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6章 ...
-
“方丈师兄,我不是质疑你的决定,我只是不解你为什么放那个小孩入藏经阁,他明明有一大堆侍卫家臣在山下等待,偏要独自上山。而且那些侍卫虽作汉人装扮,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细心留意便可知是金人所乔装。一个由金国人謢送而来的小公子,身份定非寻常。虽然不清楚他的身份目的,但师兄不怕是金国的阴谋?”
“......你有留意过他的言行吗?”他不答反问。
“便是留意过才不解,他每天都在藏书阁内认认真真的抄写经文,没有一丝不耐。除了我们的僧侣去提醒他休息才会离开藏书阁,其余时间他哪儿也不去。难道他真是来求经?”
“不。”
“不?难道他身怀武功竟瞒过我的法眼?难道他竟曾夜探少林寺要地?”
“不,尽其量他也只粗通武艺,自保尚且不行,只算比常人较为健康。他的态度太恰如其分,实在是不像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
“噢,对!难道他是江湖上的异人,懂得缩骨功或是天生娃娃脸?这可不得了!师兄你是想留他看金国又有什么阴谋?”
“不,他的确是个小孩。”
“什么?那么师兄你说他是金国培养的奸细?用小孩来刺探情报的确是令人防不胜防......不对啊,他这样不是更显眼?是刻意暴露身份还是......师兄你说他是何居心?”
“......师弟,我问你佛教是从何传入中土?佛袓割肉喂鹰是何典故?佛陀放弃太子身份普渡众生,可曾有所偏颇,对人可曾有所选取?”
“佛教起源于天竺,佛袓因不忍见兔子葬身鹰口,亦不忍见鹰饿死,所以以自身的肉代替兔子来喂鹰,令兔子和鹰都能生存。佛袓视众生平等自不曾有所偏颇,他不因父子之情而不责其子,亦不因阶级之见而不收奴隶为门下弟子。师兄你这是......”
“师弟,凡苦皆因执着而来。佛说众生平等,连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都可接受并乐于教化,为何对稚子要如此苛责?”
.......‘大师,学生虽为金人,但出生从来不是人定,人能决定的不过是如何生活。家母常教导我要和宋人好好相处,为何大师反而执着于宋人金人的分别?’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家母信奉佛教时刻提醒学生要礼侍他人,并对学生讲解过些许佛理。佛袓虽是太子但也不会独厚本国,他把佛教发扬光大,传入中土。十大门徒、割肉喂鹰的典故,相信大师比我还熟悉’
‘大师,对于家国天下,没有家何来国,没有国何来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可是大师你希望的是为人还是为名?以天下苍生为依归还是执着于宋主天下的虚名?学生不材,但也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何解。坏人有官府负责,坏官由谁负责?臣不臣、君不君的时候,难道没人站出来?敢问大师当今天下有谁还会为过往历代诸国如楚、燕、魏等复国?当今天下还有谁会以楚、燕、魏等国自称?若天下最终大同,国君谁属又有何干系?”......
“师兄?”
“若这种见解区区小儿也能说出,不管是他还是背后之人也是值得期待。可笑亦可叹......”笑枉称老纳仍看不透,叹如此良材生于金国。
..................................
我可不知道这边厢有人为我而烦恼,因为我己经收拾包袱,快快乐乐的回家去。
才下山,已看到来迎接我的侍卫。我看着被他们改装好的马车,真不错。在我忙碌的时候,他们也忙着进行马车改装的工作,好令我回程之时不受马车之苦,可以安睡。
在车厢中间添加吊床和软枕,马车在走时坐在上面便平稳些。另外,还收集了不少小玩意,给我在旅途中解闷。
我对玩意的兴趣远没有真经大,把玩了一会便放在旁开始在车中尝试九阳真经中的睡觉大法。对外自是以休息为藉口,谎称晕车昏睡中,命他们不可打扰。
我晕车的模样他们不是没见识过,虽然马车经过改装,但对我这个易于晕车的体质帮助未必太大。至于为什么我可以忍受而不像路程般骑马,偏要改坐马车?我是小王爷,谁敢质疑我的决定?明着谁也不需要知道原因,暗着他们要如何的猜测便与我不相干了。
当年觉远大师在少林寺看书多年从来无心习武,看见别人耍拳习武都会主动避开,偏也轻易学到九阳真经的武功,可见学武也要看缘份。我比不上张无忌,他四个月便学完第一册,我才粗通真经,算是习有内劲。
不过也是看完第一册,自当好好休息,莫要欲速则不达。
我探头出去想看看风光,享受郊游的乐趣。望过去便发现远处那几间小屋很面善。这不是和王府中的三间一模一样?
“停车!”我连忙叫停,不是真的所有百姓家都是一个样吧?你说我看错了?也许,所以我要好好看清楚,爹不是把整间屋搬入王府吗?为什么会有近乎一模一样的存在,恐怕和我家有些关联。
“少爷,有什么事?”
“这是哪?”
“吓?这......待我问一下。”
我见着他们向老妇询问,片刻回来。
“少爷这是临安府范围,稍远的便是牛家村。”
临安牛家村?不正是我娘的家乡?难怪村中的屋也是一个样。
“走了半天,人不累马也累,正好来休息休息,领略乡土之情。”
“少爷这 不太好,我怕......”
“没关系,我随便走走转圈便回来,你们原地休息等我。”
“少爷......”
“好了,若还不放心你便跟我同来,这种地方哪会有什么危险?”我说完也不管他有否跟上来,直接向着小屋前进。
要知道牛家村的出现过的武林人仕早走了,余下村民真要有武功在身,有兴趣多管闲事,当年便不会任郭杨两家被捉,也没有我这小王爷的出现。
走到过去才发觉有很多人在做着苦力,有些竟似是公差?
“嗯,他们在作什么?”大群公差的挑泥?穿着打扮怎的这般面善,仿佛似曾相识?
“哦?”我这一说他望过去“啊”的一声,“是曾兄?”
“小王爷,那是府中的兄弟,不知怎的在这。待我叫他们过来再问问。”
“不用了,我看他们身穿官服,怕是有任务在身,别打扰了。我们上路吧。”
“是。”
我猜得出王府的人会来牛家村,多半是爹想的法子来哄娘高兴。立即令我联想到娘会不高兴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我这么久都未回府,如果我还在这拖拖拉拉,怕真的回府时会被骂得很惨。所以我才立刻打消原意,也不去参观了。
其实我这次真是想多了,根本不关我事。
原来爹当年不是整间屋搬过去,而是在这找些材料按照原来式样再建一间,倒是里头的一切都是全部不漏的搬到新屋里去。现在屋旧了,怕娘住在里头吹病了,爹才特意命人来这找些材料再修补王府的旧屋。
也是这样,在过后不久,我那还在四处找寻我和娘下落的师父丘处机,才能凭着这条线索找到王府去。
当然,这时的我还一无所知,赶着马车一路向北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