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Section I 通往新世界的门,吹过城市的风 ...

  •   我是景,是一个平凡无奇的人。
      我在同一个城市度过了我人生的前二十五年。
      那是一个多风的城市,秋天的风萧瑟枯瘦,冬天的风冷冽干燥,夏天的风沉闷潮湿。
      只有春天,春天的风很柔和,温暖中夹杂着湿润的气息,当这风徐徐拂过街上路人的发梢和肌肤,那种包容而宠溺的关怀让人沉醉。
      而我也因此最喜欢春天。

      我是景,是一个平凡无奇的人。
      曾经的我是个霸道的孩子。我曾是幼儿园里骄傲的孩子王,我曾是小学里顽皮的闯祸鬼。
      有句老话说,女大十八变,初中之后,我沉静了下来。
      习惯了偏安一隅,习惯了静静地观看而不发言,习惯了戴上眼镜,用刘海掩住过于尖锐鲜明的眉锋。
      慢慢地习惯了这样,做事永远不尽十分的力,从怕被人瞩目,到怕知道自己做不到。
      我就这样看着自己一步步走向一个灰色的地带,慢慢不断地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何其悲哀。
      人们都是这样,从"我要当一名科学家"、"我要成为一名宇航员"到"我要有一份薪水很高的工作"、"我要当公务员",何其悲哀。
      就这样一直到大学。

      到了大学,与之前堪比军营的中学环境相比,大学的校园自由了太多。我像是一匹一直被驯养的虚弱的驴,一下子被当成矫健马儿放养到了草原上。
      迷茫,这两个字可以代表我大学生涯的全部。
      通往新世界的门向我敞开了一条细微的缝,我被从那缝里透出的强光刺瞎了眼睛。
      就在那时,大三的我邂逅了安的歌,邂逅了安。
      我从没有像喜欢安那样喜欢过任何一个歌手,哪怕再红的歌手也是一样,安有些名气,但没有大红,她不是很善于推销自己,只是执着地写着、唱着对这个她所在世界的关怀。
      我从未如此地迷恋过一个人。从她的歌里我总能听出一些感同身受的情绪,那些歌词曲调就像云烟一般,从我的耳畔启程,缓缓顺着我体内的经脉流过,掺杂着血液将生存必需的氧气输入我一度几乎麻痹休克的内心,让我得以一次又一次挣扎着,抗争着。

      幽暗的古堡里有寂寞的旅人
      他邂逅了佝偻着脊梁的老人
      老人说欢迎来到荆棘者沉默的古堡
      旅人说我的心丢在了一地草野的荒原
      老人说每个人都会有遗失的部分
      没有遗失的行程怎么能叫旅行
      旅人哭了说我知道可这让我感觉恐惧忧心
      老人说去吧去吧当你离去外面会是蓝天白云。

      我看着MV里的她抱着把吉他面无表情地专心吟唱,手指划过琴弦有着狠戾的劲道。
      我看着MV里的她干净的脸秀气的鼻子上面微微皱起的眉头,以及浅褐色眉毛下半睁半闭的丹凤形眼睛。
      一副投入了整个世界的冷酷模样。
      我会想起在一般的场景里,她不淑女地微岔着腿坐着,纤细的手指交叉在膝盖处,认真安静地听别人说话,一副乖乖的模样。
      然而有时她会因为一些很跳线的突发事件跳出状态,不可抑制地偷偷笑起来,笑得眼睛眯成浅浅的一条线,却掩不住里面的光华流转,笑得嘴角满足地翘起,嘴形构成一道快乐的弧线,笑得不顾旁人,笑得像个孩子。
      最开始我会很惊奇,为什么唱歌时的她和平常的她差得那么多?
      然后有一天我在看一档嘉宾是她的谈话节目时,节目里的主持人说,安是个很有态度的人,她在有态度地生活,唱歌。
      于是我笑。
      她说,现在的年轻人将太多的时光花在了失落上,失去了行动的动力。
      她说,今天我来到大学里,我不知道听我歌的人都是谁,但我要和在座正在听我唱歌的大学生们说,你们要在大学里考虑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
      我想,我喜欢有态度的人。
      我想,我喜欢上她了。

      我是景,是一个平凡无奇的人。
      大学毕业时身边的人不是出国就是考研。在考研失败后,我在熟悉又陌生的这个城市找了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生存。
      工作一开始很忙,作为新人有很多东西要学,效率低晚上一直加班到九十点很常见,甚至通宵也不是没有过。
      一开始真的很不适应,很难过。
      现实总是完整的,理想总是破碎的。
      然后慢慢习惯了这样忙碌而疲劳的生活,再没有大课、没有操场、没有奢侈的寒暑假。
      也再没有笑得没心没肺的我们。
      两年过去了。
      慢慢习惯强迫自己改掉不合宜的习惯。
      有句老话说,我们无力改变社会,就只能改变自己。
      为了生存,我们压抑着不断外溢的酸涩,将那些不必要的、不合适的自己丢弃。
      沉迷于游戏有错么?
      想要偷懒有错么?
      想一觉睡到天昏地暗想不看书复习想不写稿想不工作有错么?
      错了,因为这些妨碍了我们的生存,所以必须丢弃。
      有一位无形的至高存在,这个存在制定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只有勤劳、积极向上、乐观的人才配拥有幸福的人生。
      所以所有人以同一个美好的形象为蓝本,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勤劳、积极向上、乐观的人,无论自己与这个形象的差距有多么大,无论当下的自己是多么的软弱、脆弱、悲观。
      是哪个子曰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我不是说勤劳、乐观不好,而是当这些只成为生存的跳板,而我们为了生存不得不硬逼着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时,过去的我们会不会站在被丢弃的世界里哭泣?

      当现实与自我的横沟割裂成一条天堑,我们只能将自己撕碎,用慢慢冷却下来的血肉架起足以通过横沟的桥梁。
      疼痛一开始很剧烈,到后来身体便启动了保护机制,切断了与伤口相连的神经。于是人们忘记了撕裂血肉时疼痛的感觉,过桥后再回想当初,心中也只残存一种钝钝的麻木和一抹隐隐的凄凉。
      每当产生这种悲观的想法,我都会很难过。
      看,我就是这么个悲观的人,不快乐的人。
      而安成了我日益灰色的生命中的一道光。
      她的歌声唤醒了我的疼痛,那长久陪伴着我深入骨髓的麻木总是在她的歌声响起时渐渐消退。
      丢失的自己从遥远的他方缓步而来。
      那个自己看着现在的自己在社会的圈中徘徊,慈悲的眼神笼罩了被禁锢的兽。
      但安和我不一样,她仍然坚持着自我。
      所以看着她浸润铅华却依然青涩的笑容,我也会觉得这个世界还好。

      很多人都说安的歌很适合在安静的午后或夜晚安静地聆听,我很赞同。
      我喜欢在夜晚听安的歌。
      “夜晚是最容易让人意识到自己情绪的时候:血液减速,身体松弛,情感和思维却丰盈起来。”
      在忙碌而又疲惫的白天过后,我会在夜晚戴上耳机安静地听安的歌。
      安的声音有些沙哑,但歌词吞吐得干净利落,十分纯净。
      我喜欢经历时间洗礼却纯粹依旧的事物,我喜欢安的声音。
      我喜欢安。
      我将她沙哑的嗓音臆想成沧桑的尘世,而那干净利落的断句则是吹过红尘的清风。
      安很小就步入歌坛,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在很早的年纪就体会了成年人的世界,与同辈人相比对什么事物的感受都早了一步。
      一位眼神复杂而面容纯净的行者形象跃然于眼前。

      安的存在让我很安心,我会想,看,她经历这么多,但她故我依旧。
      我会变得很有动力。
      “谁活着,容易了?不要总是无限放大自己的疼痛。”
      每天听安的歌,向她学习生活的方法,这成了我日行的功课。
      也正因为这样,我买了她所有的专辑,还为了这些专辑专门配了CD机。
      有时我会觉得自己很不成熟,都二十多岁的人了,还这么迷恋一个歌手,会去买专辑,会去听演唱会,会因为她可能来自己所在的城市而跃动,会看着综艺节目中她慌乱蹩脚的模样傻傻笑出声来。
      “你看你,都多大了,还像个正值青春期的孩子……”
      我会这么自我“谴责”。
      不过我随之释然。
      只是为她,不管我做了什么幼稚的事,不管我的举动有多么的不成熟,我只是为她,一切的一切,只为了安。
      就像后来我读到的一本书——《追风筝的人》里,哈桑对阿米尔说的,为你,千千万万遍。
      安值得。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Section I 通往新世界的门,吹过城市的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