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二十二章 ...
-
姜子牙败阵后的第二日,西岐城外有将请战,邓九公出马将其活擒,原是殷郊麾下副将马善。
马善进了大殿,立而不跪,姜大牙命南宫适推出斩之,南宫适领命,将其推至府前,手起刀落,犹如切菜一般将头砍下,谁知那头随切随长,竟如切水一般,连砍十几刀都是如此,南宫适大惊,忙去报知姜子牙,姜子牙闻听,带着众师侄出门来看。
哪吒今日好不容易央求杨戬出来走走,正遇此事,手痒难耐,拨出阴阳剑便上前去砍马善,果然与南宫适所述相同,哪吒连挥几十剑杀他不死,愈发焦躁,杨戬急忙将他拉过一边。
韦护见哪吒无功,飞起半空将降魔杵祭起,此杵后为沙门护法宝器,拿在手中轻如灰草,打在身上重如泰山,如今砸在马善顶门,只落得一片金光,就地散开,韦护收回杵后却又复成人形。
众门人见状,齐声惊呼:“怪哉。”姜子牙无法,命众人道:“借三昧真火烧这妖人。”
除了杨戬要管住哪吒不准他动用真气外,金吒、木吒、黄天化、雷震子、韦护、土行孙等会放火的全都运动起了胸中三昧,但见火光冲天,马善借火光而起,大笑道:“我去也。”
杨戬抽了口冷气道:“师叔,这马善必是个火中之精。”
姜子牙见走了马善,心下不乐,叹道:“殷郊未除,又有马善,岂不要误了我拜将之机。”
杨戬道:“师叔宽心,弟子这就先往九仙山去请广成子师伯,再往终南山向云中子师叔借来照妖镜,看那马善究竟何物,方可治之。不过……”他将目光转向哪吒,面有忧色。
姜子牙笑道:“放心,师叔帮你管他。”
哪吒都要哭了,顿足抱怨道:“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黄天化捅他一把道:“行了,别身在福中不知福,哪天他跟人跑掉你就乐了?”
哪吒扬起头,凶巴巴道:“哼,他也敢!”
杨戬朗声大笑,冲哪吒扮了个鬼脸,辞过姜子牙与众门人,驾土遁前往九仙山。
且说杨戬至九仙山、进桃园洞去见广成子,可巧太乙真人也在,一见他来便笑道:“必是西岐又有阻碍。”
广成子问道:“杨戬,前日我令殷郊下山,到西岐助你姜师叔伐纣,那三头六臂可好么?等我拜将之日再去嘱他。”
杨戬摇头叹道:“师伯,您还全不知情,如今殷郊不伐朝歌,反伐西岐,用师伯的番天印打伤哪吒,横行狂暴,弟子特奉姜师叔之命报知师伯。”
广成子闻言,起身大呼道:“这畜生岂敢如此!我将一洞珍宝尽付与他,谁知竟有今日之变。”
太乙真人一听徒弟受伤,忙向杨戬询问轻重,得知快要痊愈了方才放心,催促广成子道:“殷郊叛逆,其祸不小,道兄宜从速下山劝其归正,稍迟只恐其难逃一死。”
广成子心乱如麻,脚步错乱,急匆匆道:“杨戬,师伯这就与你同去西岐。”
杨戬欠身道:“请师伯先行一步,弟子还要再去终南山云中子师叔处借照妖镜。”
广成子来不及多想,连道别话都没跟太乙真人说,一晃身便借纵地金光离开,单把两位客人剩在自己洞中。
太乙真人慨叹道:“天下为师者心肠总是一般。”问杨戬道:“你去借照妖镜何用?”
杨戬将马善之事说了一遍,太乙真人听罢言道:“这马善乃是灵鹫山元觉洞内的一盏灯,你直接去找你燃灯师伯便可。”
杨戬喜道:“这样最好,也省了弟子的一番周折,多谢师叔指点。”
太乙真人摆了摆手,盯着杨戬看了会儿,忽然笑道:“杨戬,我那徒儿性烈如火,你必是不省心的,还记得上回离别时师叔说过的话么?”
杨戬脸一白,俯身跪下:“师叔,弟子若做错了事请您直言斥骂,只求千万莫提上回那话。”
太乙真人连忙伸手搀他起来,好言慰道:“师叔不是怪你,只不过适才察你面色,知道你近日命犯桃花,恐怕伤了我徒儿,先行提醒而已。”
“师叔!”杨戬目光炯炯地迎视太乙真人,一字一顿道:“您是不相信我,还是不相信哪吒?”
太乙真人笑了,一挥拂尘道:“师叔都相信,好了,你去吧。”
杨戬稽首拜别,离了九仙山,驾土遁径往灵鹫山方向。
广成子来至西岐,见姜子牙告罪,又给哪吒服了粒仙丹疗治番天印之伤,便匆忙到商营去劝说殷郊,不想殷郊与殷洪一般绝情无义,不肯听从师命不说,反将番天印来打授业恩师,广成子着慌,急借纵地金光术逃回西岐,进相府向姜子牙叹道:“这畜生悖礼忘恩,连我也制他不住。”正说间,有门官报:“燃灯老爷与杨将军同至。”姜子牙同广成子急忙迎出门外。
燃灯道人道:“殷郊事大,马善事小,待贫道收了马善再做道理,烦子牙与贫道同去。”姜子牙答应,便同燃灯道人一起出城。
杨戬拉着哪吒看了一圈,满意道:“不错,还算听话。”
“不想听话也不行啊,师叔往死里看着我。”哪吒摇晃着杨戬的手,哀求道:“今天就让我出战吧,我的伤全好了,不信你问广成子师伯。”
广成子点头道:“哪吒莲花化身,体质本就强于他人,刚才又服了我的仙丹,确已平复如初。”
“既然这样……”杨戬一捏他鼻子,笑道:“就放了你吧。”
“太好了!”哪吒如蒙大赦,喜得手舞足蹈、摩拳擦掌。
广成子见两位师侄情意绵绵,两心相依,既为之高兴又忍不住触景生情,想起自己徒弟殷郊,着实伤感。
不多时,燃灯道人与姜子牙归来,言说已将马善拘回灵鹫山,如今只剩殷郊难除,正与广成子共商对策时,有探马来报:“殷郊现于城外请丞相答话。”
燃灯道人嘱姜子牙道:“你迎战时,切记以杏黄旗护体,以打神鞭制敌,带杨戬和哪吒同去。”
姜子牙答应,传令出城,哪吒兴奋异常,登开风火轮前方引路,气昂昂地站在两军阵前。
姜子牙一提四不相,手指殷郊道:“殷郊,你负师命,难免犁锄之厄,及早投戈,免致后悔。”
殷郊大怒,切齿大骂道:“匹夫把吾弟化为飞灰,我与你誓不两立!”纵马摇戟,直取姜子牙,姜子牙仗义剑迎之,大战于龙潭虎穴,那边商营中有温良走马来助,这边哪吒登开风火轮接住交兵,两下里杀得黑云迷日、杀气遮天。
杨戬无奈笑道:“这冤家,吃多少苦头都不知道怯场,真不愧是天生命定的先行官。”
且说温良与哪吒战罢多时,急将法宝白玉环祭起来打哪吒,不知哪吒也将乾坤圈祭起,金打玉,打得粉碎,温良大叫一声:“伤我之宝,怎肯干休。”接着又战哪吒,哪吒闷了多时,今日若不打死打伤个把人又岂能甘心,飞起一块金砖便打中温良后心,温良身子向前一倾,刚欲逃回,被杨戬一弹子穿透肩头,跌下马去死于非命。
哪吒扭头看向杨戬,杨戬冲温良尸体一努嘴,笑容灿烂:“算你的。”
殷郊见温良死于马下,忙祭番天印来打姜子牙,姜子牙将杏黄旗展开,只见万道金光,祥云笼罩,千朵白莲谨护其身,番天印悬在空中,只是不得下来,姜子牙随祭打神鞭,将殷郊打下马去,杨戬急上前欲斩他首级时,他已借土遁逃走了,姜子牙鸣金收兵,全胜而回。
“嗨!其实那殷郊也不过如此,不过仗着番天印厉害。”显然,除了因不能亲手报那一印之仇而尚有余恨,哪吒对今天的战况还算满意。
“那番天印就够受了,没见师伯师叔们都愁成什么样?”杨戬往他背上轻拍一下,半嘲讽半责怪道:“连师长们都不敢接的宝贝,你竟然能尝到滋味,了不起啊你。”
哪吒笑道:“我不仅接了,而且接了后还啥事儿没有,倒是被你的小题大做搞得有点痛苦。”
“冤家,好心当作驴肝肺。”杨戬瞪起眼,正色道:“告诉你啊,太乙师叔可说了,我这几天要走桃花运,你给我当心点,再不乖,我就……”
“你就怎样?” 哪吒一把拧过他的耳朵,嘿嘿冷笑,变出乾坤圈对准他的头。
“我就把那朵桃花砸得稀烂,还要跺上两脚。”杨戬疼得直咧嘴,连忙调转话头。
“这还差不多。”哪吒放开手,悠然自得地躺在床上,“我也告诉你,我师父早说了,我这辈子都在走桃花运,你要是对不起我,我就……”
杨戬俯下身去封住了他的嘴。
管他多少桃花,再美不过这刻骨缠绵的一瞬。
天下事最是急不得,越是着急,越是添乱,姜子牙还在忧烦殷郊难除时,城外又来了罗宣和刘环。
罗宣一身赤色,连马都是红的,众门人哑然失笑,尽道截教门下多古怪。
罗宣见阐教门下那一干初生牛犊不拿他当回事儿,气得头顶冒烟,口中喷火,只好通过大骂姜子牙泄愤。
“姜尚匹夫,你屡仗玉虚门下欺我截教,我故来与你见个雌雄,你那左右门人不必向前,量他等小辈也不过微末道行,只我与你比个高下。”说罢,催开赤烟驹,使两口飞烟剑来取姜子牙,姜子牙急忙举剑招架。
哪吒听罗宣话语中甚为轻视他等,大为不服,登开风火轮摇枪来刺罗宣,被刘环阻住厮杀,杨戬、黄天化、雷震子也紧跟着围上去,罗宣一见人多,忙现出三头六臂,持定法宝,祭起五龙轮将黄天化打下玉麒麟,幸有金吒、木吒及时将其救回,杨戬正欲暗放哮天犬,姜子牙早已祭起打神鞭望空打来,几将罗宣打下赤烟驹,哪吒也将乾坤圈祭起,打得刘环差点元神出窍,两人俱大败回营。
罗宣回营之后,越想越恨,同刘环道:“他阐教门下并无一个好人,尤其是那个哪吒,竟然挑头围攻我等。”
刘环骂道:“还有那个杨戬,阴险狡诈,于我辈中口碑极差。”
罗宣咬牙切齿道:“他不仁,我不义,今夜就把西岐打发得干干净净,免得费我清心。”
刘环道:“理应如此。”二人商议已定,待到二更时分,借火遁来至西岐城上,把万里起云烟射进西岐城内,可怜西岐城遭此大难,东南西北四下起火,相府皇城到处生烟,只见焰飞天上,灰迸九霄,黑烟漠漠,赤地千里,燃灯道人、广成子、姜子牙听见喊声,齐出门来看火,众门人也都忙着救火,怎奈罗宣又将万鸦壶打开,放出万只火鸦飞腾入城,又用数条火龙把五龙轮架在当中,只见赤烟驹四蹄生焰,飞烟剑大放红光,连那石墙、石壁也都烧透了。
姜子牙急向燃灯道:“一边救一边烧,何时是了,望道兄速想良策。”
燃灯道人道:“子牙公忧中得吉,该有异人前来,我若救了此火,异人必不能至。”
哪吒听燃灯此言,气恼不已,暗骂道:“黑透了心的老杂毛,都火烧眉毛了还要等什么异人,莫非那异人比这西岐城中的千万条人命还重要?”怒冲冲地瞪了燃灯一眼,扭头自去救火。
燃灯笑了笑,仰望东南方飘来一朵祥云,转眼间乌云四合、风行雨从,命杨戬道:“异人已到,你去接一下。”
杨戬领命,刚行至半空,便见大雨倾盆,潇潇洒洒,密密沉沉,恰如海口悬浪、高山飞瀑,眼瞅着西岐城中火势渐息,沟壑皆满。
杨戬惊喜不已,急忙跃身飞上云端想要看个究竟,只见那祥云之上站定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身披霞衣,头带凤冠,正手托宝瓶往城中广施雨露,杨戬愣了一下,不知如何开腔,那少女秋波流转,冲他嫣然一笑:“表兄别来无恙!”
“二位师伯、师叔,这位是玉帝王母的幼女龙吉公主。”杨戬硬着头皮介绍道,他最不愿意和玉帝有什么瓜葛,可偏偏烦什么来什么。
“原来是公主驾到,恕不才未曾远迎。”姜子牙忙降阶下殿,燃灯道人和广成子也于殿上微笑稽首。
龙吉公主款款下拜,细语轻声道:“龙吉获罪于天,被贬下凡,今见罗宣纵火行凶,特施小术相助,愿佐子牙公东征朝歌,待有功于社稷后再返瑶池,也不负下界一场。”言罢明眸一闪,眼望杨戬道:“幸好表兄亦在此处,日后也有照应。”
黄天化悄声问哪吒道:“杨大哥怎么跟玉帝家扯上了亲戚?”
哪吒笑道:“胡扯的,他自己都不认。”
果然,杨戬听了龙吉公主的话,既不反驳也不回应,低下头装聋作哑。
燃灯等尽知此中情由,也不点破,姜子牙有意帮他甥舅间解开疙瘩,命杨戬道:“安排间净室,送公主前往休息。”
“弟子遵命。”杨戬虽然能领会师叔好意,心中却大大地不以为然,无奈之下也只好答应,欠身道:“公主请。”
“有劳表兄。”龙吉公主巧笑娇语,果然是艳若桃李,皎如新月,看得雷震子两眼发直,在一旁不住傻笑,哪吒急忙往他身上狠掐了一把,沉声喝道:“你长点儿出息行不行。”
正说着,杨戬行至近前,捏了下哪吒的手心,轻声道:“等我一会儿。”
哪吒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儿道:“废话!”
杨戬开心地笑了起来,又打了一下他手背,方才引着龙吉公主下殿而去。
龙吉公主瞅了哪吒一眼,眉尖轻蹙,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