦就正常了,这是我前天泡的,忘了倒而已。
狄青看着萧锦寒发笑,倒也不想知道她因何而笑,他说:“前几日我问你些事情,你回答的总是吞吞吐吐,找些别的事情搪塞过去,今日我耐心够,定让你说个明白。”
萧锦寒一怔,顿时有些疑惑,自己说话有时的确前言不搭后语,但绝不是故意为之,的确问过自己很多事情,如今她一件都想不起来,她就问道:“什么事情?”
狄青笑了笑忽然伸手在萧锦寒的腰间抓下了一个物件,萧锦寒还没反应,一个墨色的玉佩已经被狄青拿在手里,那玉佩上纹了一只凤,做工精细,狄青拿着玉佩,在萧锦寒眼前晃了晃说:“我想知道你这玉佩是从何处来的。”
萧锦寒一怔,玉佩......
这玉佩是自己从吐蕃回中原的时候,自己的娘给自己的,之前自己也从没见过,萧锦寒问及这玉佩的时候,娘也并未说粗其中缘由,只说是个吉祥之物,戴在身上,总是好的。萧锦寒不知道玉佩是如何来的,她就摇头说:“我都说了,玉佩是我娘给我的,至于什么来历,我的确是不知,你想想,我娘当年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喂养大,她什么不能和我说,这玉佩既然不告诉我从何来的,那我何必多问呢。”
狄青点了点头,便就笑着说:“你是你娘用屎尿喂大的啊。”
萧锦寒“哎呀”一声,拍了拍脑门:“我都让你搞糊涂了,她老人家是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我拉扯大。”她忽然觉得狄青甚是关心自己的玉佩,她便问道:“许久之前,你便问过我,我就已经说不知道,你怎么如此在意它?”
狄青摇头说:“倒也没什么,只是我在皇上那里见过一个和你这玉佩模样相似的一个玉佩,只不过他那上面纹的是龙,你们的瞧着是一对。”
“皇上?”萧锦寒一惊,接着便“咯咯”的笑了起来,狄青问道:“你笑什么?”
萧锦寒看着玉佩,她将玉佩举起,阳光之下玉佩发着异样的光彩,她说:“咱们不过都是平常的百姓,怎会和皇上有什么瓜葛,你这玩笑开得有些大,想是你看错了吧。”
狄青摸了摸下巴说:“是么?那也许吧。”
萧锦寒点头说:“什么也许,一定是你看错了,你倒是给我提了个醒,我娘说了,我来中原定不要结交官家之人,这玉佩也绝不能让官家人看到,否则会有灾难的,如今我娘说的两条,我都没遵守,这玉佩自此而后,我也该收起来了。”
狄青笑了笑,也不在意:“随你的便。”
狄青当下再不在意,而是在萧锦寒的房间和她闲聊着,狄青说了些军中的高兴事情,他说的眉飞色舞,却丝毫不管萧锦寒想不想听,萧锦寒用手支着头,一边听着,一边打哈欠,狄青足足说了一个时辰,看到萧锦寒也不接话,也不欢笑,这才感到萧锦寒似乎并不想听,他就起身说:“行了,也打扰你这么久了,现在我也该走了。”
萧锦寒本来昏昏欲睡,听到狄青说要走,顿时来了精神,她睁大眼睛,起身笑着说:“你可要走了。”
狄青一怔,看着萧锦寒的样子说:“你很希望我走?”
萧锦寒脑子迷迷糊糊的,就点头说:“是啊。”刚说完便觉得说错了话,她又急忙摇头说:“没有,绝对没有。”
狄青无奈的摇摇头:“好了,不管有没有我也确实该离开了。”说着他便往外走去,走了几步,萧锦寒便唤了声:“狄大哥。”
狄青“啊?”了一声,回头看着萧锦寒,萧锦寒问道:“大哥可记得帮我在军中打听何崇?”
狄青思索了一下,便点头说:“我记得,你的情郎何崇,洛阳安宁村人,今年十八岁,去年参军,我在军中帮你打听着,只是因为现在党项契丹战事不断,军队之中,每天都有新加入的士兵,想要统计,也非一时半刻能统计完,但是我一定会尽力帮你寻找的。”
萧锦寒点了点头,她本以为在京城之中无依无靠,如今认识了狄青,帮了自己不少的忙,虽然想让狄青早点帮他找到何崇,只是如今这事,急也是急不来,再说狄青已经毫无缘由的帮助自己这么多了,如今再催促他,实在不通情理,她便低头说:“不管如何,都谢谢大哥了。”
狄青微微笑着摇摇头,便抱拳离开了,房间之中只剩下萧锦寒,她呆呆的坐在床上,只是愁是没有用的,唯一的希望,还是在狄青的身上,她抬头看着狄青远走的身影,一时间有些叹息。
狄青出了萧锦寒的房间,面容里便忽然有些阴云难以散去。
他虽答应帮助萧锦寒寻找何崇,但从没一天真正帮助萧锦寒寻找过何崇,并不是他不想帮忙,而是他在一个月前见过一次何崇,何崇告诉狄青,他要成亲了,只是新娘......不是萧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