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重现 ...

  •   既黄衫女子已走,芷若收回心神,却见静照并无出手之意,细一思索便已明了:“是了,静照与谢逊本无冤仇,无我授意自是无此一举。”

      芷若率峨眉弟子静观众人互述因果,少林感叹免于一劫,谢逊拜师渡厄归于佛门,即将下峰离去。芷若秀眉微皱,忽又松开,眸光坚毅,似是下了某种决定。她嗓音清浅却清晰异常:“谢狮王,请留步,今天下群雄于此,芷若有话要说。”

      谢逊停步,倒是颇为诧异:“贫僧已入空门,非昨日狮王。周掌门请说便是。”

      芷若不去理会明教众人的防备及些微言语挑衅,只从善如流道:“多谢大师。昔日于灵蛇岛,芷若曾拿回师傅在万安寺被蒙古郡主夺去的倚天剑,同时也取走了狮王手上的屠龙刀。此事虽为芷若设计施为,但芷若无悔。”

      “芷若...是你...可你为何还要杀了表妹?”张无忌听到此处,竟是痛难自抑。

      芷若被打断,看了张无忌一眼,亦是神情难过歉疚:“对不起,我本意只拿取刀剑,远远送走蒙古郡主,一来嫁祸于她暂洗脱自身嫌疑以自保,二则可在并无把握的情况更好的保护刀剑及刀剑秘密不为蒙古人所得。我知此举不甚光明磊落,但无疑是我当时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张教主,你当时认为倚天剑在她手上,便为她之所有。甚至我完全有理由相信你信任赵敏。可她夺我师傅倚天剑,我必是要拿回的。蒙古人害我父亲性命,师傅亦是死于万安寺,我不可能信任蒙古人,更何况她是朝廷派来剿灭中原武林的汝阳郡主。那时倚天剑屠龙刀相遇,我万不能冒险让蒙古人知晓刀剑秘密。

      我那时武力不济只能智取,难得寻到机会自是不能错过。本一切按计划进行,可不伤一人拿到刀剑的。只可惜蛛儿转醒败露,我心下惶恐,竟乱了心智,下手毫无章法,但我那时虽理智已乱,却也记得并未有致命杀招,没想到蛛儿竟伤了性命...此事是我错了,时至今日,我常噩梦连连,只觉对她不住...我如今总有所感,像是蛛儿还在,我还学了医术,配了药,想着哪日碰见了,总能治好她的脸...”说到此处,虽是心知蛛儿未死,亦是难过,芷若苦涩一笑。

      张无忌听得愣怔,却不知心下何种滋味:“芷若...你...”赵敏在一旁皱着眉头看着张无忌,又看看周芷若,不知心中所想为何。

      芷若缓了缓心绪,环顾一周,有人在为蛛儿的死怒气难平,有人唾弃她行事不光明,亦有人认为兵行诡道,智取拿刀剑,护刀剑秘密不为蒙古人所得无可厚非。但群雄情绪激昂,皆想知道刀剑秘密为何。宝刀屠龙,号令天下。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刀剑秘密诱惑及关系太大,群雄俱是心有所思。

      芷若让人拿来一个木盒,在众人面前不紧不慢的打开。只见里面是四件断折了的兵刃。张无忌吃了一惊,叫道:“屠龙刀,倚天剑!”群雄纷纷围了上来,但见屠龙刀和倚天剑两柄神兵利刃都已断成了两截。张无忌提起半截屠龙刀来,入手仍是颇为沉重,霎时间百感交集,自己父母为此刀而丧命,近二十余年来江湖上纷扰不休,皆是为了此刀。群雄聚集少林,主旨也是为了这柄宝刀。怎想到宝刀出现,竟已断折无用。他举起断刀,只见断截之处中空;可藏物事,那倚天剑也是如此。刀剑中均是空空如也,如果曾藏过甚么物事,却也早给人取去了。杨逍叹道:“周姑娘一身惊人武功,原来是从此刀剑中而来。”张无忌看到断刀断剑的模样,心下恍然,原来以刀剑互斫,两柄天下最锋锐的利器就此两败俱伤,即可取出藏在刀剑中的武功秘笈。

      芷若不去管群雄作何感想,只把另一截屠龙刀亦递给张无忌,收好木盒及其中的倚天剑,遂对谢逊道:“大师,芷若昔日拿走屠龙刀虽是不悔,但毕竟非我之物,虽已折断,但理应归还,由大师处置。”说着又瞥了眼赵敏,转向张无忌:“张教主,倚天剑为我峨眉所有,非汝阳郡主之物。”

      说完也不管张无忌和赵敏作何反应,静等谢逊把屠龙刀交给张无忌,又有明教中人说能锻造复原屠龙刀,却是拒绝了张无忌不愿复原倚天剑。

      芷若微哂:“倚天剑之事我峨眉自有决断,不劳费心。多谢张教主好意。”

      芷若不再管张无忌,对着群雄道:“师傅在万安寺曾告诉我,倚天剑屠龙刀乃郭靖郭大侠和夫人黄帮主二人所铸,传给后人,为的是保护我中原武林的传承,护我河山百姓。我峨眉先祖郭襄为郭大侠的女儿,倚天屠龙的秘密峨眉掌门代代相传,只需刀剑相遇之时以刀剑互击,则刀剑断。刀剑皆为中空,里藏郭大侠夫妇传承,有给我峨眉祖师的武学传承,亦有丐帮武学传承,之前宋师哥已将丐帮传承归还,还望丐帮英雄秉承郭大侠夫妇遗志,驱除鞑虏。”

      芷若原想说出武穆遗书一事,临了瞥见赵敏,心中一凛,顿觉此事不可伸张。故按下不提。

      后群雄下峰入寺,少林寺中开出素餐接待。众僧侣做起法事,替会中不幸丧命的英雄超度。群雄逐一祭吊致哀,大事已了。芷若率峨眉弟子回去休息后,思及今日远处树下那温情的守望,心中微暖,并抬步寻到宋青书。见他伤势好转,心中宽慰。

      宋青书本在打坐疗伤,见芷若轻轻渺渺踏步而来,心中柔软欢喜。

      芷若见他专注地看着自己,唇角轻微笑意,一时愣怔,想起初见之时他指挥若定,师傅赞赏,想起他为自己失去本心,误入歧途,想起他...似乎自从遇上自己以后,玉面孟尝宋青书便不再是玉面孟尝宋青书...心中五味杂陈,似乎在那个梦里,他快要死了啊...对了,死了!攻打少林!芷若如梦初醒,暗恨自己怎么忘了。

      芷若看了看宋青书,确认他伤势已然好转无碍,回想他曾经指挥布阵镇定自若,垂了垂眼眸,从怀里取出一本薄书递给他:“此书为我抄写的武穆遗书,于这乱世之间至关重要,师傅临终之时千叮万嘱,必要选一可托付之人相赠。但我目前还不知道赠与何人,因怕所托非人,我自誊抄了一份,以备后患。现今我把它交给你。此书是用于驱除鞑虏,复我河山,责任之重,宋师哥,可愿接受?”

      宋青书看着芷若认真严肃的眼神,伸手接过,神情坚定:“芷若放心,定不负所托!”

      芷若见他接过,告知他自己还会再找一人托付此书,只让他当即翻看,蒙古军队想来马上就会攻来。

      宋青书将书细细读了一遍,不禁又惊又佩,叹道:“武穆用兵如神,芷若,中原豪杰有它相助,把鞑子逐回漠北指日可待!”

      芷若见他这番惊叹模样淡笑。她自是理解明白,武穆遗书她现能背下来,初始惊叹亦不必他少。只是布阵用兵一事,非纸上谈兵,不是能背下一本兵书就行的。所以才要找能将托付。这个道理宋青书亦懂。他虽有天赋,但毕竟是武林中人,一心只在芷若身上,无意出将入仕,匡扶河山一事虽义不容辞,但武穆遗书,必然还是找一军中将领托付才是最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