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
-
春风拂过灼灼其华的桃枝,卷起漫天的桃花瓣。
“美不过桃之夭夭,陋不过伯约弹琴。”鲁兔笑道,几步迈到庭院中。
诸葛维又羞又恼,直想追上去给那人一个炸栗,可是蹦了好几下愣是够不着他的头顶。
这两年,伯约确是高了不少,现在不用踮脚就能抓住自己的手腕了,鲁兔想。
但一想到那孩子学弹琴,又经不住长叹。
诸葛维一碰古琴,就是一阵张牙舞爪的抓弄,不成调的曲子伴着“吱呀”的杂音能传到几里之外……这和他父亲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春风和煦,诸葛维想到自己学琴的事,却觉得手上有些冰冷,动了动指节——难道真是自己没有天赋吗?
其实他早就有所察觉,自从中箭之后,四肢就一天天的变得僵冷,不是他不想好好学,只是手指一碰到弦,就只能僵硬地乱抓……
自己许是中了什么毒……因为快死了,兔才对他这么好。
即便是这样,他也认了。
诸葛维想着,噌噌噌地跑到院内的箭靶前:“兔!我们来比射箭吧。”
说着,退后几十尺,搭起弓,对准了靶子——诸葛维努力地控制着,让两只僵如石刻的手不颤抖,然后咬住牙齿,松开了握箭的手。
直到确认了“正中靶心”之后,那孩子才松了一口气。
鲁兔担忧地蹙了蹙眉,还是缓缓走了过去。
箭偏好几尺,擦过了缀满粉花的桃枝,射落几朵桃花。
“还是伯约最棒。”他道,一只手抚上了伯约的后脑。
诸葛维心里清楚,兔最喜骑马和射箭,用竹叶能击落天上的飞鸟,箭一离弦,怎么可能失手?
可他依旧咧嘴笑道:“总有一天,我能猎到竹林里的兔子。”
听到一个五岁的小少年用稚嫩的声音这样说,鲁兔有些惊讶,然后有些想笑,更温柔地揉乱了那孩子垂下的发……
很多年以后,诸葛维和鲁兔回忆起从前在一起时说过的话,两个人都会不自觉得笑了。
因为他们的话,好像都是逆过来灵验的……
又是一年上元节。
街上张灯结彩,熙来人往,热闹非凡。
带着白色兔面的青年牵着一个小孩穿梭在人群中,那孩子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袄,裹得圆圆得很可爱,青年一袭白衣,除了衣领处系了一圈白羽毛之外,单薄得与那孩子形成强烈的反差。
一个小贩支着一个架子,贩卖着各种精致的面具。
只见那孩子走到架子前,用手指指着它们说:“兔,我也要面具!”
鲁兔无奈,陪着那孩子选了半天,最后挑了个狐面给他带上。
离开时,那小贩啧啧地吐槽:“哪有人会卖‘兔面’啊!这小孩!”
带上红白狐面的诸葛维走在街上,还真的挺像一只小狐狸的。柔软的长发没有束起,而是直直地披散到腰际,不禁让人想起他父亲小时候……
但诸葛维不知道,他走了一会,回头透过面具上的小孔看着鲁兔:“快走啊,不是说带我去放河灯吗?”
“嗯。”鲁兔应曰,“不过不是河灯。”
“那是什么?”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微微低垂的夜空上缀着繁星,纸灯就像繁星中的一颗,发着光飞向远方,然后消失在天际。
“来,在这灯上写下你的愿望吧。”鲁兔拿着一盏纸灯,连同一只毛笔一起递给诸葛维说。
“这叫什么啊?”诸葛维不解。
“孔明灯。”鲁兔轻声说道,“是我一个朋友和我说的,‘把愿望写在纸灯上,灯就会把它们告诉天上的父母’……”
把思念告诉天上的父母,告诉他们:亮很想他们,很想很想……鲁兔脑海中浮现出那个少年当初认真的神情,再看看现在的诸葛维,不觉感叹时光易逝。
诸葛维想接过毛笔,但是手上一僵,笔掉到地上。
——已经没有办法写字了吗?
鲁兔捡起笔,柔声说:“不介意的话,我帮你写吧。”
“……好。”诸葛维抬头往着星空,缓缓道:“我要和兔在一起,永不分离。”
鲁兔愣了愣,还是照着写了上去。
放飞的孔明灯越升越高,越飘越远,小诸葛维的眼光也跟着那盏光明,直至它消失在远方。
那孩子……真的相信吗?
淡淡的星光洒落在诸葛维白皙的小脸上,他回过头来认真地看着鲁兔,双眸恰如兔记忆里的少年一般,灿若星辰。
凝视片刻,鲁兔转移了视线。
一旁的护城河河面上飘着许多盏河灯,每一盏,都寄托了一个美好的思念。
鲁兔到河边打了一壶水,又回头望了眼坐在河岸边的那个孩子。
最终,还是把一些粉末混进了水里……
“来,我喂你。”
诸葛维没有一丝怀疑,喝下了那壶冰凉的、微涩的水,然后慢慢靠到鲁兔的身侧。
“一江春水寄万家思。小伯约,你的愿望……一定可以实现。”鲁兔用另一只手抚摸着那孩子的脸颊。
“嗯……但愿……”眼前的星空,河灯都模糊了,眼帘沉下的一刻,诸葛维觉得很温暖,很温暖……就像……梦境。
鲁兔摘下了面具,在诸葛维的额头上落下一个轻吻。
“对不起,伯约。忘了我……”
所谓“殊途”,解药世间只有一种,就是一种叫做“当归”的毒药,中此毒的人会昏睡七七四十九日,醒来之后忘却所有,毒性沿着筋脉蔓延,最后因为烈火焚心而死。
但巧合的是,“殊途”和“当归”竟能互相化解……
代价,就是中毒之人最宝贵的、所有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