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从年纪上说,权四倒真是跟蕙娘相当,但他的排行序齿太靠后了,被兄长们尤其是权二的光芒所掩,致使在蕙娘择婿时,他还是个没排进队列的童子身份,入不了焦阁老的眼,这只能叫没缘分。
    当然了,权四是个疯的,情感激烈,个性叛逆,甚至连三观都可能是扭曲的,这样人的感情我不看好。火焰所散发的温度其实是热量,是种不稳定的能量输出,离得远了,会冷;离得近了,会烧焦;火焰总是在动,远近的距离实不好掌握,也许我不再是小年轻了吧,这种不稳定不喜欢的。
    ……
    又及,放条虫的标记在这里,以备小香有工夫时参考,其实应该是上一章的。
    关于赌石,蕙娘所说的那一句“行话”,恰好透露出,蕙娘不是真正了解赌石,大约也没有真正下手赌过石,只是听说过一些“行话”,大差不差知道一点而已。
    首先,“石窗”的说法不太规范,有点初学者随意添加语素的样子,行内的话其实是“窗口”,或者就简称一个字“窗”。
    其次,赌石最首要的衡量不是水头,即无论蒙头料、全赌料、(此二者区分略不严格,有时可以互指)、开窗料、半明半赌料(对开料或多开料,后者又称“一拓”)、全明料、作料(包括块料、片料、坯料、刀下料和小料、边角料)等,甚至包括雕好但未抛光的半成品(行内叫“毛货”的),这些可以拿来赌的所谓“赌石”/“赌料”等等的东东,最首要的衡量是“种地”,即所谓的“种水色工,种排第一”“内行看种,外行看色”,“有种无水,尚还可以,无种有水,不是真水”……
    又有细分处,种和地还要分开看,种要分极老种、老种、新老种(介于老种与新种之间的程度)、新种(以上四种降序排列);地(又叫底、地张,底章……)要分:是否紧致(即晶体大还是小,质地细腻还是不细甚或是粗),是否不乱(晶体排列是有序还是无序),是否干净(即杂质是多还是少),是否明亮(即白水度如何,是否泛灰调),是起莹还是起胶或者都不起(即折光率实现度怎样,借用宝石衡量的标准类似是指有无火彩及火彩是否出众)……等等。
    种地、水头、色泽、工艺,各有各的侧重,但这四个或是五个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着各类影响,交叉复杂程度,再加上过去“赌石如赌命”的情况,但凡知道一些,有点经验的人一般都秘不示人,甚至还会故弄玄虚造成种种混淆混乱。
    结果就是“神仙难断寸玉”,翡翠一道,现在也没有公认的分级标准,不要说世界标准,连国标也没有,只有云南省级的地方标准,也还不够广泛,行内基本还只能靠拼凑前人偶然透露的一些经验,不一致不统一就是常态了。
    第三,翡翠出于那伽山中,经过低温高压,地质变迁,水流搬运,在雾露河的古代今时的多条河道中,河滩上,形成或大或小,总数可能成百上千的冲积矿床,缅甸人开采这些砾石形态的翡翠原石数百年的历史,他们世代秘传的经验比中国人多得太多,对翡翠原石的了解不知比我们多了多少,一块石头,要是蒙头进了中国的,那得是他们认为没有开窗的意义,而但凡是他们给开了窗的,多半都不会开得不好,反而会是开在这块原石最好的部分,这样才能提高石头的售卖价格。
    当然了,这第三点还是可以有例外的,中国人老缅那么厉害,买了蒙头料自己开窗,那是可能开出坏窗来的,这属于“赌垮”,对这种,老缅也有同样长期发展的手段,能将坏窗重新掩盖起来,使石头再具备二次出售的可能,但这种就叫“不上道”了,属于欺诈,不值一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