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恩怨(一) ...

  •   华阳公主出生便养在嫡母膝下,虽不是苏秉正嫡亲的阿姊,情分上却也差不多。自卢德音去世,她便常入宫宽解苏秉正。
      三个月了,还是头一次遇到苏秉正在翻阅奏折。
      华阳公主打眼一瞧,那折子便跟小山似的堆积在案上,几乎将苏秉正整个人都淹没了。她这种从小不爱读书的,只看一眼就觉得头痛。难为苏秉正病体支离,竟能忍得下这些。
      不过苏秉正从小就比别人更坐得住。
      苏家的孩子,不论男女,满五岁就要启蒙读书。苏秉正生在年三十,出生第二天就两岁了。他的五岁,其实比旁人的三岁大不了多少。体质又弱,出门就穿得比别人严实些,包得圆滚滚的只露出张白净的小脸来。乍看上去,就跟颗玉葡萄似的。
      苏家虽是汉人的勋贵,然而跟鲜卑人混杂联姻多了,骨子里也没少有胡人的野蛮。家塾里固然教授六艺传续经典,却从来都见不到书香门第的兄友弟恭、和乐融融。反而常常剑拔弩张,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飞书砸砚是常态。
      谁强力、谁富贵在孩子这里都一目了然,于是富孩子统帅大孩子,大孩子欺负小孩子。最顶上称王称霸的,自然是最富贵的人家最年长的子弟。在当时,是他们的堂兄,大房长子良哥儿。
      不过,良哥儿虽然是大房长子,可他庶出。苏秉正虽是二房的,但他是嫡子。
      且谁都知道,晋国公虽立了良哥儿的父亲苏晋安为世子。但论才具、人望、功绩,苏晋安拍马也比不上弟弟苏晋宁。
      纵然苏秉正日后没有爵位可袭,有这么一位父亲,富贵也上未必比良哥儿差。
      良哥儿性子粗直,不懂得收买人心。于是那些在他手底下不得志的,就纷纷转而巴结苏秉正。
      当时华阳也在塾里读书——她还没到男女不同席的年纪——事实上在那些胡风兴盛的人家,女孩子常常直到出嫁前,都跟男孩子一样抚养。
      小姑娘总有些护雏心理,看到又漂亮又弱小的东西,自然而然就想保护。何况苏秉正是她亲弟弟。
      她顶看不惯那些刁滑小子——知道他们看起来是护着苏秉正别教良哥儿欺负,实际上还不是把他当肥羊和护盾?
      自然而然的就挺身而出,想将苏秉正纳入她的羽翼。
      她为了护着弟弟,跟这些人结怨不说,后来又和良哥儿对上。以一敌十,真没少和人起冲突。
      可苏秉正不论被什么人拉拢、巴结、怂恿,自始至终就没搀和过家塾里那些屁事。只安安稳稳的在头顶飞着书册、砚台、笔的混乱局面里,读书、习字、作文……还有生病休课。事实上他因病不去家塾的日子,比很多公子哥儿去上课的日子还多。但回回先生考核,他都是最拔尖儿的。祖父考察他们的功课,他也必定是孙辈里最出彩的。
      可想见病中他大约也用过功的,跟那些在学堂里混日子的,真不可同日而语。
      而华阳和卢德音结怨,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家塾这一段。
      华阳为了护着苏秉正,不知受了良哥儿多少气。卢德音不但一次也没帮苏秉正出头,竟还和良哥儿说说笑笑。而放课后,苏秉正也还是欢欢喜喜的去牵着卢德音的手回家,跟她这个正经阿姊反而没那么亲近。华阳每每就觉得,这个弟弟真是不识好歹,连谁对他好都不知道——自然就尤其看不起卢德音吃里爬外,两面讨好的德性。
      当然,那时他们是孩子,孩子总是有很多事都看不透。
      仔细想想,虽则她和良哥儿闹得最凶,到最后家塾里说话管用的反而常常是苏秉正。比如良哥儿说往东去蹴鞠,她就非说往西去下棋,争执不下的时候,苏秉正就说不如我们上树掏鸟窝吧,这样阿兄也可以出去玩,阿姊也不用怕跑远了。其实这个方案同时坑了他们两方,但最后他们基本还真都掏鸟窝去了。而苏秉正主动提出些什么事来的时候,她和良哥儿必抢着去迎合,生怕让对方比下去……也不是说他们就被苏秉正摆弄了,可苏秉正确实很擅长不露痕迹的主导局面。尽管那个时候他才丁点儿大。
      他其实根本就不用人护着。
      反而是华阳自己,自以为是保护弟弟,实际上她才是被人当冤大头怂恿着,跟良哥对峙起来。其实有什么必要?良哥儿是她的堂兄,学堂里除了苏秉正,还有谁比良哥儿和她更亲?
      华阳也是很早之前就意识到了,自己很容易被人利用,被人牵着鼻子走。
      她厌恶利用她的宵小,可她更讨厌卢德音。讨厌她抢了她的阿娘,抢了她的弟弟,抢了她该得的关注和宠爱。更讨厌她的聪慧细致、妥帖周全,衬托得自己才像那个捡来的孩子。
      人说祸害遗千年。讨厌的人最讨厌的地方在于,她这么讨厌居然还活得比你好。
      可卢德音死了。
      你看她这个从七八岁粗蠢到二十七八岁的,还上天入地、折腾翻滚的活着。卢德音怎么就死了?
      ……她也并不是替卢德音难过。她只是觉得没有那么一个人让她讨厌着,人生好像缺了一块儿似的。毕竟她有足足二十年都在想着,要比那个人更聪明、更周全、更人人喜欢一次。

      华阳发了一会儿呆,苏秉正竟已经将那山一样的奏折看完了。
      放下折子,就从座上起身。回头望见华阳,才想起她来了。他对这位阿姊还是有些犯怵的,下意识的已经皱起眉来。
      “阿姊来多久了?”
      “有一会儿了……”华阳果然也没辜负苏秉正对她的了解,“适才遇见卢婕妤从殿里出去——跟阿客生得真是像,难为我以前竟没发现。”
      “本就与阿客是亲戚,生得像没什么好奇怪的。”苏秉正不想再提卢德音,便笑道,“阿姊去看看三郎吧?这两天你没来,他也不知跟谁学的吐泡泡。”
      华阳果真就让他给糊弄过去了,立刻风一样卷进屋去,“哟哟,三郎,让姑姑瞧瞧,是不是长牙了喂?”
      苏秉正这边吩咐了侍中,将奏折抬回去,也跟着进了屋。
      进去就瞧见采白拿了毛巾帮华阳擦拭。
      “小皮猴子……”华阳就抱怨,“想亲亲他,抱起来就被他尿了一袖子!”
      他儿子正在奶妈怀里对着他嘿嘿笑呢。苏秉正心里暗爽,只忍着笑不说话。
      华阳收拾好了,又去抱孩子。一面还跟苏秉正调侃,“这孩子真跟你一样一样的,怎么摆弄都不哭。”
      苏秉正:……
      “说的好像你比我大多少似的。”
      “大四岁……你出生时我还不怎么记事。阿客入府的时候,我就已经记不少事了。”她自言自语着,“不过我自诩懂事早,就太没皮没脸了。阿客那才是真的早慧。”
      苏秉正没有接她话。他其实不想听的,可这是华阳头一回提到他们的小时候。她所说的阿客,也许是他所不知道的。
      “你们两个人是真有缘分的——你可还记得当年阿娘为什么要把阿客给你?”
      苏秉正没有说话——那并不是什么值得追忆的往事,不管对他而言,还是对阿客而言。
      华阳兀自点了点头,说道:“其实那个术士说的没错,阿客是你的贵人。早年要没有阿客,也就没有你了。”
      “为什么这么说?”
      “没人和你说过吗?”这下反而是华阳诧异了,可再想想,又平淡起来,“也难怪,早些年这件事犯忌讳,你又小,就没人提。晚些年,又没必要特地提这一茬了。不过府上的老人们大约都还记着,外面知道的人家应该也不少——常宁四年穆、贺之乱。这你是听过吧?”
      这一件自然听过。毕竟若没有此一惨案,今日坐在皇帝位上的,大概也就不是苏秉正了——姓不姓苏都很难说。
      常宁四年,苏秉正还不满周岁。祖父袭爵晋国公,长姑姑还是前朝穆帝元善明的皇后。父亲苏晋宁剿灭柔然,率大军从大漠归来。修整数月后,穆帝传召犒赏,特地将晋国公与长子苏晋安、次子苏晋宁宣入宫中赐宴。
      可惜宴无好宴。穆帝听信谗言,埋伏了刀斧手在屏风后面,只等摔杯为令,就剁了他的岳丈舅子。幸而皇后得知消息,强闯进去献了一支舞,勾起穆帝不忍之心。晋国公父子才得以全身而退。
      然而府上家眷们,就没这么好运了。五百御林军在穆氏、贺氏两名校尉率领下,闯入晋国公府抄家灭门。
      正院布局深,也因为苏晋宁的夫人楼氏处惊不乱,及时组织起护院家丁抵抗,才将婆婆、小叔、小姑并世子苏晋安一家救下来。然而楼氏自己的子女大都居住在侧院,侧院又首当其冲。等楼氏终于带着人赶过去时,已经尸横遍野。苏晋宁与楼氏二子一女被杀。只华阳和苏秉正幸存下来。
      华阳幸存下来,是因为她调皮,从阿婆屋里离开后没有乖乖回侧院。苏秉正却没想过自己是怎么幸存下来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章 恩怨(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