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

  •   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此时的我身在武当山中,距离那次音律绕梁,已有数年。数年来,与她并未能再结一面之缘。此事,竟成了我一大憾事,终日茶饭不思,寝卧难安,渐消瘦,恰逢其师,乃武当真人,幸得高人点化,命得保之。遂与其上山,悟道。(好吧,我承认,我是看中了他的好身手。)在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拜师后,他终于收我为徒,现如今我也是小有所成,我想是时候离开武当了,离乡数年,恐怕早已物是人非了吧。

      收拾好行囊,有一小道士进来传话,说是掌门有请。我放下手中的行囊,随他同去。行至真武殿,小道士行了个礼,便离开了。我独自走进了大殿,此时的殿内格外的安静,我寻觅了下四周,并没有发现师父的踪影,正当我准备坐下时,我便感觉到身后传来无形的掌风,一股危险的气息油然而生。我快速的前进,脚尖轻点,整个人凌空跃起,借着脚蹬圆柱的力量,在空中不停的翻飞着。这才堪堪的避开了他的攻击。当我落地时,我才看清楚,原来攻击我的不是别人,正是武当的掌门人,我的师父。
      我挽手作揖,道:“师父,徒儿不知道是您,请师父见谅。”师父手撸长须,呵呵的笑道:“徒儿,看来你的武功精进不少呢!”我故作谦逊:“是师父教导有方。”“习武重在强身,如今的你已有所小成,我想你也是时候离开武当山了,毕竟你还是一位王爷。”师父语重心长的说道。“不瞒师父说,徒儿今天就是来向您辞行的,已经离开府中多时,恐怕府中有变,还请师父海涵。”我正了正色说道。“为师明白,你有你的事要做,我这里并不是你的长久之地,我只要你记住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徒儿紧记,多谢师父教诲。”我行了个礼说。师父抖了一下衣袖,一柄流光异彩的紫金宝剑跃然凌于手上,只听师父说道:“为师看你额头有股黑线聚集,怕是有一场大的浩劫,你我师徒一场,这柄紫金宝剑赠送于你,它可以护得你周全。”我急了,推脱着说:“这怎么可以呢,师父,徒儿都没什么能孝敬师父的,怎么能收下这么贵重的礼物。”“自古宝剑赠英雄,为师乃修道之人,已经好久不再与人动手了,这宝剑也多年未曾出鞘,与其在我这里当个摆设,不如与人方便。”师父淡淡的说道。“师父,您的救命之恩,徒儿不敢稍忘,只盼望有一天能够报答,可是这礼物,徒儿万万不能接受。”我继续推脱。“笨蛋,命都没了,还谈什么报答,赶紧把宝剑拿了,给我滚。”师父怒了。我怔了一下,这可是师父第一次骂人呢,当下也不好再忤逆他,赶紧接过宝剑,微微行礼:“等待大劫一过,徒儿一定原物奉还。希望您老人家多保重身体,徒儿这就走了。”见师父没什么反应,我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了大殿。师父微微的露出笑意,可是眼角却泛出了一丝丝泪花。
      我拿上行囊,念念不舍的看了一会,还是转头离开这个生活了三年的地方。出了武当山,便听见急促的马蹄声响,很快,飞驰的骏马在我的身前停了下来,从马背上跳下一个侍从,只见他单膝下跪,双手抱拳,略微喘息着说:“报告王爷,皇上有旨,召您即刻回京面见圣上。”我一把抓着缰绳,翻身上马,将马头掉了个方向,双腿一夹,马儿便快速的飞奔起来。我快马加鞭,一路扬尘而去,途中换过多少匹马,我自己都不清楚了,跋山涉水,数日后终于抵达京城。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就立刻进宫面见圣上。“王爷,您可来了,皇上已经恭候多日了。”一个不男不女的声音传来,差点没激起我全身的鸡皮疙瘩,原来太监说话当真是这声音。我微微皱了皱眉,说:“皇上身在何处?”太监抿嘴笑道:“皇上啊,正在御书房,与几位朝臣共同商讨军机大事呢!”说完还手拈兰花指。看他那副恶心样,我恨不得狂扁他一顿。只可惜,我不是那样的人,索性不再与他交集,径直跨入了御书房。只见文武朝臣聚在一起,轻声议论着些什么,见我进来纷纷地让开了一条道,我来到皇上面前,双手抱拳,道:“皇兄,臣弟来向您请安了。”皇上微微一笑:“贤弟啊,来得正好。”兴许是言外之意,我还是解释了一下:“路程甚远,倒是耽搁了不少时日,还望皇兄海涵,未知皇兄这么急切的传召臣弟入宫,所为何事呢?”皇上也正了正色,道:“近来南下甚不太平,庞翼德庞都统不知因何居心,在南下大势招兵,颇有起兵造反之意。”我思索了一下,道:“既有起兵谋反之意,我们大可以在他羽翼未成的情况下,一举歼灭他。”皇上摇了摇头,道:“贤弟有所不知,庞都统手握兵权 ,他手底下有三万精锐士兵,个个骁勇善战,朕早已派郭齐铭郭大将军率领十万大军前往绞杀,可结果是,十万大军竟然全军覆没,就连郭齐铭郭大将军也战死沙场。我知道贤弟武功卓绝,曾经挫败过庞翼德,经众朝臣的商议,由你亲率南下消灭叛臣贼子,为了这天下的苍生百姓,贤弟意下如何?”我沉思了好久,同不同意都得去,只要皇上一声令下,即使是我再不同意也得被赶鸭子上架,皇上能够询问我的意思,已经足够给我面子了,我想如果我拒绝的话,他一定会翻脸不认人,与其都得去,还不如给皇上留下一个好印象,没必要同他闹僵,毕竟是一国之君。“皇兄,臣弟愿意南下歼杀叛臣贼子。”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感觉右眼皮跳个不停,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回至府中,我一眼就看见了那具琴筝,仿佛我又越过木桥,跨过石径,来到了那馨香淡雅的梵琴之地。时隔五年,我仍旧忘不了她的侨影,她的琴音,仿佛还萦绕耳旁,久久挥散不去。我不知道我能否安然无恙的回来,所以在临行前,我将琴筝也一并带走了。
      红日西沉,天色逐渐暗了下来。西边烧起了一片火红的晚霞…天空的色彩真是美妙啊!近处一片红色,把深蓝色的天空映照得格外艳丽。我虽坐帐中,但思绪却早已不在战场。许是坐得久了,有些疲累,我起身走出营帐,独自来到战场外的一处江边。晚霞映了半边天,又反射到江中,江水霎时变成了红色!真像一朵朵红莲绽在江中,美丽极了。多彩的晚霞在奇妙的变幻着,颜色越变越深,最后变成浓墨画似的几笔,更显得神奇妩媚。一曲哀伤凄美的琴筝声从远处传了过来,我略微呆滞了一下,熟悉的哀伤,熟悉的曲目,我忽然间明白了,是她,一定是她。我立刻赶往声源地,甚至连轻功都用上了,来到山溪涧泉处,我寻得她的身影,时隔五年,我终于得幸能够一睹佳容。碧水寒潭之上,出尘如仙,傲世而立,恍若仙子下凡,令人不敢逼视,一袭紫衣临风而飘,一头长发倾泻而下,紫衫如花,肤白胜雪,说不尽的美丽清雅,高贵绝俗。我静静地来到她身前,不敢稍作打扰,只得远处细细的观望着。玉手轻挑银弦,双手在古琴上拨动着,声音宛然动听,有节奏,宛如天籁之音,此情此景,令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古诗,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
      曲罢,我不由得鼓起了掌,掌声惊动了女子,她幽幽的拾起玉颈,满眼警惕的望着擅闯的我,有些欲言又止。
      我走上前,道:“姑娘琴声甚美,本王是闻声而来,多有打扰还请姑娘见谅。”姑娘缓缓的站起,微微的行了个礼,口吐如兰得说道:“小女子参见王爷。”我一把扶住了她,入手一片光滑,如丝绸般细腻。女子脸色一变,微微的挣扎了一下,将素手抽了出去。稍稍侧了侧身,道:“王爷既爱琴音,那小女子便再弹一曲。”我没有拒绝,痴痴的望着她坐定。女子收回视线,开始弹奏,素手轻拨丝弦,还未成曲,声音里已经充满了忧伤的情感,每一弦似乎都在叹息,每一弦似乎都在沉思,好像在诉说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我上前,握住了她弹奏的素手。女子一怔,想要将手抽出,可是我却死死的抓着,不让她挣脱出去,女子有些微怒,道:“小女子一介草民,高攀不上王爷,还请王爷自重。”
      我没有放手,也并不打算放手。我自顾自的说道:“五年前,本王得幸听得姑娘一曲,却未能一睹佳颜,五年后,本王仍旧听得此曲,今日得见,此乃三生有幸,纵使斗转星移,乾坤颠倒,本王也绝不会再放手。”“王爷,你…不觉得有些强人所难吗?”女子脸色微红,许是愤怒。“本王从你的弹奏中听得出哀伤之意,本王甚是爱怜,做我的王妃吧?”我像是自言自语的提出我的要求。女子愣了一下,道:“多谢王爷爱戴,小女子一介民女承受不起王爷这么大的厚爱。还请王爷放手…”女子见我没有动静,又道了一句:“还望王爷成全。”我深情的望着她的粉眸,道:“告诉我,你叫什么?本王便放了你。”“小女子姓楚名媛。”“楚媛…”我念几遍,便放开了她的手。“本王还会来找你的。”我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