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凌若风按照时间来说,也算是25+14=39,减去前世头几年当小婴孩的年龄,应该是39-4=35岁。
算这个是为了说明其实凌若风和圣清颜相遇那一年,她们在心理上应该是相当的才对。但在心理上凌若风却差了圣清颜一些。注意到凌若风前世25年的生活,除却父母的亲情淡薄这个不大不小的悲惨遭遇外,她的生活一番顺水,没有坎坷阻碍,有的是才能和努力进取的”学习生活“,她还没有彻底进入到复杂的社会就被雷劈到了架空时代。
在架空时代的头几年,又是天赋异禀,父慈母贤子孝的一番温馨画面,她无所顾忌的扩大自己的自由性格,在商贾巨富又算是武林家庭,好武功、多金,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她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也能让她干出来什么,不用理会也体会不到各方面都不能如自己心中所想的无奈。
到南宫家学武,有师哥师姐师父,为帮师姐报仇,遇到了人生第一次的阻碍和难题,杀人的感受对于到此前为止没有杀过人的凌若风是不可想象的。试想一个提倡法制的社会活了25年的人,即使在架空年代活了10年多,能下手杀人吗?杀人后的心理适应怎么度过?那个时候的师姐是所有的依靠,所以对于师姐感情深厚绝对是自然地,但没有发展为爱情,只能说爱情可遇不可求,没有先来后到。
经过灭毒药门的事件,凌若风真正第一次体会到了架空年代的不同啦吧。这里存在曾经只在想象中的江湖,存在正义邪恶,也存在提刀就杀的”理所当然“,这里是自由的也有更大的限制:没有好武功,没有财富,没有权利,就只能如蝼蚁任人宰割。
凌若风绝对是幸运的。良好的基因,后天的努力,坚实的后盾,说白了她是个有良好品质才能卓绝的富二代。因为家庭的关系网得机会进到皇宫遇到了此生唯爱——圣清颜。
任何人眼里的凌若风都是14岁的稚嫩少年,可在我看来她已经35岁。她清楚地查探了圣清颜,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知道圣清颜的遥不可及,所以她打算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让自己即使是因为圣清颜需要自己的才和财才和自己交往甚密也无所谓,她要的只是要和圣清颜在一起,不论动机。无疑,凌若风成功了。
再看圣清颜的生存历程。对于圣清颜来说是生存,不是生活。她的母亲得到最大的圣宠,却因家国的复兴重任与最爱的人生离死别,郁郁不甘而死。她的哥哥在已经放弃重任的时候死于非命,死不瞑目,那时候圣清颜只有十岁吧(这个具体没记清)。真正爱她的亲人没有了,因为权利,因为现在的皇帝。做皇帝的父亲对于她来说或许也只是杀害亲人的刽子手,可她明白这也只是皇家的悲哀而已。她剩下了唯一的侄女,圣希言。两个人相依为命。
皇帝从一而终的给予一个人至高的不可动摇地地位,才能保住这人的命,或者就被彻底遗忘让别人生不出一点儿伤害之心。然而圣清颜被皇恩浩荡的封为佑景大长公主,却不能在亲哥哥死后被立为太女,新皇帝登基被命为辅臣,这注定了会被后来的皇帝忌惮残杀。(真不知道前皇帝到底是爱她还是恨她了?)圣清颜就是想要当好辅臣,也不得不为真正关心自己的亲人保命。
圣清颜跟着龙琳学武的时候认识了轩辕穆,得了纯纯的初恋,却没有得到一份能让自己至情至性对待的承诺。圣清颜只是想要那份当时的心意,她至情至性,但她是理智和通透的,因为她是皇家人,她明白什么是现实和心意的区别,她在意那份心意,不在意现实中心意是否被实现。因为她自己都不能做到一定实现心意,怎会要求别人也如此?所以我说她是通透、宽容,善于原谅的,只要对方有心就好。可是圣清颜没有得到轩辕穆的一字一句,于是她更加体会到了世事的无可奈何,面对感情更加的清淡和理智,因为她懂感情和生活的区别,她不能要求自己这样的身份不能给与全部,却还要求别人给与全部。
此后圣清颜,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却不会因此就断送了相依为命的侄女的幸福,即使为此暴露自己,算是惨重,也将侄女保住,让圣希言能嫁给自己爱的人。在圣清颜心里,能嫁给爱的人比自己的权利和理想重要(这里一定要说一下:圣清颜也是有理想的,她的理想就是那锦绣河山的安泰康明,她一直在为理想奋斗)。她自己可以为理想下嫁不爱的康小王爷,却不能看着侄女也和自己一样牺牲幸福。宁可苦了自己,也不能苦了亲人,这就是圣清颜的态度和价值。所以为了不暴露自己而不使用武功,圣希言的郡马为了保护自己而死,才会那么的那么的愧疚,一直说着:皇位是姑姑唯一可以留给你的。(PS:圣清颜和凌若风其实说简单点儿是权二代和富二代的不同)
在凌若风一见钟情,要展开追老婆的浪漫大计的时候,圣清颜是现实和孤苦的。她想拉拢凌天羽的侄子。而她们正式见面,凌若风却因为“造次”而被打了板子。凌若风在这些细节上总是疏忽而显得很小白,或许也是这十来年异世生活养的越发自由自在,25年被压抑的乖乖女爆发出来就有那么点儿没心没肺,所以物极必反是必然。也因为这种不注意埋下了“祸根”,因果循环也是必然。
前面说圣清颜在意的是坦诚的心意,心意是否真的实现不甚重要,当然实现了就最皆大欢喜了。所以,凌若风能进了圣清颜的心,多得了她间歇性忘记了“大长公主”的身份,只是急切热切的想给圣清颜看到自己的赤子之心。用颜风集团的“贿赂”也罢,用字画古董也好,都很容易看到这行为后面想被注意想被看到的单纯小心思。而那就怕圣清颜看不到自己的爱的闪闪发亮的眼神更是明目张胆,赤果果的热烈。而这些虽不是圣清颜现在最关心的,可是正好符合了圣清颜内心深处的接收磁场。她虽然被形势弄得苦心困闷,可是被凌若风吸引也成为必然。所谓的好女怕缠郎,也是要在磁场相合的情况下。圣清颜渐渐纵容包容着凌若风的一切行为,所幸凌若风在这最关键的开头的一切行为没有带给她一丁点儿的不适,反而让圣清颜心里越来越接受凌若风。万事开头难,凌若风开了个好头。
后来被赐婚于新灵,虽说是情势所逼,虽说是给凌若风和圣清颜的一个契机,但这个事里面凌若风本该学到的东西她依旧是没有注意到,有人说过:细节决定成败。显然凌若风再有才干也当不了皇帝。在心理年龄上她没有我所说的35岁,实在是个16岁的小孩子。她把新灵当姐姐,可是她总是忘记自己的行为会给新灵和圣清颜都带来不大不小的伤害。她总是忘记,或许她根本不在意,也没有注意到自已总是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把对方看做姐姐朋友,别人就一定会把自己也当成姐姐朋友。这就是她和圣清颜的区别。师姐南宫云如此,薛水柔如此,新灵如此,夏心绝也是如此。她没有吃一堑长一智,但这或许就是她独特之处,从来赤子之心,虽不细心,但也让人讨厌不得。
圣清颜和轩辕穆再次见面的时候,凌若风心急火燎的。圣清颜对待感情,说一是一,和轩辕穆的相处是情、不是爱,她决绝的划清了界限。凌若风认为的那些数不清的情敌,其实没有一个是真的有什么不清不楚的。所以圣清颜没有要求凌若风不能有其他类型的感情,只是要求凌若风不能有“不清不楚”,但是凌若风性格上的自在和不拘小节注定她总会有“不清不楚”的事。像夏心绝,确实站不住理,所以圣清颜只能说不能把凌若风给你,但说不出你没有理由纠缠。而新灵,圣清颜根本毫无负担的可以处决了,斩草除根是皇室的必然做法,可为了凌若风的补救而放了她一次两次,已是仁至义尽。这是圣清颜的宽容和包容。
因果循环,有了凌若风性格上行事上的因,就有后来面对被选择的果。对于圣清颜而言,这个选择是必然的,那个皇位是姑姑唯一可以给侄女的,而侄女没了安儿,那么她那么多年苦心经营牺牲那么多人换来的皇位又该如何面对?圣清颜从来是苦自己,不能苦亲人。她打内心里认为凌若风和自己是一体的,会体谅自己,原谅自己。但是她仍然是通透的,她明白即使如此,她还是伤了凌若风,所以她没有理所当然的认为凌若风不会因为是她圣清颜而不会伤心过度而闹起来,所以她颁布圣旨的时候还会安排防范。她也明白她和凌若风能和离,但是她不能再决定凌若风以后的行动,所以她给夏心绝说这是底线。
此时的凌若风让我想起来一句话:人在恋爱的时候总是越来越贪心。一开始只要对方看到自己,之后就想对方只看到自己,再后来的爱情连亲情都要对立起来。凌若风忘记了一开始的自己心境是多么的豁达和通透。可这也不能就怪凌若风,但是结果却必须是凌若风要承担的,因为这是她自己种的因,所以圣清颜的那巴掌是凌若风该的。此时的凌若风就很钻牛角尖了,她认为自己被圣清颜抛弃了,却不想圣清颜也是被自己的爱人招惹来的人拿着自己的亲人的命逼着自己和爱的人分开。而且自己爱的人消失了,像从没有来过,就在她暗自努力找到可以让她们俩再在一起的时候。其实这个事情和当时凌若风被赐婚是一样的,都是被逼无奈,只是这次拿的是一个美好弱小的小生命来做要挟。凌若风自己难道就能眼睁睁看着孙侄女活活折磨而死吗?这件事上凌若风对待圣清颜何其不公平,让我想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当责怪圣清颜的时候,会发现那些人最在意的不是圣清颜,而是凌若风;而更在意圣清颜的人,则会觉得为难,不能说不能做,只能留给圣清颜一个人做决定,只能默默关心她的饮食起居心情状态。这又让我想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后来圣清颜来请求原谅,因为她明白不管什么原因,凌若风伤心了,她就该哄回来,因为她重视在乎这段感情,却不因为她认为自己做错了。
时间继续走着,凌若风为圣清颜打天下,圣清颜因凌若风走天下。这没有谁爱的多爱的少,只看爱得适得其所,爱得怡心怡德,爱得天长地久、细水长流。
当初放了新灵,凌若风自此始终没有再与她见面,这样做是对的。且新灵后来的作为已然不需要凌若风愧疚,凌若风的至情至性在于可以为了爱而放下,所以她答应了季连;圣清颜的至情至性在于可以为了所爱之人放下,所以她答应了凌若风。
爱情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严肃的欢乐的痛苦的美好的SM游戏。无关其他。游戏双方的所有信息都是这个游戏能否一直玩下去的因素,只是每个人赋予的权重不同。权重不相匹配,行动无法同步,则玩不下去。显然凌若风和圣清颜是一对最好的游戏搭档,因为她们一直一直的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